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材市場 > 鋼材的退火形成的組織分別是什麼

鋼材的退火形成的組織分別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4-06-28 09:23:28

『壹』 鋼材先淬火後再退火,鋼材的組織是什麼馬氏體再退火後會分解成其他東西嗎請根據問題回答,別亂扯!

淬火後退抄火,鋼材恢復常態平衡組織(這樣處理等於浪費了)

以45#為例講:
淬火後為「板條馬氏體」,再進行退火後為「鐵素體+珠光體」
馬氏體經過普通退火後只能出現這兩種組織

如果想讓馬氏體分解成其它組織的話,需要淬火後進行回火
低溫回火為「回火馬氏體」
中溫回火為「回火托氏體」
高溫回火為「回火索氏體」

『貳』 45鋼淬火後的組織

45鋼退火:鐵素體+珠光體;

45鋼正火:鐵素體+珠光體;

45鋼淬火:馬氏體內;

45鋼回容火:回火馬氏體(低溫回火),回火屈氏體(中溫回火),回火索氏體(高溫回火)。

45鋼正火後的組織為鐵素體+珠光體組織,淬火後組織為馬氏體組織,淬火+400℃回火為回火屈氏體組織。正火性能硬度小於HB200,但材料容易機械加工,仍是主要的工藝方案。淬火+400℃回火硬度很好,HB300以上。

(2)鋼材的退火形成的組織分別是什麼擴展閱讀:

45號鋼的熱加工要求

45鋼回火硬度在HRC20~HRC30之間。

45鋼的淬火硬度在HRC55~58之間,極限值可達HRC62。

45鋼只能在15-20天後使用,因為需要時效處理來穩定鋼材的性能。

實際使用的最大硬度為HRC55(高頻淬火HRC58)。

45鋼為優質碳素結構鋼,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常用作模板、銷、導柱等,但必須進行熱處理。

『叄』 模具鋼材完全退火和不完全退火的區別以及合理選擇

模具鋼完全退火和不完全退火是兩種不同的退火方法,不僅工藝過程有差別,而且組織的轉變和應用范圍也有明顯的不同,主要區別表現為:
    (1)加熱溫度的差異
    完全退火是將鋼加熱到Ac3以上,加熱時要完全奧氏體化(即單相奧氏體區),發生完全再結晶;而不完全退火則是將鋼加熱到Ac1~Ac3或Ac1~Acm之間,不完全退火的溫度低,加熱時僅部分奧氏體化,因此鋼的組織發生部分再結晶。
    (2)獲得的組織不同
    完全退火一般獲得片狀珠光體為主的組織,而不完全退火後的組織則是為球狀珠光體。
    (3)適用的鋼種和目的不同
    完全退火主要用於亞共析鋼和共析鋼的鑄件、鍛件等熱處理(不良組織的熱處理),得到了低硬度和穩定的珠光體組織,利於機械加工,為淬火作好准備;而不完全退火(又叫不完全重結晶退火)則是用於已經經過正確熱加工後的亞共析鋼和過共析鋼,消除工件熱加工過程中的內應力,使部分組織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從而提高力學性能,改善切削加工性能等。
    從上述二者的區別可知,在熱處理過程中應根據鋼種和目的的不同進行選擇,不完全退火可用於共析鋼和過共析鋼的退火,其特點為退火後的珠光體中的滲碳體成球狀,故又將不完全退火稱為球化退火。球化退火是不完全退火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類,它常作為工具鋼、模具鋼、軸承鋼等材質的預備熱處理。對於亞共析鋼的不完全退火適用以下兩種情況:改善切削加工性能的退火,用於鍛後的結構件,尤其是含碳量較高的結構鋼,採用不完全退火後可降低硬度、消除內應力;改善冷變形性能的球化退火,退火後則使碳化物球化,有利於鋼件的拉伸、擠壓、冷軋、冷鐓等冷變形。完全退火則僅適用於亞共析鋼和共析鋼的鑄件、鍛件和焊接件的退火,不能用於對過共析鋼的處理。

『肆』 分析45鋼正火、淬火、淬火+400℃回火的組織與性能的差別。

區別如下:

一,金相不同:

1、45鋼的退火後的金相,奧氏體,退火後太軟,一般45鋼都不做退火處理。

2、45鋼的正火後的金相,奧氏體+珠光體,這是材料供應狀態的金相。

3、45鋼的淬火後的金相,馬氏體,45鋼可以淬火,但這樣做得不多,一般都是用調質處理45鋼,若非要淬火,其硬度不是很高。

二,產品硬度不同。

鋼材高溫淬火是提高產品表面硬度,回火是提高鋼的內部組織。淬火+400℃回火是細化晶粒,提高韌性。

三,總體區別不同:

45鋼正火後的組織為索氏體組織,淬火後組織為馬氏體組織,淬火+400℃回火為回火屈氏體組織。相比之下,索氏體具有較高的塑性和韌性,馬氏體具有較高的硬度和強度,而回火屈氏體則具有較高的彈性極限,適合於處理要求彈性較高的零件。

(4)鋼材的退火形成的組織分別是什麼擴展閱讀:

45號鋼廣泛應用於機械,未熱處理時:HB≤229,熱處理:正火,沖擊功:Aku≥39J。強度較高,塑性和韌性尚好,45#鋼板淬火後沒有回火之前,硬度大於HRC55(最高可達HRC62)為合格。

經過熱處理,再回火可以達到HRC42-46,這樣既能保證它良好的機械性能,又能得到表面的硬度要求,用於製作承受負荷較大的小截面調質件和應力較小的大型正火零件,以及對心部強度要求不高的表面淬火零件,如梢子,導柱,表針等部件。

『伍』 鋼的熱處理有那幾種分類

鋼材的熱處理有以下幾個方法

※均質退火處理
簡稱均質化處理(Homogenization),系利用在高溫進行長時間加熱,使內部的化學成分充分擴散,因此又稱為『擴散退火』。加熱溫度會因鋼材種類有所差異,大鋼錠通常在1200℃至1300℃之間進行均質化處理,高碳鋼在1100℃至1200℃之間,而一般鍛造或軋延之鋼材則在1000℃至1200℃間進行此項熱處理。

※完全退火處理
完全退火處理系將亞共析鋼加熱至Ac3溫度以上30~50℃、過共析鋼加熱至Ac1溫度以上50℃左右的溫度范圍,在該溫度保持足夠時間,使成為沃斯田體單相組織(亞共析鋼)或沃斯田體加上雪明碳體混合組織後,在進行爐冷使鋼材軟化,以得到鋼材最佳之延展性及微細晶粒組織。

※球化退火處理
球化退火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藉由熱處理使鋼鐵材料內部的層狀或網狀碳化物凝聚成為球狀,使改善鋼材之切削性能及加工塑性,特別是高碳的工具鋼更是需要此種退火處理。常見的球化退火處理包括:(1)在鋼材A1溫度的上方、下方反復加熱、冷卻數次,使A1變態所析出的雪明碳鐵,繼續附著成長在上述球化的碳化物上;(2)加熱至鋼材A3或Acm溫度上方,始碳化物完全固溶於沃斯田體後急冷,再依上述方法進行球化處理。使碳化物球化,尚可增加鋼材的淬火後韌性、防止淬裂,亦可改善鋼材的淬火回火後機械性質、提高鋼材的使用壽命。

※軟化退火處理
軟化退火熱處理的熱處理程序是將工件加熱到600℃至650℃范圍內(A1溫度下方),維持一段時間之後空冷,其主要目的在於使以加工硬化的工件再度軟化、回復原先之韌性,以便能再進一步加工。此種熱處理方法常在冷加工過程反復實施,故又稱之為製程退火。大部分金屬在冷加工後,材料強度、硬度會隨著加工量漸增而變大,也因此導致材料延性降低、材質變脆,若需要再進一步加工時,須先經軟化退火熱處理才能繼續加工。

※弛力退火處理
弛力退火熱處理主要的目的,在於清除因鍛造、鑄造、機械加工或焊接所產生的殘留應力,這種殘存應力常導致工件強度降低、經久變形,並對材料韌性、延展性有不良影響,因此弛力退火熱處理對於尺寸經度要求嚴格的工件、有安全顧慮的機械構件事非常重要的。弛力退火的熱處理程序系將工件加熱到A1點以下的適當溫度,保持一段時間(不需像軟化退火熱處理那麼久)後,徐緩冷卻至室溫。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加熱時的速度要緩慢,尤其是大型對象或形狀復雜的工件更要特別注意,否則弛力退火的成效會大打折扣。

※正常化處理
正常化熱處理有兩個重要的功用,一是使工件結晶粒微細化而改善材料機械性質;另一個目的是調節軋延或鑄造組織中碳化物的大小或分布狀態,以利後續熱處理時碳化物容易固溶於材質,以便提升材料切削性,並使材質均勻化。正常化熱處理的熱處理程序,系將工件加熱至A3(亞共析鋼)或Acm(過共析鋼)點溫度以上30℃至60℃的高溫(此即為正常化溫度)保持一段時間,材質成為均勻沃斯田體後,靜置於空氣中使之冷卻。正常化時間的估算,可以每25mm厚度持溫30分鍾來估算需持溫時間。正常化熱處理又可分為二段正常化、恆溫正常化及二次正常化等多種改良式正常化熱處理。

※淬火處理
淬火處理的主要目的是將鋼材急速冷卻以便獲得硬度極大的麻田散體組織。鋼的淬火處理有三個要件,缺一不可,分別是:(1)在沃斯田體區域內加熱一段時間(即沃斯田體化);(2)冷卻時要能避開Ar』(波來體)變態;及(3)使鋼材產生麻田散體或變韌體而硬化。

淬火處理可分為兩個程序來實施,一是加熱;一是冷卻。通常加熱溫度又稱為淬火溫度或沃斯田體化溫度,依熱處理鋼材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亞共析鋼的淬火溫度在Ac3溫度以上30℃至60℃范圍內,共析鋼及過共析鋼的淬火溫度則是加熱至Ac1溫度以上30℃至60℃溫度范圍內。冷卻時要分兩個階段來冷卻,鋼從加熱爐取出的鋼件,一直冷卻到Ar』』變態前的臨界區域,要盡量迅速冷卻;在Ar』』以下的溫度區域則需采緩慢冷卻的方式,否則易造成鋼材的淬裂或淬火變形,此溫度區域又稱為危險區域。

※回火處理
一般回火處理常繼在淬火處理之後實施,以便消除淬火處理之不良影響而保留並發揮淬火之功效,其主要目的是使淬火生成的組織變態或析出更加安定(使形成回火麻田散體),減少殘留應力並改善相關機械性質(提升材料延展性)。回火溫度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機械強度與延展性組合,一般回火溫度大多在600℃以下,因為更高的回火溫度,任何鋼材都會呈現急速軟化的趨勢,此時碳化物逐漸凝聚而球化、肥粒體會再結晶而成長為連續基地,是軟化的主要原因。

※回火脆性
回火處理要避開幾個會產生回火脆性的溫度范圍,這些脆化溫度范圍視鋼材種類而有所不同,包括:(1)270℃至350℃脆化(又稱低溫回火脆性或A脆性),大多數的碳鋼及低合金鋼,都在此溫度范圍內發生脆化現象;(2)400℃至550℃脆化,通常構造用合金鋼在此溫度范圍內會產生脆化現象;(3)475℃脆化(特別指Cr含量超過13%的肥粒體系不銹鋼);(4)500℃至570℃脆化,針對工具鋼或高速鋼在此溫度范圍加熱,會析出分布均勻的碳化物,產生二次硬化效果,但也易導致脆性。

※麻淬火處理
麻淬火處理的主要目的,在降低淬火時工件內外溫度的巨大差異,並使於較低溫度時工件內外一起產生麻田散體變態,可避免淬火破裂,並使淬火變形量降至最低而無損任何淬火硬度。其主要操作程序系將鋼材淬入至溫度在Ms點微上之熱浴中,短暫持溫使工件內外溫度相同後,再提出空冷,使工件形成麻田散體變態的熱處理方法。

※麻回火處理
麻回火處理是將鋼材淬入Ms與Mf溫度范圍之間的熱浴,經過長時間持溫後,使過冷合金沃斯田體一部分變態成麻田散體,一部分變態成下變韌體。此種熱處理後,可不必再行回火處理,且可降低一般淬火回火之急劇程度;其最終組織為回火麻田散體及變韌體之混合,因此擁有高硬度和高韌性的組合。主要的缺點是需要保持恆溫的時間甚久,在工業應用上較不經濟。

※沃斯回火處理
沃斯回火處理是一種較為特殊的熱處理方法,主要程序是將鋼材淬入溫度介於S曲線鼻部與Ar』』(Ms點)溫度之間的熱浴,直到過冷沃斯田體完全變態成變韌體才取出空冷的一種熱處理方法,亦稱為變韌淬火,它不需要再行回火處理。沃斯回火的最大特色是可得高硬度、高韌性兼具的材質,一般而言,變態溫度愈高,強硬度愈低,但可增進低溫韌性;變態溫度愈接近Ms溫度,所得之強度、硬度皆大增,且伸長率及斷面收縮率亦大增,頗適合小型工件之大量生產。

1.退火能夠改變鋼的組織結構,從而獲得我們所要求的性能.(1).加熱時的組織轉變:其轉變過程是在鐵素體與滲碳體分界面處優先形成奧氏體晶核,並不斷長大,直到珠光體全部消失,奧氏體也就轉變完畢.(2).冷卻時的組織轉變:由於退火的冷卻速度很緩慢,奧氏體轉變產物與Fe-Fe3C的組織相同,因而共析鋼為珠光體;亞共析鋼為珠光體加鐵素體;過共析鋼為珠光體加滲碳體.
2.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保溫一段時間,然後快速冷卻下來,進行淬硬工件的熱處理方法.其實質是通過加熱使鋼組織結構中的鐵素體和珠光體充分轉變為成分均勻的奧氏體,然後急冷下來得到硬度很高的馬氏體.
3.回火是緊接於淬火之後的熱處理工序,淬火鋼在不同的溫度下回火,所得的組織不同,因而其機械性能差別很大,總的趨勢是:隨著回火溫度升高,其強度、硬度降低,而塑性、韌性提高。淬火鋼中的馬氏體和殘余奧氏體都是不穩定的組織,加熱就會發生轉變。隨著溫度升高,碳原子逐漸以滲碳體的形式析出,引起組織轉變。最後滲碳體聚合而分散在鐵素體基體上,形成各種回火組織。

『陸』 鋼的普通熱處理包括哪幾種

鋼鐵整體熱處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種基本工藝。

一 退火:把工件加熱到Ac1以下或以上溫度,保溫一定時間然後隨爐冷卻獲得平衡組織的過程。分類: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球化退火,擴散退火,再結晶退火及去應力退火。

二 正火:將鋼加熱到Ac3或Accm以上,保溫後在空氣中冷卻得到細片狀的珠光體的過程。與退火的區別:1,冷卻速度較退火快 2,正火與退火的組織都是P類組織,正火態為偽P,退火態為平衡組織 3.正火的粒狀珠光體組織比退火的細。

三 淬火:將鋼加熱到Ac1或Ac3以上保溫一定時間後,快速冷卻(通常大於臨界冷卻速度Vc),以得到馬氏體(或下貝氏體)組織的熱處理工藝。淬火的必要條件:1,必須將鋼件加熱到Ac1或Ac3以上保溫一定時間以獲得A組織 2,冷卻速度必須大於臨界冷卻速度Vc,以免A高溫分解3,得到馬氏體(或下貝氏體)組織,這是淬火的本質。

四 回火:將淬火零件重新加熱到低於臨界點A1某一溫度加熱保溫,是淬火雅文組織發生轉變為穩定的回火組織,並以適當的冷卻速度冷卻到室溫的熱處理工藝過程。分為低溫回火,中溫回火,高溫回火。

金屬熱處理工藝大體可分為整體熱處理、表面熱處理和化學熱處理三大類。根據加熱介質、加熱溫度和冷卻方法的不同,每一大類又可區分為若干不同的熱處理工藝。同一種金屬採用不同的熱處理工藝,可獲得不同的組織,從而具有不同的性能。

鋼鐵是工業上應用最廣的金屬,而且鋼鐵顯微組織也最為復雜,因此鋼鐵熱處理工藝種類繁多。整體熱處理是對工件整體加熱,然後以適當的速度冷卻,獲得需要的金相組織,以改變其整體力學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鋼鐵整體熱處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種基本工藝。

(6)鋼材的退火形成的組織分別是什麼擴展閱讀:

熱處理是指材料在固態下,通過加熱、保溫和冷卻的手段,以獲得預期組織和性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在從石器時代進展到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的過程中,熱處理的作用逐漸為人們所認識。

早在公元前770至前222年,中國人在生產實踐中就已發現,鋼鐵的性能會因溫度和加壓變形的影響而變化。白口鑄鐵的柔化處理就是製造農具的重要工藝。

『柒』 鋼退火後得到什麼組織

鋼退火後得到珠光體。

鋼的重結晶退火工藝是:緩慢加熱到Ac3(亞共析鋼)或Ac1(共析鋼或過共析鋼)以上30~50℃,保持適當時間,然後緩慢冷卻下來。

通過加熱過程中發生的珠光體(或者還有先共析的鐵素體或滲碳體)轉變為奧氏體(第一回相變重結晶)以及冷卻過程中發生的與此相反的第二回相變重結晶,形成晶粒較細、片層較厚、組織均勻的珠光體(或者還有先共析鐵素體或滲碳體)。

(7)鋼材的退火形成的組織分別是什麼擴展閱讀

完全退火主要用於亞共析鋼,它的目的有三:

1、細化奧氏體晶粒,消除魏氏組織。魏氏組織的形成原因之一是奧氏體晶粒太大(停軋、停鍛溫度過高或熱處理時加熱溫度過高),而完全退火時,加熱溫度較低,經重結晶後的奧氏體晶必然細化,球光體轉變成奧氏體時晶粒顯著細化,以後縱然是很慢地冷卻,新形成的球光體晶粒也是很細的。

因此,經過完全退火以後,奧氏體晶粒較得到細化,還可以消除鐵素體魏氏組織。

2、降低硬度,提高塑性以利於切削加工。這是因為熱加工以後都採用空冷,由於冷卻速度較快,造成組織分散度大或得到馬氏體的組織,因而硬度亦較高,尤其是合金鋼更為嚴重。經退火後,可以降低硬度,有利於切加工。

3、消除內應力,使組織均勻化。

『捌』 碳鋼的正火和退火組織之間差異

退火是將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根據材料和工件尺寸採用不同的保溫時間,然後進行緩慢冷卻,目的是使金屬內部組織達到或接近平衡狀態,獲得良好的工藝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為進一步淬火作組織准備。
正火是將工件加熱到適宜的溫度後在空氣中冷卻,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組織更細,常用於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時用於對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為最終熱處理。
(一).退火的種類

1. 完全退火和等溫退火

完全退火又稱重結晶退火,一般簡稱為退火,這種退火主要用於亞共析成分的各種碳鋼和合金鋼的鑄,鍛件及熱軋型材,有時也用於焊接結構。一般常作為一些不重要工件的最終熱處理,或作為某些工件的預先熱處理。

2. 球化退火

球化退火主要用於過共析的碳鋼及合金工具鋼(如製造刃具,量具,模具所用的鋼種)。其主要目的在於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並為以後淬火作好准備。

3. 去應力退火

去應力退火又稱低溫退火(或高溫回火),這種退火主要用來消除鑄件,鍛件,焊接件,熱軋件,冷拉件等的殘余應力。如果這些應力不予消除,將會引起鋼件在一定時間以後,或在隨後的切削加工過程中產生變形或裂紋。

(二) 正火:將鋼材或鋼件加熱到臨界點AC3或ACM以上的適當溫度保持一定時間後在空氣中冷卻,得到珠光體類組織的熱處理工藝。

『玖』 各種熱處理方法,獲得什麼樣的組織

※均質退火處理 簡稱均質化處理(Homogenization),系利用在高溫進行長時間加熱,使內部的化學成分充分擴散,因此又稱為『擴散退火』。加熱溫度會因鋼材種類有所差異,大鋼錠通常在1200℃至1300℃之間進行均質化處理,高碳鋼在1100℃至1200℃之間,而一般鍛造或軋延之鋼材則在1000℃至1200℃間進行此項熱處理。 ※完全退火處理 完全退火處理系將亞共析鋼加熱至Ac3溫度以上30~50℃、過共析鋼加熱至Ac1溫度以上50℃左右的溫度范圍,在該溫度保持足夠時間,使成為沃斯田體單相組織(亞共析鋼)或沃斯田體加上雪明碳體混合組織後,在進行爐冷使鋼材軟化,以得到鋼材最佳之延展性及微細晶粒組織。 ※球化退火處理 球化退火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藉由熱處理使鋼鐵材料內部的層狀或網狀碳化物凝聚成為球狀,使改善鋼材之切削性能及加工塑性,特別是高碳的工具鋼更是需要此種退火處理。常見的球化退火處理包括:(1)在鋼材A1溫度的上方、下方反復加熱、冷卻數次,使A1變態所析出的雪明碳鐵,繼續附著成長在上述球化的碳化物上;(2)加熱至鋼材A3或Acm溫度上方,始碳化物完全固溶於沃斯田體後急冷,再依上述方法進行球化處理。使碳化物球化,尚可增加鋼材的淬火後韌性、防止淬裂,亦可改善鋼材的淬火回火後機械性質、提高鋼材的使用壽命。 ※軟化退火處理 軟化退火熱處理的熱處理程序是將工件加熱到600℃至650℃范圍內(A1溫度下方),維持一段時間之後空冷,其主要目的在於使以加工硬化的工件再度軟化、回復原先之韌性,以便能再進一步加工。此種熱處理方法常在冷加工過程反復實施,故又稱之為製程退火。大部分金屬在冷加工後,材料強度、硬度會隨著加工量漸增而變大,也因此導致材料延性降低、材質變脆,若需要再進一步加工時,須先經軟化退火熱處理才能繼續加工。 ※弛力退火處理 弛力退火熱處理主要的目的,在於清除因鍛造、鑄造、機械加工或焊接所產生的殘留應力,這種殘存應力常導致工件強度降低、經久變形,並對材料韌性、延展性有不良影響,因此弛力退火熱處理對於尺寸經度要求嚴格的工件、有安全顧慮的機械構件事非常重要的。弛力退火的熱處理程序系將工件加熱到A1點以下的適當溫度,保持一段時間(不需像軟化退火熱處理那麼久)後,徐緩冷卻至室溫。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加熱時的速度要緩慢,尤其是大型對象或形狀復雜的工件更要特別注意,否則弛力退火的成效會大打折扣。 ※正常化處理 正常化熱處理有兩個重要的功用,一是使工件結晶粒微細化而改善材料機械性質;另一個目的是調節軋延或鑄造組織中碳化物的大小或分布狀態,以利後續熱處理時碳化物容易固溶於材質,以便提升材料切削性,並使材質均勻化。正常化熱處理的熱處理程序,系將工件加熱至A3(亞共析鋼)或Acm(過共析鋼)點溫度以上30℃至60℃的高溫(此即為正常化溫度)保持一段時間,材質成為均勻沃斯田體後,靜置於空氣中使之冷卻。正常化時間的估算,可以每25mm厚度持溫30分鍾來估算需持溫時間。正常化熱處理又可分為二段正常化、恆溫正常化及二次正常化等多種改良式正常化熱處理。 等等.....

『拾』 鐑浣滄ā鍏烽挗3cr2w8v鍥炵伀鍚庣殑緇勭粐

3Cr2W8V鐑浣滄ā鍏烽挗錛屾槸甯哥敤鐨勫帇閾告ā鍏烽挗錛屾湁杈冮珮鐨勫己搴﹀拰紜搴︺佽愬喎鐑鐤插姵鎬ц壇濂斤紝涓旀湁杈冨ソ鐨勬番閫忔э紝浣嗗叾闊фу拰濉戞ц緝宸銆傞傜敤鍒朵綔楂樻俯銆侀珮搴斿姏涓嬶紝涓嶅彈鍐插嚮璐熻嵎鐨勫嚫妯°佸嚬妯★紝濡傚帇閾告ā銆佺儹鎸ゅ帇妯°佺簿閿繪ā銆佹湁鑹查噾灞炴垚鍨嬫ā絳夈

3Cr2W8V灞炰簬鍥芥爣宸ユā鍏烽挗錛屾墽琛屾爣鍑嗭細GB/T 1299-2014



3Cr2W8V鍖栧︽垚鍒
C0.30~0.40
Si鈮0.40
Mn鈮0.40
Cr2.20~2.70
W7.50~9.00
V0.20~0.50
p鈮0.030
S鈮0.030
3Cr2W8V紜搴 錛氶鐏,255鍀207HB,鍘嬬棔鐩村緞3.8鍀4.2mm

鐢ㄩ旓細甯哥敤鐨勫帇閾告ā鍏烽挗銆傜⒊鍚閲忚緝浣庯紝鏈夎緝楂橀煣鎬у拰鑹濂界殑瀵肩儹鎬э紱鍚屾椂錛屽惈鏈夎緝澶氱殑紕沖寲鐗╁艦鎴愬厓緔犻摤銆侀挩銆侀拻錛岀浉鍙樻俯搴︽彁楂橈紝浣塊挗鏈夐珮鐨勯珮娓╁己搴︺佺‖搴﹀拰鑹濂界殑鑰愮儹鐤插姵鎬э紱娣閫忋傞備簬鍒墮犻珮娓┿侀珮搴斿姏錛屼絾涓嶅彈鍐插嚮璐熻嵎鐨勫帇閾擱摐銆侀摑銆侀晛鍚堥噾鐢ㄩ檮妯°佸瀷鑺銆佹祰鍙e椼佸垎嫻侀拤銆侀珮搴斿姏鍘嬭厞銆佺儹鍓鍒囧垁銆佺儹欏墮敾妯°佸鉤閿繪満鍑稿嚬妯°侀暥鍧楃瓑銆

閱讀全文

與鋼材的退火形成的組織分別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鋁合金方管和鐵方管重量 瀏覽:90
鋼筋抽樣如何畫杯型基礎 瀏覽:271
江蘇精密鐵芯沖壓模具多少錢 瀏覽:290
腳裸上鋼板後多久可以走路 瀏覽:126
中山鋅合金壓鑄廠有哪些 瀏覽:169
安徽鐵馬交通護欄一米多少錢 瀏覽:713
模具百分之五的縮水率是多少 瀏覽:111
單位購進的鋼材記什麼科目 瀏覽:403
如何把鋼筋算量文件損壞 瀏覽:575
怎麼自製疏菜鋼管大篷 瀏覽:594
現在廢鋼筋的回收價格是多少 瀏覽:606
德國雙立人不銹鋼鍋具怎麼用 瀏覽:831
做6寸模具麵包放多少克 瀏覽:964
天衣無縫猜什麼生肖 瀏覽:495
鋅合金碳纖哪個好 瀏覽:387
模具利潤多少萬 瀏覽:674
焊接員工待遇怎麼樣 瀏覽:45
最薄的不銹鋼板多少錢一平方 瀏覽:200
不銹鋼編織管如何更換 瀏覽:218
老式蛋糕模具怎麼做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