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腳手架鋼管搭設要求
1、鋼管扣件腳手架搭設中應注意地基平整堅實,設置底座和墊板,並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積水浸泡地基。
2、根據連牆桿設置情況及荷載大小,常用敞開式雙排腳手架立桿。橫距一般1.05~1.55m,砌築腳手架步距一般為1.20~1.35m,裝飾或砌築、裝飾兩用的腳手架一般為1.80m,立桿縱距1.2~2.0m,其允許搭設高度為34~50m。當為單排設置時,立桿橫距1.2~1.4m,立桿縱距1.5~2.0m,允許搭設高度為24m。
3、縱向水平桿宜設置在立桿的內側,其長度不宜小於3跨,縱向水平桿可採用對接扣件,也可採用搭接。如採用對接扣件方法,則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如採用搭接連接,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m,並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
4、腳手架主節點(即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三桿緊靠的扣接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主節點處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應大於150mm。在雙排腳手架中,橫向水平桿靠牆一端的外伸長度不應大於立桿橫距的0.4倍,且不應大於500mm;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承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於縱距的1/2。
5、作業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離開牆面120~150mm;狹長型腳手板,如沖壓鋼腳手板、木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等,應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當腳手板長度小於2m時,可採用兩根橫向水平桿支承,但應將腳手板兩端與其可靠固定,嚴防傾翻。寬型的竹笆腳手板應按其主竹筋垂直於縱向水平桿方向鋪設,且採用對接平鋪,四個角應用鍍鋅鋼絲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
6、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或墊板。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於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於l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於500mm。
7、腳手架底層步距不應大於2m。立桿必須用連牆件與建築物可靠連接。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外,其餘各層接頭必須採用對接扣件連接。如採用對接方式,則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當採用搭接方式,則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m,應採用不少於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於l00mm。
8、連牆件的布置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於300mm,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一字型、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牆件,這種腳手架連牆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於建築物的層高,並不應大於4m(2步)。對高度24m以上的雙排腳手架,必須採用剛性連牆件與建築物可靠連接。
9、雙排腳手架應設剪刀撐與橫向斜撐,單排腳手架應設剪刀撐。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當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為45°時不應超過7根;當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為50°時不應超過6根;當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為60°時不應超過5根。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於4跨,且不應小於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60°之間;高度在24m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均必須在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並應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中間各道剪刀撐之間的凈距不應大於15m;高度在24m以上的雙排腳手架應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橫向斜撐應在同一節間,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型連續布置,斜撐的固定應符合有關規定;一字型、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均必須設置橫向斜撐,中間宜每隔6跨設置一道。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貳』 腳手架怎麼搭
第1節搭設方法和程序如下
1、將長3m的懸挑桿按1.6m的間距沿樓板面周邊均勻布置,每層用三排大橫桿(分別置於懸挑桿的後端和距離建築物0.5m處)將各懸挑桿扣結成片。使外橫桿距建築物外皮1.5m,將位於樓層之上的兩排大橫桿與在兩層樓板之間的立管上固定。
2、在大橫桿上搭設間距為800mm的小橫桿,小橫桿外端伸出大橫桿150mm,在牆柱處小橫桿內測頂住結構面,以增強架體穩定性。放上腳手板後將小橫桿兩端與大橫桿扣牢,腳手板應滿鋪、對頭鋪,不得有探頭板,且每塊均用鋼絲扎牢。
3、鋪設作業層小橫桿和腳手板。
以此類推逐層搭設。
第2節搭設腳手架注意事項
1、按照作業方案規定的構造要求和尺寸進行搭設。
2、採用外徑48mm、壁厚3.5mm的焊接鋼管;其化學成份及機械性能應符合《普通碳素鋼技術條件》(GB700-88)的規定。不得使用嚴重銹蝕或變形的鋼管。
3、選用直角、旋轉、對接扣件,且扣件應採用GB978-67《可鍛鑄鐵分類及技術條件》的規定,機械性能不低於KT33-8的可鍛鑄鐵製造。扣件附件採用的材料應符合《普通碳素鋼技術條件》(GB700 88)中A3的規定。螺紋應符合《普通螺紋》(GB196-81)的規定。墊圈應符合(GB95-86-85)的規定。
扣件質量要求:不得有裂紋、氣孔。在使用前將粘砂、燒冒口殘余、披縫、毛刺等消除干凈,表面進行防銹處理。
4、一層一層地搭設並與結構拉結好。
5、擰緊扣件(擰緊程度要適當),要求扭力矩控制在39~49N.m。當扣件擰緊鋼管時,開口處的最小距離應不小於5mm。
6、立桿的垂直偏差應小於20mm,同一大橫桿的水平偏差不大於300mm。
7、相鄰立桿的接頭錯開布置在不同的步距中,與相近大橫桿的間距不大於600mm。
8、大橫桿對接接頭錯開布置在不同的立桿步距中,與相近立桿的間距不大於600mm;相鄰步距的大橫桿錯開布置立桿里側和外側,以減少立桿的偏心受荷。
9、及時與結構拉結或採用臨時支頂,以確保搭設過程的安全。
10、搭設工人必須佩掛安全帶。
11、沒有完成的腳手架,在每日收工時,一定要確保架子及材料堆放的穩定,以免發生意外。
12、施工荷裁不得大於2700N/m2。
13、所有桿件必須按類型規格一致、顏色一致搭設整齊。
14、搭設後經驗收合格方可使用。
『叄』 腳手架安裝施工工藝流程
根據《建築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統一標准》要求;腳手架鋼管應採用國家標准GB/T13793或GB/T3091中規定的Q235普通鋼管,型號宜採用Φ48.3×3.6mm(方案按Φ48×3.0mm計算),材料進場應提供產品合格證且進行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扣件進入施工現場應檢查產品合格證,並應進行抽樣復試,技術性能應符合國家標准《鋼管腳手架扣件》的規定,扣件外觀檢查無裂紋,在螺栓擰緊力矩達到65N·m時,不得發生破壞。用黃色油漆刷腳手架立桿、大小橫桿、縱橫向掃地桿。
紅色油漆刷連牆件,黃黑相間雙色油漆刷腳手架外側防護欄桿、斜道防護欄桿、卸料平台防護欄桿。紅白相間雙色油漆刷剪刀撐、橫向斜撐、踢腳板、樓梯臨邊防護欄桿、施工電梯卸料平台臨邊防護欄桿。
腳手架外側防護必須使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網封閉,架體陰陽轉角處應設置4根立桿,大橫桿應連通封閉。主節點處必須設置縱橫向水平桿,立桿除頂層頂部外必須採用對接,大橫桿在架體轉角外可以搭接,剪刀撐必須搭接。
剪刀撐、連牆件必須隨外腳手架同步搭設、同步拆除,嚴禁後搭或先拆。落地式腳手架搭設高度不宜超過35m,高度在35~50m時必須採取卸荷措施,高度大於50m時必須採取卸荷措施並對專項方案進行專家論證。
腳手架基礎平整、夯實、混凝土硬化,基礎應採用100mm厚C25混凝土硬化,立桿底部設置底座或墊板。墊板應採用長度不少於2跨、厚度不小於50mm、寬度不小於200mm的木墊板。落地式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宜採用直接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
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於1m,緊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道邊坡的距離不小於500mm。腳手架基礎應考慮周邊設有排水措施,腳手架底座底面標高應高於室外自然地坪50mm。
立桿基礎外側設置截面不小於200mm×200mm的排水溝,保證腳手架基礎不積水,腳手架外側滿掛密目安全網,網目數不低於2000 目/100cm 2 ,網體豎向連接時採用網眼連接方式,每個網眼應用16#鐵絲與鋼管固定,網體橫 向連接時採取搭接方式,搭接長度不得小於200mm。
架體轉角部位應設置木枋作內襯以保證架體轉角處安全網線條美觀。腳手架外側自第二步起底部設180mm擋腳板,在高600mm與1200mm處各設同材質的防護欄桿一道。腳手架內側形成臨邊的,則按腳手架外側防護做法。
腳手架外排立桿、大橫桿表面刷黃色油漆,攔腰桿表面刷黃黑相間雙色油漆,外立面每隔3層或9m設置一道200mm高警示帶,固定於立桿外側。警示帶尺寸見圖示,表面刷紅白相間警示色油漆。作業層必須滿鋪腳手板,腳手板離建築物結構的距離不應大於150mm。
落地架第二層、懸挑架(爬架)首層,中間層不超過10m且不超過三層滿鋪一道硬質隔斷防護,並在兩層硬防護的中間部位張掛水平兜網,水平兜網必須兜掛至建築物結構。腳手架的內立桿距離體凈距一般不大於200mm,如大於200mm的必須鋪設平整牢固的站人片。
作業層腳手板與建築物之間的空隙大於150mm 時應做全封閉,防止人員和物料墜落。連牆件表面應刷紅色醒目油漆,便於檢查和警示。腳手架必須採用剛性連牆件,連牆件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當該處有困難時,應採用可靠措施固定。
連牆件應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於300mm,連牆件的間距應根據設計計算規定,並應符合下表「連牆件布置的最大間距」的規定,一字型、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牆件,連牆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於建築物的層高,並不應大於4m(兩步)。
(3)腳手架鋼管怎麼搭建房屋擴展閱讀
腳手架裝剪刀撐及橫向斜撐,剪刀撐應從腳手架底部邊角從下到上連續設置,剪刀撐表面刷紅白相間警示色油漆。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應按下表的規定確定。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於4跨,且不應小於6米,斜桿與地面的傾斜角宜45°~60°傾斜角宜45°~60°。
24米以下的落地式外架,在架體外側兩端、轉角及中間間隔不超過15米的立面上設置豎向連續剪刀撐。24米以上的落地式外架及所有懸挑架,在架體外側整個立面搭設連續剪刀撐。剪刀撐桿件的接長應採用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m,且不小於3個扣件堅固。
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蹁不宜大於150mm。一字型、開口型雙排架兩斷口必須設置橫向斜撐,24m以上架體在架體拐角處及中間每六跨設置一道橫向斜撐。
橫向斜撐應在同一節間,由底到頂呈「之」字型布置,斜撐交叉和內外大橫桿相連到頂。人行道兼優質材料運輸的斜道高度不大於6m時宜採用一字型,高度大於6m時宜採用之字形。運料斜道寬度不宜大於1.5m,坡度採用1:6,人行斜道寬度不宜小於1m,坡度宜採用1:3。
拐彎處應設置平台,其寬度不應小於斜道寬度,斜道兩側及平台外圍均應設置1.2m和0.6m高的雙道防護欄桿及180mm擋腳板,防護欄桿表面刷黃黑警示色,擋腳板表面刷紅白警示色。斜道宜附著外腳手架或建築物設置,其各立面應設置剪刀撐,斜道外側掛密目安全網封閉。
斜道應滿鋪腳手板,運料腳手架採用不少於40mm厚的木板,人行斜道可採用木板或毛竹片滿鋪,斜道還應設置防滑條,防滑條厚度為20~30mm,間距不大於0.3m,斜道上腳手板和防滑應保證穩定牢固。
『肆』 建築鋼管標准之腳手架的具體規范與搭設流程
建築鋼管在建築打樁,結構,鋼結構,承重,排水等方面應用極為普遍。材質主要有碳鋼,不銹鋼,合金鋼。其中碳鋼材質應用最為普遍。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建築鋼管標准之腳手架的具體規范與搭設流程。
建築鋼管標准之腳手架的具體規范:
1.為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設計與施工中貫徹執行國家的技術經濟政策,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確保質量,制定本規擾羨范。
2.本規范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施工用落地式(底撐式)單、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設計與施工,以及水平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中模板支架的設計與施工。
單排腳手架不適用於下列情況:
(1)牆體厚度小於或等於180mm;
(2)建築物高度超過24m;
(3)空斗磚牆、加氣塊牆等輕質牆體;
(4)砌築砂漿強度等級小於或等於M1.0的磚牆。
3.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施工前,應按本規范的規定對腳手架結構構件與立桿地基承載力進行設計計算。
4.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施工前,應根據本規范的規定編制施工組織設計。
5.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設計與施工,除應符合本規范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規定。
腳手架的搭設流程:
1.搭設腳手架時必須加設底座或基礎,並作好地基的處理。本工程立桿直接撐在基礎底板上或基坑底老土上,再加道木支座。基坑底老土面上鋪設墊板必須平穩,不得懸空,安放底座時應拉岩渣線和拉尺,按規定間距尺寸擺放後加以緩棗拍固定。
2.鋼管腳手架搭設順序為:擺放掃地桿(貼近地面的大橫桿,高度為20cm)→逐根樹立立桿,隨即與掃地桿扣緊→裝掃地小橫桿並與立桿或掃地桿扣緊→安第一步大橫桿(與各立桿扣緊)→安第一步小橫桿→安第二步大橫桿→加設臨時斜撐桿(上端與第二步大橫桿扣緊,在裝設兩道牆桿後方可拆除)→安第三、四步大橫桿和小橫桿→安連牆桿→安接立桿→加設剪刀撐→鋪腳手板。
3.立桿的設置必須等距對直,其縱向間距不得大於1.8m。立桿的橫向間距為1.0m,立桿距牆面為40cm。小橫桿垂直間距(即腳手架步距)為1.8m,底層步距不得大於2m,小橫桿挑出里外立桿的長度分別不得小於30cm和15cm。腳手架外側每隔9m必須設一道剪刀撐,與地面的夾角應控制在45°—60°間自上而下連續設置。
『伍』 如何搭設鋼管架
一般規定
1、腳手架地基與基礎的施工,必須根據腳手架搭設高度、搭設場地土質情況與現行國家標准《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02)的有關規定進行。
2、腳手架底座底面標高宜於自然地坪50MM。
3、腳手架基礎經驗收合格後,應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放線定位。
4、鋼管外徑應為48-51MM,壁厚3-3.5MM,長度以4-6.5M和2.1-2.8M為宜,有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或裂紋的不得使用。
5、鋼管、扣件應有出廠合格證明,脆裂,變形、滑絲的不得使用。
6、鋼管腳手架的立桿,應按設計要求,垂直穩放在金屬底座或墊木上,立桿底座的排水要保持暢通,禁止長期浸泡在水中。
7、鋼管立桿、大橫桿的接頭應錯開,搭接長度不小於1M,承插式的管接頭不得小於5CM,水平承插或接頭應穿銷,並用扣件連接,擰緊螺栓,不得用鐵絲綁扎。
8、挑式腳手架的斜撐上端必須連接牢固,下端應固定在立柱或建築物上。
9、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位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於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於步距的1/3
10、用鋼管搭設井架、相鄰兩低桿接頭錯開不得少於50CM,橫桿和剪刀撐應同時安裝,滑軌必須垂直,兩軌間距誤差不得超過10MM。
11、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方不大於20MM處的立桿上。
12、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茶不應大於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於500MM。
13、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宜採用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M,應採用不少與2個旋轉扣件固定。
14、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於150MM。
15、三級以上高處作業使用的腳手架應安裝避雷裝置。附近有配電線路時,應予切斷電源或採取其他安全措施。
16、鋼制腳手架應採用厚2-3MM的3號鋼鋼板,以長度1.5-3.6M,寬度23-25CM ,肋高5CM為宜,兩端應有連接裝置,板面應有防滑孔,凡是裂紋、扭曲的不得使用。
17、其他要求按照<<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實施。
(5)腳手架鋼管怎麼搭建房屋擴展閱讀;
安全
1、搭設高層腳手架,所採用的各種材料均必須符合質量要求。
2、高層腳手架基礎必須牢固,搭設前經計算,滿足荷載要求,並按施工規范搭設,做好排水措施。
3、腳手架搭設技術要求應符合有關規范規定。
4、必須高度重視各種構造措施:剪刀撐、拉結點等均應按要求設置。
5、水平封閉:應從第一步起,每隔一步或二步,滿鋪腳手板或腳手笆,腳手板沿長向鋪設,接頭應重疊擱置在小橫桿上,嚴禁出現空頭板。並在里立桿與牆面之間每隔四步鋪設統長安全底笆。
6、垂直封閉:從第二步至第五步,每步均需在外排立桿里側設置1.00m高的防護樣欄桿和擋腳板或設立網,防護桿(網)與立桿扣牢;第五步以上除設防護攔桿外,應全部設安全笆或安全立網;在沿街或居民密集區,則應從第二步起,外側全部設安全笆或安全立網。
7、腳手架搭設應高於建築物頂端或操作面1.5m以上,並加設圍護。
8、搭設完畢的腳手架上的鋼管、扣件、腳手板和連接點等不得隨意拆除。施工中必要時,必須經工地負責人同意,並採取有效措施,工序完成後,立即恢復。
9、腳手架使用前,應由工地負責人組織檢查驗收,驗收合格並填寫交驗單後方可使用。在施工過程中應有專業管理、檢查和保修,並定期進行沉降觀察,發現異常應及時採取加固措施。
10、腳手架拆除時,應先檢查與建築物連接情況,並將腳手架上的存留材料,雜物等清除干凈,自上而下,按先裝後拆,後裝先拆的順序進行,拆除的材料應統一向下傳遞或吊運到地面,一步一清。不準採用踏步拆法,嚴禁向下拋擲或用推(拉)倒的方法拆除。
11、搭拆腳手架,應設置警戒區,並派專人警戒。遇有六級以上大風和惡劣氣候,應停止腳手架搭拆工作。
12、對地基的要求,地基不平時,請使用可掂底座腳,達到平衡。地基必須有承受腳手架和工作時壓強的能力。
13、工作人員搭建和高空工作中必須系有安全帶,工作區域周邊請安裝安全網,防止重物掉落,砸傷他人。
14、腳手架的構件、配件在運輸、保管過程中嚴禁嚴重摔、撞;搭接、拆裝時,嚴禁從高處拋下,拆卸時應從上向下按順序操作。
15、使用過程注意安全,嚴禁在架上打鬧嬉戲,杜絕意外事故發生。
16、工作固然重要,安全、生命更加重要,請務必牢記以上內容。
『陸』 腳手架的搭設方法
普通懸挑架的搭設方法:
懸挑腳手架搭設的工藝流程為:水平懸挑→縱向掃內地桿→立桿 →橫向掃地桿→小容橫桿→大橫桿(擱柵)→剪刀撐→連牆件→鋪腳手板→扎防護欄桿→扎安全網。
定距定位。根據構造要求在建築物四角用尺量出內、外立桿離牆距離,並做好標記;用鋼捲尺拉直,分出立桿位置,並用小竹片點出立桿標記;墊板、底座應准確地放在定位線上,墊板必須鋪放平整,不得懸空。
在搭設首層腳手架過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內設一道斜支撐,拐角除雙向增設,待該部位腳手架與主體結構的連牆件可靠拉接後方可拆除。當腳手架操作層高出連牆件兩步時,宜先立外排,後立內排。其餘按一下構造要求搭設。
腳手架的鋪設要求:
1、腳手架里排立桿與結構層之間均應鋪設木板:板寬為200mm,里外立桿應滿鋪腳手板,無探頭板。
2、滿鋪層腳手片必須垂直牆面橫向鋪設,滿鋪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滿鋪處必須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3、腳手片須用18鉛絲雙股並聯綁扎,不少於4點,要求綁扎牢固,交接處平整,鋪設時要選用完好無損的腳手片,發現有破損的要及時更換。
『柒』 房屋施工外架搭接有哪些規范,鋼管之間的間距是多少
1、材料
⑴鋼管:直徑為48或51mm、壁厚為3~3. 5mm的熱軋無縫或有縫鋼管,用作主柱、大橫桿、小橫桿、斜撐等。
⑵連接構件:回轉扣、直角扣、對接扣、駁芯。
⑶底座:用φ40鋼管和4~5mm鋼板製成,用於主柱的墊腳。 底座的底板面積不應少於200c。
⑷腳手板:竹、木或鋼腳手板。
2、作業條件
⑴根據工程特點和施工要求編制腳手架搭設方案。
⑵搭架的位置已進行場地清理。
⑶對土質松軟的地基已進行強化處理。
操作工藝
1、主柱
⑴主柱應選用無嚴重銹蝕、無彎曲變形的鋼管。
⑵主柱的縱向間距不應超過2m, 一般在八層建築物內30m以下使用,八層以上的另出搭設方案。雙排架的內外排柱的間距為0.8~1.2m。內排柱離牆20cm,當大於20cm時,平橋下必須加兜底安全網。如遇裝飾線,也可以適當加長內柱的小橫桿,相釀陣竹。
⑶立主柱時先搭臨時支架將柱固定,柱腳套上底座。當柱的荷載超過底座承載面積地基反力時,底座下應墊厚板或混凝土墊塊。
⑷立好主柱後,用鋼管或篙竹將同一平面內的柱腳連結牢固。柱駁口應交錯,不得全部在同一水平面。
⑸在雙排架的外排主柱及單排架的主柱之間設副柱(俗稱"針柱"),副柱一般採用篙竹,間距不大於1m,從第一度大橫桿(打底梁)開始向上設置,用篾扎緊在大橫桿上(注:必須做好三條以上的大橫桿才能立副柱)。
⑹主柱的接長,先在已裝的立柱頂插入駁芯,再將後裝的立柱套上、擺正,然後在介面處裝上對介面,上緊螺栓。
2、大橫桿
⑴大橫桿應選用無彎曲變形的鋼管。用直角扣將大橫桿與縱向排列的主柱連接,扣接要穩固、平直,與主柱互成90°。
⑵大橫桿的垂直間距不大於2.1m,在腳手架外側每兩度大橫桿之間綁扎兩行篙竹作安全護欄。高層在用棚板1.2m左右護腳及掛安全網。
⑶大橫桿的接長做法與主柱相同。
3、小橫桿
⑴小橫桿應先用無嚴重銹蝕、無彎曲變形的短鋼管。小橫桿兩端用直角扣分別與內、外排主柱連接,扣接要穩固,與主柱和大橫桿互成90°。
⑵小橫桿的水平間距不大於1m,垂直間距不大於2.1m( 一層平橋的高度)。
4、斜撐
⑴設置斜撐應選用挺直的鋼管。不得採用有嚴重銹蝕、彎曲、屈折、表面明顯凹陷的鋼管。
⑵斜撐應與腳手架的主柱和大、小橫桿的交點連結,不得支撐在非受力點處。斜撐與腳手架桿件的連接採用回轉扣。
5、平橋
⑴平橋支承在小橫桿上。當鋪設鋼制腳手板時,在小橫桿上縱向排列鋼管對龍,並用直角扣扣緊。對龍的間距(包括大橫桿)不大於400mm。對龍上鋪腳手板,用鉛水線與對龍扎緊。
⑵當鋪設竹、木腳手板時,(小橫桿要在縱向鋼管對龍面上, 並用直角扣扣緊,在小橫桿面上縱向排列綁扎篙竹對龍)。
6、斜橋
⑴斜橋的柱、對龍、橫桿、踏步桿等構件採用鋼管。斜橋的面板可採用鋼或竹、木腳手板。
⑵斜橋的斜度不大於"標五"(i=1:2);縱向柱距不大於2m, 橫向柱距視橋的寬度而定;直對龍間距不大於45cm,踏步間距不得大於30cm。
7、平台
平台的柱及底托(橫桿)均採用鋼管,間距一般為2m,柱與底托的交點用直角扣扣緊。由底托所支承的對龍、陣竹及面板的做法。
質量標准
1、保證項目
⑴腳手架立柱要垂直,大、小橫桿要平正。
⑵各種連接扣件必須扣接牢固,防止桿件打滑。
⑶相鄰兩柱的接頭必須錯開,不得在同一步距內。
⑷里、外、上、下相鄰的兩根大橫桿的接頭必須錯開,不得集中在一組主柱間距之間駁接。
⑸搭設十字撐,應將一根斜桿扣在主柱上,另一根則扣在小橫桿的伸出部分。斜桿兩端的扣件與立桿節點的距離不大於20cm,最下面的斜桿與主柱的連接點離地面不大於50cm
來源於問問我建築網
『捌』 如何搭建築鋼管外架
建築外架搭設規范
1.立桿垂直度偏差不得大於架高的1/200。立桿接頭除在頂層可採用搭接外,其餘接頭必須採用對接扣件,立桿上的接頭應交錯布置,兩相鄰立桿接頭不應設在同步跨內,兩相鄰立桿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於500mm,接頭中心距主接點的距離不應大於步距的1/3,同一步內不允許有二個接頭。
2.立桿頂端應高出施工作業層1.5米。
3.腳手架底部必須設置縱、橫連桿。縱向連桿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工字鋼頂面不大於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連桿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連桿下方的立桿上。
4.縱向水平桿(大橫桿)設於橫向水平桿(小橫桿)之下,在立桿內側,採用直角扣件與立桿扣緊,大橫桿長度不宜小於3跨,並不大於6米。
5.大橫桿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應符合以下要求:對接接頭應交錯布置,不應設在同步、同跨內,相鄰接頭水平距離不應小於500mm,並應避免設在縱向水平跨的跨中。
6.架子四周大橫桿的縱向水平高差不超過±50mm,同一排大橫桿的水平偏差不得大於1/300,一根桿的兩端高差不得超過±20mm。
7.小橫桿兩端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大橫桿上。
8.每一主節點(即立桿、大橫桿交匯處)處必須設置一小橫桿,並採用直角扣件扣緊在立桿上,該桿軸線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於150mm,靠牆一側的外伸長度不應大於250mm,外架立面外伸長度以100mm為宜。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撐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於立桿間距的1/2,作業層小橫桿間距為1米。
9.搭設中每一層,外架要及時與結構進行牢固拉結,以保證搭設過程中的安全,要隨搭隨校正桿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偏差,適度擰緊扣件螺栓。
10.拉桿必須從第一層與主體結構連接,拉桿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可稍微下斜,不容許向上翹起。保證垂直兩步,水平三跨一直拉接。
11.剪刀撐的接頭採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少於1000mm,採用不少於兩個旋轉扣件緊固。剪刀撐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於150mm 。.剪刀撐是在腳手架外側交叉成十字形的雙桿互相交叉,並與地面成45°~60°夾角。作用是把腳手架連成整體,增加腳手架整體穩定。
12.用於縱向水平桿對接的扣件開口,應朝向架子內側,螺栓向上,避免開口朝上,以免雨水進入,導致扣件銹蝕、銹腐後強度減弱,直角扣件不得朝上。
13.外架施工層應滿鋪腳手板。連牆桿按二步三跨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