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個人怎麼豎起一根6米長 直徑10cm的鋼管.
在鋼管頂部和中部各栓1根繩子,1人拉住頂部的繩子,1人拉住中部的繩子,1人扶住鋼管底部,往1個方向拉,慢慢豎起來
㈡ 單根4.8cm直徑的鋼管如何能直立固定在石頭上面
要看管子有多長?如果不是很長可以在石頭上打洞直接插進去。如果沒有打5cm以上孔的工具打小孔用膨脹螺釘把凸型底座固定在石頭上,把管子套在凸型底座上。
㈢ 工地上模板支模架立桿搭接 實際一般採用何種方式
立桿必須採用對接扣件對接,不準搭接。還有,立桿的交錯排布等等。使桿間受力平均分布,增強整體穩定性。隨著立桿初始振幅、軸向壓力和立桿長度的增加,振動頻率將發生明顯變化。因此在實際腳手架搭設過程中,應該嚴格遵守規范,避免腳手架立桿發生橫向非線性諧振。
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是由大橫桿、小橫桿、立桿、連牆件及剪刀支撐桿件組成並用扣件節點連接起來的空間結構體系。
(3)工地上的鋼管怎麼立擴展閱讀
1、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施工前必須編制施工方案,制定比較嚴格周密的施工方案,如果方案制定的不好,在施工時就有可能出現一些不可預料的事件。
2、扣件外觀質量要求。經常對扣件的外觀質量進行檢測,如有裂縫、變形或螺栓出現滑絲的扣件嚴禁使用;以防使用這些不合格的扣件出現施工故障和事故。
3、搭設扣件式模板支架使用的鋼管、扣件,使用前必須進行抽樣檢測,抽樣檢測鋼管、扣件的質量和外觀是否符合標准,有關抽檢數量按有關規定執行,要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抽樣檢測,未經檢測或檢測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
4、關於扣件的承載量,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要承載一定的重量,腳手架不得與模板支架相連,相連時要進行一定的處理,保證扣件的合理承載重量。
㈣ 建築工地上那些很高的腳架是如何搭起來的
一根根往上接著搭。
架管是互相「連接」的,用專用「卡扣」
有對接卡扣,有交叉連接的十字卡扣。
㈤ 施工現場腳手架搭設教學
施工現場腳手架搭設教學(精品)
腳手架主要為了施工人員上下幹活或外圍安全網圍護及高空安裝構件等,說白了就是搭架子,那麼施工現場腳手架應該怎麼搭呢,我們一起來學習學習!
一、施工准備
1、腳手架搭設前,應按專項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員進行交底
2、應按規范的規定和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要求對鋼管、扣件、腳手板、可調托撐等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產品不得使用。
3、經檢驗合格的構配件應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堆放場地不得有積水。
4、應清除搭設場地雜物,平整搭設場地,並應使排水暢通。
5、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搭設與拆除人員,必須是經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持證上崗。
6、搭拆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
7、搭設用的鋼管全部用黃色油漆,漆成黃色。
二、地基與基礎處理
1、腳手架地基與基礎的施工,應根據腳手架所受荷載、搭設高度、搭設場地土質情況與現行國家標准《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 50202 的 有關規定進行。
2、壓實填土地基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 的相關規定;灰土地基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 范》 GB50202 的相關規定。
3、根據地基底耐力及腳手架所需地基承載力情況,澆築混凝土基礎墊層,厚度不小於10cm.
4、立桿墊板或底座底面標高高於自然地坪10cm以上。同時在外立桿的外側20cm處,沿腳手架順向做排水溝,找好排水坡度,並進行硬化處理,與整個施工現場的排水管網自成一體,確保腳手架基礎不存水。
5、腳手架基礎經驗收合格後,按專項方案的要求放線定位。
三、搭設:
要求:
①螺栓擰緊扭力矩不應小於4065N·m;
②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
③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於100mm。
④腳手架的搭設高度不得高於相鄰連牆件兩步架
⑤架體護身欄桿和擋腳板均應搭設在外立桿的內側;
⑥架體護身欄桿高度應為每步架的1.2m處;
⑦腳手板應鋪滿、鋪穩,離牆面的距離不應大於150mm;
⑧腳手架搭設必須與工程進度同步進行,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牆件2步以上。
1、底座、墊板安放規定:
①底座、墊板均應准確地放在定位線上;
② 腳手架寬度90cm,離牆間距15cm ;如果由於造型和施工工藝等原因造成離牆間距過大,應進行重新防護。
③墊板應採用長度不少於2跨、厚度不小於50mm、寬度不小20cm的木墊板。沿腳手架順向鋪設。外沿必須順直。
2、立桿的搭設:
①每根立桿底部設置鋼底座和木墊板。
② 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鋼管底端不大於20c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
③腳手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於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於50cm。
【實際操作要求】
①當地形不在同一個平面時,應在第一步進行找平,第一步的步距根據地形高差進行調整,但是不得大於200cm;
②如果地形高差相差過大,大於100cm;可將地形進行台階式放坡處理;可按地形最高的縱向掃地桿向下找平,根據高差,將不足一個步距或超出一個步距的排到最底一步即可;同時最底一步的步距高度不得大於200cm。掃地桿的高差處理按以上規定執行
3、立桿的對接:
當立桿採用對接接長時,立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 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 離不宜小於50c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於步距的1/3 ;
4、立桿的搭接:
當立桿採用搭接接長時,搭接長度不應小於 1m ,並應採用不少於2 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於10cm。
5、頂端防護欄桿的設置:
規范規定:腳手架立桿頂端欄桿宜高出女兒牆上端 1m,宜高出檐口上端 1.5m。
【實際操作要求】
外牆腳手架應高出女兒牆及檐口一步架的高度。且不小於以上數據。
6、橫桿的搭設:
①縱向水平桿的搭設:
縱向水平桿應設置在立桿內側,單根桿長度不應小於3跨;
縱向水平桿接長:採用對接和搭接。
a.接頭要求:
規范規定:
對接: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於 50cm;各接頭中心 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於縱距的 1/3。
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應小於 10cm。
②橫向水平桿設置:
a.根據專項施工方案的設計間距設置,且最大間距不應大於縱距的 1/2;
b、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嚴禁拆除。
【實際操作要求】
①實際施工當中,充分利用公司目前所有的鋼管型號,(不少於三種)盡可能的將鋼管接頭調整開,嚴禁使用不足一個檔距和步距長度的鋼管進行搭設。
②搭設之前根據專項技術方案對腳手架所用的各型號鋼管進行整體排列,計算各個接頭位置。
7、安全平網的掛設。
①一步架子交圈搭設完成後(或部分完成),在一步架頂部掛設安全平網防護。
②自一步縱向掃地桿上平開始掛設密目安全網防護。用6mm以上尼龍繩或18#以上鐵絲綁扎。
②施工層的腳手板應鋪設牢靠、嚴實,並應用安全網雙層兜底。施工層以下每隔10米用安全網封閉防護。
③腳手架頂部,檐口下滿掛一層安全網
連牆件搭設:
規范規定:
①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應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於30cm;
②連牆件中的連牆桿應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應向腳手架一端下斜連接。
③≤50米的落地式鋼管腳手架,採用3步3跨的模式設置,每根連牆件的覆蓋面積≤40m。
④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牆件,連牆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於建築物的層高,並且不應大於 4m。
⑤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牆件,連牆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於建築物的層高,並且不大於4m 。
【實際操作要求】
①在每個連牆件的位置掛連牆件標牌。
②實際操作當中,充分利用柱子、門窗洞口、預埋件;盡量減少在牆面、砌體上留洞設置。
③連牆件的設置,必須從各個轉角位置開始設置搭設,然後向內布置完成
④具體搭設方法根據工程類別,具體情況現場確定。
門洞的處理:
規范規定:
單、雙排腳手架門洞宜採用上升斜桿、平行弦桿桁架結構型式。下圖所示:
斜桿與地面的傾角 a 應在 45 -60之間。門洞桁架的型式宜按下列要求確定:
1、當步距(h)小於縱距(la)時,應採用 A 型;
2、當步距(h)大於縱距(la)時,應採用 B 型,並應符合下列規定:1) h=1.8m時,縱距不應大於1.5m;2)h=2.0m 時,縱距不應大於1.2m。
剪刀撐與橫向斜撐的'設置
1、24米以上雙排腳手架設置剪刀撐與橫向斜撐。
2、每道剪刀撐寬度4-5跨(間距1.8m-1.5m ),且不小於 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應在 45-60之間;
3、剪刀撐斜桿的接長應採用搭接(或對接)方式,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m ,並應採用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於 10cm。
4、高度在 24m及以上的雙排腳手架應在外側整個立面連續設置剪刀撐;
5、在24m以下的腳手架,在外側兩端、轉角及中間間隔不超過15m的立面上,各設置一道剪刀撐,並應由底至頂連續設置。
6、 高度在 24m以下的封閉型雙排腳手架可不設橫向斜撐,高度在 24m 以上的封閉型腳手架,除拐角應設置橫向斜撐外,中間應每隔 6 跨距設置一道。
7、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均必須設置橫向斜撐;
8、搭設施工時,從各個轉角處開始設置,再向中間 排列布置。
斜道
1、高度不大於 6m 的腳手架,宜採用一字型斜道;
2、高度大於 6m 的腳手架,宜採用之字型斜道。
3、斜道應附著外腳手架或建築物設置;
4、運料斜道寬度不應小於1.5m,坡度不應大於1:6;人行斜道寬度不應小於 1m,坡度不應大於 1:3;
5、斜道兩側及平台外圍均應設置欄桿及擋腳板。欄桿高度應為 1.2m,擋腳板高度不應小於18cm。
6、人行斜道和運料斜道的腳手板上應每隔25--30cm設置一根防滑木條,木條厚度應為2--3cm。
滿堂腳手架:
1、步距和立桿間距及高寬比,按照專項技術方案確定的數據搭設布置。
2、滿堂腳手架搭設高度不宜超過 36m;滿堂腳手架施工層不得超過 1層。水平桿長度不小於3 跨。
懸挑腳手架:
1、一次懸挑腳手架高度不超過20m。
2、懸挑鋼梁型號及錨固件應按專項施工方案設計確定,鋼梁截面高度不應小於160mm。
3、錨固型鋼懸挑梁的U型鋼筋拉環或錨固螺栓直徑不宜小於16㎜。
4、鋼絲繩與建築結構拉結的吊環應使用 HPB235 級鋼筋,其直徑不宜小於20㎜,吊環預埋錨固長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 中鋼筋錨固的規定
5、懸挑鋼梁懸挑長度應按設計確定,固定段長度不應小於懸挑段長度的1.25 倍。
6、型鋼懸挑梁固定端應採用2個(對)及以上U型鋼筋拉環或錨固螺栓與建築結構梁板固定,U型鋼筋拉環或錨固螺栓應預埋至混凝土梁、板底層鋼筋位置,並應與混凝土梁、板底層鋼筋焊接或綁扎牢固,其錨固長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 中鋼筋錨固的規定。
7、型鋼懸挑梁懸挑端應設置能使腳手架立桿與鋼梁可靠固定的定位點,定位點離懸挑梁端部不應小於10cm。
8、錨固位置設置在樓板上時,樓板的厚度不宜小於12cm。如果樓板的厚度小於12cm應採取加固措施。
9、錨固型鋼的主體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於 C20。
10、懸挑腳手架的外立面剪刀撐應自下而上連續設置。
11、懸挑梁間距應按懸挑架架體立桿縱距設置,每一縱距設置一根,並設置鋼絲繩與建築結構拉結。
腳手架的檢查驗收、管理:
1、基礎完工後及腳手架搭設前;
2 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
3 搭設完6m8m高度(2層);
4 達到設計高度後;
5 遇有六級強風及以上風或大雨後;
6 停用超過一個月;
7、腳手架的驗收可分層、分段、分步進行驗收
8、立桿垂直度最大允許偏差不得大於±100mm;
9、腳手板搭接長度≥200mm;對接長度≤300mm;
10、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混凝土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架體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嚴禁拆除或移動架體上安全防護設施。
11、當有六級強風停止腳手架搭設與拆除作業。
腳手架防雷:
【實際操作要求】
1、施工現場的鋼管腳手架當在相鄰建築物、構築物、塔吊等設施的防雷裝置接閃器的保護范圍以外時,應按規定設施避雷裝置。接地體應使用電氣安裝工程所用接地體或與基礎鋼筋網做可靠電氣連接即可。在接地位置做好接地標識。沖擊接地電阻測量值必須符合規范有關規定。
2、接地點應在腳手架四角位置均要設置。接地電阻應符合規范有關規定。
腳手架的拆除:
1、搭拆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並應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
2、拆除前對連牆件,扣件連接、支撐系統是否符合構造要求;
3、要自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進行;連牆件與腳手架應逐層拆除;
4、卸料時各構配件嚴禁拋擲至地面。
5、對施工人員進行交底。
㈥ 18米鋼管通訊塔怎麼在樓頂立起來
18米的鋼管通訊塔在樓頂立起來操作如下:
要先支腳手架再立管每6米交換工序,同時要保證腳手架高度比所立管高6米,物料提升機台安全考慮要用塔吊,每道工序確保安全質量,鐵管塔立起抗剪性能否達標,忽略這些問題都容易造鐵塔傾覆,如需建造通訊塔推薦選擇永恆通訊。
通信塔由塔體、平台、避雷針、爬梯、天線支撐等鋼構件組成,並經熱鍍鋅防腐處理,主要用於微波、超短波、無線網路信號的傳輸與發射等。為了保證無線通信系統的正常運行,一般把通信天線安置到最高點以增加服務半徑,以達到理想的通訊效果。而通信天線必須有通信塔來增加高度,所以通信鐵塔在通訊網路系統中起了重要作用。【點擊獲取優惠政策】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通訊塔的相關信息,推薦選擇永恆通訊。永恆通訊擁有一支能處理復雜技術問題的技術人員隊伍和具有吃苦耐勞、連續作戰的工人施工隊伍,致力於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優良的服務得到了各位同仁的認同和信賴;同時還十分注重強化原材料管理,按標准對入庫鋼材進行外觀檢驗和理化試驗,並按程序選擇合格分供方定點供料,以確保原材料的質量。
㈦ 如何搭設鋼管架
一般規定
1、腳手架地基與基礎的施工,必須根據腳手架搭設高度、搭設場地土質情況與現行國家標准《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02)的有關規定進行。
2、腳手架底座底面標高宜於自然地坪50MM。
3、腳手架基礎經驗收合格後,應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放線定位。
4、鋼管外徑應為48-51MM,壁厚3-3.5MM,長度以4-6.5M和2.1-2.8M為宜,有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或裂紋的不得使用。
5、鋼管、扣件應有出廠合格證明,脆裂,變形、滑絲的不得使用。
6、鋼管腳手架的立桿,應按設計要求,垂直穩放在金屬底座或墊木上,立桿底座的排水要保持暢通,禁止長期浸泡在水中。
7、鋼管立桿、大橫桿的接頭應錯開,搭接長度不小於1M,承插式的管接頭不得小於5CM,水平承插或接頭應穿銷,並用扣件連接,擰緊螺栓,不得用鐵絲綁扎。
8、挑式腳手架的斜撐上端必須連接牢固,下端應固定在立柱或建築物上。
9、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位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於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於步距的1/3
10、用鋼管搭設井架、相鄰兩低桿接頭錯開不得少於50CM,橫桿和剪刀撐應同時安裝,滑軌必須垂直,兩軌間距誤差不得超過10MM。
11、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方不大於20MM處的立桿上。
12、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茶不應大於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於500MM。
13、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宜採用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M,應採用不少與2個旋轉扣件固定。
14、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於150MM。
15、三級以上高處作業使用的腳手架應安裝避雷裝置。附近有配電線路時,應予切斷電源或採取其他安全措施。
16、鋼制腳手架應採用厚2-3MM的3號鋼鋼板,以長度1.5-3.6M,寬度23-25CM ,肋高5CM為宜,兩端應有連接裝置,板面應有防滑孔,凡是裂紋、扭曲的不得使用。
17、其他要求按照<<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實施。
(7)工地上的鋼管怎麼立擴展閱讀;
安全
1、搭設高層腳手架,所採用的各種材料均必須符合質量要求。
2、高層腳手架基礎必須牢固,搭設前經計算,滿足荷載要求,並按施工規范搭設,做好排水措施。
3、腳手架搭設技術要求應符合有關規范規定。
4、必須高度重視各種構造措施:剪刀撐、拉結點等均應按要求設置。
5、水平封閉:應從第一步起,每隔一步或二步,滿鋪腳手板或腳手笆,腳手板沿長向鋪設,接頭應重疊擱置在小橫桿上,嚴禁出現空頭板。並在里立桿與牆面之間每隔四步鋪設統長安全底笆。
6、垂直封閉:從第二步至第五步,每步均需在外排立桿里側設置1.00m高的防護樣欄桿和擋腳板或設立網,防護桿(網)與立桿扣牢;第五步以上除設防護攔桿外,應全部設安全笆或安全立網;在沿街或居民密集區,則應從第二步起,外側全部設安全笆或安全立網。
7、腳手架搭設應高於建築物頂端或操作面1.5m以上,並加設圍護。
8、搭設完畢的腳手架上的鋼管、扣件、腳手板和連接點等不得隨意拆除。施工中必要時,必須經工地負責人同意,並採取有效措施,工序完成後,立即恢復。
9、腳手架使用前,應由工地負責人組織檢查驗收,驗收合格並填寫交驗單後方可使用。在施工過程中應有專業管理、檢查和保修,並定期進行沉降觀察,發現異常應及時採取加固措施。
10、腳手架拆除時,應先檢查與建築物連接情況,並將腳手架上的存留材料,雜物等清除干凈,自上而下,按先裝後拆,後裝先拆的順序進行,拆除的材料應統一向下傳遞或吊運到地面,一步一清。不準採用踏步拆法,嚴禁向下拋擲或用推(拉)倒的方法拆除。
11、搭拆腳手架,應設置警戒區,並派專人警戒。遇有六級以上大風和惡劣氣候,應停止腳手架搭拆工作。
12、對地基的要求,地基不平時,請使用可掂底座腳,達到平衡。地基必須有承受腳手架和工作時壓強的能力。
13、工作人員搭建和高空工作中必須系有安全帶,工作區域周邊請安裝安全網,防止重物掉落,砸傷他人。
14、腳手架的構件、配件在運輸、保管過程中嚴禁嚴重摔、撞;搭接、拆裝時,嚴禁從高處拋下,拆卸時應從上向下按順序操作。
15、使用過程注意安全,嚴禁在架上打鬧嬉戲,杜絕意外事故發生。
16、工作固然重要,安全、生命更加重要,請務必牢記以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