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縫鋼管 > 鞍鋼股份無縫鋼管廠怎麼樣

鞍鋼股份無縫鋼管廠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7-22 06:28:21

無縫鋼管企業選哪家

無縫鋼管企業推薦:Ansteel鞍鋼、新冶鋼、LIDA利達、友發鋼管、包鋼。

1、Ansteel鞍鋼

鞍鋼與攀鋼於2010年5月聯合重組為鞍鋼集團公司。鞍鋼是新中國第一個恢復建設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最早建成的鋼鐵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共和國鋼鐵工業的長子」;攀鋼是我國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防軍工配套服務的重要基地和最大的三線企業。

2、新冶鋼

湖北新冶鋼有限公司,建於1948年,知名的中厚壁無縫鋼管生產基地,主要生產軸承鋼/齒輪鋼/工模具鋼/系泊鏈鋼/高壓鍋爐管/特種無縫鋼管及耐熱合金等產品的鋼鐵企業。

3、LIDA利達

LIDA利達擁有高頻焊管生產線11條(ф21.3mm-ф340mm),縱剪線8條,熱浸鍍鋅鋼管生產線10條(ф21.30-ф219.10),鋼塑復合管生產線6條(ф21.30-ф219.10)已經形成年產高頻焊接鋼管近100萬噸,熱浸鍍鋅鋼管近40萬噸,鋼塑復合鋼管3萬噸。

4、友發鋼管

國內綜合實力較強的焊接鋼管專業製造商,集直縫焊管/熱鍍鋅鋼管/方矩形鋼管/塗塑復合鋼管/螺旋焊管等多種產品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友發研製的「鋼管自動打包機」、「多推拉桿鋼管鍍鋅裝置」、「熱管余熱回收蒸發器」等創新成果,在同行業得到廣泛應用,為鋼管行業提質增效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5、包鋼

包鋼擁有「包鋼股份」和「包鋼稀土」兩個上市公司,是我國主要鋼軌生產基地之一、品種規格較齊全的無縫鋼管生產基地之一、西北地區最大的板材生產基地,是我國稀土工業的發端和最大的稀土科研、生產基地。

Ⅱ 中國的第一根鋼管出自那裡

鞍鋼無縫鋼管廠。鞍鋼無縫鋼管廠於1953年10月27日成功地生產出我國第一根無縫鋼管專,工期一屬年零三個月又十三天。

鞍鋼無縫鋼管廠是中國第一座無縫鋼管廠,1952年7月14日正式動工,1953年10月31日提前完工,全部移交生產部門。它是聞名全國的鞍鋼「三大工程」之一,被譽為新中國無縫鋼管的「搖籃」,1953年10月27日,無縫鋼管廠生產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根無縫鋼管。

(2)鞍鋼股份無縫鋼管廠怎麼樣擴展閱讀

生產過程:

1948年,鞍山解放,中共鞍山市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盡快恢復鞍鋼生產。廠里缺備件材料,工人就想方設法到廢品堆里找。

1953年10月27日,鞍鋼幾乎所有的工人都提前來到了工廠,緊張又興奮。下午2點半,操作台上的工人們各就各位。

一錠通紅的鋼坯,從1200度高溫加熱爐里滾出,鑽過穿孔機。當火紅的鋼管頭緩緩露出,在場的人無不歡呼雀躍。新中國第一根無縫鋼管誕生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鞍鋼無縫鋼管廠

Ⅲ 詳細介紹一下著名的鞍鋼三大工程

新中國的工業化戰略以重工業為重點,共產黨人一直在摸索一條自己的建設社版會主義強國的道路。權1953年,以大型軋鋼廠、無縫鋼管廠和七號高爐組成的鞍鋼「三大工程」竣工,為全國鋼鐵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也成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標志性事件。

「三大工程」佔了新中國工業化建設的無數個「第一」——它是「一五」計劃中位列首席的頭號工程,是我國第一個鋼鐵基地,是新中國重工業建設中首批竣工投入生產的重點工程。在毛澤東1949年12月出訪莫斯科時簽訂的蘇聯幫助中國建設的50個工程項目中,鞍鋼列於榜首。

(3)鞍鋼股份無縫鋼管廠怎麼樣擴展閱讀

1956年是一個創造了許多「第一」的年份。「一五」計劃中的許多項目即將建成或者已經建成。包鋼和武鋼項目相繼上馬;新中國第一批12輛國產汽車開出了廠房;沈陽飛機製造廠生產出了中國第一架噴氣式殲擊機……中國大地上第一次形成了工業體系的雛形。

鞍鋼的七號高爐出現了壓產,高爐需要陶瓷元件,但國產的陶瓷元件卻屢屢不達標。1956年,輕重工業的建設比例達到極度傾斜的1:9,工業大量分布在沿海地帶,不均衡的狀況已經顯現。

Ⅳ 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的簡介

鞍山鋼鐵集抄團公司現有職工20餘萬人襲,工人數15.2萬人,鞍鋼附企職工人數11.4萬人,其中科技人員近3萬人。佔地面積120平方千米,下屬8個二級公司、16個廠礦(包括采礦、選礦、燒結、煉鐵、煉鋼、開坯、軋材主體生產以及化工、耐火、機修、動力、運輸、修建、綜合利用等輔助生產部門)、10餘所科研設計部門、9所大中專院校、13座綜合醫院。公司擁有設備總重量93萬噸,固定資產原值101億元,具有年產鐵礦石2500萬噸、生鐵770萬噸 、鋼800萬噸,鋼材560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工業總產值49億元。所產鋼材有600多種,規格達2萬多個,供應冶金、煤炭、電力等全國30多個行業,並向港澳地區、日本、東南亞和世界其他地區出口。
鞍山鋼鐵公司是中國特大型國有企業周圍還蘊藏著豐富的菱鎂石礦、石灰石礦、粘土礦、錳礦等,為黑色冶金提供了難得的輔助原料。

Ⅳ 說說武鋼和寶鋼,鞍鋼的綜合比較優勢!

1.鞍鋼靠近鐵礦產地;寶鋼交通便利,臨海型,但是要從澳洲進口鐵礦。
2.鞍鋼技術水平相對較低。
3.建設的背景不同,鞍鋼是老大哥企業;寶鋼是日本幫助建設的,是行業老大。
鞍鋼集團公司(簡稱鞍鋼集團或鞍鋼):成立於2010年5月,由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簡稱鞍山鋼鐵)和攀鋼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攀鋼)聯合重組而成。鞍山鋼鐵始建於1916年,是新中國第一個恢復建設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最早建成的鋼鐵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共和國鋼鐵工業的長子」;攀鋼是世界最大的產釩企業,是我國最大的鈦原料和重要的鈦白粉生產基地以及重要的鐵路用鋼、無縫鋼管、特殊鋼生產基地。重組後的鞍鋼集團公司已形成跨區域、多基地、國際化的發展格局,成為國內布局完善、最具有資源優勢的鋼鐵企業。曾獲得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首批「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示範單位」榮譽稱號和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成就獎。是國內首傢具有成套技術輸出能力的鋼鐵企業。2011年名列世界500強第462名。目前,鞍鋼集團具備鋼鐵產能3860萬噸。

Ⅵ 鞍鋼股份無縫鋼管廠的用途及優勢

鋼管與圓鋼等實心鋼材相比,在抗彎抗扭強度相同時,重量較輕,是一種經濟截內面鋼材,廣泛容用於製造結構件和機械零件,如石油鑽桿、汽車傳動軸、自行車架以及建築施工中用的鋼腳手架等 用鋼管製造環形零件,可提高材料利用率,簡化製造工序,節約材料和加工工時,如滾動軸承套圈、千斤頂套等,目前已廣泛用鋼管來製造。鋼管還是各種常規武器不可缺少的材料,槍管、炮筒等都要鋼管來製造。鋼管按橫截面積形狀的不同可分為圓管和異型管。由於在周長相等的條件下,圓面積最大,用圓形管可以輸送更多的流體。此外,圓環截面在承受內部或外部徑向壓力時,受力較均勻,因此,絕大多數鋼管是圓管。 但是,圓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受平面彎曲的條件下,圓管就不如方、矩形管抗彎強度大,一些農機具骨架、鋼木傢具等就常用方、矩形管。根據不同用途還需有其他截面形狀的異型鋼管。

Ⅶ 鞍鋼無縫鋼管廠現在還有嗎

當然有了。
鞍鋼股份公司無縫鋼管廠,是新中國第一座無縫鋼管廠。於1953年12月26日正式竣工投產,是聞名全國的鞍鋼「三大工程」之一,被譽為新中國無縫鋼管的「搖籃」,是國內重點無縫鋼管生產企業之一。
鞍鋼股份公司無縫鋼管廠主要產品包括:石油油管、外加厚石油油管、GP石油油管、AG80隔熱石油油管、石油套管、GP石油套管、石油接箍管、石油鑽桿管、管線管;結構管、流體管、高中低壓鍋爐管、高壓化肥管、石油裂化管、地質鑽探管、軍工用管、航天航空用管、汽車半軸管、液壓支柱管、高壓氣瓶管、機械加工管等。
鞍鋼股份公司無縫鋼管廠,高度重視產品質量。1997年,通過ISO9002質量管理體系認證;1998年,通過美國石油協會API認證;2001年,通過ISO14001環境體系認證;2002年,通過GB/T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已經形成一整套完善的職業健康、環境保護、安全管理、產品質量保證體系。1999-2004年,獲得中國冶金產品實物金杯獎。2002-2005年,連續4年獲遼寧省用戶滿意企業。生產的高端石油管系列產品大量打入國內重點油田和北美、歐洲、澳洲、東南亞等國際市場。

Ⅷ 什麼時候開始批量生產無縫鋼管

什麼時候開始批量生產鋒冊無縫鋼管?鞍鋼股份公司無縫鋼管廠是新中國第一座無縫鋼管廠,於1953年12月26日正式竣工投產滾兆,也就是1953年12月26日之後開始批量生產無縫鋼管大基租。

Ⅸ 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的歷史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俄國戰敗後簽訂了《朴茨茅斯和約》,日本奪取了原由俄國控制的長春至大連之間的南滿鐵路和旅大租借地。
1906年,日本為加強對東北的政治和經濟侵略,於大連設立了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作為在經濟上侵略中國東北地區的大本營。
1909年8月,滿鐵派人對鞍山地區進行非法的秘密探礦,先後調查了鐵石山、西鞍山、東鞍山、大孤山、櫻桃園、關門山、小嶺子、弓長嶺等十餘座鐵礦山,並發現了大石橋菱鎂礦、煙台粘土礦等資源,發現鞍山地區是開礦建廠冶煉鋼鐵的寶地。
於是滿鐵總裁中村雄次郎提出掠奪鞍山地區鋼鐵資源的計劃,由大漢奸於沖漢和日本人鐮田彌助出面,組建中日合辦振興鐵礦無限公司。
1916年7月中日合辦振興鐵礦無限公司總局在奉天成立,資本14萬日元,名義上中日投資各半,實則由滿鐵全額初資。在千山設采礦總局,兩年後總局遷鞍山。1917年獲得了大孤山、櫻桃園、東鞍山、西鞍山、王家堡子、對面山、關門山、小嶺子、鐵石山等8個礦區的開采權。其總面積達14578畝。1921年又獲得的白家堡子、一擔山、新關門山等3個礦區的開采權。僅在1926年—1933 年采量480萬噸。該總局經營到1940年宣布解散,並入昭和制鋼所。
1916年滿鐵在辦公司的同時開始鞍山制鐵所的建廠工作。1916年,日本政府批准建立鞍山制鐵所,1917年4月3日舉行「地鎮祭」, 動工修建高爐。1918年5月15日,「鞍山制鐵所」正式成立,八田郁太郎任鞍山制鐵所所長,建廠工程大部分在年底完成。1919年3月,煉焦廠開始生產焦炭。4月29日,1號高爐點火,標志鞍山制鐵所正式投產。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佔領了東北全境。1933年,日本政府在軍部支持下,將原定在朝鮮興建的昭和制鋼所改遷鞍山,由滿鐵全額出資,在鞍山制鐵所已有基礎上,興建制鋼廠、軋材廠,成為鋼鐵聯合企業。株式會社鞍山昭和制鋼所為日本法人,屬滿鐵的子會社,社長為伍堂卓雄。昭和制鋼所成立前與滿鐵簽訂了繼續僱用原鞍山制鐵所全部工作人員的協議,從而兼並了鞍山制鐵所。1936年6月4日,振興公司將大孤山等11個礦區的礦業權租給昭和制鐵所直接從事開采。1937年7月1日,昭和制鋼所接管了振興公司的產權債務。1940年12月7日,昭和制鋼所辦完了礦轉讓手續,徹底兼並了振興鐵礦無限公司,形成了采礦、選礦、煉鐵、軋鋼的連續生產作業系統。
隨著日本軍備規模的擴大,鞍鋼的生產規模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到1941年,已經具備年產生鐵250萬噸、鋼錠130萬噸、鋼材75萬噸的能力。其鋼鐵生產能力占日本控制的總生產能力的28.4%,規模僅次於九州的八幡制鐵所(今天的新日鐵)。當時滿洲國另外一個鋼鐵生產企業——本溪湖煤鋼會社(隸屬於日本大倉財閥),規模僅相當於昭和制鋼所的三分之一。
到1943年,昭和制鋼所的生產能力達到最高,當年生產鐵130萬噸、鋼84.3萬噸、鋼材49.5萬噸。據《鞍山志·鞍鋼卷》記載:「1935年—1945年,昭和制鋼所及滿洲制鐵會社鞍山工廠累計生產生鐵905.6萬噸、鋼547.4萬噸、鋼材327.8萬噸。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無條件投降後,8月26日,蘇軍到達鞍山。從1945年9月下旬到11月上旬,僅40多天時間里,蘇聯紅軍監押數萬名日本戰俘,將鞍鋼的機械設備連同其他一些物資共達七萬余噸拆卸運走。尤其是一些關鍵設備被竊取之後,整個工業生產能力下降為零,破壞極為嚴重。此外,蘇軍撤離鞍山後,社會秩序混亂,一些居民乘機拆卸並拿走了鞍鋼的一部分運輸皮帶、滾珠、油脂、小型馬達和電線等等,亦造成了一些損失。
國民黨資源委員會調查報告指出,鞍鋼的原有設備,完好的部分多被拆遷到了蘇聯的馬格尼托哥爾斯克、車里雅賓斯克等地鋼鐵工廠。一些拆遷時損壞的殘次設備下落不明,估計已經被回爐或報廢。
1948前蘇聯紅軍撤退後,在國民黨統治的22個月中,鞍鋼總共只生產了9500噸鋼,到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時,已是千瘡百孔、滿目凄涼了。這期間,城市遭到嚴重破壞,鞍鋼破敗荒涼,市街蕭條零亂,水、電、煤氣停供,工人失業,居民外流,建成區僅剩9萬人口。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鞍山和鞍鋼才真正回到人民的手中。
1948年11月2日,人民解放軍攻克沈陽,東北全境宣告解放。1948年12月26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批准成立鞍山鋼鐵公司,同時宣布撤銷鞍山鋼鐵廠。 翌年4月鞍鋼在邵象華等專家努力下恢復生產。7月9日鞍山鋼鐵公司舉行開工典禮,並進行了大規模技術改造和基本建設。 鞍鋼成立後組建了機構:設4處、9部,29個廠礦。(即:秘書處、計劃處、人事處、經理處、制鐵部、運輸部、煉焦、化工、煉鐵、選礦、煉鋼、耐火、軋鋼、中型、鋼管、薄板、氧氣、發電、給水、燃氣、製造一廠、製造二廠、制釘、鋼繩、機修、電修、裝配、造廠及弓長嶺礦、小房身礦、櫻桃園礦、雙廟子礦等。此處設置了職工醫院,工業學校等。公司職工有10512人,其中有職員486人,技術人員418人,工人 9608人。) 為了盡快恢復生產,鞍鋼從沈陽、丹東等地接回保護下來的14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量才任用。成立了專家組,起草修復鞍鋼計劃方案。並做好遺留下的日本技術人員的工作,發揮這些人的技術特長,使鞍鋼生產能力到1949年底達到產礦石51萬噸,生鐵及鋼分別為20萬噸位,鋼坯50萬噸,鋼材30萬噸。為了解決設備緊缺問題,鞍山市發動了全市人民獻器材活動。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獻交器材1123種21萬件。1948年12月到949年 1月,鞍鋼職工4255名獻出器材62400件,從而解決了鞍鋼修復設備急需。接著又展開了生產立功競賽等活動,促進修復進度加快。1949年3、4月間有部分廠先後復工。4月5日煉出第一爐鋼。5月1日中央派賀龍出席煉鋼廠復工典禮。6月又煉出第一爐鐵水。年底基本恢復生產。1950年從全國各地調來500多縣地級以上幹部支援鞍鋼,從中南、華南招500多名文化素質高、有專業技術知識的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這時期一邊堅持生產,一邊修復,想盡一切辦法,包括從湖北大冶、四川重慶等地將國民黨時期殘存的鋼鐵工業設備調集到鞍鋼,以及花費外匯通過香港向瑞士、瑞典購買重要器件設備,才使其恢復生產的。1950年3月27日中蘇簽定《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恢復和改建鞍鋼技術援助協議書》。1952年3月19日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黨組就全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方針、速度與分布問題向中共中央提出報告,建議:1、集中全國力量,特別是技術人員,首先進行鞍鋼的恢復與改建,爭取迅速完工。2、確定大冶為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開始建設的第二個鋼鐵基地。3、大 冶的設計工作委託蘇聯進行。4、正式通知蘇聯,本溪在「一五」期間只恢復偽滿時留下現未開工的2座高爐、2排煉焦爐和相應的礦山、選礦等工程。中共中央於5月6日批示同意。5月4日中共中央作出《集中全國力量,首先建設鞍鋼》的決定。7月14日鞍鋼三大工程之一的無縫鋼管廠動工建設。由蘇聯專家進行技術指導並提供設備支援(由中國利用蘇聯貸款購買,多是從西里西亞繳獲的和蘇聯替換下來的翻新二手設備)。1953年3月19日,完全依靠自己力量修復的鞍鋼8號高爐開工。
到1952年殘存在鞍鋼的設備全部恢復生產。煉鋼煉鐵、焦爐、礦山、平爐、高爐、選礦及其他廠礦都已生產。這時期國家總投資達2.32億元。這時期總人數為6.76萬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629人。
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國家集中力量建設鞍鋼。擴大鞍鋼生產規模,建設大型國有聯合生產企業,在原生產規模基礎上完成48項主要工程的改造改建和擴建;達到生產鐵250萬噸,鋼320萬噸,鋼材250萬噸。一五期間實現37項重點工程。其中包括大型軋鋼、無縫鋼管、煉鐵高爐三大工程。到1957年一五計劃完成、鞍鋼全面得到改造和擴建生產能力超過原計劃指標。這一時期出現了王崇倫,被譽為「走在時間前面的人」.1957生鐵產量達336.1萬噸,鋼291.07萬噸,鋼材192.39萬噸。國家投資17.59億元,上繳利潤 22.4億元。為此,鞍鋼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大型鋼鐵基地,被譽為祖國的鋼都。
鞍山鋼鐵公司成立,一五計劃時期(1953年底 ),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以鞍山鋼鐵公司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地形成了.翌年7 月 9 日在廢墟上開工,迅速恢復了生產,並進行了大規模技術改造和基本建設。現總佔地面積 176 平方公里,其中工業用地 129.19 平方公里。 集團公司擁有 6 座大型鐵礦山、 4 個選礦廠、 1 個煉鐵總廠、 2 個煉鋼廠、 13 個軋鋼廠和焦化、耐火、機械、動力、運輸、建設、綜合利用等輔助配套單位,以及技術中心、設計研究院、自動化公司等科研、設計單位。生鐵、鋼、鋼材的綜合能力均在 1000 萬噸以上。
建國以來,鞍鋼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1949 年至 2004 年,鞍鋼共生產鋼 3.21 億噸、生鐵 3.16 億噸、鋼材 2.22 億噸。上繳利稅 835 億元,相當於國家同期對鞍鋼投資的 15.4 倍,並向全國冶金行業輸送技術人才 5 萬餘人。 鞍鋼目前能夠生產 700 多個品種、 25000 多個規格的鋼材產品。全面通過 IS09002 質量體系認證,船用鋼通過 9 國船級社認證,石油管通過 API認證。 在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過程中,鞍鋼採用環保新工藝、新技術,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環境治理,廠區上空呈現一片藍天。建成了日處理能力 22 萬噸的工業污水處理廠,每天可回收利用循環水 16.8 萬噸。 加強了礦山排岩場和尾礦壩的生態恢復治理,目前已完成礦山復墾面積 155 公頃,植樹 60 萬株。廠區綠化面積達到 34.2 %。鋼鐵主體通過 ISO14000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 OSHMS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鋼材產品按國際和國際先進水平標准組織生產有了可靠保證。
1995 年以來,鞍鋼按照「改革、改組、改造、加強企業管理」的要求,不斷深化企業改革,形成母子公司體制框架,現代企業制度初步建立。不斷探索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成立了鞍鋼集團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創建了鞍鋼新軋鋼股份有限公司,其股票在香港和深圳上市。不斷進行大規模技術改造,走出了一條「高起點、少投入、快產出、高效益」的老企業技術改造新路子,主體技術裝備和生產工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了從熱軋板、冷軋板到鍍鋅板、彩塗板、冷軋硅鋼的完整產品系列。鞍鋼成為國內能夠生產轎車面板的少數鋼鐵企業之一和全球最大的集裝箱鋼板供貨企業。
建精品基地,創世界品牌,是鞍鋼人在市場經濟的錘煉中形成的堅定的經營理念和不懈的追求。到 2006 年,形成以汽車板、家電板、集裝箱板、管線鋼、冷軋硅鋼等為主導產品的 1600 萬噸鋼精品板材基地;到 2010 年前,使鞍鋼整體規模達到 2000 萬噸鋼以上,成為世界一流鋼鐵企業,進入世界 500 強。
該企業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6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三十一,2007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四十八。

Ⅹ 鞍鋼股份的公司簡介

經過近六十年的建設和發展,鞍鋼己形成從采礦、選礦、煉鐵、煉鋼到軋鋼綜合配套,以及焦化、耐火、動力、運輸、冶金機械、建設、技術研發、設計、自動化、綜合利用等輔助單位組成的大型鋼鐵企業集團。能夠生產 700 多個品種、 25000 多個規格的鋼鐵產品。形成年生產鐵 1600 萬噸,鋼 1600 萬噸,鋼材 1500 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
「九五」以來,鞍鋼按照「改革、改組、改造、加強企業管理」的要求,加快改革發展,使鞍鋼發生了「舊貌換新顏」的歷史巨變。通過不斷深化改革,形成了母子公司體制框架,現代企業制度初步建立。不斷探索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組建了鞍鋼集團新軋鋼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後,成功地收購鞍鋼集團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實現鞍鋼主體整體上市,現己更名為鞍鋼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子公司己成功轉制。不斷進行大規模技術改造,走出了一條「高起點、少投入、快產出、高效益」的技術改造新路子,主體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施「建精品基地,創世界品牌」戰略,建成年產 1600 萬噸鋼精品基地。形成了從熱軋板、冷軋板到鍍鋅板、彩塗板,冷軋硅鋼、重軌、無縫鋼管、型材、建材等完整產品系列。建成了以汽車板、家電板、集裝箱板、造船板、管線鋼、冷軋硅鋼為主導的板材精品生產基地。成為目前國內能夠生產高檔轎車面板的鋼鐵企業之一和全球最大的集裝箱鋼板供貨企業。
鞍鋼「建精品基地,創世界品牌」己取得巨大成效。在東部建成年產 1100 萬噸鋼精品基地的基礎上,鞍鋼立足自己力量建設的大規模現代化鋼鐵廠西部 500 萬噸板材精品基地已經建成,其技術自主創新、設備國產化程度和先進水平堪稱國內一流。
鞍鋼依靠自主創新,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短流程中薄板坯連鑄連軋帶鋼技術,並成功輸出山東濟鋼,實現了由產品輸出到成套技術輸出的轉變,改寫了我國冶金重大成套設計依賴進口的歷史。企業綜合競爭力進入國際先進企業行列,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
鞍鋼全面通過 ISO9002 質量體系認證,船用鋼通過 9 國船級社認證,石油管通過 API 認證,建築材料獲英國勞氏公司 CE 標志認證書,鋼鐵主體通過 ISO14000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 OSHMS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鋼材產品按國際先進水平標准組織生產有了可靠保證.鞍鋼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在加快改革和發展的過程中,通過採用新技術、新工藝和加強管理,不斷降低生產能耗,強化環境治理和保護,合理利用「三廢」,實施綠色生產,保護生態環境,打造了一個綠樹蔥蘢,草翠花香,天藍水美的新鞍鋼。鞍鋼己確定了今後一個時期「壯大鋼鐵主體、做強相關產業、推進跨國經營、實現持續發展」的總體發展戰略和到 2010 年進入世界 500 強,成為最具國際競爭力的鋼鐵企業的奮斗目標。鞍鋼正加快發展步伐,向新的宏偉目標奮進。

閱讀全文

與鞍鋼股份無縫鋼管廠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鋁澆鑄的雞蛋托模具30個多少錢 瀏覽:526
超人鋼鐵之軀片尾曲叫什麼 瀏覽:170
第三方資管和P2P的區別 瀏覽:347
鑄石板和鋼板用什麼粘接 瀏覽:535
鋼筋木窗怎麼拆 瀏覽:179
不銹鋼與碳鋼哪個耐磨性好 瀏覽:787
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科長能掙多少 瀏覽:562
鋼管帶水如何開口 瀏覽:501
9米的32的鋼筋多少根一捆 瀏覽:893
核桃酥用模具怎麼做 瀏覽:646
上水管什麼時候用鋼管 瀏覽:807
不銹鋼外殼屬於什麼稅收分類 瀏覽:191
不銹鋼管用什麼做的 瀏覽:577
不銹鋼管用什麼管碼 瀏覽:166
巴氏合金用來製造什麼滑動軸承的 瀏覽:75
重慶的鋼材市場在哪裡 瀏覽:157
電阻焊接後為什麼變大 瀏覽:180
鋼筋原材使用部位怎麼寫 瀏覽:818
普通鋼管與鑄鐵有什麼區別 瀏覽:902
北京哪裡有賣不銹鋼大門的 瀏覽: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