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腳手架和內腳手架的用途區分
外腳手架指施工現場為工人操作並解決垂直和水平運輸而搭設的各種支架。建築界的通用術語,指建築工地上用在外牆、內部裝修或層高較高無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為了施工人員上下幹活或外圍安全網維護及高空安裝構件等,是搭架子。
內腳手架搭設於建築物內部,每砌完一層牆後,即將其轉移到上一層樓面,進行新的一層砌體砌築,它可用於內外牆的砌築和室內裝飾施工。
(1)如何區分外架和內架鋼管擴展閱讀:
腳手架搭設的要求:
1、支撐桿式懸挑腳手架搭設要求
支撐桿式懸挑腳手架搭設需控制使用荷載,搭設要牢固。搭設時應該先搭設好里架子,使橫桿伸出牆外,再將斜桿撐起與挑出橫桿連接牢固,隨後再搭設懸挑部分,鋪腳手板,外圍要設欄桿和擋腳板,下面支設安全網,以保安全。
2、連牆件的設置
根據建築物的軸線尺寸,在水平方向每隔3跨(6m)設置一個。在垂直方向應每隔3~4米設置一個,並要求各點互相錯開,形成梅花狀布置,連牆件的搭設方法與落地式腳手架相同。
3、垂直控制
搭設時,要嚴格控制分段腳手架的垂直度,垂直度允許偏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腳手架
2. 內牆腳手架計算和外牆腳手架計算分別怎樣計算規則是什麼
1、建築物外牆腳手架
(1)建築物外牆腳手架高度自設計室外地坪算至檐口(或女兒牆頂),工程量按外牆外邊線長度,乘以外牆砌築高度以平方米計算。
(2)砌築高度在10m以下的按單排腳手架計算;高度在10m以上或高度雖小於10m,但外牆門窗及裝飾面積超過外牆表面積60%以上時,按雙排腳手架計算。
(3)獨立柱按圖示柱結構外圍周長另加3.6m,乘以砌築高度以平方米計算,套用相應外腳手架定額。
2、建築物內牆腳手架
(1)凡設計室內地坪至頂板下表面(或山牆高度的1/2處)的高度在3.6m以下時,按單排里腳手架計算;砌築高度超過3.6m以上時,按單排腳手架計算。
(2)里腳手架按牆面垂直投影面積計算,套用里腳手架項目。
(2)如何區分外架和內架鋼管擴展閱讀
腳手架安全使用注意事項
確保使用安全是腳手架工程中的首要問題,通常應考慮以下幾個環節:
1、把好材料、用具和產品的質量關。加強對架設工具的管理和維護保養工作,避免使用質量不合格的架設工具和材料。主要要求為:
(1)架設工具材料的規格和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技術規定的要求,尤其是自行加工製作的架設工具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並經有關部門和人員試驗合格後才能使用。
(2)加強對架設工具的統一管理,嚴格執行發放和入庫制度。盡量避免或減少在搭拆、運輸和貯存過程中造成的損壞。對拆卸下來的腳手架材料應及時進行維修保養,晚剔除不合格品(不能保證安全使用者)。
2、確保腳手架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足夠的堅固性。普通腳手架的構造應符合有關規程規定;特殊工程腳手架,如重荷載(同時作業超過兩層等)腳手架、施工荷載顯著偏於一側的腳手架和高度超過15m的腳手架必須進行設計和計算。
3、計算處理腳手架地基。要確保地基具有足夠的承載力(高層和重荷載腳手架應進行架子基礎設計),避免腳手架發生局部懸空或沉降;腳手架應設置足夠多的牢固連牆點,依靠建築結構的整體剛度來加強和確保整片腳手架的穩定性。
4、確保腳手架搭設質量
(1)架子地基應平整,鋼管腳手架的立桿底部應採用柱座或墊木,木質或竹質腳手架的立桿應埋入地下30~50mm,挖好土坑後,將坑底夯實,在立桿底部加枕木或平整的石塊或磚頭。一般均應設置掃地桿。不得在未經處理的起伏不平和軟硬不一的地面上直接搭設腳手架。
(2)嚴格按照設計規定的構造尺寸進行搭設,控制好立桿的垂直偏差和橫桿的水平偏差,並確保節點連接達到要求(綁好、擰緊或插掛好)。
(3)腳手板要鋪滿、鋪平和鋪穩,不得有探頭板。
(4)搭設過程中要及時設置連牆桿、斜撐桿、剪刀撐以及必要的纜繩和吊索,避免腳手架在搭設過程中發生偏斜和傾覆。
(5)在牆面、屋面或其他構築上搭設腳手架時,均應驗算其結構的承受強度,如果強度不夠要採取必要的措施。
(6)搭設完畢後應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後方能使用,並作好記錄和簽字。高層建築腳手架在使用前更應進行嚴格檢查,並對腳手架實行掛牌制度,腳手架的搭設和驗收年、月、日,該腳手架的技術性能及搭設負責人和單位都要寫在標牌上。
5、嚴格控制使用荷載,確保有較大的安全儲備。
(1)使用荷載以腳手板上實際作用的荷載為准。一般傳統搭法的多立桿式腳手架其使用均布荷載不得超過2648N/㎡;在腳手板上堆磚,只允許單行側擺3層。對於橋式和吊、掛、挑等腳手架的控制荷載,則應適當降低,或通過試驗和計算確定。
(2)由於腳手架的搭設不像建築結構那樣嚴格,且使用荷載的變動性也較大,因此,需要留有適當的安全儲備,一般安全系數為3.0。
6、要有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
(1)作業層的外側或臨街面應設擋板、圍柵或安全網。
(2)設置供上下人員使用(包括攜帶工具和少量物料)的安全扶梯、爬梯或斜道,斜道上應有可靠的防滑措施。嚴禁作業人員在腳手架上攀登或手持物件上下。
(3)在腳手架上同時進行多層作業的情況下,各作業層之間應設置可靠的防護柵欄,以防止上層墜物傷及下層作業人員。
(4)吊、掛式腳架使用的排架、橋架、吊架、吊籃、鋼絲繩和其它繩索,使用前要作荷載試驗,必須滿足規定的安全系數,升降設備必須有可靠的制動裝置。
(5)必須有良好的防電、避雷裝置,鋼腳手架、鋼垂直運輸架均應有可靠接地,雷雨季節高於四周建築物的腳手架和垂直運輸架應設避雷裝置。
7、嚴格禁止下列違章作業行為:
(1)利用腳手架吊運重物。
(2)作業人員在架子上下相互拋遞工具和材料等。
(3)推手推車在架子上跑動。
(4)在腳手架上拉結吊裝繩索。
(5)任意拆除腳手架部件和連牆桿件。
(6)在腳手架底部或近旁進行開挖溝槽影響腳手架地基穩定的施工作業。
(7)起吊構件碰撞或扯動腳手架。
(8)使用竹質材料和承插式負管搭設單排腳手架。
(9)加強使用過程中的檢查,發現立桿沉陷或懸空、連接松動、架子歪斜、桿件變形、腳手板上結冰等應立即處理。在上述問題沒有解決之前嚴禁使用。
(10)其他腳手架搭設時應嚴格禁止鋼木混搭和鋼竹混搭。由於冬閑或其他原因致使腳手架較長時間不用、又不能拆除的腳手架,在重新使用之前必須經有關部門和人員檢查,驗收合格後方可恢復使用。
3. 建築工地外架用鋼管具體叫什麼鋼管
一般是:Φ48×3.5鋼管
鋼管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直縫電焊鋼管》(GB/T 13793)或《低壓流體版輸送用焊接鋼管》(GB/T 3092)中規權定的3號普通鋼管,其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碳素結構鋼》(GB/T 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
扣件採用可鍛鑄鐵製造的標准機件,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鋼管腳手架扣件》(GB
15831)的規定。扣件的附件(T形螺栓、螺母、墊圈)採用材料符合《碳素結構鋼》(GB/T 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
4. 有誰知道腳手架和內鋼管架的區別和間距尺寸
腳手架從搭設材質上說,有竹、木和鋼管腳手架。鋼管腳手架中又分扣專件式、碗扣式、承屬 插式等;按搭設的立桿排數,又可分單排架、 雙排架和滿堂架。按搭設的用途,又可分為砌築架、裝修架;按搭設的位置可分為外腳手架和內腳手架。下面小編就簡單介紹一下幾種常用鋼管架搭建和腳手架搭建的類型。
設在建築物或構築物的外圍的腳手架稱為外腳手架。外腳手架應從地面搭起,所以,也叫落地式腳手架,一般來講建築物多高,其架子就要搭多高。外腳手架又可分為單排腳手架和雙排腳手架。
設在建築物或構築物內的腳手架稱為內腳手架。內腳手架的主要類型有:馬凳式內腳手架以及支柱式腳內手架。
工具式腳手架有懸挑腳手架,吊籃腳手架和吊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掛腳手架以及門式鋼管腳手架。
5. 腳手架的分類
7.1腳手架種類和基本要求
--------------------------------------------------------------------------------
隨著建築施工技術的發展,腳手架的種類也愈來愈多。從搭設材質上說,有竹、木和鋼管腳手架。鋼管腳手架中又分扣件式、碗扣式、承插式等;按搭設的立桿排數,又可分單排架、雙排架和滿堂架。按搭設的用途,又可分為砌築架、裝修架;按搭設的位置可分為外腳手架和內腳手架。腳手架分為下列三大類。
7.1.1外腳手架
搭設在建築物或構築物的外圍的腳手架稱為外腳手架。外腳手架應從地面搭起,所以,也叫落地式腳手架,一般來講建築物多高,其架子就要搭多高。
(1)單排腳手架:它由落地的許多單排立桿與大、小橫桿、掃地桿等綁扎或扣接而成。
(2)雙排腳手架:它由落地的許多里、外兩排立桿與大、小橫桿、掃地桿等綁扎或扣接而成。
7.1.2內腳手架
搭設在建築物或構築物內的腳手架稱為內腳手架。主要有:
(1)馬凳式內腳手架;
(2)支柱式腳內手架。
7.1.3工具式腳手架
1.懸挑腳手架
用外腳手架桿件φ48mm×3.5mm鋼管或型鋼做挑梁,一端固定在樓板上,另一端懸出建築物以外,在上面綁兩根大橫桿,確定腳手架的寬度,在這個懸挑桿上搭設腳手架,就叫做懸挑腳手架。腳手架的架體按外腳手架的設計計算方法計算。其構造也要符合外腳手架的規定。
2.吊籃腳手架
吊籃的最大長度不得超過8m,寬度為0.8~1.0m,高度不應超過兩層,每層高度不得超過2m。吊籃頂部需設護頭棚,外側和兩端用安全網封嚴。懸掛吊籃的挑梁應按設計規定與建築物結構固定牢靠。
3.附著式升降腳手架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也稱整體提升腳手架或爬架。它是在建築物的四周搭設一段高12.8m的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附著在建築物上,沿著建築物自行升降。這樣即節約了大量腳手架材料,又可提高工效,又減少了工人在高空搭設腳手架的危險,應該說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是腳手架工程的一大技術進步。
4.掛腳手架
將腳手架掛在牆上或柱上事先預埋的掛鉤上,在掛架上鋪以腳手板而成。
5.門式鋼管腳手架
以門架、交叉支撐、連接棒、掛扣式腳手板、鎖臂等組成的基本結構稱為門式鋼管腳手架。
7.1.4對腳手架的基本要求
寬度應滿足工人操作、材料堆置和運輸的需要,腳手架的寬度一般為1.5~2.0m;並保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構造簡單;裝拆方便並能多次周轉使用。
6. 鋼管腳手架一般有哪幾種形式
按其搭復設位置分為外腳手架和內腳制手架
按其所用材料分為木腳手架、竹腳手架、鋼管腳手架;
按其構造形式分為多立門式、門型、橋式、懸挑式、掛式、爬升式腳手架等。
7. 落地式鋼管外腳手和門式鋼管腳手架有什麼區別呢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 一般由鋼管桿件、扣件,底座,腳手板,安全網等組成 鋼管桿件: 一般有兩種,一種外徑48mm,壁厚3.5mm;另一種外徑51mm,壁厚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