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淬火用什麼油
淬火常用的油是淬火油。
淬火的油種類選擇對於工件的質量和性能至關重要。不同的工件材料和工藝要求可能需要不同類型的淬火油。以下是關於淬火用油的詳細解釋:
1. 淬火油的選擇:淬火過程中所使用的油種類應基於工件的材料、尺寸以及預期的機械性能來選定。常見的淬火油包括礦物油、合成油以及一些特種油。這些油具有良好的冷卻性能和熱穩定性,以確保工件在淬火過程中不會發生變形或開裂。
2. 礦物油的應用:礦物油是最常用的淬火油之一,尤其適用於一些低碳鋼和中碳鋼的淬火處理。它具有較高的冷卻速率,可以滿足大多數鋼材的淬火要求。但使用時要注意控制油溫,以保證冷卻的均勻性。
3. 合成油的特點:對於一些高強度和高耐磨性的鋼材,可能需要使用合成油進行淬火。合成油具有更高的熱穩定性和冷卻性能,能夠更好地滿足特殊鋼材的淬火需求。此外,合成油的清潔度較高,有助於減少工件表面的污染和殘留。
4. 特殊油的應用場合: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例如處理高合金鋼或不銹鋼等高性能材料時,可能需要使用特定的淬火油以保證材料獲得最佳的性能表現。這些特殊油經過特殊處理,能夠確保工件在淬火後具有所需的機械性能。
總的來說,淬火使用的油根據工件的具體需求來選擇。在選擇淬火油時,還應考慮其來源、成本以及對環境的影響等因素。實際操作中,應根據具體的工藝要求和工作條件來選擇最合適的淬火用油,並在使用前進行相應的評估和測試以確保最佳效果。
❷ 為什麼淬透性高的材料用油淬而不是用水呢
1、針對不同截面尺寸的零件,淬火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一定的表面硬度和一定深度的淬硬層。淬透性就是鋼材獲得淬硬層深度(可以看作獲得一定數量馬氏體的深度)的能力。淬透性好的鋼材製作的零件淬火後獲得的淬硬層深度就深。 2、零件淬火開裂自然與獲得馬氏體有關,但並不是說只要有馬氏體就會開裂,開裂與否取決於淬火過程中產生的熱應力和組織應力的大小以及零件結構等復雜因素。 3、淬透性好的材質在尺寸條件能保證淬硬的條件下選用油淬確實可以減少開裂傾向。這是因為油的冷卻速度在馬氏體轉變溫度區域的冷速慢一些,可以降低組織轉變產生的應力,而不是得到的馬氏體少。 4、淬透性好的材質採用油冷並不是缺點。
❸ 鋼材淬火怎麼做
1、單液淬火:將鋼奧氏體化後,在單一淬火介質中冷卻到室溫熱處理。這種淬火方法適用於形狀簡單的碳鋼和合金鋼工件。碳鋼的冷卻介質一般採用水、鹽水或鹼水,合金鋼多採用油冷。單液淬火適宜大批量生產,並容易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其缺點是水淬性火鹽水淬時,中溫區的冷卻速度很低,有些鋼又不容易淬上火。
2、雙液淬火:鋼奧氏體化後,先進入一種冷卻能力強的介質中,在鋼的組織還未開始轉變時迅速取出,馬上進入另一種冷卻能力弱的介質中,緩冷到室溫。這種方法特別適合形狀復雜的高碳鋼工件。雙液淬火通常用先水冷後油冷的方法冷卻工件,生產中叫做水淬油冷。對容易淬上火的鋼,可採取油淬空冷。
3、採用這種方式進行鋼材淬火時,工件在第一種冷卻介質中停留的時間難以掌握,要求操作者的技術應足夠熟練,故主要應用於碳素工具鋼製造的易開裂的工件,如絲錐等等。
❹ 淬火時 油淬和水淬有什麼區別
水淬冷卻快、但應力大,變形、開裂傾向大,一般用於淬透性差的碳鋼。
油淬冷卻效溫和,一般用於淬透性較好的合金鋼。
拓展資料:
一、水淬
以水作為淬火劑進行淬火,稱為水淬。優點是在高溫區(550℃~650℃)冷卻較快,缺點是低溫區(200℃~300℃)也冷卻較快,易造成較大的組織應力。水淬是把高溫物體放入水中,再燒紅熱,再放入水中,如此反復,可提高剛性。
水淬的原理就是使1400℃左右的熔融物在從爐體流出時,用具有一定壓力的水流噴射,使共驟然冶卻而凝固並碎裂成細小的粒子,使熔融物的玻璃結構被固定下來,阻止氟磷酸鈣結晶的復原。
熔融物中氟和磷的含量較高以及鹼度較高時,氟磷酸鈣結晶復原要快一些,
因而水淬壓力就要高一些;反之,合氟和磷較低以及鹼度較低時,氟磷酸鈣結晶復原要慢一些,因而水淬壓力也就可以低一些。熔融物被水淬得愈細,冷卻得就愈快,產品的枸溶率也就愈高;反之,粒子大,共表面雖然先冷,但內部冷得慢,產品枸溶率也就不高。
二、火淬
火焰淬火是一種用乙炔一氧火焰(最高溫度達3100℃)或煤氣一氧火焰(最高溫度達2000℃)將工件表面快速加熱,隨後噴液(水或有機冷卻液)冷卻的一種表面淬火方法。一般常用乙炔-氧火焰表面淬火。
火焰淬火始於19世紀初期。起初是依靠操作者的經驗保證處理質量。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設計和製造出用以淬硬曲軸、齒輪等零件曲面的專用淬火機床,從而擴大了火焰淬火的應用范圍。後來,又出現配備有透焰測溫裝置、能自動控制溫度的淬火機床,使火焰淬火有了新的發展。
火焰淬火是為了奧氏體化,用可燃氣體火掐作為加熱熱源的局部硬化工藝。適合通過火焰淬火置藝進行局部硬化的材料,必須有足夠的含碳量(一般為0.4%)才能進行可硬化處理。由於這種工藝通常用於徑具有低淬硬性的低合金鋼或普通碳鋼,因此加熱到相變溫度後的淬火一般是通過快速水淬完成的。淬火幾乎是瞬時的。
加熱介質可以是氧一乙炔、氧一製造煤氣、丙烷或其他任伺接有適當加熱速率的燃氣的混合。淬火溫度與爐子淬火所要求的相同。火焰淬火區的深度從離表面1/32in(0.8mm)到整個截面的范圍內變化。
通常用於火焰淬火的鋼是含碳量0.40~0.95%的普通碳鋼和低合金鋼。高合金鋼例如馬氏體不銹鋼和工具鋼有時也採用局部硬化方法,但中碳鋼用得更多些。
火焰淬火時,高淬硬性鋼有較大的開裂傾向。通過在淬火前預熱零件(大約300°F;149℃)和用油或水溶性有機液淬火可降低低合金鋼和工具鋼的開裂傾向。然而,油淬火具有易燃的危險,使這種工藝不能廣泛採用。
參考鏈接:網路-水淬網路-火焰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