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外架鋼管直徑為48mm管壁厚3mm每米的理論重量是多少
外架鋼管直徑為48mm管壁厚3mm每米的理論重量是3.3291kg
計算公式(鋼的密度為7.85kg/dm3):
W=0.02466(D-S)S
式中:W--鋼管每米理論重量,kg/m;
D--鋼管的公稱外徑,mm;
S--鋼管的公稱壁厚,mm。
所以理論重量=(48-3)*3*0.02466=3.3291kg
(1)3厚48鋼管重量是多少錢擴展閱讀:
具有空心截面,其長度遠大於直徑或周長的鋼材。按截面形狀分為圓形、方形、矩形和異形鋼管;按材質分為碳素結構鋼鋼管、低合金結構鋼鋼管、合金鋼鋼管和復合鋼管;按用途分為輸送管道用、工程結構用、熱工設備用、石油化工工業用、機械製造用、地質鑽探用、高壓設備用鋼管等;按生產工藝分為無縫鋼管和焊接鋼管,其中無縫鋼管又分熱軋和冷軋(拔)兩種,焊接鋼管又分直縫焊接鋼管和螺旋縫焊接鋼管。
鋼管不僅用於輸送流體和粉狀固體、交換熱能、製造機械零件和容器,它還是一種經濟鋼材。用鋼管製造建築結構網架、支柱和機械支架,可以減 輕重量,節省金屬20~40%,而且可實現工廠化機械化施工。用鋼管製造公路橋梁不但可節省鋼材、簡化施工,而且可大大減少塗保護層的面積,節約投資和維護費用。
(1)規格:螺旋鋼管的規格要求應在進出口貿易合同中列明。一般應包括標準的牌號(種類代號 )、鋼筋的公稱直徑、公稱重量(質量)、規定長度及上述指標的允差值等各項。我國標准推薦公稱直徑為8、10、12、16、20、40mm的螺旋鋼管系列。供貨長度分定尺和倍尺二種。我國出口螺紋鋼定尺選擇范圍為6~12m,日本產螺紋鋼定尺選擇范圍為3.5~10m。
(2)外觀質量:
①表面質量。有關標准中對螺紋鋼的表面質量作了規定,要求端頭應切得平 直,表面不得有裂縫、結疤和折迭,不得存在使用上有害的缺陷等;
②外形尺寸偏差允許值 。螺紋鋼的彎曲度及鋼筋幾何形狀的要求在有關標准中作了規定。如我國標准規定,直條鋼筋的彎曲度不大於6mm/m,總彎曲度不大於鋼筋總長度的0.6%。
尺寸
A、公稱尺寸:是標准中規定的名義尺寸,是用戶和生產企業希望得到的理想尺寸,也是合同中註明的訂貨尺寸。
B、實際尺寸:是生產過程中所得到的實際尺寸,該尺寸往往大於或小於公稱尺寸。這種大於或小於公稱尺寸的現象稱為偏差。
C、米重: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徑-壁厚)
偏差和公差
A、偏差:在生產過程中,由於實際尺寸難於達到公稱尺寸要求,即往往大於或小於公稱尺寸,所以標准中規定了實際尺寸與公稱尺寸之間允許有一差值。差值為正值的叫正偏差,差值為負值的叫負偏差。
B、公差:標准中規定的正、負偏差值絕對值之和叫做公差,亦叫"公差帶"。
偏差是有方向性的,即以"正"或"負"表示;公差是沒有方向性的,因此,把偏差值稱為"正公差"或"負公差"的叫法是錯誤的。
㈡ 鋼管壁厚3毫米直徑48毫米每米理論重量多少公斤
鋼管壁厚為3毫米,直徑為48毫米時,每米理論重量為3.3291公斤。這一數值基於材料密度為7.85克/立方厘米的條件,適用於碳鋼等材料。為了更清晰地理解這個數值,我們可以通過公式來進一步解析。
鋼管的體積可以通過內外徑差值與長度相乘,再乘以圓周率π來計算。壁厚為3毫米,即0.3厘米,直徑48毫米即4.8厘米,內外徑分別為4.5厘米和4.8厘米。由此,內外徑差值為0.3厘米,長度為1米即100厘米。
鋼管體積的計算公式為:V = π * (D^2 - d^2) * L / 4,其中D為外徑,d為內徑,L為長度。將具體數值代入公式:V = 3.14 * (4.8^2 - 4.5^2) * 100 / 4 = 3.14 * (23.04 - 20.25) * 100 / 4 = 3.14 * 2.79 * 100 / 4 = 3.14 * 279 / 4 = 220.23立方厘米。將體積轉換為立方分米,即0.22023立方分米。
根據材料密度7.85克/立方厘米,重量計算公式為:W = ρ * V,其中ρ為密度,V為體積。將具體數值代入公式:W = 7.85 * 220.23 = 1729.1795克,即1.7291795公斤,約等於3.3291公斤。
需要注意的是,這一計算結果是基於理想狀態下的理論值,實際生產中可能會因材料密度、加工精度等因素有所偏差。此外,不同種類的鋼材,如不銹鋼、合金鋼等,其密度也會有所不同,從而影響最終的計算結果。
綜上所述,鋼管壁厚為3毫米,直徑為48毫米時,每米的理論重量約為3.3291公斤。這一數值在實際應用中,可以為工程設計和材料采購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