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箍筋的調整值中,量外包尺寸和量內包尺寸是什麼意思
一般鋼筋來下料按外包尺寸自進行,沒有內包尺寸,叫內皮尺寸;定義按字面理解就OK了,拿箍筋來理解!
計算方法: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
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
鋼筋彎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鋼筋彎曲調整值0.35d 0.5d 0.85d 2d 2.5d
彎鉤增加長度:一般半圓彎鉤為6.25d,直彎鉤為3.5d,斜彎鉤為4.9d
箍筋直徑 6 8 10~12
箍筋調整值50 60 70
2. 鋼筋外包尺寸怎麼算
對,外包尺寸就是那條紅線,,(r+d)*2,你看,中心線水平長左邊是不是R+D才到圖示外包尺寸呀?然後,水平一個R+D、垂直一個R+D,就變成乘二了。
3. 鋼筋下料長度計算,是將軸線尺寸換算成外包尺寸
鋼筋彎曲調整值與彎鉤計算
一、彎曲調整值的概念
對於單根預算長度和下料長度是不同的,預算長度是按照鋼筋的外皮計算,下料長度是按照鋼筋的中軸線計算例如一根預算長度為1米長的鋼筋,其下料長度不需要1米,是小於1米的,因為鋼筋在彎曲的過程中會變長,如果按照1米下料,肯定會長出一些,預算長度和下料長度的差值也就是鋼筋的彎曲調整值,也稱為量度差值它實際上由兩方面造成的,一是由於量度的不同,例如下面這根鋼筋,預算的長度是100+300=400mm,而實際上在下料時只需要截取100-d/2+300-d/2長的一段鋼筋即可彎製成下面的形式二是由於鋼筋在彎曲的過程中長度會變化:外皮伸長內皮縮短中軸線不變
二、彎曲調整值的計算
在這里用到一個弧度和角度的換算公式:1rad=3.14*r*2/360,即一度角對應的弧長是0.01745r另外鋼筋混凝土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204-2002)規定180度彎鉤的彎曲直徑不得小於2.5d,在下面的推導中D取2.5d
1、180度彎鉤的計算
見下圖,鋼筋的直徑為d,彎曲直徑為D
按照外皮計算鋼筋的長度:L1=AE水平段的長度+CD水平段長度=300+3d
按照中軸線計算鋼筋的長度:L2=AB水平段長度+BC段弧長+CD段水平長度=300-D/2-d+0.01745*(D/2+d/2)*180+3d=300+6.25d,彎曲調整值=L1-L2=3.25d
2、90度彎鉤的計算
見下圖,鋼筋的直徑為d,彎曲直徑為D
按照外皮計算鋼筋的長度:L1=300+100
按照中軸線計算鋼筋的長度:L2=AB水平段長度+BC段弧長+CD段豎直長度=300-D/2-d+0.01745*(D/2+d/2)*90+100-D/2-d=300+100-1.75d,彎曲調整值=L1-L2=1.75d
3、135度彎鉤的計算
見下圖,鋼筋的直徑為d,彎曲直徑為D
按照外皮計算鋼筋的長度:L1=300+10d
按照中軸線計算鋼筋的長度:L2=AB水平段長度+BD段弧長+DE段長度=300-D/2-d+0.01745*(D/2+d/2)*135+10d=300+10d+1.9d,彎曲調整值=L1-L2=1.9d
三、彎鉤長度的計算
1計算彎鉤時的原則是無論下料長度還是預算長度都按照中軸線計算可以想一下,我們做預算時直鋼筋180度彎鉤時取的長度是6.25d,歷來我們都是這么做的,沒有人問為什麼,而實際上6.25d取的鋼筋的中軸線長度,其實箍筋拉筋末端135彎鉤的長度計算也是一個道理,規范規定的長度是10d,而我們計算時取11.9d,同樣也是遵循上面的原則
2需要指出的是,無論箍筋彎鉤還是拉筋彎鉤,彎折角度都是135度,這在03G101-1第35頁有明確的說明因此如果在計算拉筋彎鉤長度時取12.5d是錯誤的
四、彎曲調整值的應用
1盡管我們對這個名詞可能不了解,但實際上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在應用它例如上面所說的180度的彎鉤平直段長度本來是3d,而計算時取6.25d;135度彎鉤平直段長度是10d,而計算時取11.9d
2當我們知道了90度彎鉤的彎曲調整值以後就可以根據預算長度計算下料長度了:
如下圖:梁截面尺寸a=300,b=500
計算箍筋的預算長度(按外皮計算):
L1=(a-25*2+b-25*2)*2+(2*11.9+8)d
這里對於8d是否有疑問,實際上這涉及到保護層的概念鋼筋的保護層指的是主筋外皮到構件外邊緣的尺寸,而我們要計算箍筋的外皮長度,因此,上式中每-25就多減了一個箍筋的直徑,因此在後面要加上8d
計算箍筋的下料長度(按中軸線計算):
L2=(a-25*2+b-25*2)*2+(2*11.9+8)d-3*1.75d
這里就利用了90度彎鉤的彎曲調整值,箍筋有三個180彎鉤,應該減去3*1.75d在施工中有個計算箍筋長度的公式是2A+2B+26.8d就是這樣推導出來的,當然,這里AB都是指箍筋的內皮長度
4. 鋼筋外包尺寸,求專業的。
鋼筋的配料
5. 採用外包尺寸鋼筋下料計算中,應對彎曲減去量度差值的角度是
採用外包尺寸是為了便於照圖正確安裝綁扎。而鋼筋下料,只能是按中線長度截內斷,這就出現了外包尺容寸與中線長度之間的差異需要調整,這個調整是幾何關系的調整,與彎折角度和彎芯直徑直接相關。規范規定不同等級鋼筋彎芯直徑不同,例如HRB335及HRB400級鋼筋的彎芯直徑為4d,用圖解法算得一個45°彎折應扣減0.562d;一個60°彎折應扣減0.846d;一個90°彎折應扣減2.07d;一個135°彎折應扣減0.11d(末端彎鉤者另加平直段5d,或抗震是10d),
6. 鋼筋的外包尺寸是什麼意思
如果是水平段,外包尺寸和內包尺寸是相等的,只有彎錨情況下,才會有彎折段和水平段(也做平直段)的說法,彎錨平直段軟體計算的是鋼筋的中心線尺寸,手算是鋼筋的外包尺寸。
7. 鋼筋下料長度=外包尺寸+端頭彎鉤長度-量度差值 其中端頭彎鉤長度怎麼算啊
兩端180度彎鉤鋼筋的下料長度=構件外包尺寸-兩端保護層+6.25d*2,d為鋼筋直徑。
8. 鋼筋箍筋長度如何計算
鋼筋箍筋長度計算方法
1、一般的演算法是箍筋長度=(梁寬-保護層*2 +梁高-保護層*2)*2+1.9d*2+max(10d,75mm)*2
2、 如果按實計算及下料長度,那麼演算法是:
(1)90/90的箍筋鋼筋計算公式為:箍筋內皮周長-5個90°彎鉤內皮差(0.288d)+2個彎鉤處的平直段長度(10d>75mm時,平直長度為10d,10d<75mm時,平直長度為75mm)
即在鋼筋規格為10d>75mm時,箍筋長度=構件周長-8保護層厚度+18.56d
鋼筋規格為10d<75mm,即箍筋直徑為6mm時,箍筋長度=構件周長-8保護層厚度+141.36
(2)90/180的箍筋鋼筋計算公式為:箍筋內皮周長-4個90°彎鉤內皮差(0.288d)+1個180°彎鉤中心線長+2個彎鉤平直段長度(10d>75mm時,平直長度為10d,10d<75mm時,平直長度為75mm)
即在鋼筋規格為10d>75mm時,箍筋長度=構件周長-8保護層厚度-28.268d
鋼筋規格為10d<75mm,即箍筋直徑為6mm時,箍筋長度=構件周長-8保護層厚度+199.61
(3)135/135的箍筋鋼筋計算公式為:箍筋內皮周長-3個90°彎鉤內皮差(0.288d)+2個135°彎鉤中心線長(135°彎鉤中心長度=3π/4*(R+d/2),R=2.5d)+2個彎鉤平直段長度(10d>75mm時,平直長度為10d,10d<75mm時,平直長度為75mm)
即在鋼筋規格為10d>75mm時,箍筋長度=構件周長-8保護層厚度+33.266d
鋼筋規格為10d<75mm,即箍筋直徑為6mm時,箍筋長度=構件周長-8保護層厚度+229.6
箍筋內皮周長長度=2*(H-2bhc)+2*(B-2bhc)=2(H+B)-8bhc(即構件周長-8個保護層)
1350的每個彎鉤長度=4.9d
900的每個彎鉤長度=3.5 d
9. 什麼是鋼筋內包尺寸,與外包尺寸區別.如何計算
鋼筋外包尺寸計算公式為: 鋼筋外包尺寸=構件尺寸-保護層厚度。 鋼筋外包尺回寸是指就是按照彎答折外邊線計算的長度,也就是外皮至外皮尺寸,由構件尺寸減保護層厚度得到。 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10. 外包尺寸是什麼意思
外包尺寸指距離短或抄數量小,夫目之察度也,不過步武尺寸之間。無尺寸之功,指東西的長短大小,指分寸,敘事要有尺寸。既不是按照外包尺寸,也不按照內包尺寸。
例如:
圓鋼末端加180度彎鉤簡化計算方法:
度量方式:外包尺寸
彎鉤下料長度=外包尺寸a+6. 25d
計算方法: 度量尺寸:外包長度 a;
彎鉤平直長度3d 軸心(下料)長度:a1+L+3d
其中:
a1=a-1d-1.25d
L=3.14*3.5d*180/360=5.498d
軸心(下料)長度:
a-2.25d+5.498d+3d
=a+6.248d
=a+6.25d
(1)鋼筋表面應潔凈,粘著的油污、泥土、浮銹使用前必須清理干凈,可結合冷拉工藝除銹。
(2)鋼筋調直,可用機械或人工調直。經調直後的鋼筋不得有局部彎曲、死彎、小波浪形,其表面傷痕不應使鋼筋截面減小5%.
(3)鋼筋切斷應根據鋼筋號、直徑、長度和數量,長短搭配,先斷長料後斷短料,盡量減少和縮短鋼筋短頭,以節約鋼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