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看樓板鋼筋圖
根據來在其上直接註明梁自代號、斷面尺寸B×H(寬×高)和配筋數值進行查看。
平面注寫方式為在梁的平面布置圖上,將不同編號的梁各選一根,在其上直接註明梁代號、斷面尺寸B×H(寬×高)和配筋數值。
梁平法施工圖為在梁的結構平面布置圖上,採用平面注寫方式或截面注寫方式表達的梁配筋圖;施工人員依據平法施工圖及相應的標准構造詳圖進行施工,為梁平法施工圖。
(1)樓板是怎麼配鋼筋的擴展閱讀:
樓板鋼筋設置要求規定:
1、樓板內設置梁,梁有主梁和次梁,主梁沿房間布置,次梁與主梁垂直相交,板擱置在次樑上,次梁擱置在主樑上,主梁擱置在牆或柱上。
2、柱網布置為正方形或矩形,柱距以6m左右較為經濟。為減少板跨,改善板的受力條件和加強柱對板的支承作用,在柱的頂部設柱帽或托板。
3、跨度在8米以上的混凝土強度為≥100%,8米及8米以下≥75%方可拆模;砼強度≥1.2MPa時樓面方可上人及施工。
B. 樓板配筋怎麼配
復樓板的厚度有別,這里以樓板制厚10-12Cm配筋為例:受力筋8間距150、分布筋6間距130,上層負彎筋8間距150取板跨的1/4沿圈樑布置、分布筋6間距250。
建築中房屋等的鋼筋配製情況,一般用圖形表示。根據配筋圖確定建築中鋼筋使用的位置、形狀以及鋼筋的型號等。
樓板是一種分隔承重構件。樓板層中的承重部分,它將房屋垂直方向分隔為若干層,並把人和傢具等豎向荷載及樓板自重通過牆體、梁或柱傳給基礎。按其所用的材料可分為木樓板、磚拱樓板、鋼筋混凝土樓板和鋼襯板承重的樓板等幾種形式。
C. 怎麼根據pkpm裡面板的面積配筋板底與板頂的鋼筋怎麼配
1、根據pkpm繪制板施工圖進入PMCAD→畫結構平面圖。
D. 第一層樓板不是地下室是怎麼做的啊 要不要配鋼筋
第一層樓板不是地下室不配鋼筋,做法是:
1、用建築垃圾填充夯實至專-0.18米標高;屬
2、平鋪8-10厘米干砂;
3、澆灌C10砼厚10厘米並隨手抹平;
4、最後加鋪地磚。當面積大於25平方米或長度超過6米的,應加鋪直徑6mm雙向鋼筋網,並用C20砼厚10厘米。
E. 現澆樓板鋼筋如何配置
現澆4500mm*3600mm,承重4.5噸的樓板,鋼筋按雙層雙向的14厘鋼筋布置,而且樓板厚度必須達到150mm以上
F. 樓板鋼筋應怎麼布置,鋼筋的間距是多少
一般是根據樓板支撐情況和受力情況來布置。例如兩臨邊受支撐的板,主筋可以沿對角線內方向布置容,也可平行於兩支承邊布置,再在對角線方向加若干(有時一兩根即可)加強筋。這種情況不時會有,不過一般情況下板跨度較小。再如樓板上開一個洞,則洞周邊的加強筋只能根據開洞位置、方向配置。
只給出一個方向受力筋時,一般是單向板,此時會在圖中標示分布筋的布置及數量。如果是雙向板時,一定會給出另一方向的主筋配置,沒有時就是漏掉了,可與設計者溝通補上。三邊支承板也同樣。
G. 鋼筋混凝土樓板,跨度5米如何配筋
鋼筋混凝土樓板 跨度5米採取雙向配筋,HRB400,Φ8~Φ10,@120~150.
H. 框架結構板的配筋有什麼規范要求
9 結構構件的基本規定
9.1 板
(Ⅰ)基本規定
9.1.1 混凝土板按下列原則進行計算:
1 兩對邊支承的板應按單向板計算;
2 四邊支承的板應按下列規定計算:
1)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不大於2.0時,應按雙向板計算;
2)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大於2.0,但小於3.0時,宜按雙向板計算;
3)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不小於3.0時,宜按沿短邊方向受力的單向板計算,並應沿長邊方向布置構造鋼筋。
9.1.2 現澆混凝土板的尺寸宜符合下列規定:
1 板的跨厚比:鋼筋混凝土單向板不大於30,雙向板不大於40;無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於35,無梁支承的無柱帽板不大於30。預應力板可適當增加;當板的荷載、跨度較大時宜適當減小。
2 現澆鋼筋混凝土板的厚度不應小於表9.1.2規定的數值。
9.1.3 板中受力鋼筋的間距,當板厚不大於150mm時不宜大於200mm 當板厚大於150mm時不宜大於板厚的1.5倍,且不宜大於250mm。
9.1.4 採用分離式配筋的多跨板,板底鋼筋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負彎矩鋼筋向跨內延伸的長度應根據負彎矩圖確定,並滿足鋼筋錨固的要求。
簡支板或連續板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5倍,且宜伸過支座中心線。當連續板內溫度、收縮應力較大時,伸入支座的長度宜適當增加。
9.1.5 現澆混凝土空心樓板的體積空心率不宜大於50%。
採用箱型內孔時,頂板厚度不應小於肋間凈距的1/15且不應小於50mm。當底板配置受力鋼筋時,其厚度不應小於50mm。內孔間肋寬與內孔高度比不宜小於1/4,且肋寬不應小於60mm,對預應力板不應小於80mm。
採用管型內孔時,孔頂、孔底板厚均不應小於40mm,肋寬與內孔徑之比不宜小於1/5,且肋寬不應小於50mm,對預應力板不應小於60mm。
(Ⅱ)構造配筋
9.1.6 按簡支邊或非受力邊設計的現澆混凝土板,當與混凝土梁、牆整體澆築或嵌固在砌體牆內時,應設置板面構造鋼筋,並符合下列要求:
1 鋼筋直徑不宜小於8mm,間距不宜大於200mm,且單位寬度內的配筋面積不宜小於跨中相應方向板底鋼筋截面面積的1/3。與混凝土梁、混凝土牆整體澆築單向板的非受力方向,鋼筋截面面積尚不宜小於受力方向跨中板底鋼筋截面面積的1/3。
2 鋼筋從混凝土梁邊、柱邊、牆邊伸入板內的長度不宜小於l0/4,砌體牆支座處鋼筋伸入板邊的長度不宜小於l0/7,其中計算跨度l0對單向板按受力方向考慮,對雙向板按短邊方向考慮。
3 在樓板角部,宜沿兩個方向正交、斜向平行或放射狀布置附加鋼筋。
4 鋼筋應在梁內、牆內或柱內可靠錨固。
9.1.7 當按單向板設計時,應在垂直於受力的方向布置分布鋼筋,單位寬度上的配筋不宜小於單位寬度上的受力鋼筋的15%,且配筋率不宜小於0.15%;分布鋼筋直徑不宜小於6mm,間距不宜大於250mm;當集中荷載較大時,分布鋼筋的配筋面積尚應增加,且間距不宜大於200mm。
當有實踐經驗或可靠措施時,預制單向板的分布鋼筋可不受本條的限制。
9.1.8 在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現澆板區域,應在板的表面雙向配置防裂構造鋼筋。配筋率均不宜小於0.10%,間距不宜大於200mm。防裂構造鋼筋可利用原有鋼筋貫通布置,也可另行設置鋼筋並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
樓板平面的瓶頸部位宜適當增加板厚和配筋。沿板的洞邊、凹角部位宜加配防裂構造鋼筋,並採取可靠的錨固措施。
9.1.9 混凝土厚板及卧置於地基上的基礎筏板,當板的厚度大於2m時,除應沿板的上、下表面布置的縱、橫方向鋼筋外,尚宜在板厚度不超過1m范圍內設置與板面平行的構造鋼筋網片,網片鋼筋直徑不宜小於12mm,縱橫方向的間距不宜大於300mm。
9.1.10 當混凝土板的厚度不小於150mm時,對板的無支承邊的端部,宜設置U形構造鋼筋並與板頂、板底的鋼筋搭接,搭接長度不宜小於U形構造鋼筋直徑的15倍且不宜小於200mm;
也可採用板面、板底鋼筋分別向下、上彎折搭接的形式。
(Ⅲ)板柱結構
9.1.11 混凝土板中配置抗沖切箍筋或彎起鋼筋時,應符合下列構造要求:
1 板的厚度不應小於150mm;
2 按計算所需的箍筋及相應的架立鋼筋應配置在與45°沖切破壞錐面相交的范圍內,且從集中荷載作用面或柱截面邊緣向外的分布長度不應小於1.5h0(圖9.1.11a);箍筋直徑不應小於6mm,且應做成封閉式,間距不應大於h0/3,且不應大於100m。
3 按計算所需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可根據板的厚度在30°~45°之間選取;彎起鋼筋的傾斜段應與沖切破壞錐面相交(圖9.1.11b),其交點應在集中荷載作用面或柱截面邊緣以外(1/2~2/3)h的范圍內。彎起鋼筋直徑不宜小於12mm,且每一方向不宜少於3根。
9.1.12 板柱節點可採用帶柱帽或托板的結構形式。板柱節點的形狀、尺寸應包容45°的沖切破壞錐體,並應滿足受沖切承載力的要求。
柱帽的高度不應小於板的厚度h;托板的厚度不應小於h/4。
柱帽或托板在平面兩個方向上的尺寸均不宜小於同方向上柱截面寬度b與4h的和(圖9.1.12)。
I. 樓板怎麼配置鋼筋
通常板底雙向配置受力筋,一般構造筋就可以滿足受力要求,即配雙向8@200,板頂筋僅在四周配置構造(連續板的話為計算)鋼筋。我說的是通常啊,答案並不唯一。
J. 樓板配筋圖怎麼理解
K8是指同種直徑相同間距的
是PKPM樓板自動配筋的一個選項的結果
你看看圖紙上面有沒有說版明或者表格寫著權K8代表多少直徑多少間距
紅圈裡面是HRB400
直徑8
間距150防止的板底通長鋼筋
不過一般不會用HRB400弄到樓板裡面。。。CRB550差不多了。。。不排除是字體問題沒顯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