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了便於計算,常把圓柱形鋼管堆成等腰梯形狀,下面比上面一層多放一根,只要數出頂層的根數a,底層的根
(1)用含a,n的式子表納李示這堆鋼管的總尺鉛根數。
底層的根數=a+(n-1)
鋼管的總陵茄好根數=[a+a+(n-1)]×n÷2=(2a+n-1)×n÷2
(2)當n=6,a=5,時,求這堆鋼管的根數。
當n=6,a=5時
(2a+n-1)×n÷2
=(2×5+6-1)×6÷2
=45根
B. 根據高斯的演算法,你能算出這堆鋼管有多少根嗎
無圖無法算。用最上層的根數加上最下層的根數,乘以層數,再除以2,就是總根數。即(上層+下層)x層數÷2
C. 鋼管廠有一堆鋼管堆成下圖的形狀,請你用計算梯形面積的方法算出這堆鋼管一共有多少根
「小明參觀鋼鐵廠時看到許多鋼管堆成圖一的形狀。最上層有2根,最下層有6根,共有5層。可以用什麼方法算出這堆鋼管一共多少根?(它和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有聯系嗎?)」
陳老師在教學時,有學生很快地就回答出正確的計算方法:(2+6)×5÷2=20(根)。 老師接著問:「你是怎麼想的?」學生毫不猶豫地說:「因為鋼管堆成的橫截面近似梯形,所以可以直接用梯形的面積公式計算。」
老師聽了,十分滿意,覺得這本來就是一道不太難解決的習題,尤其是有後面括弧里的提示,學生是很容易想到的。
誰知,就在教師想結束本題的教學時,有一位學生提出,反對意見:「老師,我不同意,用面積公式算出的是面積大小,怎麼會是鋼管的根數呢?這題得數雖然對了,但可能是巧合。」
陳老師愣住了,心想:「我在備課時,就這一點,我也沒能說服自己。」但老師馬上想到「窮舉法」,列舉了許多例子,都證明了這種方法是可以的;此時,老師感到同學們再也沒有疑義了。
第二天一早,這位同學來到陳老師辦公室,指著圖二闡述道:「這堆鋼管堆成的橫截面近似三角形,如果用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應該是6×6÷2=18(根),但是,實際是21根。所以,我還是不同意用面積公式直接計算鋼管的根數。」
是啊,相差的3根鋼管哪兒去了?陳老師一下子興奮起來,為出現的奇怪現象而興奮,也為有這樣追根究底的學生而興奮!同時,也漸漸感受到這一「探索與實踐題」的教學意義。
後來,陳老師就「計算鋼管根數的方法和面積計算方法之間的聯系」這一問題,和學生們一起展開了一場「追根究底問面積」的探索與實踐活動。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終於柳暗花明。
如果用求面積的方法算,就必須找到面積與鋼管數量(根數)的關系。什麼是平面圖形的面積?應該是含單位面積的多少。如果每根鋼管的橫截面面積為一個「單位面積」,那麼,鋼管堆成的橫截面有多少個單位面積,鋼管就有多少根。這就是這兩種數量的相等關系!
我們可以用「化圓為方」的方法,將圖一轉化為圖三:
每個正方形的面積=每個圓的面積=一個單位面積。我們用割補法將橫截面轉化力規則的梯形,這個梯形的上底為2個單位長度,下底為6個單位長度,高為5個單位長度。自然,梯形的面積=(2+6)×5÷2=20(單位面積),即這堆鋼管共有20根。
而圖二用「化圓為方,,的方法,它的橫截面就不是近似的三角形,而是近似的梯形,如圖四。
計算根數的方法不是三角形的6×6÷2=18(根),而是梯形的(1+6)×6÷2=21(根)。因此丟了的3根,不是不能用面積公式計算,而是用錯了公式。
D. 如何求鋼管的根數
這是一個等差數列,其中:a1=3,a11=13,n=11,公差d=1。
求總的鋼管根數,就是等差數列前n項求和,公式為棚森:Sn=n×a1+n×(n-1)×d/2。
所以總根數為:S=11×3+11×(11-1)×1/2=88(根)。
也可以用梯形的面積來求解:
上底=3,下底=13,高=(13-3)+1=11。
所以:S=(上底+下底)×高/2=(3+13)源和攔×11/2=88(雹胡根)。
E. 怎麼算一堆鋼筋的總根數 怎麼算一堆鋼筋的總根數
一般算一堆鋼管復的總根制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一排一排的算,用尺子量出一個周長,看一排有多少尺寸。假如一排是10根,量出10根的總周長。因為兩根的周長是一個圓的周長加一個直徑。3根的是一個周長加兩個直徑,依次類推.....,我們從這里可以得出:
一個圓的周長+【N-1】=量出的尺寸。那麼量出的尺寸減一個周長加1就是我們要求的根數。
另一種是利用高斯的串數求和來算。【首項-末項】/公差+1=項數。【首項+末項】*項數/2。
也就是梯形求面積公式。【上底+下底】*高/2
F. 小學數學題:有一堆鋼管,最下面是15根.最上面是3根.每一層少一根,問共有多少根
解:最上面是三根,最下面是15根,則看做一個梯形,上底是3,下底是15,高就內是15-3+1=13
則,鋼管個數為容:
(3+15)×13÷2
=18×13÷2
=13×9
=117(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