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鋼管架立桿要用什麼方法才調得直
腳手抄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襲桿。縱向掃地桿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鋼 管底端不大於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 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
腳手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 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於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 不應小於500mm。
單、雙排腳手架底層步距均不應大於2m。
單排、雙排與滿堂腳手架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外,其餘各層各步接頭必 須採用對接扣件連接。
腳手架立桿的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立桿採用對接接長時,立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 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 離不宜小於500㎜;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於步距的1/3; (2)當立桿採用搭接接長時,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m,並應採用不少於2個 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於100mm。
腳手架立桿頂端欄桿宜高出女兒牆上端1m,宜高出檐口上端1.5m。
㈡ 鋼筋調直機怎麼調直
鋼筋調直機的准確使用方法如下:
一、按所調直機鋼筋直徑,選用適當的調直塊、拽引輪槽及傳動速度。調直塊的孔徑應比鋼筋直徑大2~5mm,曳引輪槽寬與所調直鋼筋直徑一樣。
二、調直塊的調整。通常的調直筒內有五個調直塊,第1、5兩個調直塊須放在中必線上,三個可偏離線。先使鋼筋偏移3mm擺布的偏移量,通過試調,如鋼筋仍有慢彎,逐步加大偏移量,直到調直停止。
三、堵截三、四根鋼筋後需停機查看長度是否合適,如有誤差,可調整限位開關或定尺板,直至合適停止。
四、在導向管的前部應裝置一根1米擺布的鋼筋。被調直的鋼筋應先穿過鋼管,再穿入導向筒和調直筒,以避免每盤鋼筋接近調直結束時彈出傷人。
五、在調直塊未固定,防護罩未蓋好前,不得穿入鋼筋以避免開動機器後,調直塊飛出傷人。
六、機械上不準堆放物體,以避免機械振動物體落入機體。鋼筋裝入壓滾,手與滾筒應堅持必定的間隔,機器工作中不得調整滾筒,禁止戴手套操作。
(2)鵝頭彎鋼管對兩輥矯直機如何能矯直擴展閱讀:
鋼筋調直機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事項:
1、鋼筋調直機安裝應堅實穩固,確保料架、料槽安裝平直,並應對准導向筒、調直筒和下切刀孔的中心線。
2、用手轉動飛輪,檢查傳動機構和工作裝置,調整間隙,緊固螺栓。
3、作業前應檢查主要結合部分的牢固性和轉動部分的潤滑情況,機械上不得有其他物件和工具。
4、檢查電氣系統確認正常後,起動空運轉,並應檢查軸承無異響,齒輪嚙合良好,運轉正常後,方可作業。
5、在調直塊未固定、防護罩未蓋好前不得送料。作業中嚴禁打開各部防護罩並調整間隙。
6、導向筒前應安裝一根1m長的鋼管,鋼筋應先穿過鋼管再送入調直前端的導孔內。
7、送料前應將不直的鋼筋端頭切除。
8、當鋼筋送入後,手與曳輪應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得接近。
9、短於2m或直徑大於9mm的鋼筋調直,應低速加工。
網路——鋼筋調直機
㈢ 鋼管如何校直
鋼管校直最好要有專用校床,支兩點壓中點,分N點,從旋轉的最高點下壓,注意管的壓點最版好權形成面,不然管壁易變形成廢品。
如果沒有專用校床,可以在管內灌滿沙子,兩端塞死,兩端擔平,弧向上,取線一根,兩頭扣小重物,掛於管旁做參照物,將管中央掛適當重物,調整物重使管微向下彎,過一小時即可。
還有較大直徑管子的矯正,管壁薄,管壁不留痕跡,要防裂,防癟,直線度在0.5以下,採用加熱彎曲部位,用火焰加熱後急冷的校直辦法。就是把曲度最高點周邊區域用火焰(例如用氣割槍)烤熱、烤紅,之後用冷水澆,使其冷卻,在冷卻收縮應力作用下,加熱冷卻區域的鋼材長度會比原長度短一點。注意控制好加熱區域以及冷卻速度,可以得到不同的校正值。加熱區域越大,冷卻越快,校正變形量越大,反之越小。
㈣ 鋼管人工矯直的方法
鋼管的長度、壁厚、彎曲程度和彎曲形狀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先要把這些弄清楚。
㈤ 矯直機怎樣調整
1.校直棒材直徑:φ30-60;2.校直管材直徑:φ40-90;3.校直管壁最大厚度:5;4.上輥調整范圍:0-+90;5.校直輥調整角度:38-42.5度;6.校直輥喉徑:φ220;7.電機型號:Y200L-b。
㈥ 矯直機的矯直過程
輥子的來位置與被矯直製品運動方向成某自種角度,兩個或三個大的是主動壓力輥,由電動機帶動作同方向旋轉,另一邊的若干個小輥是從動的壓力輥,它們是靠著旋轉著的圓棒或管材摩擦力使之旋轉的。為了達到輥子對製品所要求的壓縮,這些小輥可以同時或分別向前或向後調整位置,一般輥子的數目越多,矯直後製品精度越高。製品被輥子咬入之後,不斷地作直線或旋轉運動,因而使製品承受各方面的壓縮、彎曲、壓扁等變形,最後達到矯直的目的。
㈦ 兩輥矯直機橢圓怎麼調
1、用13根鋼管試矯一次戚納。
2、當其彎曲度、橢圓度及昌仿表面質量合乎技術要求且咬入平穩、矯直順利時可以正常生產。矯直機是對金屬型材、棒材、管材、線材等進高迅沒行矯直的設備。
㈧ 鋼管變形怎麼調直
鋼管變形可以用鋼管調直機調直。鋼管調直機是建築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鋼管版的保養機械,主要用權於矯直修復在建築施工中彎曲變形的腳手架鋼管、及其他管材。調直後的鋼管表面無壓痕﹑縮徑現象,優於建設部制定的標准。設備同時具有清理鋼管表面的灰垢和銹垢,並進行刷漆功能。
解決鋼管經過長時間日曬雨淋,生銹腐蝕,管壁變薄,在施工、拆卸、搬運中容易彎曲,不能使用,造成腳手架鋼管搭設安全隱患等問題。機器具有調直、除銹、刷漆三合一體功能,大大降低人工體力勞動,提升工作效率。
㈨ 我用的是滾輪式鋼筋調直機`但總是調不直.怎麼調
鋼筋調直機調不直圓鋼的因素主要有四點:合理的輥型曲線、合理的輥間距、合理的輥壓角、合理的矯直撓度。詳情如下:
一、合理的輥型曲線
鋼筋調直機的輥型曲線是一條包絡線。它應該包絡所矯直鋼筋直徑的范圍,理論上應該是一條雙曲線。任何包絡線都是有一定范圍的。接觸線有兩個作用:
①當矯直中間輥向上調節時,使鋼筋在形成矯直撓度,接觸線長度很小或只有點接觸時,矯直撓度曲線將變得很陡,這使得鋼筋只能在很短的長度內產生塑性變形,無法在較長間距內消除應力;
②當矯直輥全部壓下時,鋼筋在旋轉中徑向產生塑性變形,接觸線越長,徑向壓力越均勻,塑性變形面積就越充分,鋼筋圓度就越好。由次可見,合理的輥型曲線是矯直性能的保障,接觸線長度越長,矯直性能就越好;接觸線長度越短,矯直性能就越差。
二、合理的輥間距
矯直輥的間距,需要根據鋼筋直徑的大小來確定。每對矯直輥與鋼筋的相對旋轉運動形成一條螺旋線,輥子的壓力使鋼筋產生的塑性變形會使頭端失圓,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產生,矯直輥的間距布置需要保證三條螺紋線之間有均勻分布的相位差。輥間距的設定需要根據鋼筋直徑來確定,一般來說,輥間距越小,所需要的矯直力越大,但卻越有利於矯直。在實際上,矯直輥受到尺寸和位置的影響,不可能將間距做得很小,我們只能根據實際生需要的鋼筋直徑來確定間距。不過矯直輥之間的間距絕不能做得太大,過大的間距會使小規格的鋼筋發生末端的離線彎曲。
三、合理的輥壓角
不同的鋼筋矯直時需要調節矯直輥的角度,以保證不同直徑的鋼筋在矯直時都有較好的輥壓接觸線。目前已有的鋼筋調直切斷機中,輥角的調節都是採用分別調節的方式,分別調節導致同步性比較差,影響矯直效果。如果要使鋼筋能准確地矯直,必須從同步調節這一個根本環節上著手來解決這個問題。現在有些鋼筋調直切斷機採取了多道次矯直的方法,由三道增加到五道甚至七道,這樣的設計對於合理分散輥角的相位是有好處的,可以有效避免頭端的失圓情況,也能提高一些矯直的精確度,但其矯直原理與通用的調直機是同樣的。
四、合理的矯直撓度
矯直撓度就是矯直中間輥向上的調節量。矯直中間輥可以向上調節,這是為了形成合理的矯直撓度曲線,當彎曲的鋼筋在旋轉中進入矯直輥時,被強迫按照這撓度曲線彎曲,與撓度曲線相同的彎曲面基本不受影響,而與撓度曲線相反的彎曲面則受到反向的力而被消除應力。必須注意:中間輥頂得越高,撓度曲線就越陡,矯直力就越大,但是有效矯直長度將縮短,所以不能將中間輥調得很高。
影響鋼筋調直切斷機矯直鋼筋的因素除了上述四點外,還有很重要的就是上矯直輥調節絲桿與螺母付之間,矯直輥與軸之間有了磨損間隙,當這種間隙達到一定的許可范圍,操作者就很難准確的調節壓緊的力量,所以必須對設備之間的磨損間隙經常檢查,及時更換和修理調整。
㈩ 鋼管調直機怎麼調試
1、調直鋼管直徑嚴格控制,絕不與許大於本機調整後的管徑規格鋼管輸送入機,否則會損壞機器或鋼管。
2、對於要調直鋼管進行初檢,有嚴重變形,對接或壓扁,及表面有焊接物的鋼管要處理後才能進行調直。
3、鋼管進機手應該握在距管頭1米以上處,鋼管進入時手盡快松開。操作者應躲開鋼管側面,以防鋼管傷人。
4、如果在工作中出現機器不轉動或鋼管不前進時應立即停機,並按動「反轉'按鈕將鋼管退出。或停機查明原因,並排除故障後才可以繼續工作。
設備同時具有清理鋼管表面的灰垢和銹垢,並進行刷漆功能。解決鋼管經過長時間日曬雨淋,生銹腐蝕,管壁變薄,在施工、拆卸、搬運中容易彎曲,不能使用,造成腳手架鋼管搭設安全隱患等問題。機器具有調直、除銹、刷漆三合一體功能,大大降低人工體力勞動,提升工作效率。
(10)鵝頭彎鋼管對兩輥矯直機如何能矯直擴展閱讀:
由電機帶動減速器減速後帶動上、下鋼輪, 再通過鏈條連接帶動其餘鋼輪轉動,隨著鋼輪矯直旋轉, 再由2個清刷器高速旋轉, 將矯直後的鋼管表面銹蝕和殘留泥灰漿等全部清除干凈。最後通過噴油裝置完成對鋼管塗漆翻新工作。
調直後的鋼管表面無壓痕﹑縮徑現象,優於建設部制定的標准。設備同時具有清理鋼管表面的灰垢和銹垢,並進行刷漆功能。有效解決鋼管經過長時間日曬雨淋,生銹腐蝕,管壁變薄,在施工、拆卸、搬運中容易彎曲,不能使用,造成腳手架鋼管搭設安全隱患等問題。
鋼管進機時要把鋼管端平, 手應該握在距管頭1米以外處, 鋼管自動進入時將手盡快松開, 操作者應躲開鋼管側面, 以防鋼管傷人。 鋼管出機時可以拿住鋼管前端與鋼管同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