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搭設一平方米的腳手架用多少鋼管和扣件
一般來說,一噸架子管抄需要配300套扣件。而300套扣件裡面,直角扣件、對接扣件、旋轉扣件的配比為8:1:1,所配扣件分別為240、30、30。
縱向水平桿宜設置在立桿的內側,其長度不宜小於3跨,縱向水平桿可採用對接扣件,也可採用搭接。如採用對接扣件方法,則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如採用搭接連接,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 m,並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
(1)木工支模板一平方用多少鋼管擴展閱讀
注意
1、搭設過程中必須要求設置安全網和採取安全防護措施。
2、腳手架2步以上,設置1.2m高的防護欄桿。
3、架體外側的網體與操作層縫隙不大於10mm;網間縫隙不大於25mm
4、施工操作層應鋪設腳手板、高180mm的擋腳板。
5、施工操作層以下每隔10m應用平網隔離。
6、施工操作層腳手架部分與建築物之間用平網實施封閉,當腳手架里立桿與建築物的距離大於200mm時,進一步做四步一隔離。
7、操作層的腳手架必須鋪滿、固定,護欄高度1m,擋腳板要與立桿固定。
⑵ 木工滿堂架鋼管的計算方法
滿堂式鋼管支架工程量按支架現澆項目的水平投影面積乘以支架高度以立版方米計算,權不扣除垛,柱所佔的面積。
另:滿堂腳手架按搭設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不扣除垛,柱所佔的面積。滿堂腳手架高度以設計層高計算,高度在3.6m至5.2m時,按滿堂腳手架基本層計算。高度在5.2以上時,每增加1.2m,按增加一層計算,增加高度在0.6m以內時捨去不計。
例:設計層高為9.2m時,其增加層數為:
(9.2-5.2)/1.2=3(層),餘0.4m捨去不計。
⑶ 一平米模板支撐架需用多少鋼管扣件
講的是扣件式腳手架么 一噸鋼管可以做70個平方,用230個扣件 (扣件:十字的200個,接頭20個,活動10個)
⑷ 每平方模板木方用料多少
1、定一下模板下面木方,這樣就可以計算一個典型區塊的模板的用量(如計算出來的數據中200平米)與木方的用量(如計算肢蔽出來的數據是300米長)。
2、這二個用量之比(300/200=1.5),就是每平米模板所需要的用料了(每平米模板用木方1.5米)。
材料按建築面積預估用量: 一般做利潤預測和概算指標的時候可以按照建築面積估算以下周轉材料,每建築歷粗州平方米含木模板4.0m2、方木6m、頂絲4個、腳手架(鋼管)10m、扣件8個。
(4)木工支模板一平方用多少鋼管擴展閱讀:
建築材料用量計算:
1、根據查表和施工現場實際需要取砂率為38%
2、據設計坍落度30-50mm查表得用水量mw=180Kg/m3
3、經計算得水泥用量mc=205/0.50=410Kg/m3
假定砼容重為2400Kg/m3,得凳畝出
4、砂用量ms=(2400-180-360)×38%=707Kg/m3
5、石子用量mg=2400-180-360-707=1153 Kg/m3
⑸ 建築工地上木工多大面積用多少鋼管怎麼計算
這個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譬如樓層高度,板厚,梁截面大小等等。一般要依據計算回書來確定支模架立答桿的間距,步距,剪刀撐的搭設等。如果是常規的住宅樓,層高2.9米-3米,現澆板厚100,梁一般也不會很大,支模架立桿一般是1平方-1.3平方一根,步距1.8米,可以根據面積計算出來。僅供參考。
⑹ 框剪高層一平米模板內支撐需要多少米方鋼多少米方木多少米鋼管多少個扣件
框剪復高層一平米模板內支撐制需要多少米方鋼?多少米方木?多少米鋼管?多少個扣件?
首先要提前知道剪力牆的高度、厚度,是否要求防水,使用什麼等級的混凝土,通過這些的計算求相關鋼管、扣件的規格和數量,希望能夠幫助到您,謝謝。
⑺ 支模架6米層高每平方米鋼管扣件含量
6米層高有梁板 鋼支撐 1平方 鋼管扣件才790g 。
、 根據模板的類型的不同每建築平米模板用要用大約3-5米鋼管;12-18個卡扣;
人工費每建築平米的單價依據結構的不同而不同,框架結構大約在18-26元之間。
每建築平米模板費用因工程類型不同而不同,而且 差異很大。商住兩用高層框剪結構的,每建築平米模板費用在50-60元左右--包括模板的費用和人工費用。
⑻ 模板、方木及鋼管用量的計算方法
模板的計算
一、根據混凝土量快速估算模板用量
1、適用情況:一般用於工程開工前期,在已知混凝土用量的情況下估算模板用量,以初步估算工程周轉材料成本投入數量,為籌措資金提供依據。
2、優缺點:
優點:速度快,簡便節約計算時間。
缺點:模板用量計算結果不夠精確。
(一)各種截面柱模板用量
1、正方形截面柱 其邊長為a×a時,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1按下式計算:
U1=4/a
2、圓形截面柱 其直徑為d時,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2按下式計算:
U2=4/d
3、矩形截面柱 其截面為a×b時,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3按下式計算:
U3=2(a+b)/ab
(二)主梁和次梁模咐侍板用量
鋼筋混凝土主梁和次梁,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模板用量U4按下式計算:
U4=(2h+b)/bh
式中b——主梁或次梁的寬度(m)
式中h——主梁或次梁的高度(m)
(三)樓板模板用量
鋼筋混凝土樓板,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5按下式計算:
U5=1/h
式中h——樓板的厚度。
(四)牆模板用量計算
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牆,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6按下式計算:
U6=2/d
式中d——牆體的厚度。
二、按照混凝土構件與混凝土的接觸面展開的辦法精確計算模板工程量。
1、適用范圍:常用於成本核算,及班組工程款結算。
2、優點:數據准確
缺點:計算過程繁瑣,佔用時間較長,受計算者個人水平影響較大。
方木的計算
快速估演算法
每平方米模板方木(50×100)用量V:
V=0.0333(m3)點擊>>工程資料免費下載
對拉螺栓長度計算
4.5m以下牆體對拉螺栓長度計算
4.5m以上牆體對拉螺栓長度計算
4.5米以下高度牆體對拉螺栓長度計算:牆厚+2×18(模板厚)+2×95(方木厚)+2×51(水平鋼管外徑尺寸)+2×(50~75)(鋼管兩邊預留長度)
4.5米以上高度牆體對拉螺栓長度計算: 牆厚+2×18(模板厚)+2×95(方木厚)+2×51(水平鋼管外徑尺寸)+2×51(豎向鋼管外徑尺寸)+2×(50~75)(鋼管兩邊預留長度)
點擊>>工程資料免費下載
對拉螺栓數量的計算
1、牆體對拉螺栓
a、止水型對拉螺栓個數=(牆體長度÷對拉螺栓水平間距+1)×[(牆御簡雀體高度-150)÷對拉螺栓豎直間距+1]
b、周轉型對拉螺栓個數={(牆體長度÷對拉螺栓水平間距+1)×[(牆體高度-150)÷對拉螺栓豎直間距+1]} ×1.05
註:其中1.05為周轉型對拉螺栓的損耗
2、柱對拉螺栓
柱對拉螺栓個數計算方法根據實際柱截面尺寸及施工方案進行計算
鋼管的計算
柱模鋼管用量的計算
柱凈高:基礎頂面或樓面至上層梁底的高度
柱箍間距:指同向相鄰兩排加固柱箍鋼管組合中心距
柱模加固桿長度=柱子截面尺寸(b或h)+2×模板厚度+2 ×方木高度+2×自由端長度(一般取200~500)
柱模加固桿根數(b方向)=[(柱子凈高-300)÷柱箍間距+1]×4
柱模加固桿根數(h方向)=[(柱子凈高-300)÷柱箍間距+1]×4
柱子與結構腳手架連接鋼管長度及數量
柱模加固桿數量=柱模加固桿長度(b方向)×柱模加固桿根數+柱模加固桿長度(h方向) × 柱模加固桿根數+柱子與結構腳手架連接鋼管
報工程量注意事項:
1、分規格報量
2、按鋼管長度模數確定鋼管長度規格
普通高度牆體鋼管用量計算
牆體凈高度:基礎頂面或結構樓面到上層梁或板底的高度。
普通高度牆體(4.5m以下)加固體系一般由模板、方木、水平方向鋼管加固桿、山形卡、絲帽等組成,其模板側壓力傳遞順序如下:模板→方木→水平方向加固鋼管→山形卡→對拉螺栓。
由於牆體高度不大(4.5m以下),一般方木間距取150~200,對拉螺栓間距3.0米以下高度取450×450,3米以上可適當加大至500~600。
牆體水平加固桿長度=牆體中心長度+2個模板厚度+2個方木高度+2×鋼管自由端長度(一般取200~500)。
牆體水平加固桿根數=[(牆體凈高度-300)÷對拉螺栓豎向間距+1]×4。
牆體水平加固桿總量=牆體水平加固桿長度×牆體水平加固桿根數
剪力牆端鎖口桿長度=牆體厚度+2倍模板厚度+2倍方木高度+2倍自由端長度。
剪力牆端鎖口桿根數=剪力牆凈高度÷對拉螺栓豎向間距。
剪力牆端鎖口桿總量=剪力牆端鎖口桿長度×根數
牆體加固鎮早鋼管的總量=水平向加固桿總量+剪力牆端鎖口鋼管總量。
超高牆體加固鋼管的計算
超高牆體加固體系一般由模板、方木、水平方向鋼管加固桿、豎直方向加固桿、山形卡、絲帽等組成,其模板側壓力傳遞順序如下:模板→方木→水平方向加固鋼管→豎起方向加固桿→山形卡→對拉螺栓。
由於牆體高度較大(4.5m以上),一般方木間距取150,對拉螺栓間距取450×450。
牆體水平加固桿總量計算方法同普通高度牆體水平加固桿計算方法。
牆體立桿長度分兩種,當剪力牆為內牆時剪力牆兩側立桿高度相同=樓面(或基礎頂面)到板底的距離-板底模板厚度-100~150;當剪力牆為外牆時內外兩側立桿高度分別為:外側墻體立桿高度=牆體高度(樓面或基礎頂面至牆頂的高度)內側牆體立桿=樓面(或基礎頂面)到板底的距離-板底模板厚度-100~150
豎向加固桿總量=(牆體長度÷對拉螺栓水平間距+1)×內側立桿的高度×2+ (墻體長度÷對拉螺栓水平間距+1)×外側立桿的高度×2。
剪力牆端鎖口桿長度=牆體厚度+2倍模板厚度+2倍方木高度+2倍自由端長度。
剪力牆端鎖口桿根數=剪力牆凈高度÷對拉螺栓豎向間距。
剪力牆端鎖口桿總量=剪力牆端鎖口桿長度×根數
超高牆體加固鋼管的總量=水平向加固桿問題+豎向加固桿總量+剪力牆端鎖口鋼管總量。
報工程量需注意事項:
1、豎向加固桿長度計算時,外側立桿高度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高度,確定高度需考慮選用常用模數長度。
2、剪力牆端鎖口鋼管長度選擇時也應考慮選用常用模數長度。
3、報工程量時應分清鋼管長度規格,並盡量減少鋼管長度種類。
梁模板鋼管用量計算
梁底平桿的計算
1、梁底平桿的長度:
2、梁底平桿的根數:
3、梁底平桿的用量:
梁側模加固桿
1、當梁截面高度為500時,一般情況下側模高度將達到350~400,如不對梁側模進行加固,僅憑梁側模頂部與板模板的連接,承受不了在澆築混凝土時振動棒的振動給模板帶來的側壓力,容易形成梁側模變形,炸邊等質量缺陷。
梁底立桿及其他桿件的計算:
1、普通梁底立桿的用量在計算結構腳手架時已經計算,可單獨不計算。
2、框支梁或轉換層梁底立桿的用量應根據通過計算的施工方案所確定的立桿間距、水平桿步距及剪刀撐的具體數據進行計算。
3、轉換層梁加固鋼管用量計算示例:(見下圖)
(1)立桿(具體計算方法略)
(2)水平桿(具體計算方法略)
(3)剪刀撐(具體計算方法略)
模板支架鋼管用量計算
立桿
1、立桿高度=層高-樓面板厚-模板厚度-30~50mm
2、立桿根數=X方向根樓×Y方向根數
X方向根數=X方向結構樓面長度÷立桿X向間距+1
Y方向根數=Y方向結構樓面長度÷立桿Y向間距+1
3、立桿總量=立桿高度×立桿根數+其他特殊部位立桿根數×該特殊部位立桿高度
4、說明:
(1)當結構樓面形狀不規則時,應以實際需要設定或計算其根數和長度。
(2)當結構層高為非常見層高時,在選用鋼管長度規格時應考慮相近鋼管長度+可調底座的形式。
水平桿
1、需了解知識點:掃地桿定義、立桿步距定義及縱、橫向水平桿的定義。
2、縱(橫)向水平桿根數=縱(橫向)向結構樓面長度÷立桿縱(橫)距+1。
3、縱(橫)向水平桿長度≈縱(橫)向結構樓面長度。
4、單步架縱(橫)向水平桿總量=縱(橫)向水平桿根數×縱(橫)向水平桿長度。
5、水平桿層數=樓層凈高÷立桿步距+1
6、水平鋼管總用量=(單步架縱向水平桿總量+單步架橫向水平桿總量) ×水平桿層數+其他部位水平鋼管用量。
剪刀撐
1、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30-2001)關於剪刀撐布置的相關規定:
(1)滿堂模板支架四邊與中間每隔四排支架立桿應設置一道縱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
(2)高於4米的模板支架其兩端與中間每隔4排立桿從頂層開始向下每隔2步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
2、剪刀撐鋼管的長度應根據實際搭設的角度及樓層高度來計算。
3、剪刀撐鋼管一般為對稱雙向布置,計算剪刀撐鋼管根數時應注意。
外牆腳手架搭設相關要求
1、縱向水平桿宜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宜小於3跨;
2、縱向水平桿拉長宜用對接扣件連接,也可採用搭接;
3、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
4、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承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於縱距的1/2;
5、當使用沖壓鋼腳手板、木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時,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兩端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單排腳手架橫向水平桿的一端,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另一端插入牆內,插入長度不小於180mm。
需掌握的幾個術語
1、防滑扣件:根據抗滑要求增設的非連接用途扣件。
2、外立桿:雙排腳手架中離開牆體一側的立桿,或單排架立桿。
3、內立桿:雙排腳手架中貼近牆體一側的立桿。
4、主節點: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三桿緊靠的扣接點。
5、立桿步距:上下水平桿之間的軸線距離。
6、立桿間距:腳手架相鄰立桿之間的軸線距離。
7、立桿縱距:腳手架立桿的縱向間距。
8、立桿橫距:腳手架立桿的橫向間距,單排腳手架為外立桿軸線至牆面的距離。
9、掃地桿:貼近地面,連接立桿根部的水平桿
外架鋼管的計算
1、立桿
(1)外立桿高度=室外地面高度(或懸挑鋼樑上表面)至檐口高度(女兒牆頂)+1.2
(2)內立桿高度=室外地面高度(或懸挑鋼樑上表面)至檐口高度(女兒牆頂)
(3)立桿根數=外架外圍周長÷立桿間距
(4)立桿長度=外排立桿根數×外排立桿高度+內排立桿根數×內排立桿高度
2、大橫桿(沿腳手架縱向布置的水平桿)
(1)大橫桿長度=外架外圍長度
(2)外排大橫桿數量=腳手架高度÷步距(上下水平軸線間的距離)+1
(3)內排大橫桿數量=腳手架高度÷步距(上下水平軸線間的距離)
(4)大橫桿總量=大橫桿長度×大橫桿數量(內排數量+外排數量)
3、小橫桿(沿腳手架橫向布置的水平桿)
(1)小橫桿長度=小橫桿靠牆一端到裝飾牆面的距離(一般不大於100mm)+一個腳手板的寬度+立桿橫距+一個鋼管外徑+小橫桿伸出扣件邊緣的長度(一般取100mm)。
例:以常用的立桿橫距為1.05米的外腳手架為例,小橫桿長度=100+300+1050+51+100=1601
(2)小橫桿數量(主節點部位)=外架外圍周長÷外立桿縱距×(外架高度÷立桿步距+1)
(3)小橫數量(非主節點部位)按腳手架施工方案確定的每隔n步架滿鋪腳手板算出需要滿鋪腳手架的層數,再按每層主節點數量的一半計算小橫桿根數。
(4)小橫桿總量=小橫桿總根數×小橫桿長度
4、剪刀撐
(1)規范關於剪刀撐的規定:
高度在24米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均必須在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並應由底至頂連續設置;
高度在24米以上的雙排腳手架應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
剪刀撐的接長宜採用搭接,搭接長度應符合規定
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於4跨,且不應小於6米,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度~60度之間。
(2)長度計算,根據施工方案確定的設置位置和形式及高度進行計算;
5、橫向斜撐
(1)規范關於橫向斜撐的規定:
a 橫向斜撐應同一節內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形連續布置;
b 一字型、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橫向斜撐;
c 高度在24米以下的封閉型雙排腳手架可不設置橫向斜撐,高度在24米以上的封閉型腳手架,除拐角應設置橫向斜撐外,中間應每隔6跨設置一道。
(2)橫向斜撐鋼管用量的計算:
a 根據規范要求或外架施工方案確定的需設置橫向斜撐位置和數量;
b 根據已知的步距,立桿橫距可以計算出每根橫向斜撐的長度;
c 再根據腳手架高度計算出橫向斜撐的數量。
6、連牆件鋼管用量計算
(1)規范關於連牆件的規定:
a 定義:連接腳手架與建築物的構件。
b 連牆件布置最大間距
c 一字型、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牆件,連牆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於建築物的層高,並不應大於4m。
(2)連牆件鋼管用量的計算可根據施工方案確定的間距進行計算。(具體內容略)
7、防護欄桿的計算
(1)外牆腳手架外側介於上下兩個縱向水平桿之間的,用於作業層防護作用的縱向水平桿。
(2)防護欄桿的長度同大橫桿(縱向水平桿)的長度。
(3)防護欄桿的根數=腳手架高度÷步距(上下水平軸線間的距離)
(4)防護欄桿的總量=防護欄桿的長度×防護欄桿的根數
8、腳手板底縱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的一種)
(1)定義:設置於竹笆腳手板下方用於支撐竹笆腳手板的縱向水平桿。
(2)規范相關規定:當使用沖壓鋼腳手板、木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時,縱向水平桿(大橫桿)應作為橫向水平桿的支撐,用直角扣年固定在立桿上;當使用竹笆腳手板時,縱向水平桿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橫向水平桿上,並應等間距設置,間距不應大於400mm。
(3)腳手板底縱向水平桿的用量計算:長度同縱向水平桿長度,根數應根據施工方案確定需滿鋪腳手板的層數進行計算(計算過程略)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⑼ 搭設一平方米的腳手架用多少鋼管和扣件
講的是扣件式腳手架么
一噸鋼管可以做70個平方,用230個扣件
(扣件:十字的200個,接頭20個,活動10個)
⑽ 一平方米建築面積大約用多少根鋼管,木方和扣件
木模板4.0m2、方木6m、頂絲4個、腳手架(鋼管)10m、扣件8個。
滿堂腳手架按搭設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不扣除垛,柱所佔的面積。滿堂腳手架高度以設計層高計算,高度在3.6m至5.2m時,按滿堂腳手架基本層計算。高度在5.2以上時,每增加1.2m,按增加一層計算,增加高度在0.6m以內時捨去不計。
(10)木工支模板一平方用多少鋼管擴展閱讀:
建築面積:指建築物長度、寬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積再乘以層數。它由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組成。
使用面積: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凈面積的總和。
輔助面積:指建築物各層平面為輔助生產或生活活動所佔的凈面積的總和,例如居住建築中的樓梯、走道、廁所、廚房等。
結構面積: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的牆、柱等結構所佔面積的總和。
房屋的套內建築面積和其分攤的共有公用建築面積就是房屋權利人所有的總的建築面積,也是房屋在權屬登記時的兩大要素。房屋的套內建築面積是指房屋的權利人單獨佔有使用的建築面積,它由套內房屋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套內陽台建築面積三部分組成。
分攤的共有公用建築面積是指房屋的權利人應該分攤的各產權業主共同佔有或共同使用的那部分建築面積,內容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共有建築面積還包括套與公共建築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水平投影面積一半的建築面積。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幢服務的警衛室,管理用房,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通常都不計入共有建築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