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落地式鋼管腳手架和懸挑式鋼管腳手架有什麼區別
分類方式不通而已,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是按力的傳遞方式分,後面2個是按結構形式分類。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
一般由鋼管桿件、扣件,底座,腳手板,安全網等組成
鋼管桿件: 一般有兩種,一種外徑48mm,壁厚3.5mm;另一種外徑51mm,壁厚3mm;根據其所在位置和作用不同,可分為立桿,水平桿,掃地桿等。
扣件 :扣件是鋼管與鋼管之間的連接件,其形式有三種,即直角扣件,旋轉扣件,對接扣件 直角扣件:用於兩根垂直相交鋼管的連接,它依靠的是扣件與鋼管之間的摩擦力來傳遞荷載的。 旋轉扣件:用於兩根任意角度相交鋼管的連接。
對接扣件:用於兩根鋼管對接接長的連接。
底座與墊板:是設立於立桿底部的墊座,注意底座與墊板的區別,底座一般是用鋼板和鋼管焊接而成的,底座一般放在墊板上面,而墊板即可以是木板也可以是鋼板。
腳手板(見下面的圖解),安全網(不作解釋,這個很簡單) 。
下面講一些關鍵的難理解的名詞。
主節點:是指立桿、縱向和橫向水平桿三桿交接處的扣接點。
掃地桿:貼近地面,連接立桿根部的水平桿。
立桿縱距(或稱跨):腳手架立桿的縱向間距 。
立桿步距(或稱步):上下水平桿軸線間的距離。
詳見 http://ke..com/view/3744965.htm
⑵ 懸挑腳手架和落地式腳手架有什麼區別是不是高層都是懸挑的
懸挑腳手架和落地式腳手架的區別:
1、架設方式不同,前者是將立桿底部頂在樓板、梁或牆體等建築部位,向外傾斜固定後搭設;後者直接從地面生根,設置墊板,然後鋼管從墊板上逐漸往上搭設形成腳手架。
2、受力點不同,前者的受力點主要集中在兩側;後者的受理點集中在底部。
3、前者可以節省搭建的材料靈活拆除搭設和節省施工時間;後者如果搭設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的材料增加人工費和拖延工期。
高層不一定都是懸挑式腳手架,也會使用其他腳手架架設方式。
(2)什麼是落地式鋼管腳手架擴展閱讀:
腳手架的特點:
不同類型的工程施工選用不同用途的腳手架。橋梁支撐架使用碗扣腳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門式腳手架的。主體結構施工落地腳手架使用扣件腳手架的居多,腳手架立桿的縱距一般為1.2~1.8m;橫距一般為0.9~1.5m。
腳手架與一般結構相比,其工作條件具有以下特點:
1、所受荷載變異性較大;
2、扣件連接節點屬於半剛性,且節點剛性大小與扣件質量、安裝質量有關,節點性能 存在較大變異;
3、腳手架結構、構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桿件的初彎曲、銹蝕,搭設尺寸誤差、受荷偏心 等均較大;
4、與牆的連接點,對腳手架的約束性變異較大。 對以上問題的研究缺乏系統積累和統計資料,不具備獨立進行概率分析的條件,故對結構抗力乘以小於1的調整系數其值系通過與以往採用的安全系數進行校準確定。因此,本規范採用的設計方法在實質上是屬於半概率、半經驗的。腳手架滿足本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是設計計算的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