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寫一份關於鋼材市場的實習心得
江蘇鋼材市場調查報告51-論文-網-歡迎您今年五月份是全國鋼材市場波動較大的一個月。作為我公司優鋼的主要流向區域的江蘇省,公司產品的銷售情況如何,有多大的市場潛力,以及與相關鋼廠的差距等,是我們此次調查的主要目的。為此,5月16日-5月24日,我們一行對江蘇的南通、無錫、蘇州等市場以及淮鋼、南鋼進行了實地調查,主要採取對經銷商訪問,深入客戶工廠調查訪問,貨場觀察及訪問,競爭對手鋼廠調查等形式。以下,我們將就具體情況做一個簡單的匯報。 www.51lun-wen.cn51-論文-網-歡迎您51-論文-網-歡迎您一、南通市場 51論文網 www.51lun-wen.cn 51-論文-網-歡迎您⑴、地理位置優越。南通「據江海之會、扼南北之喉」,隔江與中國經濟最發達的上海及蘇南地區相依,被譽為「北上海」;北接廣袤的蘇北大平原,通過鐵路與歐亞大陸橋相連;從長江口出海可通達中國沿海和世界各港;溯江而上,可通往蘇、皖、贛、鄂、湘、川等六省及雲、貴、陝、豫等地。蘇通長江大橋在年底建成以後,將使南通進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南通面臨海外和內陸兩大經濟輻射扇面,與上海有著相似的地理區位優勢。 51論文網 www.51lun-wen.cn 51-論文-網-歡迎您⑵、市場容量大。南通鋼材市場一直是我國最大的優線集散地與消費地,也是我公司碳結線的主要流向地。優線主要集中在硬線、拉絲線、軸承線以及彈簧線等品種,據了解,南通硬線的年總需求在75-80萬噸左右,平均一個月的需求量在6-7萬噸左右,而其它軸承線與彈簧線的月需求量約在2000噸左右。 51論文網 www.51lun-wen.cn歡迎你 51-論文-網-歡迎您⑶、成本低廉。南通市人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開發區農場一帶為新興的工業園。市場上多為家族作坊式企業,總計有300餘家鋼絲繩生產企業。倉庫與生產廠房連為一體,一些規模比較大的企業已經基本實現了從原材料進貨、加工、成品、包裝、打標、銷售等一條龍的生產工序。另外,運費便宜也是南通市場的一大特點。我公司運到南通市場的運費大約在85元/噸左右,再加上各家自有的吊裝設備,基本上就可以直接運到客戶的倉庫里,而其它鋼廠像有水路運輸的如青鋼、沙鋼,運輸成本就更低了。 51論文網 www.51lun-wen.cn 51-論文-網-歡迎您⑷、市場格局。當前,南通市場硬線的格局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梯隊是以青鋼、沙鋼、鄂鋼為主;第二梯隊是以新鋼、首鋼為主;第三梯隊是以北台、邯鋼、安鋼、湘鋼、馬鋼為主;另外,寶鋼也有一部分特殊線材,如彈簧線和一些特定客戶特別要求的線材銷售。我公司60-70#優線的份額已經逐漸流失,主要原因為:一是價格過高,較35-55#線高50元/噸,市場普遍不認可。現市場上35-70#基本為一個價格;二是質量有問題。經常出現空心脆斷,對鋼絲繩製作來講,影響較為嚴重。最近這種質量問題還有向55#優線延伸的跡象。而我公司空缺出來份額已被新鋼、青鋼、石橫所瓜分。其中新鋼占據了60-70#優線80%的份額
⑵ 不銹鋼市場調研報告
疫情影響逐步減弱,金融服務實體仍為主旋律
——不銹鋼調研報告
一、 調研背景及調研目的
2020年是個特別的年份,國內外新冠疫情先後爆發,各行各業同時面臨機遇與挑戰,疫情期間不銹鋼的生產和需求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而疫情對經濟的中長期影響,在新增產能大幅投產的背景下,又為不銹鋼行業蒙上陰影。在國內疫情形勢得到有效控制後,不銹鋼行業的產需恢復情況如何?在海外疫情仍然嚴峻的局面下,不銹鋼的出口情況是否有所擾動?
中輝期貨研發中心黑色研究團隊於6月17日抵達江蘇,就無錫及周邊地區不銹鋼市場展開調研。分別深入不銹鋼生產企業及不銹鋼大中型貿易企業,就當前不銹鋼市場情況、企業面臨的問題以及不銹鋼市場的未來演變進行調研。
二、 調研企業情況
此次調研拜訪一家不銹鋼生產企業,以及三家不銹鋼貿易企業。調研情況如下:
1. 不銹鋼生產企業:
企業概況:
該企業是專業生產不銹鋼的中外合資企業,年設計產能120萬噸。採用全流程工藝生產,包括基於廢鋼原料的煉鋼生產系統、以及熱軋、冷軋生產系統。公司以生產高端產品為主、產品以高質量聞名市場。
近期影響企業的潛在因素:
由於該生產企業目前相對於貿易商話語權較強,企業可以採取以銷定產的零庫存管理方式,同時,定價方式也較為自由,可以結合行情與具體生產情況,採取對己方有利的定價方式。疫情爆發時(3月期間)由於訂單減少,開工率下降20%,但隨著復工復產,需求恢復,開工已經恢復至滿負荷狀態,前期疫情對企業的影響有限。出口方面,盡管海外疫情對出口有所影響,但由於產品出口佔比不高(5%-10%),企業生產的影響預計也不大。
近年環保因素對企業的影響也不大。由於企業是外資企業,在籌建之初,環保標准就設置較高,盡管近年來環保標准升高,企業後續環保投入並不大。受環保影響較大的主要是中小型低成本企業。
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在於原料端的價格變化。在生產成本中,原料成本佔比80%以上,其中鎳系原料超過70%,目前產品盈利狀況較好。近年來,隨著國內不銹鋼市場產能逐步擴大,供應增加,尤其是中低成本產能增加,拉低了不銹鋼市場的整體價格水平,此種趨勢短期難以改善。目前公司產品比標准交割品的市場價格要高500-1000元/噸。後續利潤波動風險較大。
對不銹鋼後市的看法:
目前行業技術門檻降低,國內不銹鋼產能增速較快,競爭激烈,供大於求局面短期難以改變。不銹鋼需求的增量,主要來自於不銹鋼對其他鋼材的替代,以及電梯用量的增加,增幅暫時難以量化。主導近期行情的主要因素預計仍然是供應端的壓力。
2. 不銹鋼貿易企業:
企業A概況:
企業A為華東地區大型不銹鋼貿易企業,與多家鋼鐵企業的有代理銷售協議。月銷售量5萬噸,常備庫存2萬噸,是當地較有代表性的龍頭企業之一。
企業B概況:
中型不銹鋼貿易企業,地處華東地區不銹鋼集散地,日常庫存2000噸左右。目前貿易利潤較薄,上下游市場不確定性較大。
企業C概況:
主要代理太鋼、張浦等高質量產品的銷售,屬於高端細分市場,與期貨交割標的規格差異明顯,貿易模式對流動金要求較高。
近期影響企業的潛在因素:
企業A、企業B在疫情期間對庫存貨物進行了的套期保值。隨著國內復工復產,下游需求也基本恢復。出口方面,盡管國外經濟明顯受影響,但由於企業產品出口佔比不大,企業本身受疫情影響不大。企業C方面,由於疫情期間上游訂單持續到貨,而經營銷售有所中斷,導致庫存積壓,現金迴流不暢,月底需與上游企業進行結算,面臨較大的資金流動性風險。
目前影響不銹鋼貿易企業的主要因素,在於面對生產企業,貿易企業的議價權較低。貿易企業與下遊客戶的銷售方式,一般是按當日現貨價結算,而生產企業是以產定銷模式生產,接到訂單後生產周期長達一個月,期間現貨價格的波動風險,主要由貿易商承擔。除此之外,不銹鋼期現基差波動幅度較大,企業很難通過單純的期貨操作對沖現貨價格波動的風險。目前企業貿易利潤較薄,不銹鋼現貨價格以及基差波動的風險很容易導致企業利潤下降或者虧損,亟待專業的衍生品服務商為之解決問題。
對不銹鋼後市的看法:
企業A認為,雖然不銹鋼產能近年來擴張明顯,但今年以後後續新增產能不多,隨著經濟發展,不銹鋼對其他產品的替代作用仍在延續。近年雖然是供過於求,產能增長主導行情,但隨著需求逐步增加,供需再平衡仍有發生的可能性。
三、 調研小結
此次調研,無論是生產企業還是貿易企業,其生產和經營活動都基本恢復正常,雖然企業對疫情後續造成的影響均抱持樂觀態度,認為對企業的影響不大,但海外經濟放緩,仍然會對不銹鋼整體行業的出口造成一定的影響。
產業中長期的發展來看,由於產能增速過大,供應壓力明顯,盡管不銹鋼需求仍然具有持續性,但企業均對近期的供需情況表達了一定的擔憂。
除此之外,自生產企業至貿易企業,均面臨著相關生產和經營資料價格大幅波動給企業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隨著衍生品市場發展成熟,風險管理模式更加多樣,專業的金融服務實體企業,為企業保駕護航的模式,預計仍是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來源中輝期貨 研究員李海蓉 重慶彬杉期貨圈采編
⑶ 求鋼材進出口市場調研報告
鋼材行業市場調查報告範文
進口產品大兵壓境 鋼材產銷體系受沖擊
從1998年下半年開始,隨著買方市場的出現及內需市場需求不旺局面的影響,我國鋼材行業的產業、產品的結構不合理的現象逐漸暴露出來。我國鋼材產量大、生產企業多、產品結構失衡造成的直接後果是鋼材總量大大超過市場的需求。價格直線下滑,企業普遍開工不足,生產能力嚴重過剩。然而,讓國內鋼廠和鋼材行業雪上加霜的是,大量國外鋼材不斷進入國內市場,沖擊了我國鋼材的產銷體系和鋼鐵企業。
根據海關統計資料顯示,1999年一季度鋼材進口的增長幅度較大,幅度之大是近幾年少見的,l~3月總進口量達358萬噸,價值 16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 41%和 15.5%,其中一般貿易進口212萬噸,8億 4千萬美元,分別增長 2.4倍和 1.6倍,占進口量的 59%及進口值的 52.5。進口鋼材目前主要來源為日本、韓國、台灣地區(主要為H型鋼),三者合計為 204萬噸,占總進口量的 57%。其次是俄羅斯、哈薩克等東歐國家,佔36%。進口的品種主要集中在熱軋板、冷軋板、小型材、盤條、不銹鋼等品種,占進口總量的 84.7%,這種進口來源和進口品種相對集中的趨勢已引起業內人士的高度重視。
有關專家對目前鋼材進口量大增的現象,普遍分析認為國外鋼鐵企業正看好中國鋼材市場的潛在容量。尤其是去年我國增加了基礎建設的投資,在鐵路、公路、電力建設等方面確定了一批新的建設項目,勢必帶來鋼材需求量的增大,國外廠商想抓住這個機會搶占我國市場。
此外,我國現有的鋼材生產種類嚴重不合理,部分產品如冷軋板,尤其是1毫米以下的薄板無論是產量還是品質都不能滿足需求,這無疑為國外鋼材進入市場留下了空當。
再者,國產鋼材的價格不合理,售價普遍比進口鋼材高。如國內生產的3毫米以下的冷軋板每噸為3100元,2.5毫米的熱軋板為 2300元左右;而品質相似、規格相同的俄羅斯每噸僅2700元,熱軋板l900元;鳥克蘭產冷軋板為2600元,熱軋板為1850元,品質優於國內產生的冷軋板每噸也只有 3100元。這種價格上的懸殊,一方面說明國產鋼材的成本過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韓國、俄羅斯等國家為削減其國內鋼材庫存而不計成本本文由論文聯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向我國低價傾銷。
今年初,國家為了調整鋼材生產結構而提出了限產措施以調節市場,即在去年鋼產量1億1千萬噸的基數上壓縮10%,即1100萬噸。早在 1994年,我國鋼鐵行業就確定了「以產頂進」的政策,但鋼材大量進口,特別是國內產量大、供過於求的普通鋼材也大量進口,使「以產頂進」的政策作用大打了折扣。如今年一季度進口普通條桿和小於3毫米的熱軋板 837000噸,占鋼材進口總量23.4%,是去年同期的1.3倍。這種趨勢如繼續發展下去,勢必使「以產頂進」的政策落空。
國外鋼材進口量大幅增加的直接受害者是國內鋼鐵企業,由於國外鋼材大量沖擊市場,造成了目前國內鋼材市場處於價格倒掛的狀態。鋼廠生產成本高於鋼材出廠價,鋼廠出廠價又高於市場成交價。如在廣州鋼材市場上,1一2毫米的鞍鋼冷軋板每噸為 3100元,太鋼、鞍鋼 2.5毫米至 3毫米每噸為2300元,比去年4月份的保本價下調了近10%,但仍無人問津。價格倒掛造成企業越生產越虧本,但若不生產讓產能閑置不但使成本上升,而且造成資產增值率的負增長,於是陷入了越生產越虧本,越虧本越生產的怪現象。為促進鋼鐵行業盡快走出低谷,冶金行業開始實行鋼材限產和控制進口相結合的措施,將加工貿易進口量也納入總量控制,並制訂相應的政策規定;對於進口價格奇低的俄羅斯、烏克蘭、韓國等鋼材實行反傾銷調查,並盡快立案,遏止低價進口鋼材沖擊我國市場,改變目前鋼材產品結構失衡的局面。
為優先消化國內生產的鋼鐵產品,有關部門最近對核發進口許口證(即批文)審核較嚴。根據有關業者的最新鋼鐵商情資訊顯示,為避免進口過多的進口鋼材,影響國內鋼廠所生產的鋼材銷路,以及為減輕員工失業問題入過去主要管制型鋼、不銹鋼等進口,變為對核發鋼筋、線材、小鋼坯等的進口批文也開始從嚴。
根據進口鋼材的貿易商透露,有關部門已規定今年二季度的鋼筋,線材進口量限制在5萬噸的水準,並決定審核准量將不會超過前次的噸數,如果被發現並沒有獲得許可證而進口,將被視同走私而造重罰。
另一方面國家正考慮採取一些行政措施,以控制所有鋼品進口,尤其是國內本身已能自給自足的鋼品。例如,熱軋鋼卷,目前也正嚴密觀察中,已有計劃限定今年熱軋鋼卷進口量在 700萬噸的水準。
⑷ 某地區鋼材市場調研報告怎麼寫,調研那些內容呢
前期工作(信息採集)
踩點鋼材市場(初步找出有實力經銷商)
有針對性地制定詳專細調查方案,訪談內容屬
開展針對性調研(調研有實力經銷商)
確定最終重點調研對象
重點調研潛在客戶
統計分析結果
撰寫書面調研報告
完成調研報告並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