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煉鋼過程中 從最初的入爐到最終產出一般的鋼材 這個過程需要多長時間 謝謝~~~~
你的問題太籠統,首先煉鋼就分好幾種,轉爐電爐它不一樣,時間也不一樣。其次鋼材是鑄坯還是線材還是板材啊,統統都不一樣!
B. 一件鋼材從原材料到出品的過程
鋼鐵生產工藝流程:燒結---煉鐵---煉鋼---連鑄(模鑄)---軋鋼
燒結:就是把鐵礦粉造回塊,為高爐提供答精料的一種方法。是利用鐵礦粉、熔劑、燃料及返礦按一定比例製成塊狀冶煉原料的一個過程。
煉鐵——高爐的冶煉過程主要目的是用鐵礦石經濟高效的得到溫度和成分合乎要求的液態生鐵。
高爐冶煉的全過程可以概括為:在盡量低能量消耗的條件下,通過受控爐料及煤氣流的逆向運動,高效率的完成還原、造渣、傳熱及渣鐵反應等過程,得到化學成分與溫度較為理想的液態金屬產品。
高爐爐料經各種化學還原反應生產出合格鐵水然後通過魚雷罐送入煉鋼,然後作為煉鋼原料入轉爐冶煉成鋼。爐渣經水沖渣排入渣池,通過渣水分離,爐渣排走,水循環利用。
高爐冶煉過程中產生的付產品——高爐煤氣做為低熱值氣體燃料供熱風爐,燒結,鍋爐,預熱爐和加熱爐等使用。
煉鋼——廣義上說就是鐵水通過氧化反應脫碳、升溫、合金化的過程。它的主要任務是脫碳、脫氧、升溫、去除氣體和非金屬夾雜、合金化。
連鑄——就是合格鋼水在鑄機中冷卻成坯的過程。
軋鋼:在旋轉的軋輥間改變鋼坯形狀的壓力加工過程。
C. 鋼鐵生產工藝流程
鋼鐵生產工復藝主要包括煉鐵、煉制鋼、軋鋼等流程,簡要解釋如下:
(1)煉鐵:就是把燒結礦和塊礦中的鐵還原出來的過程。焦炭、燒結礦、塊礦連同少量的石灰石、一起送入高爐中冶煬成液態生鐵(鐵水),然後送往煉鋼廠作為煉鋼的原料。
(2)爍鋼:是把原料(鐵水和廢鋼等)里過多的碳及硫、磷等雜質去掉並加入這量的合金成分。
(3)連鑄:將鋼水經中間罐迕續注入用水冷卻的結品器里,凝成坯殼後,從結晶器以穩定的速度拉出,再經噴水冷卻,待全部凝固後,切成指定長度的連鑄坯。
(4)軋鋼:連鑄出來的鋼錠和連鑄坯以熱軋方式在不同的軋鋼機軋製成各類鋼。
D. 鋼鐵生產的主要流程有哪些
目前鋼鐵生產主要是長流程生產,工藝過程為:采礦——選礦——燒結、球內團——高爐煉鐵容——轉爐煉鋼——連鑄鑄坯——熱軋鋼材——冷軋鋼材。
還有一種短流程生產工藝:廢鋼——電爐煉鋼——連鑄鑄坯——熱軋鋼材——冷軋鋼材。
E. 鋼材的原材料與生產工藝 有哪些
不銹鋼材料加工難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切削力大,切削溫度高
該類型材料強度大,切削時切向應力大、塑性變形大,因而切削力大。此外材料導熱性極差,造成切削溫度升高,且高溫往往集中在刀具刃口附近的狹長區域內,從而加快了刀具的磨損。
2. 加工硬化嚴重
奧氏體不銹鋼以及一些高溫合金不銹鋼均為奧氏體組織,切削時加工硬化傾向大,通常是普通碳素鋼的數倍,刀具在加工硬化區域內切削,使刀具壽命縮短。
3. 容易粘刀
無論是奧氏體不銹鋼還是馬氏體不銹鋼均存在加工時切屑強韌、切削溫度很高的特點。當強韌的切屑流經前刀面時,將產生粘結、熔焊等粘刀現象,影響加工零件表面粗糙度。
4. 刀具磨損加快
上述材料一般含高熔點元素、塑性大,切削溫度高,使刀具磨損加快,磨刀、換刀頻繁,從而影響了生產效率,提高了刀具使用成本。
主要是降低切削線速度,進給。採用專門加工不銹鋼或者高溫合金的刀具,鑽孔攻絲最好內冷
不銹鋼零件加工工藝
通過上述加工難點分析,不銹鋼的加工工藝及相關刀具參數設計與普通結構鋼材料應具有較大的不同,其具體加工工藝如下:
1.鑽孔加工
在鑽孔加工時,由於不銹鋼材料導熱性能差,彈性模量小,孔加工起來也比較困難。解決此類材料的孔加工難題,主要是選用合適的刀具材料
鏜孔加工
(1)刀具材料選擇 因加工不銹鋼零件時切削力大、切削溫度高,刀具材料應盡量選擇強度高、導熱性好硬質合金。
對於此類材料淬火零件的加工,可以採用CBN(立方氮化硼)刀片,CBN硬度僅次於金剛石,硬度可達7000~8000HV,因此耐磨性很高,與金剛石相比,CBN突出優點是耐熱性比金剛石高得多,可達1200℃,可承受很高的切削溫度。此外其化學惰性很大,與鐵族金屬在1200~1300℃時也不起化學作用,因此非常適合加工不銹鋼材料。其刀具壽命是硬質合金或陶瓷刀具的幾十倍。
(2)刀具幾何參數 刀具幾何參數對其切削性能起重要的作用,為使切削輕快、順利,硬質合金刀具宜採用較大的前角,以提高刀具壽命。一般粗加工時,前角取10°~20°,半精加工時取15°~20°;精加工時取20°~30°。主偏角的選擇依據是,當工藝系統剛性良好時,可取30°~45°;如工藝系統剛性差時,則取60~75°,當工件長度與直徑之比超過10倍時,可取90°。
用陶瓷刀具鏜削不銹鋼材料時,絕大多數情況下,陶瓷刀具均採用負前角進行切削。前角大小一般選應-5°~-12°。這樣有利於加強刀刃,充分發揮陶瓷刀具抗壓強度較高的優越性。後角大小直接影響刀具磨損,對刀刃強度也有影響,一般選用5°~12°。主偏角的改變會影響徑向切削分力與軸向切削分力的變化以及切削寬度和切削厚度的大小。因為工藝系統的振動對陶瓷刀具極為不利,所以主偏角的選擇要有利於減少這種振動,一般選取30°~75°。選用CBN作為刀具材料時,刀具幾何參數為前角0°~10°,後角12°~20°,主偏角45°~90°。
F. 煉鋼的工藝流程(詳細)
所謂轉爐煉鋼,就是將鐵水、廢鋼等煉成具有所要求化學成分的鋼,並使其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學性能和力學性能。目前轉爐煉鋼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煉鋼生產方法
(a)筒球形;(b)錐球形;(c)截錐形
轉爐的形狀主要有筒球型、錐球型和截錐型,
轉爐煉鋼
(1)筒球型:熔池形狀由一個球缺體和一個圓筒體組成。它的優點是爐型形狀簡單,砌築方便,爐殼製造容易。熔池內型比較接近金屬液循環流動的軌跡,在熔池直徑足夠大時,能保證在較大的供氧強度下吹煉而噴濺最小,也能保證有足夠的熔池深度,使爐襯有較高的壽命。大型轉爐多採用這種爐型。
(2)錐球型:熔池由一個錐台體和一個球缺體組成。這種爐型與同容量的筒球型轉爐相比,若熔池深度相同則熔池面積比筒球型大,有利於冶金反應的進行。同時,隨著爐襯的侵蝕熔池變化較小,對煉鋼操作有利。歐洲生鐵含磷量相對偏高的國家,較多採用此種爐型。我國2080噸的轉爐多採用錐球型,對筒球型與錐球型的適用性,看法尚不一致。有人認為錐球型適用於大轉爐(奧地利),有人卻認為適用於小轉爐(蘇聯)。但世界上已有的大型轉爐多採用筒球型。
(3)截錐型:熔池為上大下小的圓錐台。其特點是構造簡單且平底熔池便於修砌。這種爐型基本上能滿足煉鋼反應的要求,適用於小型轉爐。我國30噸以下的轉爐多用這種爐型。國外轉爐容量普遍較大,故極少採用此種形式。
G. 1215易切削鋼冷拉鋼是什麼材料
冷拉鋼即冷拔鋼,冷拔鋼是指用冷拔方法而生產出來的各種冷拔鋼材。冷拔鋼的特點是:精度高,表面質量好。冷拔主要用於生產鋼絲,也用於生產直徑在50mm以下的圓鋼和六角鋼,以及直徑在76mm以下的鋼管。
「1215易切削鋼為環保料,與12L14相比不含鉛及不含有對環境有害物質,切削性良好。適合一般電鍍軸心、切削用料及一般零件。
1215由於精度准確,表面狀況良好,易削切鋼產品可直接使用,如噴塗,打砂,打彎,鑽孔,也可按實際要求精拉之後直接電鍍,免去了大量機加工時間及節省配置加工機械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