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縫鋼管 > 引水鋼管澆築混凝土前如何處理

引水鋼管澆築混凝土前如何處理

發布時間:2024-10-31 19:55:00

⑴ 如何對鋼管混凝土進行澆築施工

鋼管混凝土柱來施工要點
1.對已安裝源好的鋼管柱柱頭立即加蓋保護蓋板,以防雨水、油、異物落入。並進行中間環節驗收,確保鋼管柱在澆築前干凈,無積水。檢查混凝土澆築設備完好,防止在澆築過程中出現故障。
2.自密實混凝土在入模前,應對拌合物的工作性進行檢驗,主要檢測坍落擴展度、擴展時間T50,不得發生外沿泌漿和中心骨料堆積現象。
3.自密實混凝土現場取樣製作試塊,試塊不做任何振搗。表面抹光,終凝後壓光。
4.控制入模溫度在10℃~30℃范圍,鋼管柱局部溫度不超過40℃。
5.澆築過程中,混凝土下落速度時間宜慢不能快,注意混凝土澆築連續性。如間斷澆築時,澆築間斷時間不得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
6.每節鋼管混凝土柱澆築終止後立即在柱頭覆蓋保護蓋板,以免雜物、雨水落入。
7.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混凝土表面會有氣泡排出,並在混凝土表面泛起浮漿,在混凝土初凝前將浮漿舀出,並在混凝土終凝前,將混凝土表面剔毛,至外露石子為止。
8.防止混凝土澆築過程中濺到隔板,導致混凝土鬆散、離析,採用鋼導管下料,有效防止混凝土離析。

⑵ 如何對鋼管混凝土進行澆築施工

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來程施工規范》源
8.3混凝土澆築
8.11澆築混凝土前,應清除模板內或墊層上的雜物。表面干
燥的地基、墊層、模板上應灑水濕潤;現場環境溫度髙於35°c
時,宜對金屬模板進行灑水降溫;灑水後不得留有積水。
8.3.2混凝土澆築應保證混凝土的均勻性和密實性。混凝土宜一次連續澆築。
8.13混凝土應分層澆築,分層厚度應符合本規范第8.4.6條
的規定,上層混凝土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之前澆築完畢。
8.3.4混凝土運輸、輸送人模的過程應保證混凝土連續澆築,
從運輸到輸送人模的延續時間不宜超過表8.
3.
4-1的規定,且不
應超過表8.
3.
4-2的規定。摻早強型減水劑、早強劑的混凝土,
以及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應根據設計及施工要求,通過試驗確
定允許時間。

(建議下載規范全文閱讀)

⑶ 鋼管混凝土澆築施工時主要的技術要求有哪些

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
8.3混凝土澆築
8.11澆築混凝土前,應清除模板內或墊層上的回雜物。表面干答
燥的地基、墊層、模板上應灑水濕潤;現場環境溫度髙於35°C
時,宜對金屬模板進行灑水降溫;灑水後不得留有積水。
8.3.2混凝土澆築應保證混凝土的均勻性和密實性。混凝土宜一次連續澆築。
8.13混凝土應分層澆築,分層厚度應符合本規范第8.4.6條
的規定,上層混凝土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之前澆築完畢。
8.3.4混凝土運輸、輸送人模的過程應保證混凝土連續澆築,
從運輸到輸送人模的延續時間不宜超過表8.
3.
4-1的規定,且不
應超過表8.
3.
4-2的規定。摻早強型減水劑、早強劑的混凝土,
以及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應根據設計及施工要求,通過試驗確
定允許時間。
向左轉|向右轉
(建議下載規范全文閱讀)

⑷ 混凝土的澆注方式與方法

6.2 砼澆築過程中注意問題
6.2.1 振搗
1、由於考慮模板的支撐系統的穩定,混凝土澆築要分層進行,每層厚度為400~500mm。澆注混凝土澆築應連續進行,間歇時間不得超過2.5h。
2、混凝土澆築時在每台泵車的出灰口處配置3~4台振搗器,底板混凝土澆注時,因為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較大,在1.65米厚的底板內可斜向流淌1米遠左右,2台振搗器主要負責下部斜坡流淌處振搗密實,另外1~2台振搗器主要負責頂部混凝土振搗。
3、由於混凝土坍落度比較大,會在表面鋼筋下部產生水分,或在表層鋼筋上部的混凝土產生細小裂縫。為了防止出現這種裂縫,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預沉後採取二次抹面壓實措施。
6.2.2 表面處理
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漿較厚,在澆築後,初凝前初步按標高用長刮尺刮平,然後用木搓板反復搓壓數遍,使其表面密實,在終凝前再用鐵搓板壓光。
6.2.3 混凝土澆築注意事項:
1、澆築前,應清除模板內的積水,鐵絲,鐵釘等雜物,並以水濕潤模板。使用鋼模應保持其表面清潔無浮漿,檢查模板和腳手架,鋼筋,預埋件等符合要求後方可進行澆築。
2、採用插入式振搗器搗實混凝土的移動間距,不宜大於其作用半徑的1.5倍,振搗器距離模板不應大於振搗器作用的半徑的1/2;並應盡量避免碰撞鋼筋,模板,預埋管等,振搗器應插入下層混凝土5cm.
3、 澆築混凝土應連續進行。
6.3 砼澆築完所需注意事項
6.3.1 溫控措施
為了有效地控制基礎砼的絕熱升溫和降溫措施,避免溫度應力裂縫的出現,我公司委託一冶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對水池及泵房底板砼施工進行溫度檢測,以了解砼的溫度場分布情況,從而能夠及時的調整保溫養護措施。
溫度具體監控辦法詳件專項施工方案。
6.3.2 具體保溫措施
我單位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採取措施降低混凝土內外溫差。具體措施包括:
�0�5 澆築時間盡量安排在陰天進行;
�0�5 在粗骨料堆場灑水降溫;
�0�5 經常用水澆灑攪拌車;
�0�5 混凝土入模溫度控制在25℃;
�0�5 為避免環境溫差變化造成結構溫度應力,在混凝土底板表面護蓋兩層塑料薄膜,三層草袋作保溫保濕養護。草袋上下錯開,搭接壓緊,交接處包裹,形成良好的保溫層,使混凝土表面保持較高的溫度。在池壁模板四周蓋幾層草袋保溫,可使混凝土外表與氣溫差縮小到10℃以內,同時可減少混凝土表面熱擴散,充分發揮混凝土強度的潛力與材料的鬆弛特性,使應力小於抗拉強度。
�0�5 為避免天氣影響,防止下雨弄濕草袋而使草袋失去保溫能力,必須作好基坑的防雨措施:混凝土澆築完畢後,在基坑內搭設腳手架(可利用中間池壁支撐腳手架),水池中間部分腳手架必須架設至水池頂面標高以上,用彩條布覆蓋整個基坑。
6.4 砼拆模:
拆模時應注意勿使模板混凝土結構受損。應注意:
側模板應在砼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稜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損壞時拆除;
在拆模過程中,如發現砼有影響結構安全質量問題時,應停止拆除,並報技術負責人研究處理後拆除;
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結構應在砼達到設計強度後,才允許承受全部計算荷載,當施工荷載大於設計荷載是,應經研究加設臨時支撐。
七、質量控制要點
7.1 材料控制
a.必須對原材料進行檢查,如有變化應進行復驗,並及時調整混凝土配合比;
b.每班檢查原材料稱量不少於2次;
c.在拌制和澆築地點,測定混凝土坍落度每班不應少於2次;
d.砼試塊:
強度試塊:砼的抗壓強度,應以邊長為150cm立方體試件,在溫度為20℃±3℃和相對濕度為90%以上的潮濕環境或水中的標准條件下,經28d養護後試壓確定。
試塊必須在澆築地點製作,每200m3製作一組試塊。試塊的留置應符合《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時的溫度控制
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不僅要滿足強度增長的需要,還應通過人工的溫度控制,防止因溫度引起結構物的開裂。
溫度控制的目的,就是要對混凝土的初始溫度(澆築溫度)和混凝土內部的最高溫度進行人為的控制。
在混凝土養護階段的溫度控制應遵循以下幾點:
1.混凝土的中心溫度與表面溫度之間的差值,以及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室外最低氣溫之間的差值,均應小於20℃;經過計算確認結構物混凝土具有足夠的抗裂能力時,允許不大於25~30℃。
2.混凝土的拆模時間應考慮氣溫環境等情況,必須有利於強度的正常增長,即拆模時混凝土的溫差不超過20℃,其溫差應包括表面溫度、中心溫度和外界氣溫之間的溫差,以及收縮當量溫差三者的總和。
3.大體積混凝土應在澆築完畢後,及早灑水養護,混凝土表面應用草袋等覆蓋,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經常濕潤。模板上亦應經常灑水。混凝土養護時間應不少於21d;在乾燥、炎熱氣候條件下,養護時間應不少於28d;對裂縫有嚴格要求時應再適當延長。
混凝土養護時的溫度控制方法,可分為降溫法和保溫法兩類。
降溫法是在混凝土內部預理水管,通人冷卻水,降低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冷卻在混凝土剛澆築完時就開始進行,可以有效地控制因混凝土內外溫差而引起的結構物開裂。冷卻水管可採用直徑25mm或19mm的鋼管或鋁管,按蛇形排列,水平管距為1.5~3.0m,垂直管距亦為1.5~3.0m,並通過立管相連接。通水流量一般為14~20L/min,為了保證水管降溫效果,可將進、出水管的直徑加大到50mm。
保溫法是在結構物外露的混凝土表面以及模板外側覆蓋保溫材料(如草袋、鋸末、濕砂等),利用混凝土的初始溫度加上水泥水化熱的溫升,在緩慢的散熱過程中,使混凝土獲得必要的強度,以控制混凝土的內外溫差小於20℃
除了上述採用降溫法和保溫法控制混凝土溫度外,還可以採用蓄水法和水浴法。
蓄水法是在混凝土終凝後,在其表面蓄以一定高度的水,水有一定的隔熱保溫效果,可以推遲混凝土內部水化熱溫度的迅速失散,這樣可望在指定的日期內,控制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內部中心溫度之間的差值,使混凝土具有較高的抵抗溫度變形的能力。
水浴法是利用構築物的滑昇平台的內外吊架,安裝二圈環形噴水管,用高壓水泵將冷水送到環形噴水管,噴淋到頂部混凝土的內外壁表面,水流自上而下,水流除了濕潤混凝土表面外,還帶走了大量熱量,使得被太陽曬熱了的混凝土表面溫度下降;當噴淋水暫停時,附在混凝土表面的殘余水,又因水分蒸發帶走了一部分熱量。由於環形噴水管噴淋水基本上是均勻的,這就達到了既養護混凝土,又降低了混凝土內外溫差,以及減小各方位日照溫差的目的。
一、混凝土的養護基本要求
混凝土澆搗後,之所以能逐漸凝結硬化,主要是因為水泥水花作用的結果,而水化作用則需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因此為了保證混凝土有適宜的硬化條件,使其強度不斷增長,必須對混凝土進行養護。砼(混凝土)的養護目的,一是創造各種條件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砼硬化:二是防止砼成型後暴曬、風吹、寒冷等條件而出現的不正常收縮、裂縫等破損現象。
砼養護法分為自然養護和加熱仰浮兩種:現澆砼在正常條件下通常採用自然養護。自然養護基本要求:1.在澆築完成後,12h以內應進行養護;砼強度未達到C12以前,嚴禁任何人在上面行走、安裝模板支架,更不得作沖擊性或上面任何劈打的操作。
二、養護工序
覆蓋養護是最常用的保溫保濕養護方法。主要措施是:
1.應在初凝以後開始覆蓋養護,在終凝後開始澆水(12小時後)覆蓋物、麥桿、爛草席、竹簾、麻袋片、編制布等片狀物。
澆水工具可以採用水管、水桶等工具保證砼的濕潤度。
養護時間,與構件項目、水泥品種和有無摻外加濟有關,常用的五種水泥正溫條件下應不少與7天;摻有外加劑或有抗滲、抗凍要求的項目,應不少與14天 1,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應在12小時以內加以覆蓋,並澆水養護。先是塑料,然後麻袋,之後是澆水。12小時是理論時間並且是常溫下,也有人6小時即進行覆蓋操作。
2,冬季是不澆水的,由於鋪設塑料薄膜,可以維持水分,使之不易揮發,同時也是為處於防凍考慮。理論上講,日平均氣溫低於5℃時,不得澆水養護,宜用塑料薄膜或麻袋、草袋覆蓋保溫
3,夏季氣溫高、濕度低、乾燥快,優先採用水養護方法連續養護。在混凝土澆注後的前一兩天,應保證混凝土處於充分濕潤的狀態。對於大面積的平板類工程,用養生液養護較為實用和方便。說穿了,也就是蓄水。冬季保溫蓄熱。
蜂窩麻面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在澆注砼時,立柱底部的砼因為受到的壓力最大,如果模板底部的嚴密性又不夠時,就會導致砂漿沿著模板的縫隙溜走,那麼在拆模板後底部就只剩下砼中的骨料了,這就是蜂窩麻面現象。
而在澆築立柱等結構物時,在底部澆築一層50-100mm水泥砂漿(配合比與混凝土中的砂漿相同),就是為了補充底部的砂漿,這樣就可以避免產生蜂窩麻面現象了。

閱讀全文

與引水鋼管澆築混凝土前如何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再怎麼心如鋼鐵也成 瀏覽:249
鋁合金根據什麼分系列 瀏覽:96
鋼筋抽樣軟體是干什麼用的 瀏覽:572
塑膠模具主管工資是多少 瀏覽:360
漢中鈦合金推拉門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746
百福鋼材怎麼樣 瀏覽:794
天正暖通風管下扎彎頭怎麼話 瀏覽:226
在不銹鋼上怎麼開大孔 瀏覽:932
氣保焊焊縫發黃是什麼原因 瀏覽:316
我的世界下界合金套如何快速拿到 瀏覽:37
銅扳手斷了如何焊接 瀏覽:18
不粘鍋塗層和不銹鋼哪個健康 瀏覽:953
什麼是密排鋼板樁 瀏覽:333
青海鋼材市場在哪裡 瀏覽:281
人字形彩鋼屋頂怎麼搭建呢 瀏覽:830
白鋼和普通鋼管怎麼焊接 瀏覽:222
合金灰和鈑金灰哪個好 瀏覽:981
揭陽壓延不銹鋼怎麼樣 瀏覽:815
直徑219焊管是幾寸 瀏覽:475
引水鋼管澆築混凝土前如何處理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