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湘西矮寨特大懸索橋介紹
湘西矮寨特大懸索橋位於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矮寨鎮境內,距吉首市區約20公里,是國家重點規劃的8條高速公路之一——長沙至重慶通道湖南段吉(首)茶(峒)高速公路中的重點工程。工程為雙層公路、觀光通道兩用橋梁,四車道高速公路特大橋。橋型方案為鋼桁加勁梁單跨懸索橋,全長1073.65m,懸索橋的主跨為1176m,創造了四項世界第一,極大地改善湘渝兩省市的交通現狀,對兩省市乃至中西部的對接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建設歷程
啟動
矮寨特大懸索橋為鋼桁加勁梁單跨懸索橋,橋梁兩端直接與隧道相連,採用雙向4車道高速公路標准,設計車速為每小時80公里,設計汽車荷載為公路-1級,橋面設計風速34.9m/s。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徵周期為0.35s。路基寬度24.5米,橋身全長約1073.65m,懸索橋的主跨為1176m。矮寨懸索大橋項目啟動預算7.9億元,實際完工造價15億元。
2007年10月矮寨特大懸索橋啟動建設,橋面路基寬度24.5米,主跨達1176米。它是吉茶高速公路的關鍵性工程,是渝湘高速公路大動脈。也是包頭——茂名高速公路,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編號為G65的控制性工程。
施工
2010年3月28日9時10分,矮寨特大懸索橋茶洞岸端飛艇牽引著矮寨特大懸索橋先導索開始起飛升空,飛向峽谷對岸。15分鍾後,飛艇成功將先導索牽引到了對岸的巨型橋塔,先導索雖然直徑僅1毫米但承受的重量可達450公斤,它是第一級繩的引導索。通過先導索再逐級把牽引繩放大,第二級繩直徑將放到6毫米,接著是依次是直徑為9毫、16毫米、22毫米的鋼絲繩,一級一級加大,將橋主體結構從橋的一岸牽引到另一岸。飛艇成功跨越跨度1176米的德夯大峽谷,將矮寨特大懸索橋先導索從茶洞岸引牽到吉首段,進入主索纜施工階段。
2010年7月中旬,大橋完成貓道架設和驗收。
2010年10月20日,建設中的矮寨特大懸索橋的主纜完成了最後一根索股的架設。
2011年8月20上午,隨著最後一顆鉚釘裝嵌到位,被譽為「世界峽谷跨徑最大鋼桁梁懸索橋」的湘西矮寨大橋的鋼桁梁正式合龍,標志著大橋的全部主體工程建設完工。
通車
2012年3月31日,矮寨大橋正式通車,長沙至重慶高速公路的全線貫通。
2012年4月,第一個鋼桁梁架設完畢。9月底,完成橋面板的鋪設。
大橋特色
世界第一
一是大橋主跨1176米,跨峽谷懸索橋,創世界第一。
二是首次採用塔、梁完全分離的結構設計方案,創世界第一。
三是首次採用軌索滑移法」架設鋼桁梁,創世界第一。
四是首次採用岩錨吊索結構,並用碳纖維作為預應力筋材,創世界第一。
世界難題
矮寨大峽谷是吉茶高速公路的必經之地,懸索橋方案成為最佳選擇,矮寨特大懸索橋成為吉茶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
矮寨特大懸索橋位於湖南湘西州吉首市矮寨鎮,系在建的吉首至茶洞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距吉首市約20公里,橫跨德夯大峽谷,落差達400多米。
懸索橋,又名吊橋,即以通過索塔懸掛並錨固於兩岸的纜索作為上部結構主要承重構件的橋梁。
矮寨特大懸索橋一開始就與五大世界級難題狹路相逢——
地形險要:橋面到峽谷底高差達355米,兩岸索塔位置距懸崖邊緣僅70至100米。
地質復雜:索塔處存在岩堆、岩溶、裂隙和危岩體等不良地質現象。僅在吉首岸索塔基坑附近就發現大小溶洞18個,其中最大的溶洞體積近萬立方米。
氣象多變:峽谷多霧,瞬間最大風速為31.9米每秒,嚴重影響施工測量和主纜架設。
吊裝難:主纜及鋼桁梁在300至400米高空架設,單件吊裝最大重量達120噸。
運輸難:土建工程運量大,僅鋼材、水泥、砂石等材料運輸總量就達18萬噸。
施工方案
一、首次採用塔梁完全分離結構。一般懸索橋設計中,塔與梁相接,但矮寨大橋索塔位置距懸崖邊緣僅70-100米,下面即是數百米高的谷底,地形比較特殊。使用塔梁完全分離結構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對山體的開挖,縮短鋼桁梁長度,節省投資;實現了橋梁結構與自然景觀的完美融合。
二、首次在懸索橋上使用大型岩錨吊索。由於選用了塔梁分離式懸索橋結構,使鋼桁梁長度小於主塔中心距,主纜存在無吊索區,會出現吊索卸載應力為零的情況,且鋼桁梁轉角位移大,鋼桁梁的上、下弦應力超標,需對鋼桁梁作特殊設計。因而設計採用的是增加豎向錨固拉索方案,設豎向錨固拉索,通過預應力岩錨將其錨固於岩石上。
矮寨大橋的鋼桁加勁梁包括鋼桁架和橋面系。鋼桁架由主桁架、主橫桁架、上下平聯及抗風穩定板組成。主桁架為帶豎腹桿的滑輪式結構,由上弦桿、下弦桿、豎腹桿和斜腹桿組成。上弦桿、下弦桿採用箱形截面,除支座處腹桿採用箱型斷面外其餘均採用工字型截面。主桁桁高7.5m,桁寬27m,節間長度7.25m。一個標准節段長度14.5m,由2個節間組成,在每節間處設置一道主橫桁架。
主橫桁架採用單層桁架結構,由上、下橫梁及豎、直腹桿組成,其中上下橫梁採用箱形截面,腹桿均採用工字型截面。上、下平聯均採用K形體系、箱型截面。
加勁梁的架設採用軌索移梁法,軌索移梁法即利用大橋永久吊索,在其下端安裝水平軌索,再將水平軌索張緊作為加勁梁的運梁軌道,實現由跨中往兩端節段拼裝大橋的鋼桁加勁梁。相對於橋面吊機拼裝方案,軌索移梁方案可大大減少鋼桁梁的高空拼裝作業,既可節省工期和節約投資,又有利於保證施工安全及施工質量。
三、首次採用碳纖維預應力索對岩錨底座進行錨固。將岩錨吊索所受的拉力傳至地面岩體上,常規岩錨索預應力筋材採用鋼絞線,矮寨大橋根據研究試驗後採用了高性能的碳纖維作為預應力筋材,與傳統鋼絞線相比,碳纖維材料具有重量輕、強度高、耐腐蝕的特點,為橋梁的安全提供充分的保障。
四、矮寨大橋採用了橋隧相聯的形式,施工階段,隧道入口仰(邊)坡開挖、隧道掘進、塔基開挖、隧道式錨碇開挖均會對山體穩定造成一定影響;運營階段,索塔與錨碇的荷載、端吊索的荷載將共同作用於山體。設計者運用了FLAC-3D岩土工程分析軟體建立岩體的本構模型,對山體的整體穩定性進行了分析計算。對山體進行了必要的加固防護措施,以確保山體的穩定和橋梁結構安全。
五、為確保大橋的抗風穩定性和安全性,湖南大學風工程試驗中心圍繞該橋的抗風設計問題,做了系統的計算分析以及風洞試驗研究。設計製作了1:245的全橋氣彈模型,全面檢驗了矮寨大橋的抗風性能,完全滿足抗風設計要求。鑒於山區風環境極其復雜,在橋址處建立了一種遠程式控制制的新型的懸索吊掛式風環境觀測系統,並已投入使用。長期觀測資料將充實和修正現有風環境研究結果。
更多關於建築行業獨家信息,敬請實時關注建築網微信號。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❷ 矮寨大橋的資料
矮寨特大懸索橋,位於湖南湘西矮寨鎮境內。矮寨懸索橋,距吉首市區約20公里,跨越矮寨鎮附近的山谷,德夯河流經谷底,橋面設計標高與地面高差達330米左右。橋型方案為鋼桁加勁梁單跨懸索橋,全1073.65m,懸索橋的主跨為1176m。該橋跨越矮寨大峽谷,主跨居世界第三、亞洲第一。工程計劃投入7.2億元,占吉茶高速公路計劃總投資的15%。2012年3月底,創4項世界第一的湖南矮寨特大懸索橋正式通車。
1073.65m,懸索橋的主跨為1176m。該橋跨越矮寨大峽谷,主跨居世界第3、亞洲第1。渝湘高速於2012年3月31日正式通車。
矮寨特大懸索橋位於湖南湘西。矮寨懸索橋橋距吉首市區約20公里,跨越矮寨鎮附近的山谷,德夯河流經谷底,橋面設計標高與地面高差達330米左右。橋型方案為鋼桁加勁梁單跨懸索橋,全
矮寨特大懸索橋
矮寨特大懸索橋:世界上跨峽谷跨徑最大的鋼桁梁懸索橋,毫米粗導繩將拉通萬噸鋼纜據。
矮寨大橋為四車道高速公路特大橋,設計車速80km/h,設計汽車荷載為公路-1級,橋面設計風速34.9m/s。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徵周期為0.35s。
矮寨特大懸索橋位於湖南湘西州吉首市矮寨鎮,系在建的吉首至茶洞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距吉首市約20公里,橫跨德夯大峽谷,落差達400多米。
特殊的地形地貌讓這座世界級的峽谷大橋面臨五大「世界級」施工難題:
一、地形險要。橋面到峽谷底高差達330米,兩岸索塔位置距離懸崖邊緣僅70至100米;
二、地質復雜。橋位處存在岩堆、岩溶、裂隙和危岩體等不良地質現象;
三、峽谷多霧。據統計,瞬間最大風速為31.9米/秒;
四、吊裝難。主纜及鋼桁梁在300至400米高空架設,單件吊裝最大重量達120噸;
五、運輸難。土建工程運量大,僅鋼材、水泥、砂石的材料運輸總量就達18萬噸
工程,也是渝湘高速公路大動脈 。
啟動
2007年10月,啟動建設,橋面路基寬度24.5米,主跨達1176米。它是吉(首)茶(峒)高速公路的關鍵性
懸索橋建設
施工
2010年3月28日 通過氦氣飛艇,成功將先導索從茶峒段牽引至德夯大峽谷對岸的吉首段,進入主索纜施工階段。
❸ 中國現代建築十大世界之最
中國現代建築十大世界之最有:港珠澳大橋、矮寨特大懸索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四渡河大橋、上海天馬山世茂深坑酒店、FAST望遠鏡、哈爾濱大劇院、國家體育館、百龍天梯、丹昆特大橋。
1、港珠澳大橋
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橋開工,到2018年10月24日竣工歷時9年多,東起香港國際機場,西止珠海洪灣全長55公里為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海面洋流環境復雜建設難度也是世界上最難的跨海大橋在外國專家眼中是不可完成的任務,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發展帶來強勁的動力。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丹昆特大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百龍天梯
❹ 湘西矮寨大橋閱讀答案
矮寨大峽谷是吉荼高速公路的必經之地,懸索橋方案成為最佳選擇,矮寨特大懸索橋成為吉茶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湘西矮寨大橋》閱讀材料
已於2012年3月31日建成通車的湘西矮寨懸索大橋位於湖南吉首矮寨鎮,是長沙至重慶公路通道吉首至茶洞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距吉首市約20公里,在矮寨鎮上空355米處跨越德夯大峽谷,德夯河流經谷底,十分雄偉壯觀。懸索橋主跨1176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峽谷跨徑最大的鋼桁粱懸索橋。主橋採用鋼桁加勁梁,梁高為7.5米,梁寬27米,節段梁長14.5米,全橋共69節,主梁全長1000.5米。由於橋位地形險要,交通極為不便,使得大橋鋼桁梁架設成為世界級的難題。
矮寨大峽谷是吉荼高速公路的必經之地,懸索橋方案成為最佳選擇,矮寨特大懸索橋成為吉茶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但是,特殊的地形地貌讓這座世界級的峽谷大橋面臨五大「世界級」施工難題。
首先地形險要:橋面到峽谷底高差達355米,兩岸索塔位置距懸崖邊緣僅70至100米。其次地質復雜:索塔處存在巖堆、岩溶、裂隙和危巖體等不良地質現象。僅在吉首崖索塔基坑附近就發現大小溶洞18個,其中最大的溶洞體積近萬立方米。第三氣象多變:峽谷多霧,瞬間最大風速為31.9米每秒,嚴重影響施工測量和主纜架設。第四吊裝困難:主纜及鋼桁梁在300至400米高空架設,單件吊裝最大重量達120噸。最後運輸困難:土建工程運量大,僅鋼材、水泥、砂石等材料運輸總量就達18萬噸。
曾被國家交通部授予「中國橋梁十大英雄團隊」的湖南省路橋集團公司面對重重困難,精心施工,完成了目前世界上峽谷間跨度最大的鋼桁梁懸索橋建沒,被譽為橋梁建築藝術和自然景觀完美結合的典範。在施工中,首次採用軌索移梁工藝進行主桁粱架設。軌索移梁法即利用大橋永久吊索,在其下端安裝水平軌索。再將水平軌索張緊作為加勁梁的運梁軌道,實現由跨中往兩端節段拼裝大橋的鋼桁加勁梁。相對於橋面吊機拼裝方案,軌索移梁方案可大大減少鋼桁梁的高空拼裝作業,既可節省工期和節約投資,又有利於保證施工安全及施工質量。首次採用塔梁完全分離結構。一般懸索橋設計中塔與梁相接,但矮寨大橋索塔位置距懸崖邊緣僅70—100米,下面即是數百米高的谷底,地形比較特殊。使用塔梁完全分離結構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對山體的開挖,縮短鋼桁梁長度,節省投資。首次在懸索橋上使用大型巖錨吊索。由於使用了塔梁分離式懸索橋結構,使鋼桁梁長度小於主塔中心距,主纜存在無吊索區,吊索解除安裝應力為零的情況況就會出現,並且對大橋的鋼桁梁受力也有不利影響。因而,大橋採用巖錨吊索結構。在吉首岸設定1對巖錨吊索,茶峒岸設定2對巖錨吊索。巖錨吊索作為調節器,讓主梁受力平衡。並首次採用碳纖維預應力索對巖錨底座進行錨固。將巖錨吊索所受的拉力傳至地面巖體上,常規巖錨索預應力筋材採用鋼絞線,矮寨大橋根據研究試驗後採用了高效能的碳纖維作為預應力筋材,與傳統鋼絞線相比,碳纖維材料具有重量輕、強度高、耐腐蝕的特點,為橋梁的安全提供充分的保障。
大橋建成後,矮寨公路堵車的現狀將成為歷史,而長沙到重慶、成都之間,再也不需要經歷這驚心動魄矮寨特大懸索橋的一公路奇觀」了。不過,那時候,當汽車在世界第一峽谷鋼拉懸索橋上行走時.那種感覺也是以讓人心顫的。作為吉茶高速公路關鍵控制性工程,該橋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也非常重大:吉茶高速公路是國家規劃的八條西部公路大通道之一——長沙至重慶高速公路中的一段,是湘西北的重要出口,作為該線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矮寨大橋的作用真可謂是「天塹變通途」。矮寨大橋的建設,將極大地改善目前湘渝兩省市的交通現狀,對兩省市乃至中西部的對接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材料來源於網路和香山新聞,有刪改***
《湘西矮寨大橋》閱讀題目
18.請說說這篇文章的說明物件是什麼?在說明橋梁建設的施工難題時用了什麼說明順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據文章結構,在下面橫線上填上相關內容。***4分***
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重大創新——__________________
20.中國著名橋梁專家、北京工業大學高征銓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矮寨特大懸索橋創造了許多「世界第一」。請根據文章內容概括矮寨特大懸索橋都創造了哪些「世界第一」?***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第一段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能否去掉?為什麼?***4分***
懸索橋主跨1176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峽谷跨徑最大的鋼桁梁懸索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湘西矮寨大橋》閱讀答案
18.***3分***矮寨大橋的建設;邏輯順序
19.***4分***地理位置——施工難度_——重大創新——施工意義
20.創造了5個世界第一:世界上跨峽谷跨徑最大的;首次採用軌索移梁工藝進行主桁粱架設;首次採用塔梁完全分離結構;首次在懸索橋上使用大型巖錨吊索;首次採用碳纖維預應力索對巖錨底座進行錨固.5分
21.列數字,准確地說明了目前世界上跨峽谷跨徑最大的鋼桁粱懸索橋,施工難度大,引出下文,吸引讀者閱讀興趣。***4分***
22.不能去掉。從時間上加以限制,准確的說明了懸索橋現在是世界上跨峽谷跨徑最大的鋼桁梁懸索橋,將來不一定是,去了有些絕對。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4分***
❺ 龍湖大橋在哪裡呢
龍湖大橋是一座位於中國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的大型橋梁,橫跨龍王渡水庫和湘江幹流,是湖南省境內最長的懸索橋。它連通了長沙市嶽麓區和瀏陽市,也是連接湘南、湘西、湘北的重要交通樞紐,被譽為“湘中鎖鑰”。
龍湖大橋建設於2009年,歷經五年零十個月,總投資38億元人民幣。其主跨採用鋼材結構,長達888米,是中國境內同類懸索橋中首屈一指的。橋面上鋪設了8車道,設計時速達到了80公里,大大緩解了長沙市區交通壓力。
龍湖大橋因其造型獨特、技術難度高等特點,在建成後迅速成為長沙市的地標性建築之一,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它不僅改變了長沙市區的交通格局,也為湖南省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作為一座具有科技含量和文化內涵的大橋,龍湖大橋也成為了長沙市民賞橋、游覽的重要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