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誰知道430不銹鋼硬度是多少
SUS430,日本SUS系列不銹鋼。SUS430(F/FR)不銹鋼與國標對應的鋼牌號是1Cr17。抗拉強度大於450,屈服強度大於205,HBS(硬度)小於183(數據為經退火處理態)。
『貳』 鋼的硬度怎麼分別
用來表示鋼材的硬度的方法有肖氏的HS,絡氏的HRC,維氏的HV,布氏的HB等。每一種表示方法有對應的表格可以查對。
『叄』 鋼的硬度等級是怎麼樣的
有布氏(HB)、洛氏(HRC)、維氏(HV)、里氏(HL)硬度等,其中以HB及HRC較為常用。HB應用范圍較廣,HRC適用於表面高硬度材料,如熱處理硬度等。兩者區別在於硬度計之測頭不同,布氏硬度計之測頭為鋼球,而洛氏硬度計之測頭為金剛石。
布氏硬度(HB)一般用於材料較軟的時候,如有色金屬、熱處理之前或退火後的鋼鐵。洛氏硬度(HRC)一般用於硬度較高的材料,如熱處理後的硬度等等。
按碳含量高低分類
低碳鋼:碳含量一般低於0.25%(質量分數);
中碳鋼:碳含量一般為0.25%~0.60%(質量分數);
高碳鋼:碳含量一般高於於0.60%(質量分數)。
按品質分類
(1) 普通鋼(P≤0.045%,S≤0.050%)
(2)優質鋼(P、S均≤0.035%)(3)高級優質鋼(P≤0.035%,S≤0.030%)
『肆』 怎樣辨別鋼材的硬度
鋼鐵的含碳量越高硬度就越大(忽略合金元素的微弱影響)
回T12鋼含碳1.2%,
20鋼是答0.2%
65Mn是0.65%
40Cr是0.4%
所以硬度是T12>65Mn>40Cr>20
這只對合金含量低的鋼適用,如果鋼材合金含量很高就不同了.
T開頭的是碳素工具鋼,T後面的數字代表含碳量的千分之幾.
20鋼是碳素結構鋼,數字代表含碳量的萬分之幾.
40Cr,65Mn是低合金鋼,前面的數字代表含碳量的萬分之幾.後面的符號代表鋼材中含有約1%的該元素.
如果鋼號前面的數字是個位數,就不是代表含碳量的萬分數,而是千分數.合金元素後面的數字代表該元素含量的百分數.
比如9Cr18Mo,代表含碳0.9%,含鉻18%,含鉬1%.
『伍』 鋼硬度表示方法,有多少種怎麼表示
硬度有三種,分為:劃痕硬度,壓入硬度,回跳硬度。
①劃痕硬度。主要用於比較不同礦物的軟硬程度,方法是選一根一端硬一端軟的棒,將被測材料沿棒劃過,根據出現劃痕的位置確定被測材料的軟硬。定性地說,硬物體劃出的劃痕長,軟物體劃出的劃痕短。
②壓入硬度。主要用於金屬材料,方法是用一定的載荷將規定的壓頭壓入被測材料,以材料表面局部塑性變形的大小比較被測材料的軟硬。由於壓頭、載荷以及載荷持續時間的不同,壓入硬度有多種,主要是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維氏硬度和顯微硬度等幾種。
③回跳硬度。主要用於金屬材料,方法是使一特製的小錘從一定高度自由下落沖擊被測材料的試樣,並以試樣在沖擊過程中儲存(繼而釋放)應變能的多少(通過小錘的回跳高度測定)確定材料的硬度。
實踐證明,金屬材料的各種硬度值之間,硬度值與強度值之間具有近似的相應關系。因為硬度值是由起始塑性變形抗力和繼續塑性變形抗力決定的,材料的強度越高,塑性變形抗力越高,硬度值也就越高。
壓入法(布氏、洛氏、維氏)測量硬度,硬度值表示材料表面抵抗另一物體壓入時所引起的塑性變形的能力。
回跳法(肖氏、里氏)測量硬度,硬度值代表金屬彈性變形功能的大小。
刻劃法測量硬度,硬度值表示金屬抵抗表面局部破裂的能力。
硬度測定范圍:
HS<100
HBW 3 ~ 660
HRC 20~70 , HRA 20~88, HRB 20~100
HR15N 70~94,HR30N 42~86,HR45N 20~77
HR15T 67~93,HR30T 29~82,HR45T 10~72
HV<4000
另外,天然水中的鈣鎂含量也用硬度表示.我國規定的硬度是:1L水中含的鈣鹽,鎂鹽摺合成CaO和MgO的總量相當於10mgCaO(將MgO也換算成CaO)時,其硬度是1°。
『陸』 不銹鋼的硬度怎麼表達
304不銹鋼不一般不使用HRC(沒有一個標准規定304不銹鋼的HRC),只有硬度比較高的鋼材才使用HRC,但304比較軟。
不銹鋼一般用維氏硬度表示,304的維氏硬度是220左右。
拓展資料
304不銹鋼材是一種通用性的不銹鋼材料,防銹性能比200系列的不銹鋼材料要強。耐高溫方面也比較好,能指棚喚高到1000-1200度。
304不銹鋼具有優良的不銹耐腐蝕性能和較好的抗晶間腐蝕性能。
對氧化性酸,在實驗中得出:濃度≤65%的沸騰溫度以下的硝酸中,304不銹鋼具有很強的抗腐蝕性。
對鹼溶液及大部分有機酸和無機酸亦具有良好的耐腐蝕能力。
物理性能:
抗拉強度 σb (MPa)≥520
條件屈服強度 σ0.2 (MPa)≥205
伸長率 δ5 (%)≥40
斷面收縮率 ψ (%)≥60,
硬度:1、參見GB/T3280-2007(不銹鋼冷軋鋼板和鋼帶)不大於唯凱HBW201、HRB92、HV210,以上三個是硬度的三種計量方式,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維氏硬度等;
2、參見GB/T4327-2007(不銹鋼熱軋鋼板和鋼帶)不大於HBW201、HRB92、HV210;
3、參見GB/T1220-2007(不銹鋼棒)不大於HBW187、HRB90、HV200;
4、參見GB13296-2007(鍋爐、熱交換器用不銹鋼無縫鋼管)不大於HBW217、HRB95、HV220。
參考資料和態304不銹鋼材-網路
『柒』 表示鋼材的硬度用什麼表示
金屬材料抵抗硬的物體壓陷表面的能力,稱為硬度。根據試驗方法和適用范圍不同,硬度又可分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維氏硬度、肖氏硬度、顯微硬度和高溫硬度等。對於管材一般常用的有布氏、洛氏、維氏硬度三種。
A、布氏硬度(HB)
用一定直徑的鋼球或硬質合金球,以規定的試驗力(F)壓入式樣表面,經規定保持時間後卸除試驗力,測量試樣表面的壓痕直徑(L)。布氏硬度值是以試驗力除以壓痕球形表面積所得的商。以HBS(鋼球)表示,單位為N/mm2(MPa)。
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F--壓入金屬試樣表面的試驗力,N;
D--試驗用鋼球直徑,mm;
d--壓痕平均直徑,mm。
測定布氏硬度較准確可靠,但一般HBS只適用於450N/mm2(MPa)以下的金屬材料,對於較硬的鋼或較薄的板材不適用。在鋼管標准中,布氏硬度用途最廣,往往以壓痕直徑d來表示該材料的硬度,既直觀,又方便。
舉例:120HBS10/1000130:表示用直徑10mm鋼球在1000Kgf(9.807KN)試驗力作用下,保持30s(秒)測得的布氏硬度值為120N/ mm2(MPa)。
B、洛氏硬度(HK)
洛氏硬度試驗同布氏硬度試驗一樣,都是壓痕試驗方法。不同的是,它是測量壓痕的深度。即,在初邕試驗力(Fo)及總試驗力(F)的先後作用下,將壓頭(金鋼廠圓錐體或鋼球)壓入試樣表面,經規定保持時間後,卸除主試驗力,用測量的殘余壓痕深度增量(e)計算硬度值。其值是個無名數,以符號HR表示,所用標尺有A、B、C、D、E、F、G、H、K等9個標尺。其中常用於鋼材硬度試驗的標尺一般為A、B、C,即HRA、HRB、HRC。
硬度值用下式計算:
當用A和C標尺試驗時,HR=100-e
當用B標尺試驗時,HR=130-e
式中e--殘余壓痕深度增量,其什系以規定單位0.002mm表示,即當壓頭軸向位移一個單位(0.002mm)時,即相當於洛氏硬度變化一個數。e值愈大,金屬的硬度愈低,反之則硬度愈高。
上述三個標尺適用范圍如下:
HRA(金剛石圓錐壓頭)20-88
HRC(金剛石圓錐壓頭)20-70
HRB(直徑1.588mm鋼球壓頭)20-100
洛氏硬度試驗是目前應用很廣的方法,其中HRC在鋼管標准中使用僅次於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可適用於測定由極軟到極硬的金屬材料,它彌補了布氏法的不是,較布氏法簡便,可直接從硬度機的表盤讀出硬度值。但是,由於其壓痕小,故硬度值不如布氏法准確。
C、維氏硬度(HV)
維氏硬度試驗也是一種壓痕試驗方法,是將一個相對面夾角為1360的正四棱錐體金剛石壓頭以選定的試驗力(F)壓入試驗表面,經規定保持時間後卸除試驗力,測量壓痕兩對角線長度。
維氏硬度值是試驗力除以壓痕表面積所得之商,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HV--維氏硬度符號,N/mm2(MPa);
F--試驗力,N;
d--壓痕兩對角線的算術平均值,mm。
維氏硬度採用的試驗力F為5(49.03)、10(98.07)、20(196.1)、30(294.2)、50(490.3)、100(980.7)Kgf(N)等六級,可測硬度值范圍為5~1000HV。
表示方法舉例:640HV30/20表示用30Hgf(294.2N)試驗力保持20S(秒)測定的維氏硬度值為640N/mm2(MPa)。
維氏硬度法可用於測定很薄的金屬材料和表面層硬度。它具有布氏、洛氏法的主要優點,而克服了它們的基本缺點,但不如洛氏法簡便。維氏法在鋼管標准中很少用。
HB是用一定的力將一定直徑(2.5、5、10)的鋼球壓向被測材料的表面,然後測量被測材料表面鋼球壓痕的直徑以判斷材料的硬度。
材料的原始狀態和鋼材的退火、正火或調質常用HB。
HR有A、B 、C3三種。A和C 用120度的金剛石正圓錐體作測頭,B用直徑1.588的鋼球作測頭。測量方法都是先用一個預壓力將測頭壓在被測材料的表面,再施以主壓力,然後撤除主壓力,測量壓入深度判斷材料的硬度。
HV是對HR的一種改良。因120度的正圓錐體不符合金剛石的晶體結構,不易磨好,所以HV將測頭改為棱圓椎體,頂端可以製作得非常精良。測量方法同HR。
HRA和HV用來測量材料經表面熱處理,如氮化、滲碳以後的表面硬度,HRC常用於測量淬火後硬度。
參考資料:http://www.cewenyi.cn/news.asp?NewsId=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