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無縫線路作業應嚴格遵守的「一準、二清、三測、四不超、五不走」的內容是什麼
一準:掌握實際鎖定軌溫要准。
二清:維修和經常保養作業半日一清,臨時補修作專業一屬撬一清。
三測:作業前,作業中,作業後測量軌溫。
四不超:作業不超溫,扒碴不超長,起道不超高,撥道不超量。
五不走:扒開道床未回填不走,作業後道床未夯實不走,未組織回檢不走,質量未達到作業標准不走,發生異狀未處理不走。
㈡ 無縫線路分段焊連
無縫線路的分段焊接施工技術針對超長線路,採用「連入法」和「插入法」兩種策略。連入法是在一個作業時段內,將新單元軌條與前一天的終端焊接,同時進行焊接和放散,適用於軌溫穩定且封閉線路的鋪設。插入法則需在兩軌條間放置緩沖軌,焊接後在適宜的軌溫下取出緩沖軌進行最終焊接,適用於各種軌溫條件,施工難度較小。
盡管超長無縫線路原理與普通無縫線路相似,但因其軌條特長,維護時需特別注意鎖定軌溫的准確性。施工過程中,工務段需進行嚴格的監控,確保鎖定軌溫設置的可靠性,新軌入槽和落槽溫度的測定準確無誤,以及低溫拉伸過程中的溫差和拉伸量核實准確。工程驗交時,對鎖定軌溫記錄進行詳細核查,確保數據完整准確。
驗交後,工務段還需進行最終復核,測量軌長並確認鎖定軌溫值,作為未來管理的依據。日常管理中,通過定期觀測爬行觀測樁和軌長標定點,一旦發現位移,會進一步測量並進行局部應力調整,以保持線路均勻受力。
無縫線路(continuous welded rail)用焊接長軌條鋪設的軌道,因為長軌條沒有軌縫而得名。
㈢ 求一份高速鐵路路基試驗段的施工組織設計
高速鐵路路基填築試驗段施工方案
目錄
第一章 編制依據 2
第二章 工程概況 2
第三章 試驗段試驗的目的和范圍 4
第四章 施工人員、機械設備及測量、檢測儀器、設備投入情況 5
第五章 路基試驗段的施工准備 8
第六章 填築施工方法 10
第七章 試驗成果 17
第八章 施工進度安排 18
第九章 質量保證措施 19
第十章 安全保證措施 19
第十一章 環保措施 20
第一章編制依據
1.1、鐵道部頒布《新建時速200km 客貨共線鐵路設計暫行規定》;
1.2、鐵道部第二勘察設計院《改建鐵路浙贛線電氣化工程提速部分路基設計對施工的技術要求》(初稿);
1.3、鐵道部頒布《鐵路路基施工規范》(TB10202-2002);
1.4、鐵道部頒布《鐵路路基設計規范》(TB10001-99);
1.5、鐵道部頒布《鐵路工程土工試驗方法》(TBJ102-96);
1.6、浙贛鐵路改造提速工程施工圖設計;
1.7、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的相關文件通知。
第二章工程概況
2.1 概述浙贛鐵路電氣化提速改造工程(浙江段)第八合同段有關單位如下:建設單位:上海鐵路局浙贛線電氣化提速改造工程建設指揮部設計單位:鐵道部第二勘察設計院監理單位:上海鐵道學院建設監理科技公司施工單位: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本標段起迄里程K141+000~K174+000,全長33km,管段內現有4 個車站,改造後保留3 個車站,封閉1 個車站。本標段內共有15 個雙線繞行路段,均為新建線路,改造後的路基標准高(開通時速達200km/h), 曲線半徑大,符合線路提速要求。提速改造主要項目為:路基加寬、繞行地段新建路基、新建橋涵及改造、軌道新鋪、換岔、線路撥移及部分站場房屋、信號、通信、電力等相關配套工程。在線路開通且路基穩定後,安排在本標段工程竣工前更換無縫線路。本標段路基土石方155 萬m3 ,其中填方69 萬m3 , 挖方96 萬m3。
主要技術標准
鐵路等級:I 級
正線數目:雙線
限制坡度:7.2‰
最小曲線半徑: 新建地段3500m。困難地段2800m,個別地段2200m。
牽引種類:電力
到發線有效長度:850m
2.2、試驗段的設置
根據本標段目前施工圖到位情況以及征地拆遷、取土場、現場交通、水電情況等綜合分析比較,將試驗段定在K163+230~K163+430,全長200m,該地段原地貌為葡萄園、草莓地等經濟作物區,填築范圍內設計無涵渠、通道等構築物,具有填築施工時連續、完整的優勢。地質情況:本標段基本位於金衢盆地,地質土層自上而下依次為:
①種植土、淤泥質黏土,層厚0.1~0.5m;
②黏土,黃褐色夾灰色,硬塑,層厚1.2~3.0m
③粉砂,黃褐色,中密,飽和,夾薄層黏土;層厚1.5~3.5m
④黏土,青灰色,軟~硬塑地下水埋深0.5~2m 該段路基的地質及地表情況能代表本地區路基填方施工的特點。該段路基設計基本情況為:路基頂寬12.1m,平曲線半徑3500m,縱坡為6.0‰, 平均填高3.5m。設計主要工程數量為路堤本體填築995m3,基床底層填築5268 m3 ,換填滲水性材料3750 m3,挖除松軟土3750 m3 ,總填方量為10013 m3。
第三章試驗段試驗的目的和范圍
3.1 試驗段試驗的目的
①.確定本地區經濟合理的填料,選定滿足施工要求的壓實機具、所用填料及壓實條件下合理的松鋪厚度、壓實遍數和施工最佳控制含水量等工藝參數,選定經濟、合理、准確的檢測手段。
②.驗證鐵道部頒布《新建時速200km 客貨共線鐵路設計暫行規定》, 為今後的鐵路建設積累施工經驗和現場檢測數據。
3.2 試驗范圍①.基床底層(基床下部1.9m 范圍內)填築的施工工藝( 含檢測手段);
②.基床以下部分路堤本體填築施工工藝(含檢測手段);
③.路基基底沉降觀測和路基面沉降觀測。
第四章施工人員、機械設備及測量、檢測儀器、設備投入情況
4.1 參加施工人員進場情況
①管理、技術、質檢、檢測人員已全部到位,人員名單及相關資料見
表1: 主要施工人員表
表1
序號 姓名 文化程度 職稱 職務 參加工作時間
1 劉勃 本科 高級工程師 指揮長 1991.7
2 賈本正 本科 高級工程師 副指揮長 1993.7
3 張衛東 本科 高級工程師 總工程師 1991.7
4 應克忠 本科 工程師 工程部部長(主管工程師) 1997.7
5 高雨 本科 工程師 質檢工程師 1998.7
6 寧國民 中專 助理工程師 試驗室主任 1988.7
7 高琦 本科 助理工程師 測量主管 2001.7
8 范君賢 大專 技術員 測量員 2002.8
9 古榮城 高中 測量工 1997.6
10 宋盛林 高中 測量工 1987.10
11 黃發連 本科 助理工程師 技術主管 2000.7
12 吳星 大專 技術員 技術員 2002.8
13 楊俊鵬 初中 工班長 1985.7
②生產工人參加試驗段施工的生產工人有工班長楊俊鵬和14 名機械、汽車司機, 5
均已經到位。
4.2 投入試驗段施工的機械設備試驗段路基填築主要採用挖掘機開挖土方,自卸車裝運土方,推土機
初步平整,振動式壓路機碾壓,平地機修整填築表面。所需機械設備見表2。
投入試驗段施工機械表
表2
序號 設備名稱 規格型號 單位 數量 狀態 備注
1 挖掘機 PC-200 台 1 良好
2 振動壓路機 YZ18D 台 2 良好
3 推土機 TY235,173KW 台 1 良好
4 自卸車 CXZ18JHL,12t 輛 2 良好
5 平地機 PY180A,138KW 台 1 良好
6 灑水車 CA10B,8000L 輛 1 良好
4.3 測量、檢測儀器設備的配備(見表3) 測量檢測儀器設備表
表3
序號 儀器設備名稱 規格型號 單位 數量 檢定狀態 備注
1 全站儀 瑞士Leica TC702 套 1 合格
2 水準儀 南京1002 廠DS3E 台 1 合格
3 水準尺 3m 木尺 把 1 合格
4 水準尺 5m 鋁合金尺 把 1 合格
5 K30 平板載荷儀 YB-150,Ф300mm 套 1 合格
6 核子密度濕度儀 日產MC-3 台 1 合格
7 重型動力觸探儀 N63.5 套 1 合格
灌砂筒 Ф150mm 個 1 合格
案秤 AGT-10 套 1 合格
第五章路基試驗段的施工准備
5.1 測量工作
根據設計院的釘樁資料進行施工復測,恢復線路中間樁位,加密水準點,測量路基橫斷面,放出征地紅線樁。
5.2 開挖排水溝
沿著地界線挖出排水溝,排出原地面積水,溝深80cm,並每隔100m 在路基兩側對稱的開挖集水井,用水泵抽出積水。
5.3 基底處理
根據地質資料和基底輕型動力原位測試結果(按照設計文件松軟土地基承載力σ0 < 150kPa), 本段試驗段路基在填築前需進行基底處理。根據設計文件及現場實際情況,需要挖除原地面以下50cm 厚的種植土及淤泥質黏土,然後換填合適填料。
5.4 填料選擇和室內試驗
經過詳細調查, 本標段內的利用方主要為砂黏土,屬B 組填料,滿足《新建時速200km 客貨共線鐵路設計暫行規定》、《鐵路路基施工規范》及其他相關規范、標準的要求。(基床底層填料選擇A、B 組填料或改良土;路堤本體填築選擇A、B 組填料及C 組填料中的塊石、碎石、礫石等填料)根據土石方調配方案,試驗段土源定於K162+820~K163+040 段路基挖方。對填方土進行取樣後,分別進行顆粒篩分、土壤液、塑限、自由膨脹率、標准擊實等試驗以鑒定土壤類別並確定指導現場施工的相關指標。根據取樣檢測表明,該土源為B 組填料。
(詳見編號為T2004-02-001、T2004-02-002 的土工試驗報告)
5.5 棄土場選擇
因基底處理需挖除大量非適用路基填料的種植土及淤泥質土,故需選取合適的地點作為棄土場地。本著環保、經濟、合理的原則,經多次實地勘察,在本試驗段方圓10km 范圍內未發現適用的棄土場,只有在K149+848 處的新中溪大橋上游岸邊有一個多年廢棄的水塘適用,可以聯系徵用,儲量約5000m3,運距13.5km。
5.6 填前碾壓
基底處理完成後,進行路基基床以下部分填築。基底經晾曬待含水量適宜時進行填前碾壓,達到規定的壓實度。本段填高均大於1.5 米, 填前碾壓要求達到重型擊實試驗的82%。
5.7 斷面復測
填前碾壓完成並經驗收達規定的壓實度後,對原地面進行斷面測量,以確定填方工程數量並作為以後計量支付的依據。斷面經監理工程師復核簽字認可後即可測設路基坡腳線及中線。
第六章填築施工方法
本次試驗段施工內容包括基底換填、路堤本體填築和基床底層填築。其工藝流程如圖1。
6.1 填料來源和挖運方法
本段土源來自於K162+820~K163+040 線路經過處的山坡挖方,對該挖方段進行表土清理、樹根挖除、清理非適用材料的工作,(該取土場已經中心試驗室取樣試驗,試驗結果表明土質滿足填方要求,土源土樣各種試驗記錄、報告齊全)。根據土石方調配圖方案,試驗段土石方開挖由K162+960 往K163+040 方向倒退開挖。施工便道利用K162+020~K164+800 處的既有機耕道,並用碎石土修整既有路面。現場施工用電採用自備75kW 發電機一台,施工用水由線路右側河道內接入。
6.2 工藝概述
6.2.1 基底換填挖掘機挖土,自卸汽車運送至棄土場,推土機整平。棄土場綠化。
6.2.2 路基填築
挖掘機挖裝,自卸汽車運輸,按放樣寬度及松鋪厚度控制卸土量,檢查含水量,含水量適宜時推土機攤鋪整平,松鋪厚度及平整度符合要求後用壓路機按規定碾壓。按以往施工經驗,一般碾壓三遍後開始檢查壓實度,之後每增加碾壓一遍即檢查一次壓實度,直至達到要求的壓實度標准。
6.3 卸土控制
填築前首先放出線路中樁和填築邊線,每10m 釘出邊線木樁,為保證路基邊緣的壓實度,邊線應比設計線每邊寬出30cm。按自卸汽車每車的方量和松鋪厚度計算每10 延長米范圍內的卸土車數,以達到控制松鋪厚度的目地。
6.4 埋設沉降樁
開挖基底經碾壓檢測合格後,按20m 間距在線路上埋設沉降觀測樁,埋設位置分別為K163+240、K163+260、K163+280、K163+300、K163+320、K163+340、K163+360、K163+380 中心處。
沉降觀測樁由沉降底板、測桿、套管、套管接頭、套管蓋板、測桿頭組成。沉降板由鋼筋混凝土製成,尺寸為500mm×500mm×30mm,用C15 混凝土預制。測桿採用Ф40mm 鋼管製成,一端為外絲,另一端為內絲,每根長為50cm,套管採用塑料管。
工作原理:埋在地表的沉降底板隨地基沉降而下沉,通過連接在上面的測桿的傳遞測量其高程,測桿高程減去桿長即為沉降板高程,每次沉降差就是地表沉降值。
6.5 攤鋪整平
本試驗段中基底換填滲水土、路堤本體及基床底層填料均採用同一種填料。首先檢查填料的含水量,當填料含水量與其最佳含水量之差不超過2%時立即予以攤鋪整平,本次試驗段按松鋪厚度30cm、40cm、50cm 分別進行試驗。
填料的攤鋪採用推土機,保證每一填層的平整度及層厚的均勻,攤平過程中不斷用鐵鍬挖洞檢查松鋪厚度。原則上每一層填築時均須形成2%~ 4%的人字形橫坡,有困難時可在基床底層逐步形成。
在相鄰兩區段上下兩層填築接頭處須錯開不小於3m 的距離。在沉降觀測樁周圍1m 范圍內的路基採用人工填築整平。
6.6 碾壓
攤鋪整平後,松鋪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即開始碾壓。本試驗段採用18T(激振力為36T)振動壓路機兩台,兩台壓路機以中線為界,各壓半輻路基寬度,分別記錄各自的碾壓遍數及碾壓速度。
碾壓時採取從兩側向中心的順序,縱向進退式碾壓,行與行輪跡重疊
0.2~0.3cm,橫向同層接頭處重疊0.4~0.5m,相鄰兩區段縱向重疊1.0~1.5m, 以保證無漏壓、無死角,確保碾壓的均勻性。
碾壓方法為:靜壓一遍,弱振碾壓一遍,強振碾壓2~6 遍(同步檢測結果定),弱振碾壓一遍,最後再靜壓一遍消除輪跡。即:靜壓 弱振 強振 弱振 靜壓。碾壓行駛速度開始時用慢速(宜為2-3km/h),最大速度不超過4km/h 。
6.7 壓實檢測
在每一填層碾壓三遍後即用K30 平板載荷儀、核子密度濕度儀檢測地基系數K30、孔隙率n。在使用核子密度濕度儀進行檢測的同時,採用灌砂法(或灌水法)進行平行對比試驗,以核准核子密度濕度儀的測試數據,檢測頻率為每層每遍(自碾壓三遍後開始)18 個點,直至達到90%的壓實度。
試驗過程中安排技術人員、檢測人員記錄壓路機的碾壓速度、碾壓順序、碾壓遍數及壓實度檢測等情況,以便整理出指導大面積路基填築施工的總結報告。
試驗段第一層達90%的壓實度,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同意後,在其上進行壓實度為93%和95%的壓實試驗,從而確定填料在適宜的含水量和合適的松鋪厚時,不同噸位的壓實機械達到90%、93%、95%的壓實度時相應的碾壓遍數,最佳施工組織。
第七章試驗成果
1、對不同填層厚度,不同碾壓編數的檢測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繪出碾壓遍數與K30 值和孔隙率n值變化曲線關系圖,確定出不同填層厚度的海城碾壓遍數。
2、對不同填層厚度的合理碾壓遍數進行技術經濟分析比較, 確定最優
的填層厚度和碾壓遍數。
3、根據沉降觀測結果計算整理觀測數據,繪制填築日期與沉降量的關系曲線圖,以評估工後沉降是否能滿足設計要求。
4、將以上各種施工記錄和檢測數據加以歸納總結,寫出試驗報告,報監理站和業主代表審查批准。
第八章施工進度安排
詳見表1
施工進度表表1
序號 工作或作業內容 3月份 4月份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下旬
1 地基原位測試 3天
2 基底處理 8天
3 埋設沉降樁 1天
4 填築壓實
現場檢測 21天
5 地基原位測試 3天
第九章質量保證措施
1、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思想,貫徹執行ISO9000 系列標准,加強對施工過程的控制和記錄。
2、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健全崗位責任制,由技術熟練、經驗豐富的職工從事技術復雜、難度大、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
3、根據不同工藝特點和技術要求,選用滿足施工要求的機械設備,健全各項機械管理制度,確保機械設備處於最佳使用狀態。
4、位移技術人員應經常深入現場,對施工現場操作質量進行巡視檢查,現場技術人員以施工全過程跟蹤檢查。
第十章安全保證措施
1、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這一原則,提高安全意識,健全施工現場意外傷害應急預案,認真學習崗位全職責和安全操作規程,提高業務水平和勞動技能,樹立安全生產、規模操作的思想,以防患於未然。
2、確保機械設備安全使用,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遵循設備的操作規程,機械操作人員機動車駕駛人員必須有相應的特殊工種上崗證書,嚴禁無證上崗,嚴禁機械、設備帶病和違章作業。
第十一章環保措施
1、在乾燥季節,土石方運輸及填築施工時,要配備灑水對施工便道、路基作業區進行灑水固塵。在土石方運輸過程中,要跨越地方瀝表(混凝土)路面時的,對運輸車輛必須限速行車;對車輛碾壓的污跡及由車上散落路面的土石,要派人及時清除。
2、取土場開挖完畢,宜恢復為家田,不能恢復的則應整平,並設有向外的排水坡,在其上種草皮、樹木等加以綠化,以防造成土流失。
3、棄土場選位時必須慎重,要綜合考慮對農田、水利、河道、交通的影響。棄土場的封閉要做適當處理,比如整平綠化等。
㈣ 鋼軌凍結接頭的使用范圍和技術要求有哪些
㈤ 鐵路無縫線路位移觀測記錄本怎麼填寫
中文來詞條名:客運專線鐵路有自碴軌道鋼軌位移觀測樁的設置規定
英文詞條名:
1 位移觀測樁應按設計設置。單元軌節起終點的位移觀測樁宜與單元軌節焊接接頭對應,縱向相錯量不得大於30M。位移觀測樁應與電務設備錯開。
2 位移觀測樁應設置齊全、牢固可靠、不易被破壞和易於觀測。
3 跨區間無縫線路的位移觀測樁按里程前進方向順序編號,編號方法為「×--×」橫線前數字為單元軌節的順序號,橫線後為單元軌條內的樁號,編號均以阿拉伯數字標注,並在樁號右上方標「#」號。
4 觀測樁在區間埋設在路肩上,在站內可埋設在站台上;觀測樁距道碴坡腳和路肩邊緣均應大於0.3M。當路肩寬度不足時,可埋於路肩中心,但應滿足大型養路機械作業要求。
5 路基上位移觀測樁埋設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6 位移觀測樁也可利用線路兩側的接觸網基礎(桿)、線路基樁或在其他固定建築物上設置。
7 橋上位移觀測樁可設置於橋梁固定支座附近穩固的橋面擋碴牆(無碴軌道範圍內為橋面防護牆)上。標記必須穩固、耐久、可靠,便於觀測。
8 位移觀測樁位置,編號及觀測記錄應列入竣工資料。..
㈥ 鐵路無縫線路位移觀測的重要性
1、鐵路無縫線路的軌溫、縱向位移(長鋼軌爬行)和橫向位移(軌道臌曲)直接反映無縫線路的穩定性,與鐵路行車安全緊密相關。
2、判斷鋼軌內溫度力是否均勻。無縫線路是鋪設焊接長鋼軌的鐵路軌道,應用於時速140km/h以上鐵路,高速鐵路,該路設置位移觀測樁的目的是判斷鋼軌內溫度力是否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