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腳手架鋼管的規格有哪些
依據《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 安全技術規范》JGJ 130—2011。 腳手架鋼管應採用現行國家標准《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 或《低壓流 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1中規定的Q235普通鋼管;鋼管的鋼材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級鋼的規定。 腳手架管宜采方管協會速遞腳手架管規格:
用於搭建腳手架的鋼管一般有兩種,一種外徑48mm,壁厚3.5mm;另一種外徑51mm,壁厚3mm。 腳手架管宜採用Φ48.3×3.6鋼管。每根鋼管的最大質量不應大於25.8kg。
最常見的劃分方式就是按照鋼管的直徑進行劃分,一般有以下四種規格:3cm、2.75cm、3.25cm、2cm。而長度方面也存在很多不同的規格,一般的長度要求在1-6.5m之間,其他的長度可以根據實際的顧客需求而進行生產加工。除了直徑與長度,厚度方面也有相應的規格要求,一般說來是在2.4-2.7mm的厚度要求范圍之內。
(1)常規搭架鋼管壁厚是多少擴展閱讀:
腳手架的作用:
1、可在腳手架上施工;
2、可在腳手架上堆放材料;
3、可在腳手架上進行運輸。
腳手架的基本要求:
1、腳手架的寬度一般為2m左右,最小不得小於1.5m;
2、施工期間,在各種荷載作用下,腳手架不變形,不搖晃,不傾斜;
3、搭拆簡單,搬運方便,能多次周轉使用;
4、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盡量節約用料。
腳手架的分類:
1、按與建築物位置關系分,外腳手架、里腳手架;
2、按支固方式分,落地式腳手架、懸挑式腳手架、附牆懸掛腳手架、懸吊腳手架、附著升降腳手架、水平移動腳手架;
3、按架構方式分,桿件組合式腳手架、框架組合式腳手架、格構組合式腳手架、台架;
4.按設置形式分,單排腳手架、雙排腳手架、多排腳手架、滿堂腳手架、滿高腳手架、周邊腳手架。
⑵ 建築腳手架所使用鋼管要求的壁厚是多少
建築腳手架所使用鋼管要求的壁厚是3.6mm。按《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規定鋼管規格應為φ48.3×3.6,即壁厚為3.6mm。
腳手架指施工現場為工人操作並解決垂直和水平運輸而搭設的各種支架。建築界的通用術語,指建築工地上用在外牆、內部裝修或層高較高無法直接施工的地方。
主要為了施工人員上下幹活或外圍安全網圍護及高空安裝構件等,說白了就是搭架子,腳手架製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鋼管或合成材料等。有些工程也用腳手架當模板使用,此外在廣告業、市政、交通路橋、礦山等部門也廣泛被使用。
(2)常規搭架鋼管壁厚是多少擴展閱讀:
腳手架是為了保證各施工過程順利進行而搭設的工作平台。按搭設的位置分為外腳手架、里腳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為木腳手架、竹腳手架、鋼管腳手架;按構造形式分為立桿式腳手架、橋式腳手架、門式腳手架、懸吊式腳手架、掛式腳手架、挑式腳手架、爬式腳手架。
不同類型的工程施工選用不同用途的腳手架。橋梁支撐架使用碗扣腳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門式腳手架的。主體結構施工落地腳手架使用扣件腳手架的居多,腳手架立桿的縱距一般為1.2~1.8m;橫距一般為0.9~1.5m。
腳手架與一般結構相比,其工作條件具有以下特點:
1、所受荷載變異性較大;
2、扣件連接節點屬於半剛性,且節點剛性大小與扣件質量、安裝質量有關,節點性能 存在較大變異;
3、腳手架結構、構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桿件的初彎曲、銹蝕,搭設尺寸誤差、受荷偏心 等均較大;
4、與牆的連接點,對腳手架的約束性變異較大。 對以上問題的研究缺乏系統積累和統計資料,不具備獨立進行概率分析的條件,故對結構抗力乘以小於1的調整系數其值系通過與以往採用的安全系數進行校準確定。
因此,本規范採用的設計方法在實質上是屬於半概率、半經驗的。腳手架滿足本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是設計計算的基本條件。
⑶ 架子管的一般規格是多少
架子管的一般規格是外徑48mm、長度6米、每米重量3.84kg、 壁厚3.5mm。
一、結構
架子管主要由:外套、梁芯、活節組成。架子管由管扣件和鋼管構成,架子管和扣件的共同組合使用組成了鋼管式腳手架,架子管是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情況下一腳手管每捆為91根。
二、材質
架子管的材質主要有:15CrMo、42CrMo、Cr5Mo、Cr9Mo、A335P11、A335P22、12Cr1Mov、10CrMo910、321、304、304L、316、316L、Q195-Q345B、10#、20#、45#、16Mn-35Mn、27SiMn等其它材質。
(3)常規搭架鋼管壁厚是多少擴展閱讀:
一、種類
1、按桿件的材料區分
(1)由單一規格鋼管的架子管:它是用同一規格的鋼管(例如:扣件式腳手架。如:Ф48×3.5的電焊鋼管)註:Ф在數學領域表示「方程無實數解(根)」。
(2)由多種規格鋼管組合成的腳手管:它是用兩種或多種以上不同規格的鋼管組合構成(例如:門式腳手架)
(3)全部以鋼管為主的腳手架:它的含義可以理解即為全部以鋼管為主,並由其他類型的鋼桿件輔助所構成的腳手架(例如:設有底座式的腳手架或是有槽鋼頂托式的腳手架和有連接固定鋼板的挑腳手架)
2、按立桿與橫桿的垂直力區分
(1)依靠腳手架接觸地面摩擦作用傳力:即可以理解為靠腳手架節點處於地面接觸發生摩擦壓緊後的反力度來支撐橫桿荷載量並再將其傳給立桿的形式(例如:扣件的作用即通過箍緊螺栓的正壓力產生的摩擦力度)
(2)依靠焊縫傳力:即可理解為橫桿與立桿的承插連接(帶有承插接頭的)例如:門架就屬於這種方式構成。
(3)依靠直接承壓傳力度:多數見於很乾擱置在立桿頂端的腳手架方式傳力
(4)依靠銷桿抗剪式傳力:即就是用消桿穿過橫桿的立式連接板和立桿的孔洞來完成並實現連接,這時銷桿雙面受到剪力作用。這種使用的方法在橫桿和立桿的連接中已並不是很常見。
用途
架子管主要用於建築管材、建築工地支架、安全防護支架作用。其作用還多見於用在使用、天然氣的傳輸管線,因其管線的壁厚達標和抗拉強度及冷彎性比較符合規定。
⑷ 鋼管腳手架國標管壁厚是多少
GJ 130-2011 《建築施工扣件式抄鋼襲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鋼管公稱外徑為48.3mm,壁厚3.6mm。腳手架(scaffold) 指施工現場為工人操作並解決垂直和水平運輸而搭設的各種支架。建築界的通用術語,指建築工地上用在外牆、內部裝修或層高較高無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為了施工人員上下幹活或外圍安全網圍護及高空安裝構件等,說白了就是搭架子,腳手架製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鋼管或合成材料等。有些工程也用腳手架當模板使用,此外在廣告業、市政、交通路橋、礦山等部門也廣泛被使用。
⑸ 腳手架管規格是多少
腳手架管規格:
用於搭建腳手架的鋼管一般有兩種,一種外徑48mm,壁厚3.5mm;另一種外徑51mm,壁厚3mm;根據其所在位置和作用不同,可分為立桿,水平桿,掃地桿等。依據《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 安全技術規范》JGJ 130—2011[1]。 腳手架鋼管應採用現行國家標准《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 或《低壓流 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1中規定的Q235普通鋼管;鋼管的鋼材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級鋼的規定。 腳手架管宜採用Φ48.3×3.6鋼管。每根鋼管的最大質量不應大於25.8kg。
腳手架管介紹:
腳手架管是我們對用於搭建腳手架的材料的稱呼,因為大部分腳手架都是使用管狀的竹子或者鋼管等管材。毛竹和其他竹子是很久以來就一直在使用的腳手架管,但是由於安全性和耐久性不足,現在只在農村和較為落後的城鎮地區建設一些自住樓房等小型建築當中有所使用。現代化建築施工中,目前最常使用的腳手架管的類型是鋼管管材,由於腳手架的搭設既要滿足工人作業需求,又要滿足腳手架的穩固和耐用的特性,所以強韌堅硬的鋼管是最好的選擇。所選擇的鋼管一般要求表面光滑,沒有裂紋,不彎曲,不易生銹,符合國家相關材質標准。
⑹ 腳手架鋼管壁厚標准
根據《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 3.1.2要求:腳手架鋼管宜採用 Φ48.3X3.6鋼管,每根鋼管最大質量不應大於25.8Kg。
⑺ 鋼管架搭設規范要求
⑻ 國家標准架管的厚度是多少
方案計算3.5毫米厚直徑48毫米標准鋼管的強度進行驗算的,使用低於標准鋼管厚度的鋼管做腳手架管,會發生安全事故的。
⑼ 腳手架鋼管壁厚是多少
厚為3.6mm。
腳手架是為了保證各施工過程順利進行而搭設的工作平台。按搭設的位置分為外腳手架、里腳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為木腳手架、竹腳手架、鋼管腳手架;按構造形式分為立桿式腳手架、橋式腳手架、門式腳手架、懸吊式腳手架、掛式腳手架、挑式腳手架、爬式腳手架。
簡介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先後從國外引進門式腳手架、碗扣式腳手架等多種型式腳手架。門式腳手架在國內許多工程中也曾大量應用過,取得較好的效果,由於門式腳手架的產品質量問題,這種腳手架沒有得到大量推廣應用。在國內又建了一批門式腳手架生產廠,其產品大部分是按外商來圖加工。碗扣式腳手架是新型腳手架中推廣應用最多的一種腳手架,但使用面還不廣,只有部分地區和部分工程中應用。
90年代以來,國內一些企業引進國外技術,開發了多種新型腳手架,如插銷式腳手架,CRAB模塊腳手架、圓盤式腳手架、方塔式腳手架,以及各種類型的爬架。至2013年,國內專業腳手架生產企業百餘家,主要在無錫、廣州、青島等地。從技術上來講,我國腳手架企業已具備加工生產各種新型腳手架的能力。但是國內市場還沒有形成,施工企業對新型腳手架的認識還不足。
⑽ 腳手架鋼管壁厚多少
【1】按《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規定鋼管規格應為φ48.3×3.6,即壁厚為版3.6mm。
【權2】鋼管: 鋼管(Steel pipe)是用於輸送流體和粉狀固體、交換熱能、製造機械零件和容器,也是一種經濟鋼材。鋼管生產技術的發展開始於自行車製造業的興起、19世紀初期石油的開發、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艦船、鍋爐、飛機的製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火電鍋爐的製造,化學工業的發展以及石油天然氣的鑽采和運輸等,都有力地推動著鋼管工業在品種、產量和質量上的發展。鋼管按生產方法可分為兩大類:無縫鋼管和有縫鋼管,有縫鋼管分直縫鋼管和螺旋縫焊管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