導航:首頁 > 鋼材市場 > 鋼材貿易還能做多少年

鋼材貿易還能做多少年

發布時間:2023-08-08 03:32:14

1. 鋼鐵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前瞻產業抄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指出受宏觀經濟形勢低迷,全球經濟運行不確定性增加的影響,我國鋼鐵行業發展遇到一定困難,主要表現為產能過剩較為嚴重,下游需求不振,出口不暢,鋼鐵產品價格不斷回落,企業經濟效益下滑。根據行業發展周期以及目前鋼鐵行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預計未來五年到十年鋼鐵行業的發展將是一個"逐步消化產能,積極優化結構,大力拓展技術"的過程,隨著國家鋼鐵「十二五」規劃的深入貫徹和推進,鋼鐵行業有望在五年到十年內逐步擺脫現階段的被動局面。

2. 在上海做鋼材行業的外貿前景好不好

你好!我是做鋼材生意的,我做了很多年了,在上海我也居住過內很多年,我個人覺得鋼材不是容那麼好做的,尤其是外貿,請千萬慎重,因為鋼材的價格不穩定,一天一個價,而且做鋼材貿易運費就是一個很嚴重而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所有請投資者謹慎!

3. 鋼鐵行業現狀和發展前景

中鋼網鋼鐵來行業鋼材現狀數據顯示自:7月中旬國內市場鋼材價格跌幅收窄,正在歷史的低谷中進行著弱勢調整。目前正處於高溫多雨季節,宏觀經濟形勢復甦緩慢,鋼材最主要消費行業房地產業繼續下滑,汽車、機械、船舶、家電、五金等重要下游用戶行業需求無明顯增長,市場總體低迷依舊。與此同時,國內鐵礦石市場也一直在低位小幅波動運行,且成交狀況不佳,觀望氣氛濃厚,短期內市場或將繼續處於弱勢盤整狀態。顯然,上游成本支撐力量不足。而在資源供應方面,雖然前期鋼廠自主壓縮產量使得鋼材庫存量有所下降,但是由於擔心過度減產可能會帶來市場份額減小乃至資金鏈斷裂等各種風險,部分鋼廠又重新放量生產,進而導致鋼材日均產量環比上升,使得市場資源供應壓力居高不下。盡管如此,7月下旬鋼價下跌之勢將會繼續減緩,部分品種(規格)的市場價格有可能出現小幅反彈,而另一些產品的價格還將繼續滑落。總體而言,由於缺少需求的強力支撐,未來一段時間國內鋼材市場弱勢調整的基調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也就是說,在一定時期內國內鋼市將很難出現實質性好轉,鋼材價格雖有可能出現短暫的小幅反彈,但是仍然會回落。這將是一種在價格低谷中的「垂死掙扎」

4. 我國鍍鋅板、彩塗板行業,未來5年的發展趨勢會如何做鍍鋁鋅 或者 鍍鎂鋁鋅前景如何

什麼事情都是相對而言的。有做的好的,就有做的一般的。根據目標客戶內,看你的產品定容位如何,適應市場是關鍵。鍍鋁鋅和鍍鎂鋁鋅技術要求較高,產品可以應用在汽車、家電等領域。我們市有一家民營企業,專業生產彩塗板的。做的就很好,05年投產一條生產線,也就5萬噸年產能。原先的小彩板廠,現在發展成為年產45萬噸的大企業了。不簡單啊,原先叫台安彩板廠,現在叫遼寧銀恆彩塗板了

5. 新中國成立以後鋼鐵工業發展情況

從建國初期,國家以重點發展重工業以盡快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時起,鋼鐵工業即被作為重工業的代表而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的重視,從而有了從幾乎是空白建立起一個強大的鋼鐵產業的可能。從一五計劃時起,國家就不斷地從農業和其他產業上為鋼鐵產業的發展籌集了大量的資金,並不惜花很大的代價用於技術的開發和創新。同時,鋼鐵工業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基礎原材料產業之一,與國家改革開放、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步伐息息相關。經過近六十年的發展,中國鋼鐵產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逐步步入了成熟的發展階段。
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現在,已經整整60年了。在60年中,新中國的鋼鐵工業在戰爭廢墟上艱苦創業,既有順利發展的機遇,也有探索前進的挑戰;有過三年「大躍進」全民大煉鋼鐵的沉痛教訓,也遭遇過10年「文化大革命」的嚴重干擾和挫折。盡管如此,中國鋼鐵工業仍克服重重困難,艱難前行,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改革開放後中國鋼鐵工業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鋼鐵工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我國鋼鐵行業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針,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滿足下游產業發展的需要,在鋼鐵產量快速增長的同時,加強技術進步和節能減排,不斷改善品種質量,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作為基礎原材料工業,鋼鐵工業為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實現了前人的躋身於世界鋼鐵大國的夢想。2008年中國粗鋼產量超過5億噸,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時粗鋼產量的3164倍,鋼產量佔到全球的38.2%。

一、新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的歷程

回顧新中國現代鋼鐵工業的崛起、壯大,大體經歷了改革開放之前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時期(1949~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1978~1992年,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期(1993~2000年)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國民經濟高速增長時期(2001年以來)四個發展階段。

(一)第一階段(1949~1978年)

在改革開放前的30年中,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經歷了「一次重大轉變」、「兩個黃金發展期」、「三次基本建設高潮」和「一段坎坷、曲折路」。

1.一次重大轉變

從建國初期到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是在前蘇聯大力支援下開展的,幾乎全盤照搬蘇聯的模式。1956年毛澤東同志發表《論十大關系》之後,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在認真總結學習蘇聯經驗教訓基礎上,轉變到從中國國情實際出發,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走大、中、小相結合之路。這一轉變,對中國鋼鐵工業的崛起、壯大具有重要意義。

2.兩個黃金發展期

第一個黃金發展期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1953~1957年),年均增鋼80萬噸,年均增長31.6%,到1957年達到了535萬噸。

第二個黃金發展期是國民經濟調整期間(1963~1965年),年均增鋼185萬噸,年均增長22.4%,到1965年達到了1223萬噸。

3.三次基本建設高潮

第—次是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蘇聯156個援建項目中的八大鋼鐵項目的建設,包括新建武鋼、包鋼、北滿鋼廠、吉林鐵合金廠、吉林炭素廠、熱河釩鈦廠,改擴建了鞍鋼和本鋼等。同時還進行了大冶鋼廠、太鋼、唐鋼等近20個企業改擴建工程。

第二次是1956年規劃並開始建設的「三大、五中、十八小」。三大是繼續進行鞍鋼、武鋼、包鋼三個大型鋼鐵基地建設;五中是擴建、新建五個中型鋼鐵企業,即擴建太鋼、重鋼、馬鋼、石景山鋼鐵廠,新建湘鋼;十八小是新建十八個小型鋼廠,即邯鋼、濟鋼、臨鋼、新余、南鋼、柳鋼、廣鋼、三明、合鋼、長特、新疆八一、杭鋼、鄂鋼、漣鋼、安鋼、蘭鋼、貴鋼、通鋼等。

第三次是1964年開始的三線建設,主要是新建了攀鋼、長城特鋼、峨嵋鐵合金廠、水城鋼鐵廠、遵義金屬製品廠、樂山軋輥廠等:恢復建設了酒鋼、蘭鋼、略鋼;擴建了成都無縫鋼管廠、重鋼、重特、昆鋼、貴鋼、遵義鐵合金廠,還有鞍鋼援建寧夏石嘴山鋼繩廠。這三次基本建設高潮的開展,為新中國鋼鐵工業日後發展打下了重要基礎。

4.一段坎坷、曲折路

1958年「大躍進」的高指標、大辦鋼鐵、浮誇風,「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壞、整頓、再破壞,以及其後的「鬧翻番」、「洋躍進」等脫離實際、違背鋼鐵工業發展規律的行為,使中國鋼鐵工業在十幾年的時間里,走了一段三起三落的坎坷、曲折路程,使中國鋼鐵工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改革開放前的近30年中,國家對鋼鐵工業的總投資為615.28億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526.46億元,佔85.6%;更新改造投資88.8億元,佔14.4%。中國鋼鐵工業在跌宕起伏中,經過數百萬鋼鐵人的頑強拼搏,初步建立起了包括采礦、選礦、燒結、煉鐵、煉鋼、軋材、焦化、耐材、鐵合金、碳素等要素結構比較完善,地質勘探、工程設計、建設施工、設備修造、科學研究、冶金教育等門類比較齊全,以大型企業為骨幹、大中小相結合,具有3500萬噸鋼生產能力的新中國冶金工業體系。鋼產量由1949年的15.8萬噸增加到1978年的3178萬噸,年均增鋼100萬噸;鋼材板管帶比由1952年的12.3%提高到1978年的32.3%;低合金鋼、合金鋼比由1962年的10.1%提高到1978年的16%;鋼材自給率由1953年的61.25%提高到1978年的72.66%;噸鋼綜合能耗下降到2.54噸標煤。這30年取得的成果,為後30年中國鋼鐵工業的持續、穩定、快速發展打下了基礎。

(二)第二階段(1978~1992年)

在1978~1992年的14年中,中國鋼鐵工業對外開放取得了顯著成效。鋼鐵工業從國外引進了700多項先進技術,利用外資60多億美元。特別是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裝備新建了寶鋼、天津無縫鋼管公司兩座現代化大鋼廠,並對老鋼廠實施了一系列重點改造項目,使中國鋼鐵工業的技術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縮小了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在發展鋼鐵工業生產規模上,除新建上海寶鋼、天津無縫鋼管公司以及一些鄉鎮鋼鐵企業外,主要是抓現有鋼鐵企業的技術改造。在抓老企業技術改造、走內涵式擴大再生產方面,邁出了三大步:第一步:「立足現有企業,走挖潛、改造、配套、擴建的路子。」第二步:重點解決發展速度(數量)、品種結構、產品質量都不適應國民經濟和國防軍工需要的「三個不適應」問題。第三步:鋼鐵工業要上「四個新台階」:上品種質量水平的新台階,上現代化工藝裝備水平的新台階,上集約經營和規模經濟的新台階,上綜合經濟效益的新台階,以增強鋼鐵工業的發展活力。

在這十幾年中,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現有企業技術改造的不斷推進,使鋼鐵工業實現了持續、穩定、健康發展。1978~1992年,鋼鐵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共計1465.43億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759.72億元,佔51.8%,更新改造投資705.71億元,佔48.2%。建成投產了上海寶山鋼鐵總廠一、二期和天津無縫鋼管公司。1983年鋼產量突破4000萬噸,1986年突破5000萬噸,1989年突破6000萬噸,1991年突破7000萬噸,1992年達到了8093萬噸。1978年到1992年,鋼材板管帶比由32.3%提高到37.4%,連鑄比由3.5%提高到30%,合金鋼、低合金鋼比由16%提高到21.6%,鋼材自給率由72.7%提高94.7%,噸鋼綜合能耗由2.54噸標煤降低到1.57噸標煤。

(三)第三階段(1993~2000年)

從黨的十四大到2000年,是中國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階段。這個時期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的突出特點是著力「一個適應」,實施「二個轉變」,即著力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由發展數量規模為主向調整、優化結構為主轉變,由鋼鐵產品長期數量短缺向控制總量轉變。這個時期中國鋼鐵工業是深化內涵式擴大生產的階段。

這一時期鋼鐵行業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實施調整、優化結構,推進和實現了兩個重大轉變,促進鋼鐵工業生產力的發展。

第一個轉變:由長期規模擴張為主轉向調整優化結構為主,提高綜合競爭力,提出把「結構優化作為鋼鐵工業發展的中心環節」,主要是優化產品結構和工藝技術結構,同時優化企業組織結構,大力推進淘汰落後,採用新技術對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實現工藝技術現代化。由此拉開了採用高爐噴煤粉、連續鑄鋼、濺渣護爐、熱裝熱送等六大共性先進技術改造老企業、優化品種結構和工藝技術結構的大幕。

第二個轉變:鋼鐵產品由長期數量短缺轉向階段性、結構性過剩,開始實行總量控制。1993年到1998年期間,由於低水平重復建設形成了大量過剩的生產能力,從而提出「控制總量,優化結構,大力提高冶金工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的方針,並在全行業特別是大中型鋼鐵企業中展開了壓縮生產總量的工作。

1993~2000年,中國鋼鐵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達3476.06億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為1446.14億元,佔41.6%,更新改造投資2029.87億元,佔58.4%;鋼產量由1993年的8954萬噸增加到1996年10124萬噸,2000年鋼產量達到了12850萬噸,成為世界最大的產鋼國和消費國:鋼材板管帶比由1993年的36.7%提高到2000年的41.7%,低合金鋼、合金鋼比由22.8%提高30.9%,連鑄比由33.9%提高到82.5%,平爐鋼比下降到0.9%,轉爐鋼比提高到87.5%:鋼材自給率達到93.1%;噸鋼綜合能耗下降到1.18噸標煤;加速了淘汰小高爐、小轉爐、小電爐、平爐、化鐵煉鋼、多火成材、橫列式和復二重軋機的進程,大大縮小了中國鋼鐵工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四)第四階段(2001~2008)

2001年以來,中國改革開放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鋼鐵工業發展的外部環境陸續出現了一系列的新情況、新問題、新變化。

在這一階段中,中國鋼鐵工業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努力滿足相關行業快速發展的要求,積極應對新挑戰,不斷解決新問題,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產業規模迅速擴大,鋼產量連續跨越2億噸、3億噸、4億噸的台階,2008年粗鋼產量超過5億噸。2001~2008年期間,鋼產量年均增長率達到20%,佔全球鋼產量的比重從17.8%提高到38.2%,在世界鋼鐵業的地位顯著提升;鋼鐵產品的進出口格局發生了根本性逆轉,徹底結束了中國鋼鐵材料供給不足的歷史。見表1。

技術裝備國產化、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品種質量得到優化。鞍鋼、武鋼、首鋼、馬鋼、太鋼、濟鋼、萊鋼、安鋼等大型老企業的現代化技術改造,廣泛採用了高效鐵礦采選技術,鋼鐵冶煉技術、軋鋼技術、高端產品開發、大型冶金成套技術集成、節能節水技術和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鞍鋼、武鋼、太鋼、馬鋼、邯鋼、包鋼等大型老企業的現代化新區、新基地的建設和相繼投產;鞍鋼營口鮁魚圈沿海鋼鐵基地項目、首鋼與唐鋼集團合作的河北曹妃甸沿海鋼鐵基地項目也於2008年和2009年投產;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的寶鋼集團的廣東湛江項目和武鋼集團的廣西防城港項目等一批沿海的現代化鋼鐵基地正在籌建之中。

節能減排取得巨大進步。全國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的噸鋼綜合能耗由876千克標煤降到628千克標煤,這一指標意味著目前冶煉1噸鋼的綜合能耗僅相當於改革開放前1978年的1/4,噸鋼耗新水下降到5.31噸,SO2、COD、工業粉類排放均大幅下降;使鋼材品種與質量顯著改善,國內市場佔有率大幅提升,2007年22類鋼材中有18類鋼材的自給率超過100%。

產業組織結構得到優化。2008年,全球年產鋼2000萬噸以上的企業有12家,其中中國佔5家。2008年與2001年相比,年產鋼500萬噸以上的企業從4家增加到24家;此間,唐鋼整合宣鋼和承鋼,唐鋼集團與邯鋼集團組建為河北鋼鐵集團;濟鋼與萊鋼組建為山東鋼鐵集團;寶鋼重組新疆八鋼和控股廣東鋼鐵集團;武鋼重組鄂鋼、昆鋼和控股廣西鋼鐵集團;馬鋼重組合鋼;沙鋼重組淮鋼、江蘇永鋼和河南安陽永鋼等等。鋼鐵企業聯合重組的步伐逐步呈現加快之勢,適應國際化競爭的能力增強,中國鋼鐵工業整體素質提高。2009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中,寶鋼、河北鋼鐵、江蘇沙鋼等三家中國大陸鋼鐵生產企業上榜,分列第220、375、444位,其中寶鋼已經連續5年入圍,並由2005年的第309位躍升至2009年的第220位。

二、我國鋼鐵工業近年來取得的成就

新中國成立60年來,為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經過幾代鋼鐵人的艱苦創業、頑強拼搏和自主創新,有效地滿足了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對鋼鐵材料的旺盛需求,有效地支撐了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進程,有效地支撐了國民經濟主要用鋼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創造和積累了大量財富,創造了曠世空前的發展紀錄,鑄就了鋼鐵大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一)為適應我國國民經濟需要鋼產量不斷增加,自1996年以來鋼產量一直居世界第一

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間,中國鋼鐵工業順應國民經濟發展對鋼材的旺盛需求,繼1996年鋼產量首次突破1億噸並一舉成為世界最大產鋼國後,自2003年以來,鋼產量又連續跨越2億噸、3億噸、4億噸、5億噸的台階,並在2005年結束了自建國以來連續57年凈進口鋼的歷史,徹底扭轉了鋼總體生產能力不足的狀況。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鋼鐵工業在發展速度方面和發展規模方面均創造了世界鋼鐵發展史上的奇跡。

(二)中國鋼鐵產業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速度大大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鋼鐵生產、消費和出口國。中國鋼產量佔全球的比重從2001年的17.8%躍升至2008年的38.2%。

2008年我國鋼產量超過世界排名第二至第八位的日本、美國、俄羅斯、印度、韓國、德國、烏克蘭之和。

2003年我國鋼產量比2002年增加了3997萬噸、2004年比2003年增加6057萬噸、2005年比2004年增加7033萬噸、2006年比2005年增加6591萬噸、2007年比2006年增加7014萬噸。從2004年開始,中國鋼材市場供不應求向供求平衡轉變,鋼材進口大幅下降,出口持續增加。

到2006年,中國鋼鐵產品對外貿易格局發生了歷史性轉變,鋼坯和鋼材均實現了凈出口,凈出口鋼材2450萬噸、凈出口鋼坯(錠)867萬噸,坯材合計摺合粗鋼凈出口3463萬噸。

到2007年,中國鋼鐵產品出口進一步擴大,出口量躍居世界首位,共出口鋼材6265萬噸、出口鋼坯(錠)645萬噸,鋼材和鋼坯合計折粗鋼出口7310萬噸;凈出口鋼材4578萬噸、凈出口鋼坯(錠)606萬噸,坯材合計摺合粗鋼凈出口5476萬噸。

(三)鋼鐵工業裝備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鋼鐵工業進一步加大投資的力度,整體實力明顯增強,整體裝備水平迅速提高,依託自身技術實力,在部分引進國外高端技術的基礎上,實現了技術裝備設計和製造的自主集成與創新,主要裝備的國產化率進一步提高,有些先進技術裝備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如鞍鋼不僅實現了自主集成單條生產線——中國第一條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1700中薄板坯連鑄連軋帶鋼生產線(ASP),並實現了向濟鋼的技術輸出:首鋼自主設計建造了世界首座全乾法除塵的5500立方米特大型現代化高爐;太鋼自主集成與創新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不銹鋼生產企業。

2001~2008年,中國鋼鐵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從505.6億元增加到3903.3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累計投資16329.58億元。大量的投資不僅使鋼鐵工業的生產能力快速增加,更使以裝備大型化、自動化、連續化為代表的冶金工藝技術裝備現代化、國產化取得了重大進展。

在煉焦方面,2001年與2007年相比,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機械化焦爐從193座增加到291座,年產能從5128萬噸上升到9961萬噸,每座焦爐的年平均生產能力從26.6萬噸上升到34.3萬噸。

在燒結方面,2001年與2007年相比,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燒結機的年產能從7184萬噸增加到45404萬噸,其中130m2及以上燒結機35台增加到125台,占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年產能的比重從38.5%提高到52.3%。

在煉鐵方面,2001年與2007年相比,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煉鐵高爐的年產能從12152萬噸增加到36629萬噸,其中1000m3及以上高爐50座增加到120座,增長了1.40倍,而1000m3及以上高爐的年產能從6433萬噸增加到19118萬噸,增長了1.97倍。

中國鋼鐵行業的高爐在大型化的同時,還廣泛採用了煉鐵先進技術,高風溫熱風爐、無料鍾高壓爐頂、富氧大噴煤、高爐長壽、自動控制、節能、余能余熱回收利用和環境保護等先進技術得到普遍推廣應用;攀鋼高鈦型釩鈦磁鐵礦高爐強化冶煉技術和寶鋼高噴煤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在煉鋼方面,中國煉鋼工藝裝備圍繞以連鑄為中心,包括鐵水預處理、大轉爐、精煉、連鑄,工藝配備基本實現了現代化、高效化、自動化煉鋼生產的模式。轉爐煉鋼和50噸以上電爐煉鋼己基本實現了煉鋼一精煉一連鑄一對一的最佳經濟規模的工藝裝備配置。2002年,中國鋼鐵工業徹底淘汰了平爐煉鋼。

2007年與2001年相比,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煉鋼轉爐的年產能從11803萬噸增加到38749萬噸,增長了2.28倍。其中100噸及以上轉爐從30座增加到140座,增長了3.67倍,而100噸及以上轉爐的年產能從3602萬噸增加到19875萬噸,增長了5.49倍;占重點企業轉爐鋼年產能的比重從30.5%上升到51.3%。

2007年與2001年相比,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煉鋼電爐的年產能從2574萬噸增加到4764萬噸,增長了0.85倍。其中100噸及以上電爐從11座增加到21座,增長了0.91倍,而100噸及以上電爐的年產能從727萬噸增加到2012萬噸,增長了1.77倍;占重點企業電爐鋼年產能的比重從28.2%上升到42.2%。

中國100t以上轉爐和50t以上超高功率大電爐基本達到國外同類裝備的先進水平,並成為中國煉鋼生產的主體設備,寶鋼、武鋼、鞍鋼和國內大企業新建的大型化裝備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四)鋼鐵產品品種優化,質量明顯改善

30年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鋼鐵工業根據我國鋼材消費結構及其變化大力調整產品結構,改善產品質量,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短缺品種。板管帶材比例從1978年的32.3%提高到2007年的50.6%:合金和低合金比從1978年的14.6%提高到2007年的36.3%。目前我國大多數鋼材品種的自給率超過了100%,凈進口的鋼材只剩下冷軋薄板帶、電工鋼等少量高附加值品種,而這些品種的增長很快,預計不久也能實現自給。目前我國機械、汽車、造船、家電、石油、電力、鐵路等行業使用的鋼材絕大多數是國產的,其質量能夠滿足這些行業的基本需要,其中部分品種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近幾年來,我國開發的船用高強度寬厚板、高強度海洋結構用鋼板、高檔汽車用板和汽車零部件用鋼、工程機械和高層建築用高強度厚鋼板、X80以上高等級管線鋼板、百米在線熱處理鋼軌和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鋼軌、高速動車組用鋼、高端壓力容器用鋼板、高牌號取向和無取向硅鋼、高檔不銹鋼新品種、高強度角型鋼等均實現了重大的突破,有力地支撐了國家經濟建設、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和機電產品出口對鋼鐵材料的需求。我國出口鋼材結構也從以長材為主逐步變為以高附加值的板材和管材為主,說明我國鋼鐵產品的質量和成本競爭力有了顯著提高。

(五)技術進步成效顯著,技術經濟指標明顯改善

隨著技術裝備水平提高,工藝優化,企業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鋼鐵工業各項技術經濟指標有了很大改善,與發達產鋼國的距離大大縮小,大中型企業的很多指標已經接近、達到甚至超過發達產鋼國的水平。如大中型企業的高爐利用系數從1978年的1.43噸/m3·天提高到2007年的2.74噸/m3·天,高爐入爐焦比從600千克/噸左右降低到397千克/噸:轉爐鋼鐵料從1184千克/噸降低到1085千克/噸:軋鋼綜合成材率從74.8%提高到95%以上;噸鋼綜合能耗從2.52噸標准煤降低到632千克標准烷噸鋼耗新水從2000年的25噸以上降低到5.3噸;鋼鐵職工實物勞動生產率從33噸/年·人提高到370噸/年·人。

(六)鋼鐵工業的經營規模和經濟效益明顯提高

1978年鋼鐵行業利潤只有34億元,此後雖有增長但最好的年份也沒有超過300億元;1997~1999年受亞洲金融危機和國內市場不景氣的影響,全行業利潤很少;進入新世紀後經營規模迅速擴大,經濟效益明顯改善。2007年與2001年相比,大中型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從3793億元提高到20700億元,增長4.5倍;實現利潤從163.8億元提高到1599.6億元,增長8.8倍:銷售收入利潤率從4.32%提高到7.73%。

目前中國鋼鐵行業正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努力統籌國內外兩個市場,堅持以控制總量、淘汰落後、企業重組、技術改造、優化布局為重點,積極推動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進一步增強企業素質和國際競爭力,加快推動鋼鐵產業由大到強的轉變,為早日實現鋼鐵強國的夢想而拚搏努力。

6. 將來中國的鋼鐵冶金發展趨勢會衰退嗎會有大批的鋼廠倒閉嗎有的話大概多少年

不會衰退,因為我國的人均擁有鋼的量還很少,所以需求還有,所以工業會進一步發展,只是由於資源等問題速度會減慢些吧~
至於年限我不敢說,但你我之年不會衰退,作為冶金人還是很有發展的~

7. 未來鋼材走勢怎樣

業內資深人士分析,我國鋼材市場在今後10年內將進入更高級的平穩發展階段。市場行業更為理性化。對外更加開放。今後10年我國鋼材市場的走勢將呈現以下4年特點:

一、消費需求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增長時期
由於宏觀經濟增長速度趨穩,大規模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降,鋼材需求增長速度減緩,將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增長時期。難以繼續呈現90年代持續多年兩位數的增長幅度。

根據多方面的數據測算,預計今後10年期間,全國鋼材消費需求的年均增長幅度在3%以內,呈現前高後低的基本態勢。

從不同鋼材品種結構來看,線材、螺紋鋼等各種建築用鋼材的需求力度相對減弱:各種板材、管材、特殊鋼材、不銹鋼材等高附加值產品的需求大幅增加,並逐步在整個鋼材需求結構中占據主要地位。到2009年,在l.7億t鋼材需求總量中,各類生產用材、特殊鋼材、高附加值鋼材等用量將達到5000萬t以,建築用鋼材、普通鋼材、低附加值材等用量在1億t水平以上。

從不同地區來看,在今後的10年中,在開發大西北的戰略方針指引下,基本建設的主陣地將逐步向內陸地區轉移,而各種以鋼鐵產品為材料的加工製造業在沿海地區繼續旺盛,其中尤以出口加工業

增長強勁。因此,未來10年中,全國鋼材消費格局將出現沿海地區生產用材穩步增長,建築用材需求逐步向內陸地區轉移的特點。

二、生產量在繼續增長中獲得合理調整
受國內龐大市場需求穩步增長的拉動,今後較長一個時期,我國鋼材生產總量還會繼續增加,而不會停滯或者萎縮。預計今後10年內,我國的鋼材實際生產量接近1.7億t,大約比1999年增長35%—40%。

針對我國鋼鐵工業中存在的問題,20世紀90年代未期,我國有關部門做出了調整生產結構的重大決策:大量關閉產品質量差、消耗高、污染嚴重的小企業生產;壓縮供大於求的普通鋼材產量,增加高附加值產品生產:將技術、資金和市場份額進一步向具有競爭優勢的大集團企業傾斜。此外,又由於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一些保護措施的削弱或者取消,世界大鋼鐵企業的進入,全球范圍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據此分析,在今後10年中,我國的鋼鐵工業在生產數量繼續增加的同時,還將會發生兩個方面的重大變化

1、生產企業數量大幅度下降,生產集中度明顯提高。預計到2010,隨著一大批質量差、消耗高、污染嚴重的企業被淘汰,我國的鋼鐵生產企業數量將大幅度下降。全國80%以上的鋼材數量,將被寶鋼、鞍鋼、首鋼、武鋼、包鋼等十數個巨型鋼鐵集團控制,生產集中度明顯提高。

2、生產結構趨向合理。建築用材、普通材、低附加值的生產比重下降,生產用材、特殊材、高附加值鋼材的生產比重提高。預計到2010,全國板管材的生產比重將由目前有不足50%,上升到70%以上。一些主要鋼材品種中,薄板產量將超過3000萬t,帶鋼產量超過I000萬t,無縫管產量超過500萬t。而普通線材、4、型材等產量則大體穩定在3000—3500萬t的水平,增長幅度不大。

由於先進裝備和技術的使用,管理的加強,所有鋼材產品的質量也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國際競爭力強。

總之,今年10年,是中國鋼鐵工業由數量擴張轉入質量提高的10年,將進入一個更高的發展階段。10年過後,我國就不僅僅是一個鋼鐵大國,而且將跨人鋼鐵強國的行列。

三、銷售價格大體穩定
進入2000年以後,我國鋼材市場價格將進入相對平衡的時期,20世紀90年代那種大范圍、高幅度、長時期的價格波動一般不會再次出現。

l、宏觀經濟發展平穩,市場關系較為穩定,可以避免貨源供應和消費需求比例嚴重失調,這就為價格的穩定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2、市場機制更為成熟。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我國已經形成了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導致價格劇烈波動的體制性因素基本消失。

3、生產集中度明顯提高,企業行為合理化。在為數不多的幾個大企業集團控制了全國大部分生產量的情況下,企業之間易於達成控制生產和進口,協調價格的協議,以便合理分配市場份額,劃分銷售地區,按照需求組織生產,從而避免了自殺式的壓價競爭。

4、我國鋼材市場更加開放,與國際市場的關系更為緊密。可以更加靈活地利用國際市場,合理調節國內的供求關系。

四、國際貿易進一步活躍
展望今後中國在成為全球鋼鐵生產大國和鋼鐵強國的基礎上,將進一步發展成為世界鋼鐵貿易大國。

今後10年中國鋼鐵產品的國際貿易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國際貿易員有較多增長。1999年,全國鋼材的進出口貿易數量在1870萬t左右,預計到2009年,進出口總量將增加到3000—4000萬t,增長1倍左右。
2、進口比重下降,出口比重提高,凈進口量逐步下降。1999年,全國鋼材進口和出口量分別占貿易總量的79%和21%,進口量遠遠大於出口量,是一個世界鋼材凈進口大國。預計到2009年,中國鋼材的出口量將逐步上升到鋼材貿易總量的50%以上,而進口量則下降到50%以下,有可能成為凈出口國。
3、進出口結構中,以高附加值的板材類產品比重提高,低附加值產品減少。進出口貿易向高級階段發展。預計到2009年,在全部鋼材產品的進出口貿易總量中,板材等高附加值產品約佔90%以上,棒材、角鋼等低附加值產品則不足10%。

8. 我想賣鋼材,前景怎麼樣誰能教教我

(一)在未來十年裡,世界鋼材需求前景看好,其根據是,發展中國家和中國至少在21世紀頭十年餘下時間里將依然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同時,還保持低的通貨膨脹率和低的利率。隨著鋼鐵企業並購重組,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上游侃價能力不斷增強,對於下游的鋼材貿易前景提出了巨大挑戰,據此,基於國際視野的分析判斷,未來中國鋼材貿易的發展前景將出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直銷比重加大,分銷比重降低 雖然全球鋼鐵的生產和流通的模式很多,但是總體上來看,世界鋼鐵的生產主要分三大板塊:亞洲板塊,主要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印度等國;歐洲板塊,主要包括俄羅斯、德國、烏克蘭、義大利等國;美洲板塊,主要包括美國、巴西等國。鋼鐵銷售的模式大體也可以分為三類:日韓模式、歐美模式、中國模式。 歐美模式的鋼材銷售以鋼廠為主;日韓模式以流通企業為主,但日本是綜合商社形式,都是財團性質,上下游企業往往交叉持股,相互融合;中國模式是直銷和分銷並重。目前國內鋼鐵貿易行業的前言企業,如寶鋼國貿、浙江物產、徽商股份、河北物產等,除寶鋼國貿因寶鋼支撐,其他發展得並沒有特別好,即是明證,其他民企諸如萬雄集團,也是雷聲大、雨點小。2、 向上、下游一體化發展 向綜合服務方向發展的結果,必將會是上、下游一體化,這不僅體現在業務上更加密切,而且,將來的趨勢很有可能是向日本的財團形式,在股權上也會趨向融合,一體化,交叉持股,鋼材貿易企業是否能引進鋼廠等投資者,也是非常值得鋼材貿易企業探索的一條道路。而因為鋼鐵企業大多是國企,在國進民退的今天,這一步顯然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 3、創新的商業模式將是制勝之道 激烈的競爭格局必將促使創新的商業模式出現,有人總結了如下一些:產品結構盈利模式、創新服務盈利模式、規模經營盈利模式、構供需網鏈結盈利模式,特別看好供需網鏈結盈利模式,做連鎖經營模式。4、向綜合服務方向發展 所謂向綜合服務方向發展,是指鋼材貿易企業不僅僅再做「搬磚頭」的低技術含量的交易活動。未來鋼材貿易行業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是包含倉儲、運輸、包裝、裝卸、搬運等一條龍服務的鏈式競爭,一句話,將從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向產業鏈競爭進行轉變。 (二)在目前國內鋼材市場供大於求的形勢下,鋼材經營的暴利時代已經過去。由於鋼材經營具有佔用資金量大、業務環節多、市場行情變化大的特點,所以避免鋼材經營風險,確保鋼材經營的正常進行,對於鋼材經營企業是至關重要的。對此,根據多年來鋼材經營的工作經驗,談談避免鋼材經營風險的一些做法,供參考。
一、鋼材經營中的兩大風險
鋼材經營中的主要風險為:資產風險和市場風險。資產風險與市場風險有所不同,它往往貫穿於整個經營業務的過程之中。
資產風險是指在鋼材經營中可能遭受到資產損失的風險,常見的現象有:呆賬、壞賬損失等。影響資產風險的主要因素有:企業的營銷政策、金融信貸、供銷協議、鋼材質量、貨款回收、倉儲管理、員工管理等。
市場風險是指由於鋼材市場行情、價格的變化,而造成銷售困難、進銷價格倒掛的風險。影響市場風險的主要因素有:國家政策、鋼廠動態、同行業的經營策略、當地鋼材的需求特點和庫存數量等。
二、避免鋼材經營中資產風險的措施
為了避免鋼材經營中的資產風險,企業應採取的措施:對資金投向及過程進行調研論證和跟蹤考察,確保資金投向及過程的客觀正確和安全;重視對業務過程的監督和管理,確保貨款安全回收;嚴格執行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預防員工違章違紀和職務犯罪。
1、嚴格執行先收款、後發貨的銷售制度。
在鋼材經營業務的長期欠賬中,因為賒銷而造成呆賬、壞賬的損失所佔企業資產損失的比例較大。對於具有賒銷性質的銷售業務要謹慎對待、嚴格控制,嚴格遵循"寧可降價,決不賒銷"的原則。
對於因為鋼材供需關系、市場需求關系的原因而必須進行賒銷的,要對需方的情況進行深入調查,然後確定是否可以賒銷,不能輕易決定賒銷。
2、業務合同的管理工作是保證經營正常進行的重要環節。
鋼材合作協議和供貨合同是界定供需雙方權利義務以及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對於鋼材合作協議,要本著嚴格控制風險的要求,認真填寫。 1、加強與同行經銷商的聯系,加強分銷網路的穩定性。 在這方面:一是,在加強與同行經銷商聯系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鋼材分銷網路的建設。同時,要注意同行經銷商的鋼材經營規模,防止超級經銷商大戶的經營行為左右和影響鋼材市場行情及價格的情況發生;二是,採取召開鋼材座談會、走訪調查等多種形式,不斷加強與同行經銷商的溝通,適時地組建鋼材經銷聯合體實現共贏。 2、主動調整鋼材經營思路,探索與鋼廠建立聯合經營鋼材的路子。 在目前國內鋼廠重組的形勢下,鋼廠對鋼材價格的控製作用十分明顯。鋼材經銷企業應適時地調整經營思路,探索與鋼廠建立聯合經營鋼材的路子,確定企業在鋼材市場上的位置刻不容緩。 3、根據市場行情的預測調整庫存鋼材數量。 在一般的鋼材市場行情中,企業的庫存鋼材資源量較大時,不僅要佔用較多的流動資金,還會給企業帶來較大的市場風險。當鋼材市場的需求下降和價格下跌時,庫存鋼材資源量大給企業的銷售造成一定的困難。而庫存鋼材資源量較低,就可以使企業在應對市場變化方面有較大的迴旋餘地。在這方面,有條件的鋼材經銷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鋼鐵網上交易平台」這一鋼鐵電子商務形式,實現庫存鋼材資源量的對沖,迴避鋼材市場的風險。

9. 新手做鋼材銷售好做嗎

新手做鋼材銷售好做嗎?
任何行業的銷售新手都有個學習的過程,鋼材銷售也是一樣的。好不好做真的不好給你明確的答案,但是,我們作為招聘方,濟南鼎鋼物資有限公司在鋼貿行業發展8年,我們也還只是個小學生,但是,為什麼8年來,我們不到10人的小公司卻可以創造超過1億的營業額?今天在這里我給你一些客觀的建議,希望你對鋼材銷售能有一個理性的認識,當然也希望能找到有緣人加入我們團隊,我們攜手再創奇跡!
第一,鋼材銷售穩定嗎?
很多應聘者過來咨詢,底薪福利待遇怎麼樣? 我想你無非是想知道這個職位能不能賺錢,是嗎?
我想說的是,不管這是你的第一份工作,還是重新擇業,鋼材銷售都是可以穩定的工作。什麼叫穩定?就是你的收入不僅可以養好家,最起碼家人想買什麼咱就能毫不猶豫地買,同時又能提升自己能力。
鋼材是城市發展的必需品。2020年受疫情影響,加上鋼材電商發展,讓鋼材資源和價格日益透明化,大大小小的鋼貿商幾乎都受到了不小的打擊,競爭愈發激烈。濟南鼎鋼物資有限公司也是形形色色的鋼貿人中最平凡普通的一家,自2013年發展至今,我們依然踏實地走著,銷售業績逐年提升,團隊越來越壯大,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濟南鼎鋼能讓每個員工都賺到錢,不僅賺到房車,賺到家人的支持,更賺到自信和自我成長。
第二,新行業沒接觸過,我要考慮一下?
也有很多求職者說,我從來沒有接觸過鋼材行業,我要考慮考慮再決定!
考慮什麼呢?
實際上任何行業,只要你沒有接觸過的,你都會存在這樣的擔心,對嗎?擔心、畏懼、考慮什麼呢?對你完全陌生的一個行業你能考慮出結果嗎,既然陌生當然考慮是沒有結果的,除非你真得走進這個行業,親眼去看,親身體驗,對嗎?
鋼材貿易是屬於大宗商品交易,並非快消品,一車鋼材動輒10幾萬,幾十萬,作為銷售,一筆實際的業務之後你就可能熟悉了整個工作流程,如果你是一個用心的人,這個過程需要專業的鋼材知識,需要清晰的報價思路,需要談判溝通能力,需要協調組織貨源的能力,需要開發客戶網路營銷的能力……
這個過程中你才能真正發現自己是否適合這個工作,能夠實現你的人生職業規劃,是嗎?所以,機會有時候只在一念之間,選擇大於努力,濟南鼎鋼祝你選對工作,從此開啟步步高升的職業發展之路!

10. 專家如何看待未來三年中國鋼鐵行業市場

預計未來三年,中國鋼鐵行業市場整體比較樂觀。」中虧判和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節能協會冶金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張龍強表示。

張龍強表示,雖然中國鋼鐵行業有所回暖,但鋼鐵企業也必須清晰地意識到,越是在企業形勢好的情況下,越是要居安思危,越是要考慮長遠,要充分重視企業節能環保、綠色發展工作。

閱讀全文

與鋼材貿易還能做多少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第三方資管和P2P的區別 瀏覽:347
鑄石板和鋼板用什麼粘接 瀏覽:535
鋼筋木窗怎麼拆 瀏覽:179
不銹鋼與碳鋼哪個耐磨性好 瀏覽:787
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科長能掙多少 瀏覽:562
鋼管帶水如何開口 瀏覽:501
9米的32的鋼筋多少根一捆 瀏覽:893
核桃酥用模具怎麼做 瀏覽:646
上水管什麼時候用鋼管 瀏覽:807
不銹鋼外殼屬於什麼稅收分類 瀏覽:191
不銹鋼管用什麼做的 瀏覽:577
不銹鋼管用什麼管碼 瀏覽:166
巴氏合金用來製造什麼滑動軸承的 瀏覽:75
重慶的鋼材市場在哪裡 瀏覽:157
電阻焊接後為什麼變大 瀏覽:180
鋼筋原材使用部位怎麼寫 瀏覽:818
普通鋼管與鑄鐵有什麼區別 瀏覽:902
北京哪裡有賣不銹鋼大門的 瀏覽:511
硅膠圈用什麼模具 瀏覽:570
半掛車一架鋼板多少錢 瀏覽: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