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06 cr19Ni10是什麼鋼材
06Cr19Ni10屬於國標奧氏體不銹鋼,執行標准:GB/T 20878-2015
06Cr19Ni10與0Cr18Ni9的區別在於,06Cr19Ni10是新國標牌號,0Cr18Ni9是老國標牌號。
06Cr19Ni10不銹鋼是不銹鋼中常見的一種材質,密度為7.93 g/cm3,業內也叫做18/8不銹鋼。作為一種用途廣泛的鋼,具有良好的耐蝕性、耐熱性,低溫強度和機械特性;沖壓、彎曲等熱加工性好,無熱處理硬化現象(使用溫度-196℃~800℃)。在大氣中耐腐蝕, 如果是工業性氣氛或重污染地區,則需要及時清潔以避免腐蝕。適合用於食品的加工、儲存和運輸。 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可焊性。 板式換熱器、波紋管、家庭用品(1、2類餐具、櫥櫃、室內管線、熱水器、鍋爐、浴缸),汽車配件(風擋雨刷、消聲器、模製品),醫療器具,建材,化學,食品工業,農業,船舶部件、小米手機等。
06Cr19Ni10化學成分如下圖:
2. 求2001年到2006年的中國對美國的總出口額和增長率
Mysteel:簡述我國鋼材出口的部分特點變化
多年來我國鋼材出口一直保持著較快的增長勢頭,尤其近幾年出口增速更是強勁。鋼材出口的快速增長不僅極大的緩解了國內鋼材市場的壓力、提升了鋼材生產效益;而且對擴大中國鋼鐵產品參與世界經濟發展、加強鋼鐵技術溝通和交流、提升中國鋼鐵工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有著重要作用。
觀察近年來我國鋼材出口情況,可以大致理出以下幾方面特點:
一、鋼材出口總量持續擴大,增長勢頭強勁
2001年我國鋼材出口量為485萬噸,到2007年則達到6264萬噸,增長了近12倍。2004年和2006年我國鋼材出口增幅均在100%以上,2005年和2007年出口增幅雖然只有41.4%和45.5%,此增幅依然比較強勁,尤其在出口的絕對量上相當龐大,如2007年出口量較2006年增加了1960萬噸。接近2005年全年的出口水平。
表一:2001年-2007年我國鋼材出口量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鋼材總出口(噸) 4845576 5579134 7120117 14518758 20523939 43036703 62638980
增幅% 15.1% 27.6% 103.9% 41.4% 109.7% 45.5%
二、我國鋼材出口傳統的目的地逐漸分化
我國鋼材出口傳統上主要以東亞和美國為主,其中香港特區、美國、韓國長期占據中國出口目的地前三名,但近年來主要出口目的地所佔比重開始調整。
1、韓國始終保持中國最大出口目的地國
自2002年韓國超越香港,成為中國鋼材出口的首選目的地以來,6年來,這一地位始終「無人可撼」。2003年-2006年間,中國對韓出口鋼材占總量的比例一直在20.5%-26.9%之間。2007年我國對韓出口鋼材達到1160萬噸,占總出口量的18.5%,呈現一定縮減趨勢,不過,在未來較長的時間里,韓國在中國出口地區中將依舊占據極為重要的地位。
2、香港的地位穩步減弱
香港地區曾經是我國鋼材出口最大的集散地,2001年,大陸對其出口占據總出口量的比重在16.7%,近年來,盡管大陸對其出口也在持續擴大,但在比重上卻不斷縮減,2007年只佔到總出口量的3.4%。在中國出口國別和地區排名上,2007年香港已降到第10位。
3、對美國出口出現負增長
美國一直是中國鋼材出口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長期占據前三強,近年來,受美國國內市場影響,中國對美出口有所調整,2007年對美出口鋼材414.4萬噸,較2006年減少126萬噸,降幅達23.3%。與此同時,對美出口占出口總量的比重也由2001年的15.7%,降到2007年的6.6%。
圖一:主要目的地佔中國出口總量的份額比較
4、對歐盟出口大幅上升,貿易金額居各目的地之首
歐洲是中國鋼材出口的一個極為重要地區,不僅是因為其需求量大,更是因為其需求檔次高、產生的效益好。2006年以來,我國對歐盟出口大幅攀升,其中2007年對歐盟出口量達到1110萬噸,較韓國僅差50萬噸,但在貿易金額上,卻較韓國高出15億美元以上,平均噸材價格高出韓國166美元。因此,如果將歐盟作為一個整體來看的話,韓國是中國鋼材出口量最大的目的地,而歐盟就是中國鋼材出口總值最大的目的地。
表二:2007年中國鋼材出口貿易額前12個國家和地區排序
2007年中國鋼材出口貿易額前12個國家和地區排序
排序 國別 出口數量(噸) 出口金額(美元) 單價
1 歐盟(27國) 11,099,087.08 8,763,046,350 790
2 韓國 11,602,479.24 7,231,298,378 623
3 美國 4,144,248.67 4,074,994,007 983
4 印度 2,865,795.67 2,053,598,576 717
5 越南 3,370,904.70 1,955,431,859 580
6 伊朗 3,144,026.59 1,657,271,450 527
7 香港 2,120,449.44 1,511,386,457 713
8 新加坡 2,163,094.47 1,425,780,384 659
9 台灣省 1,693,999.05 1,326,858,297 783
10 阿聯酋 1,962,449.18 1,177,946,700 600
11 俄羅斯聯邦 961,564.18 913,761,913 950
12 泰國 1,396,118.51 882,780,488 632
三、對新興和發展中國家出口增長加快
近年來,各大新興經濟體以及大量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明顯加快,一些國家投資強勁,帶動鋼鐵消費不斷攀升。其中對中國鋼鐵最具吸引力的有中東、印度、東南亞等。
1、對中東出口高速增長
以中東地區的伊朗、阿聯酋、沙特三國為例,2001年我國對這三個國家出口鋼材只有16萬噸,但到2007年已經達到628.6萬噸,其中06、07兩年出口到這三個國家的鋼材增幅均在200%以上。目前我國對這三國的出口量已經佔到總量的10%。隨著中東基本建設繼續開展和擴大,未來中國對這一地區出口前景依然樂觀。
2、對東南亞出口穩步擴大
東南亞是離中國較近的地區,並且也一直是中國鋼材出口的重要市場,多年來,東南亞始終占據中國出口市場的較大份額。2007年中國對東南亞地區出口鋼材1054萬噸,基本與歐盟平齊,佔中國出口總量的16.8%。目前在東南亞地區中,越南、新加坡、泰國占據中國出口前三名。其中尤以越南吸引中國鋼材最為強勁。
近幾年中國對越南出口始終保持高增長態勢,從2005年到2007年三年中,中國出口越南的鋼材增幅分別達到73.5%;99.1%;95.7%。2007年對越出口量達到337萬噸,在不將歐盟視為一個單獨國家的情況下,越南吸納中國鋼材的總量則僅次於韓國和美國,位列第三大出口目的國。今年1月份又超過美國,成為中國第二大鋼材出口目的國。
圖二:中國對主要國家鋼材出口變化
3、對印度出口增加明顯
2001年我國鋼材出口印度只有1.4萬噸,但到了2007年,迅速擴大到286.6萬噸,數量擴大十分明顯。印度是重要的新興經濟體,近年來經濟高速發展,鑒於其大國特徵,未來對鋼鐵需求的增長將十分壯觀,因此,對中國鋼鐵產品而言,印度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市場。
四、我國鋼材出口的品種結構穩步調整
根據國際市場的需要,我國早期鋼材出口以板管材為主,2001年我國出口的板管材佔比達到65.1%。隨後板管材出口有所下降,長材出口迅速增長,2003年板管材出口佔比降到45.8%,而線棒材出口佔比則上升到33.6%。近年來隨著我國板卷產能的大幅提升,我國板材出口再度走強,管材和線棒材稍稍偏弱。2006年和2007年我國板材出口佔比分別為47.3%和45.2%,管材佔比在15%左右,線棒材在25-26%。型材出口近年來持續加快,2007年出口552萬噸,占總量的比重由2003年的3.8%上升到2007年的8.8%。
圖三:主要鋼材品種佔比變化
我國鋼材出口結構的變化一方面反映了我國新增產能方面的結構調整,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國際市場需求的強弱。比如2007年我國線棒材出口占總出口量的比重較06年有所提升,而板材略有下降,反映出近年來全球各國基本建設方面十分旺盛,建材價格的升幅也遠遠大於板材的升幅。當然,全球板材需求也依然穩健。相對於板材而言,我國管材出口比重有所下降,這方面也反映出我國管材遭遇國際貿易摩擦的不利處境。
除上述部分特點以外,實際上我國鋼材出口還呈現出鋼材檔次不斷提高的特點,以不銹鋼材、船板、冷軋塗鍍材、高品質石油管材等為代表的高端鋼材出口量持續擴大,而傳統的低端鋼材其生產標准和質量也在不斷提高,為中國鋼材大舉進入國際市場創造了必要條件。另外,全球經濟的多元化及快速發展,也為今後我國開拓對非洲、南美等地區的出口提供了更大便利,因此,從這個角度看,我國鋼材出口仍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當然,目前國家在對待鋼鐵出口的政策上相對偏緊,這需要國內相關企業繼續加強結構調整力度,多角度、多層面的尋找高效益市場,以彌補出口關稅帶來的壓力。(
3. 2006年北京鋼材價格匯總
2006年4月24日國際主要鋼.... 04/26 · 2月6日北京鋼材市場中厚板,花.... 02/06 · 20mm中板價格匯總 2月5日.... 02/06 · 8mm中板價格匯總 2月5日 02/06 · 1月4日廈門市場中厚板價格行情.... 01/04 · 1月4日泉州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