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材料利用率 我想咨詢一下,有關鋼材的材料利用率,有計算公式嗎
鋼材利用率材料
第一部分:利用率的計算方法
一、工藝利用率的計算
工藝利用率反映了各車型設計、規劃以及工藝、設備的能力情況。
1.工藝利用率的計算公式
1.1工藝利用率=凈重/工藝消耗×100%;
1.2單車工藝利用率=∑零件凈重/∑零件工藝消耗×100%。
註:凈重為實際稱量,工藝消耗通過理論計算。
2.工藝消耗的計算方法
2.1包料
工藝消耗=單件毛坯質量=長×寬×厚×密度(7.85)
註:工藝消耗單位為kg,則長單位為m,寬單位為m,厚單位為mm。
2.2卷料
步驟一:制定標准——一般以15t/卷計算,頭尾各去掉1.5m的頭尾料;
步驟二:計算單件毛坯質量M1=長×寬×厚×密度(7.85);
步驟三:計算出頭尾料的質量M2=厚×卷寬×頭尾料長度(3)×密度(7.85);
步驟四:計算實際可利用部分質量M3=卷重(15000kg)-M2;
步驟五:計算可製件數A=INT(M3/M1);
步驟六:計算工藝消耗=卷重(15000kg)/A。
例:一個零件毛坯規格為0.8×120×1250/8,用15噸卷料,單件消耗為多少?
步驟一:以15t/卷計算,頭尾各去掉1.5m的頭尾料;
步驟二:M1=0.8×0.12×1.25/8×7.85=0.1178kg;
步驟三:M2=0.8×1.2×3×7.85=22.608kg;
步驟四:M3=15000-M2=14977.392kg;
步驟五:A=INT(M3/M1)=127142;
步驟六:工藝消耗=15000/A=0.1180kg。
二、實際利用率
實際利用率反映了工藝執行以及基礎管理情況。
1.實際利用率的計算公式
1.1實際利用率=∑(零件凈重×產量)/實際消耗×100%;
1.2實際消耗=沖壓領料總重+期初庫存-期末庫存。
Ⅱ 土建材料中鋼筋的使用率有多大
鋼筋利用率=成品質量/未加工前質量×100%
木結構、鋼結構、鋁合金結構,這些都不需要鋼筋。只有鋼筋混凝土結構和砌體結構,才需要鋼筋作為結構材料。
鋼筋的數量多並不代表就一定堅固。通俗點說,好鋼要用到刀刃上。鋼筋很多,但沒用對地方,一樣白搭;鋼筋不是很多,但全用在了刀刃上,一樣很好。好的結構設計,用鋼量經濟合理,安全度比較好;比較差的結構設計,用鋼量不低,但是關鍵部位不足,不關鍵部位浪費,安全度不高。
在鋼筋混凝土之中,用於支撐結構的骨架。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是建築業用量較大、價值較高的一種原材料,能否合理利用以降低損耗率,
已經成為項目是否盈利的關鍵點,量化管理是成本控制的關鍵。
Ⅲ 鋼結構材料利用率一般是多少
鋼結構材料利用率,視構件加工情況而定,一般情況都按照97%,損耗按3%;如果是異形構件居多,自然利用率就低了,可能遠低於這個數值,比如,圓柱上的環形板,弧形連接板等.
Ⅳ 資產評估計算題
CM1(主材費)=(某主材凈消耗量÷該主材利用率)*不含稅市場價格=15*2.8/(1+0.17)=35.897
我是這樣想的,題中「製造過程中」該鋼材的利用率約為95%,就是在實際製造中鋼材實際用了14.25噸,而不是「該主材的利用率」。這是因為,主要材料的確定是根據設備的具體構孫叢游造、物理組成以及在設備重量鄭模或價值中的比重所確定的一種或幾種主材。所以公式中所指的「主材利用率」是在製造則銷之前整個設備中鋼材所佔的比重。這就是為什麼沒有用到95%。
80%,非標設備的價格=(主材費÷不含主要外購件費的成本主材費+主要外購件費)×(1+成本利潤率)×(1+銷售稅金率)×(1+非標設備設計費率÷非標准設備產量)
主材費率(80%)即是不含主要外購件費的成本主材費率,它不包含在題中主材費用里。
Ⅳ 定額中鋼材的利用率
定額中鋼材的利用率就是:有用的材料和投入材料的百分比。例如投入一噸材回料(鋼材或板材),經過答加工成型(機械加工或沖壓加工)後,成品的重量只有0.6噸了。那麼這個零件的材料利用率為0.6/1*100%=60%。材料的利用率的大小根據產品的形狀有關。一般情況材料的利用率在30-80%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