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些鋼材檢斤、哪些鋼材檢尺有明文規定嗎
沒有具體規定。可以根據客戶自己的要求怎麼檢,一般來說對尺寸專要求嚴格的就檢屬尺,以重量為采購標准就檢斤。
鋼材檢尺、檢斤是鋼材交易中常用的計價交貨方法。檢斤=過磅 ,檢尺=理論換算(一般商家會用這樣的方式結算,因為一般的鋼材會有5%的下差,有的甚至會達到10%。所以過磅的價格一般會很高)。
實際使用中稱的檢尺就是鋼材的理論重量:按鋼材的公稱尺寸和密度(過去稱為比重)計算得出的重量稱之為理論重量.這與鋼材的長度尺寸、截面面積和尺寸允許偏差有直接關系。由於鋼材在製造過程中的允許偏差,因此用公式計算的理論重量與實際重量有一定出入,所以只作為估算時的參考。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的計量單位為公斤( kg )。其基本公式為:
W (重量, kg ) = F (斷面積 mm2 )× L (長度, m )×ρ(密度, g/cm3 )× 1/1000。
『貳』 鋼材過磅劃算還是檢尺劃算
需方(買)過磅交驗劃算,供方(賣)檢尺交驗劃算。
因為鋼材產品都存在尺寸、直徑的負誤差。
『叄』 鋼材買賣中,理計價表示什麼
鋼材買賣中,理計價是指是計算體積,然後乘以密度得出的重量。
理算價格公式=過磅價*(1-重量偏差) ;過磅價公式=理算價格/(1-重量偏差)。
在正常情況下,鋼板的真實厚度小於標准厚度,按照標准厚度算得的理論重量就大於過磅重量,因此,同樣一份產品理論價低於過磅價。
比如,某標准厚度2毫米的熱軋板的真實厚度為1.82毫米,那麼理論重量2噸的鋼板過磅是1.82噸。
(3)鋼材為什麼分檢尺和過磅擴展閱讀:
其他鋼材買賣計價方式:
1、檢尺價是指鋼材買賣過程中,鋼材計算重量方法為理論計重,按照理論重量計重銷售鋼材時的價格為檢尺價;檢尺價也成為理計價或者理重價。
2、含稅價是指鋼材買賣過程中,買家向賣家索要鋼材產品的增值稅發票時的價格;增值稅稅率為17%,理論上如果買家不要增值稅發票時,賣家應該給買家在含稅價格基礎上將17%的稅錢扣除。含稅價格又俗稱為帶票價,不含稅價格又俗稱為裸價。
3、承兌價是指鋼材買賣過程中,買家在購買鋼材時,不支付給賣家現款,而是以承兌匯票的形式付款,由於賣家在將承兌匯票進行折現時存在利息支出。
因此承兌價格一般比現款價格高,幅度隨著銀行承兌貼息率的變化而變化,也根據承兌匯票的時間長短不同而幅度不同(一般分為三個月承兌和六個月承兌)。
4、自提價是指鋼材買賣過程中,買家僱傭運輸車輛到賣家倉庫中自己提貨的價格。
5、鋼廠直發價指鋼廠協議戶沒有現貨資源,為買家直接從鋼廠訂貨、送到用戶所制定的地點時的價格。
『肆』 鋼材過磅價高於捲尺價,為什商家還用捲尺家交易,用過磅價不是利潤更高么
首先糾正個錯誤,是檢尺價
因為檢尺有下差,所謂下差就是比理論直徑要小,比如版25的螺紋權鋼,理論上說直徑是25mm,但是,實際上出廠的時候都到不了這個直徑,可能只有24.97mm,或者更低,但是按照檢尺賣呢,都是按理論重量賣的,也就是按25直徑的理論重量賣的,實際上重量並不是理論重量,貿易商就吃這個差價。
第二,一般工地都願意要檢尺的貨,因為檢尺是不用過磅的,數捆就可以了,過磅的內幕更黑,現在一般都調磅差,吃的分量很大,所以,堅尺反而更容易些
『伍』 焊管檢尺與過磅價有何區別
一般大一點的公司都是按理算也就是檢尺,因為核算簡單差距不是很大,而過磅就不一定了,水,氧化皮等很多因素在裡面。但是現在一般還都是過磅計算,理算比較適用於大一點,大批量進貨的公司。
『陸』 無縫管的檢尺和過磅有什麼區別,檢尺是什麼意思,怎麼理解還有個上差,下差,上差就怎麼了下差就怎麼
檢尺:是以米為結算單位,如一米多少錢,
過磅:是以計重為結算單位,如一公斤多少錢,
如果是供應方:檢尺交貨必須以下差交貨,這樣可以多賺錢,過磅交貨就必須以上差交貨.因為上差會增加重量,下差會減少重點.
『柒』 鋼材的捲尺價和過磅價有什麼區別
鋼材復的捲尺價是按鋼材體積、密度理論制計算的重量計算的價格。
過磅價是按實際過磅稱出來的重量計算的價格。
當鋼材的體積正偏差時(實際體積比理論體積大),該鋼材的捲尺價應當比過磅價高。
當鋼材的體積負偏差時(實際體積比理論體積小),該鋼材的捲尺價應當比過磅價低。
由於一般鋼材的尺寸(體積)正偏差的多,所以一般鋼材的捲尺價比過磅價高。
『捌』 焊管的檢尺和過磅的區別
一個是理論的重量,一個是實際的重量。檢尺是通過體積與密度算出的重量,過磅就是實際稱回的重量。兩個結果差別答不是很大,但也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例如325*4的管子,4個厚並不是實際厚度,都是有公差的,公差比較大,那麼差別也就大了,最後兩個的結果差別也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