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級焊縫和二級焊縫的區別
強度上沒有區別。
根據《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一級、二級焊縫的焊接工藝沒有區別,強度也沒有區別。只是檢查嚴格性、質量保證性上有區別。一級焊縫要求對長度100%檢查,II級焊縫只要求對長度20%進行檢查。
一二級焊縫的區分在於其重要性和施工的可靠性,一般在說明中標注,圖紙上並無特別的區分。施工過程中的要求是一樣的,只是檢測的數量有所區別。一級焊縫為100%,二級焊縫為20%。
B. 一級焊縫與二級焊縫如何區別
內容如下:
1、一級焊縫比二級焊縫的超聲波探傷范圍更大。一級焊縫要求對『每條焊縫長度的100%』進行超聲波探傷;二級焊縫要求對『每條焊縫長度的20%』進行抽檢,且不小於200mm進行超聲波探傷。
2、在外觀方面,一級比二級要求更多。一級,二級焊縫不允許存在 如表面氣孔,夾渣,弧坑裂紋,電弧擦傷等缺陷,一級焊縫還不應有咬邊,未焊滿和根部收縮等缺陷。
3、一級和二級焊縫最大允許的缺陷尺寸不同。線性顯示和圓形顯示一級均為0mm,二級則不大於 1.6mm、不大於3.2mm。
參數
表示對接焊縫幾何形狀的參數有焊縫寬度、余高、熔深。
(1)焊縫寬度指焊縫表面與母材的交界處稱為焊趾。而單道焊縫橫截面中,兩焊趾之間的距離稱為焊縫寬度。
(2)余高指超出焊縫表面焊趾連線上面的那部分焊縫金屬的高度稱為余高。焊縫的余高使焊縫的橫截面增加,承載能力提高,並且能增加射線攝片的靈敏度,但卻使焊趾處會產生應力集中。通常要求余高不能低於母材,其高度隨母材厚度增加而加大,但最大不得超過3mm。
(3)熔深在焊接接頭橫截面上,母材熔化的深度稱為熔深。一定的熔深值保證了焊縫和母材的結合強度。當填充金屬材料(焊條或焊絲)一定時,熔深的大小決定了焊縫的化學成分。不同的焊接方法要求不同的熔深值,例如堆焊時,為了保持堆焊層的硬度,減少母材對焊縫的稀釋作用,在保證熔透的前提下,應要求較小的熔深。
C. 一級焊縫和二級焊縫的區別
1、一級焊縫比二級焊縫的超聲波探傷范圍更大。一級焊縫要求對『每條焊縫長度的回答100%』進行超聲波探傷;二級焊縫要求對『每條焊縫長度的20%』進行抽檢,且不小於200mm進行超聲波探傷。
2、在外觀方面,一級比二級要求更多。一級,二級焊縫不允許存在 如表面氣孔,夾渣,弧坑裂紋,電弧擦傷等缺陷,一級焊縫還不應有咬邊,未焊滿和根部收縮等缺陷。
3、一級和二級焊縫最大允許的缺陷尺寸不同。線性顯示和圓形顯示一級均為0mm,二級則不大於 1.6mm、不大於3.2mm。
(3)鋼管一類或二類焊縫怎麼區分擴展閱讀
焊縫利用焊接熱源的高溫,將焊條和接縫處的金屬熔化連接而成的縫。焊縫金屬冷卻後,即將兩個焊件連接成整體。
根據焊縫金屬的形狀和焊件相互位置的不同,分對接焊縫、角焊縫、塞焊縫和電鉚焊等。角焊縫常用於搭接連接。塞焊縫和電鉚焊應用較少,僅為了減小焊件搭接長度才考慮採用。
為了防止焊接時工件受熱膨脹引起變形,必須保證定位焊縫的間距,可按下表選擇。定位焊縫將來是焊縫的一部分,必須焊牢,不允許有缺陷,如果該焊縫要求單面焊雙面成形.則定位焊縫必須焊透。
D. 鋼結構一級焊縫和二級焊縫在強度上有什麼區別
一二級焊縫的區分在於其重要性和施工的可靠性,一般在說明中標注,圖紙上並無特別的區分。施工過程中的要求是一樣的,只是檢測的數量有所區別。一級焊縫為100%,二級焊縫為20%。
1
、建築結構安全等級為一級的一、二級焊縫。
2、
建築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的一級焊縫。
3
、大跨度結構中一級焊縫。
4
、重級工作制吊車梁結構為一級焊縫。
關於焊縫等級的定義的部分要求見《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的
第7章
連接計算。
7.1焊縫連接
7.1.1
焊縫應根據結構的重要性、荷載特性、焊縫形式、工作環境以及應力狀態等情況,按下述原則分別選用不同的質量等級:
1
、在需要進行疲勞計算的構件中,凡對接焊縫均應焊透,其質量等級為:
1)作用力垂直於焊縫長度方向的橫向對接焊縫或T型對接與角接組合焊縫,受拉時為一級,受壓時應為二級;
2)作用力平行於焊縫長度方向的縱向對接焊縫應為二級。
2
、不需要計算疲勞的構件中,凡要求與母材等強的對接焊縫應予焊透,其質量接等級當受拉時應不低於二級,受壓時宜為二級。
3
、重級工作制和起重量Q≥50t的中級工作制吊車梁的腹板與上翼緣之間以及吊車桁架上弦桿與節點之間的T形接頭焊縫均要求焊透,焊縫形式一般為對接與角接組合焊縫,其質量等級不應低於二級。
4
、不要求焊透的T形接頭採用的角焊縫或部分焊透的對接焊縫,以及搭接連接採用的角焊縫,其質量等級為:
1)對直接承受動力荷載且需要驗算疲勞的結構和吊車起重量等於或大於50t的中級工作制吊車梁,焊縫的外觀質量標准應符合二級;
2)對其它結構,焊縫的外觀質量標准可為三級。
怎樣判斷質量等級需要查看相關規范,如《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建築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一般不是從事工程質量檢驗的人是記不得的。
焊接質量的判別分兩個方面,外觀質量缺陷與內部質量缺陷。外觀缺陷比若說夾渣,氣孔,焊瘤,咬肉,裂縫,焊坑等,它們的絕對數量與數量密度值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度。
內部的缺陷是指焊縫是否密實,通過一定的檢驗儀器設備才能檢查,例如超聲波探傷與射線探傷。一級焊縫必須進行100%的焊縫探傷檢測,二級的要求我記得是20%。
在我的理解是只有全焊透的焊縫才可以被判別為一級或二級焊縫,不焊透的均只能是三級焊縫(只是外觀要求可以提高級別)
焊縫質量等級並不代表強度等級,同一個位置不同的焊縫等級,有可能三級焊縫強度比一級焊縫強度更高。
焊縫強度等級劃分更多的是考慮了焊縫自身缺陷、施工保證條件不足等等對強度的削弱或使用條件對焊縫缺陷的敏感性而提供的一種可靠度保正措施,保證方法當然就是檢測手段。
我們通常要求重要位置使用一級焊縫,其主要原因是為了保證這些地方的焊縫可靠度而不是強度(當然,強度也重要,但是焊縫一般僅能夠保證等強連接)。
E. 鋼結構焊接焊縫質量分為幾個等級各等級是怎樣的
鋼結構焊接焊縫質量驗收分為三個等級,按圖紙要求進行:
一級焊縫---100%的焊縫都要經過探傷儀合格;
二級焊縫---隨機抽查20%經過探傷儀合格;
三級焊縫---外觀檢查合格。
F. 一級焊縫二級焊縫怎麼定義的探傷比例是多少
GJ 81-2002《建築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下)》中第7.2.3條對一級、二級、三級焊縫做了定義上的規定。第7.3條規定了探傷比例,其中一級100% 二級20% ,全焊透的三級焊縫不做無損檢測要求。
鋼結構中一級焊縫要求對每條焊縫長度的100%進行超聲波探傷檢測;二級焊縫要求對每條焊縫長度的20%且不小於200mm進行超聲波探傷檢測;
根據《GB50205-2001焊縫質量等級及缺陷分級》中規定對一級、二級焊縫不允許存在 如表面氣孔,夾渣,弧坑裂紋,電弧擦傷等缺陷,一級焊縫還不應有咬邊,未焊滿和根部收縮等缺陷。
(6)鋼管一類或二類焊縫怎麼區分擴展閱讀:
在探傷操作過程中採用粗探傷和精探傷。為了大概了解缺陷的有無和分布狀態、定量、定位就是精探傷。使用鋸齒形掃查、左右掃查、前後掃查、轉角掃查、環繞掃查等幾種掃查方式以便於發現各種不同的缺陷並且判斷缺陷性質。
對探測結果進行記錄,如發現內部缺陷對其進行評定分析。焊接對頭內部缺陷分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GB11345-89《鋼焊縫手工超聲波探傷方法和探傷結果分級》的規定,來評判該焊否合格。如果發現有超標缺陷,向車間下達整改通知書,令其整改後進行復驗直至合格。
G. 焊縫怎麼分類的,ABCD類焊縫到底什麼意思
看到樓下兩位的答案我直接汗顏了,本來是想查查GB150了解下焊縫類的明細區分不過看到這個問題就順便賺點經驗吧~
A、B、C和D類焊縫的定義。
①容器圓筒部分的縱向接頭(多層包紮容器層板層縱向接頭除外),球形封頭與圓筒連接的環向接頭,各類凸形封頭中的所有拼焊接頭以及嵌入式接管與殼體對接連接的接頭,均屬A類焊接接頭。
②殼體部分的環向焊縫接頭,錐形封頭小端與接管連接的接頭,長頸法蘭與接管連接的接頭,均屬B類焊接接頭,但已規定為A、C、D類的焊接接頭除外。
③平蓋、管板與圓筒非對接連接的接頭,法蘭與殼體、接管連接的接頭,內封頭與圓筒的搭接接頭以及多層包紮容器層板層縱向接頭,均屬C類焊接接頭。
④接管、人孔、凸緣、補強圈等與殼體連接的接頭,均屬D類焊接接頭,但已規定為A、B類的焊接接頭除外。
A類焊縫是壓力容器中受力最大的接頭,因此一般要求採用雙面焊或保證全焊透的單面焊縫;
B類焊縫的工作應力一般為A類的一半。除了可採用雙面焊的對接焊縫以外,也可採用帶襯墊的單面焊;
在中低壓焊縫中,C類接頭的受力較小,通常採用角焊縫聯接。對於高壓容器,盛有劇毒介質的容器和低溫容器應採用全焊透的接頭。
D類焊縫是接管與容器的交叉焊縫。受力條件較差,且存在較高的應力集中。在後壁容器中這種焊縫的拘束度相當大,殘余應力亦較大,易產生裂紋等缺陷。因此在這種容器中D類焊縫應採取全焊透的焊接接頭。對於低壓容器可採用局部焊透的單面或雙面角焊。
這是我查到最全的~其實就如書中說到的一樣,對不同種類焊縫的定義其實是很模糊的,會隨著你的工藝不同有所改變,還需要LZ自己好好了解~別照搬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