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鋼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確定及配筋的計算步驟
梁的寬度取1/2~1/3梁高,寬度不大於支撐柱在該方向的寬度。
================
1.初步估算,不可能非常精確,還得後期仔細驗算。
通常梁高取跨度的1/8~1/14。
很多時候梁要托住上面多層的牆和板或板荷載比較大(底框比較典型),這時候單靠跨度來算很難接近正確值,比如有的跨度只有3米,托一層的牆板,梁高只要350,而有的3米跨卻要托五層牆板,那麼梁高就要達到700。一般大概算下該梁承重上面多少牆板重,然後求出彎矩,翻鋼筋混凝土結構計算圖表,通過彎矩直接查到需要多高多寬的梁,這樣得出的數據接近正確值。
很多有經驗的老工程師,憑經驗就可以估算得很正確,和正確值幾乎差不離了。
2. 經驗公式,在採用二級剛作為梁縱向鋼筋時,梁高/彎矩=4.2~4.6是最經濟的,如:梁彎矩為120KN/m則梁高=502~552是最省錢的,混凝土與鋼筋最省。本經驗公式是在C25造價為216元/方,二級鋼3200元/t下統計的,如混凝土標號高於C25則可以取靠近4.2的經驗值,如低於C25 可取靠近4.6的經驗值。
在設計中,可以照平時建模方法先建模計算一遍,再把彎矩圖提出來看看,以一個跨度內的最大彎矩為控制,參照上面的經驗公式進行一遍調整,這樣設計出來的梁會是最省的。注意不要發生次梁比主梁高的情況。
梁高的小幅度改變對梁線剛度改變很小,梁高調整後再計算的彎矩與第一次的彎矩差值很小,可以忽略。
最後,上述經驗公式不適用與一級或三級鋼作為梁縱筋的情況。
最後還要注意下,梁高的取值還受限於建築凈空要求等其他因素,要靈活處理。
計算配筋步驟大體有三步:
1、確定理想的受壓區相對高度.
2、確定混凝土截面尺寸.
3、確定鋼筋的截面積.
計算過程中要進行試算,直到選出合適的配筋.
『貳』 梁的上部鋼筋和支座鋼筋的截面怎麼計算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6,2,10
『叄』 梁的鋼筋工程量怎麼算啊
框架梁鋼筋計算公式:長度=凈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左、右支座錨固長度的取值判斷:當hc-保護層(直錨長度)>Lae時,取Max(Lae ,0.5hc+5d)當hc-保護層(直錨長度) ≤ Lae時,必須彎錨,演算法為:hc-保護層+15d;取0.4LaE+15d。
下部通長鋼筋計算:長度=凈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左、右支座錨固同上框架梁下部縱筋可在柱支座外內力較小處搭接,即距邊緣Ln/3范圍內連接。抗震框架梁須避開箍筋加密區。
箍筋和拉筋的計算: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2*1.9d+2*max(10d,75mm)+2d拉筋根數=((凈跨長-50*2)/非加密間距*2+1))*排數弧形梁箍筋加密區范圍按弧形梁中心線,箍筋間距按弧形梁凸面度量。
由梁和柱連接而成的,樑柱交接處的框架節點應為鋼結構成雙向樑柱抗側力體系。剛接即梁的兩端與框架柱(KZ)固定相連。框架梁的作用除了直接承受樓屋蓋的荷載並將其傳遞給框架柱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根,就是它和框架柱剛接形成樑柱抗側力體系,共同抵抗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等水平方向的力。
據建築材料的不同,框架結構可分為:混凝土結構框架、鋼框架、鋼-混凝土框架。即可以採用鋼筋混凝土、建築鋼材或者鋼-混凝土製作框架梁或框架柱。對於鋼筋混凝土結構,根據行業標准《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程》JGJ3-2010第7.1.3條規定,兩端與剪力牆剛接相連但跨高比不小於5的連梁宜按照框架梁設計。
『肆』 梁鋼筋總剖面圖 怎麼計算尺寸阿
你留個郵箱,我發個鋼筋計算的資料給你,應該可以學會怎麼算.
『伍』 梁的鋼筋截面面積
鋼筋的截面面積單位是mm²,各種不同直徑鋼筋的截面積有表直接查,這個版表在很多規范上權、手冊上都有,如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工程師手冊》、《金屬材料手冊》、《建築工程預算定額》等等都有。
梁的設計的鋼筋截面面積,施工圖上不會標出,那是結構師計算需要配筋率後配置的。
『陸』 怎樣計算梁的鋼筋截面面積如B×H=400×600怎樣配鋼筋
如果你說怎樣按照梁截面來下箍筋的話 那麼400x600的除去2端的保護層25mm的話就是350x550 這樣的尺寸柱的可能性比較大!
『柒』 計算梁的鋼筋截面積是計算單筋的還是雙筋的
在受壓區(即構件上部)有配受力筋的為雙筋,沒有則為單筋。在下部的配筋又叫受專拉鋼筋,上部的叫屬受壓鋼筋。
再截面尺寸和材料強度已知時,為了求受壓鋼筋和受拉鋼筋,應該假定二者的和為最小值才是最優解。
至於你問的計算「計算梁的鋼筋截面積是計算單筋的還是雙筋的」,如果採用單筋時,受拉鋼筋會超筋,那就說明採用單筋不合理,應採用雙筋。
『捌』 梁鋼筋怎麼計算
長度=凈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
下部通長筋計算:長度=凈跨長+左支座錨固內+右支座錨固
箍筋長度容計算
長度=(梁寬b-保護層*2-d*2)*2+(梁高h-保護層*2+d*2)*2+1.9d*2+max(10d,75mm)*2
根數=((左加密區長度-50)/加密間距+1)+(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間距-1)+((右加密區長度-50)/加密間距+1)
『玖』 梁截面大小及配筋大小計算方法
1、取拉梁所拉結的柱子中軸力較大者的1/10,作為拉梁軸心受拉的拉力或軸心受壓專的壓力,進行承載力計屬算。按此法計算時,柱基礎按偏心受壓考慮。(基礎土質較好,用此法較節約)
2、以拉梁平衡柱底彎矩,柱基礎按中心受壓考慮。拉梁正彎矩鋼筋全部拉通,負彎矩筋有1/2拉通。此時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較高者。
(9)梁鋼筋的截面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基礎梁最好與基礎直接相連,第一種較好,原因如下。
基礎梁的主要作用是協調地震時各基礎的變形,使基礎能共同協調工作,所以才按拉梁設計,因此是用來協調基礎的,而不是協調柱子。
底層柱計算長度大是一個常見的問題,有較多的解決方法,不應該為了講究柱的剛度值而犧牲基礎梁的作用,短柱問題十分明顯,不用細說。
若必須按方案二做,結構的計算簡圖也應該取到基礎頂面,所以方法二不提倡,其力學概念不明確,若要減小柱的計算長度可以適當把基礎頂面提高(對多層建築有效)。
『拾』 梁鋼筋用量的計算---只有截面圖
盡管你抄沒有給出圖紙
但是襲,計算用量,必須根據其完整尺寸你才能夠計算的出來
橫截面知道,你只能知道型材的型號
去查資料就知道斷面的面積
剩下的必須知道這些型材需要多少長度
從而計算出體積,估算出重量
或者根據型材型號,查出每米的重量
否則,你只有估算了
這樣的話,勢必要多估,造成工程完工後材料積壓,投入多,浪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