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規范的鋼材屈服強度、抗拉強度標准值是多少
1. 現行規范中,HPB300級鋼材的屈服強度特徵值為300MPa,抗拉強度標准值也為300MPa,即300N/mm²。
2. HRB400級鋼材的屈服強度特徵值為400MPa,抗拉強度標准值同樣為400MPa,即400N/mm²。
3. HRB500級鋼材的屈服強度特徵值為500MPa,抗拉強度標准值保持500MPa,即500N/mm²。
4. HRB600級鋼材的屈服強度特徵值為600MPa,抗拉強度標准值維持600MPa,即600N/mm²。
5. 根據GB/T 1499.1-2017《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取消了HPB235牌號。
6. 根據GB/T 1499.2-2018《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取消了HRB335牌號,並新增了HRB600牌號。
7. 現行GB 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2015版)尚未進行修訂,與GB/T 1499.1-2017和GB/T 1499.2-2018未完全配套。特別是缺少抗拉強度設計值,但根據條文說明,預計抗拉強度設計值應為522N/mm²(此數值僅供參考,具體以未來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修訂為准)。
請注意,以上信息基於當前可用的規范版本,並將隨著規范更新而變化。如有進一步的規范更新,建議查閱最新的官方發布文件。
㈡ 怎樣測量鋼材的屈服強度
鋼材的屈服強度試驗通常使用拉伸試驗方法來進行。以下是一般的步驟:
樣品准備:從待測試的鋼材中切割出具有特定尺寸的試樣。通常採用標准尺寸的圓柱形試樣,長度在約50-200毫米之間,直徑或寬度在約10-20毫米之間。
夾持樣品:將試樣夾持在拉伸試驗機的夾具上。確保夾具正確固定樣品,以防止樣品在試驗過程中滑動或變形。
開始試驗:逐漸施加拉力,以使試樣受到拉伸力。應以相對較慢且均勻的速度施加力,以避免過快引起沖擊載入。力的應用通常是逐漸增加,直到試樣發生塑性變形。
測量力和變形:試驗機會同時測量施加在試樣上的拉力和試樣的伸長或變形。這些數據通常會被記錄下來以繪制力與變形的曲線,稱為應力-應變曲線。
確定屈服強度:應力-應變曲線中的屈服強度通常通過兩種方法確定。一種是根據0.2%偏移法,屈服強度定義為應力-應變曲線與平行於初始線的0.2%偏移線相交的點;另一種方法是根據比例極限法,屈服強度定義為應力-應變曲線達到最大斜率的點。
完成試驗:繼續施加拉力,直到試樣斷裂。在斷裂後,還可以測量和記錄斷口的形貌和其他特徵,以進一步分析材料的性能。
㈢ 新規范的鋼材屈服強度、抗拉強度標准值是多少
屈服強度的標准值設定為235MPa,而抗拉強度的標准值需保證不低於95%的可靠性。屈服強度是指材料在發生屈服現象時的應力極限,即材料開始產生微量塑性變形的應力值。對於那些沒有明顯屈服現象的材料,通常以產生0.2%殘余變形的應力作為屈服強度,也稱為條件屈服強度或屈服極限。當外力超過屈服強度時,材料將發生永久性變形,無法恢復。例如,低碳鋼的屈服強度通常為207MPa,當受力超過這一極限時,材料將永久變形;若受力小於該值,材料可恢復原狀。
在建設工程中,屈服強度的判定標准有三種:
1. 比例極限應力:這是指應力-應變曲線保持線性關系時的最高應力,通常用σp表示。當應力超過σp時,認為材料開始屈服。
2. 彈性極限:這是指材料在載入後能夠完全彈性恢復的最高應力,通常以ReL表示。當應力超過ReL時,材料開始屈服。
3. 屈服強度:這是指在材料發生一定殘留變形後的應力,通常以Rp0.2表示,即0.2%殘留變形的應力作為屈服強度。
以上信息參考了網路關於屈服強度的解釋。
㈣ 新規范的鋼材屈服強度、抗拉強度標准值是多少
普通鋼筋抗拉強度標准值,取自現行國家標準的鋼筋屈服點,具有不小於95%保證率的抗拉強度。R235鋼筋的抗拉強度標准值是235MPa,HRB335鋼筋為335MPa,HRB400鋼筋為400MPa。
對於鋼筋(砼結構):抗拉強度實測值/屈服強度實測值≥1.25
對於鋼材(鋼結構):抗拉強度實測值/屈服強度實測值≥1.176
(4)測量鋼材的屈服強度用什麼規范擴展閱讀
關於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還有一個參數,這個參數就是屈強比!屈強比就是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的比值。范圍是0~1之間。屈強比是衡量鋼材脆性的指標之一。屈強比越大,表明鋼材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的差值越小,鋼材的塑性越差,脆性就越大!
材料的破壞是從屈服點開始的。屈強比越低,那麼材料從開始破壞到斷裂的時間越長,屈強比越高,材料從開始破壞到斷裂的時間越短。能量在屈服點到斷裂點之間被大量轉化為熱能。
㈤ 鋼材質檢報告實測屈服強度是不是要比理論屈服強度高 鋼材才合格
鋼材質檢報告實測屈服強度不量與理論相比較,而是與國家鋼材標准相比較,並不低於規范要求的最低值,滿足指標要求的鋼材才合格。
㈥ 鋼材屈服強度的標准值是多少
鋼材在檢測中涉及多種強度參數,其中屈服強度是關鍵指標之一。屈服強度在材料力學中表示金屬材料在產生塑性變形而不增加力時的應力水平。根據定義,屈服強度又分為上屈服強度和下屈服強度。
上屈服強度是金屬材料在屈服期間首次出現力下降時的最大應力值。而下屈服強度則是在屈服階段,不計初始瞬時效應時的最小應力。規定塑性延伸強度Rp則是指在塑性延伸等於規定的引伸計標距百分率時對應的應力值,常用於描述材料的塑性性能。
不同類型的鋼筋鋼材在進行屈服強度試驗時,根據國家標准GB/T 1499.1-2017到GB/T 41324-2022,檢測要求各不相同。GB/T 1499.1-2017與GB/T 1499.2-2018側重檢測下屈服強度ReL;GB/T 13788-2017更注重規定塑性延伸強度Rp0.2;GB/T 700-2006檢測上屈服強度ReH;GB/T 699-2015同樣檢測下屈服強度ReL;而GB/T 1591-2018與GB/T 3077-2015則主要關註上屈服強度ReH。在某些情況下,當屈服現象不明顯時,可採用規定塑性延伸強度Rp0.2來代替。
了解這些基本參數與檢測要求,對於評估鋼材的力學性能、確保結構安全至關重要。未來將持續分享更多材料檢測知識,敬請期待!
㈦ 鋼材檢測中的屈服強度、上屈服強度、下屈服強度、規定塑性延伸強度
鋼材檢測中,屈服強度是關鍵性能指標,分為上屈服強度和下屈服強度,它們代表材料在受力過程中開始發生塑性變形但力不再增加時的應力點。上屈服強度是試樣屈服前的最大應力,下屈服強度則是排除初始瞬時效應後的最小應力。規定塑性延伸強度(如Rp0.2)則是指材料在特定塑性延伸率(如0.2%)時對應的應力。
各類鋼筋和鋼材在測試時,其屈服強度標准依據相關國家標准有所不同。例如,熱軋光圓鋼筋(GB/T 1499.1-2017)和帶肋鋼筋(GB/T 1499.2-2018)檢測下屈服強度ReL;冷軋帶肋鋼筋(GB/T 13788-2017)則關注規定塑性延伸強度Rp0.2。其他鋼材如碳素結構鋼(GB/T 700-2006)、優質碳素結構鋼(GB/T 699-2015)和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 1591-2018)等,檢測的屈服強度標准也各異,上屈服強度ReH在某些情況下可能被下屈服強度ReL或規定塑性延伸強度Rp0.2代替。
總結來說,鋼材檢測中,每種鋼材的具體性能測試要求都基於其特定的國家標准,以確保其在實際應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上是本期內容,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