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檢尺算?說具體點
⑵ 不銹鋼管一般定尺都有多少米的定尺和不定尺的價格不同么可以給我一個常用的不銹鋼管標准么
國內定尺 6米
國外定尺 5米八 6米 6米1
國外是因為貨櫃的關系
⑶ 無縫鋼管國標定尺長度幾米
國標是無縫鋼管的標准,無縫鋼管定尺最常見的長度是6米,還可以定尺7米、8米、9米、10米、11.8米、12米、5.8米
⑷ 無縫鋼管 Φ34*2*6100 具體表示什麼意思謝謝!
直徑34毫米 壁厚2毫米 長度是6100毫米,每根生產出來的長度必須是6100毫米,就是定尺
鋼管的長度單位一般都是毫米
⑸ 無縫鋼管為什麼不定尺
無縫鋼管在標准上(如API5L,ASTMA106 等等),有定尺和不定尺之分,有些特殊項目要求定尺,也是為了專儲運屬整齊,但大多數都是不定尺,因為生產過程中由於壁厚、坯料、過程都是動態的,必然使得成品的長度有差異,如果按定尺交貨,就會造成一部分短尺廢品,許多管子需要多切去部分,造成浪費,另外從使用的角度來看,管子一般都用做管線(一支一支地焊接起來),定尺也沒有必要。
⑹ 無縫鋼管應該是定尺的嗎
無縫鋼管一般是定尺狀態交貨,但也允許不定尺狀態交貨(雙方議定)。
⑺ 無縫鋼管長度中不定尺指的是什麼
不定尺是指凡產品尺寸(長度或寬度),在標准規定范圍內,而又不要求固定尺寸的叫不定尺。
不定尺長度又叫通常長度(通尺)。例如,159*4.5鍍鋅無縫管 其通常長度規定為8~12.5m。
按訂貨要求切成固定尺寸的稱為定尺。按定尺長度交貨時,所交鍍鋅無縫管必須具有需方在訂貨合同中指定的長度。例如,合同上註明按定尺長度6m 交貨,則所交貨的材料必須都是6m長的,短於6m 或長於6m 均為不合格。
但實際上交貨不可能都是6m 長,因此規定了允許有正偏差,而不允許有負偏差。(定尺長度不大於6m時,其允許偏差擴大到+30mm;定尺長度大於6m時,其允許偏差擴大到+50mm)。
(7)無縫管什麼叫定尺擴展閱讀
鋼管的長度尺寸:
①、一般以鋼管的外徑D 、內徑和壁厚S 的毫米(mm)數標定。
②、每種鋼管有規定的不同尺寸,如無縫鋼管外徑50mm的,壁厚有2.5-10mm 的15種;或者說相同壁厚5mm的,外徑有32-195mm的29種。又如焊接鋼管公稱口徑25mm的壁有3.25mm的普通鋼管和4mm的加厚鋼管。
⑻ 鋼管定尺長度
GB/T 8163-2008《流體輸送用無縫鋼管》標准規定:
1、根據需方要求,經供回需雙方協商,並在合同中答註明,鋼管可按定尺長度或倍尺長度交貨。
2、鋼管的定尺長度應在通常長度范圍內,全長允許偏差應符合以下規定:
a) 定尺長度不大於6000mm, +10/0mm;
b)定尺長度大於6000mm,+15/0mm。
參考資料:http://www.boilertube.cn/news/news166.html
⑼ 鋼管的尺寸術語
A、公稱尺寸:是標准中規定的名義尺寸,是用戶和生產企業希望得到的理想尺寸,也是合同中註明的訂貨尺寸。
B、實際尺寸:是生產過程中所得到的實際尺寸,該尺寸往往大於或小於公稱尺寸。這種大於或小於公稱尺寸的現象稱為偏差。
C、米重: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徑-壁厚) A、偏差:在生產過程中,由於實際尺寸難於達到公稱尺寸要求,即往往大於或小於公稱尺寸,所以標准中規定了實際尺寸與公稱尺寸之間允許有一差值。差值為正值的叫正偏差,差值為負值的叫負偏差。
B、公差:標准中規定的正、負偏差值絕對值之和叫做公差,亦叫公差帶。
偏差是有方向性的,即以正或負表示;公差是沒有方向性的,因此,把偏差值稱為正公差或負公差的叫法是錯誤的。 交貨長度又稱用戶要求長度或合同長度。標准中對交貨長度有以下幾種規定:
A、通常長度(又稱非定尺長度):凡長度在標准規定的長度范圍內而且無固定長度要求的,均稱為通常長度。例如結構管標准規定:熱軋(擠壓、擴)鋼管3000mm~12000mm;冷拔(軋)鋼管2000mmm~10500mm。
B、定尺長度:定尺長度應在通常長度范圍內,是合同中要求的某一固定長度尺寸。但實際操作中都切出絕對定尺長度是不大可能的,因此標准中對定尺長度規定了允許的正偏差值。
以結構管標准為:
生產定尺長度管比通常長度管的成材率下降幅度較大,生產企業提出加價要求是合理的。加價幅度各企業不盡一致,一般為基價基礎上加價10%左右。
C、倍尺長度:倍尺長度應在通常長度范圍內,合同中應註明單倍尺長度及構成總長度的倍數(例如3000mm×3,即3000mm的3倍數,總長為9000mm)。實際操作中,應在總長度的基礎上加上允許正偏差20mm,再加上每個單倍尺長度應留切口餘量。以結構管為例,規定留切口餘量:外徑≤159mm為5~10mm;外徑>159mm為10~15mm。
若標准中無倍尺長度偏差及切割餘量規定時,應由供需雙方協商並在合同中註明。倍尺長度同定尺長度一樣,會給生產企業帶來成材率大幅度降低,因此生產企業提出加價是合理的,其加價幅度同定尺長度加價幅度基本相同。
D、范圍長度:范圍長度在通常長度范圍內,當用戶要求其中某一固定范圍長度時,需在合同中註明。
例如:通常長度為3000~12000mm,而范圍定尺長度為6000~8000mm或8000~10000mm。
可見,范圍長度比定尺和倍尺長度要求寬松,但比通常長度加嚴很多,也會給生產企業帶來成材率的降低。因此生產企業提出加價是有道理的,其加價幅度一般在基價上加價4%左右。 鋼管在長度方向上呈曲線狀,用數字表示出其曲線度即叫彎曲度。標准中規定的彎曲度一般分為如下兩種:
A、局部彎曲度:用一米長直尺靠量在鋼管的最大彎曲處,測其弦高(mm),即為局部彎曲度數值,其單位為mm/m,表示方法如2.5mm/m。此種方法也適用於管端部彎曲度。
B、全長總彎曲度:用一根細繩,從管的兩端拉緊,測量鋼管彎曲處最大弦高(mm),然後換算成長度(以米計)的百分數,即為鋼管長度方向的全長彎曲度。
例如:鋼管長度為8m,測得最大弦高30mm,則該管全長彎曲度應為:
0.03÷8m×100%=0.375% 尺寸超差或叫尺寸超出標準的允許偏差。此處的尺寸主要指鋼管的外徑和壁厚。通常有人把尺寸超差習慣叫公差出格,這種把偏差和公差等同起來的叫法是不嚴密的,應叫偏差出格。此處的偏差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負的,很少在同一批鋼管中出現正、負偏差均出格的現象。
註:計算常用型材理論重量計算公式:
m=F×L×ρ
m—質量 Kg ;F—斷面積m2/m ;L—長度m ; ρ—密度 *Kg/m3
☆其中:F斷面積計算方法:
1、方鋼F= a2
2、鋼管 F=3.1416×$(D-$) D—直徑 $—厚度
3、鋼板、扁鋼F= a×$ a—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