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看板筋配筋圖
板縱筋如果沒有在其上面注寫是上部還是下部鋼筋時,看鋼筋彎鉤彎折方向;
①打開圖紙,按正常位置看,彎鉤彎折方向向上,說明是下部鋼筋;鋼筋放在下面彎鉤朝天空;
②然後從圖紙右側觀看,彎鉤指向,從右到左,即背離我們,則該鋼筋也為下部鋼筋;
③從右邊觀看,鋼筋彎鉤指向我們,說明是上部鋼筋;
④如果鋼筋彎鉤朝下,那肯定是上部鋼筋;
⑤上部鋼筋網,由兩個方向鋼筋相互垂直形成;一般短方向是最外側鋼筋,即放在最上面;
⑥板下部鋼筋網也是短方向鋼筋是最外側,即在板底部最下面。
梁平法施工圖是在梁的結構平面布置圖上,採用平面注寫方式或截面注寫方式表達的梁配筋圖;施工人員依據平法施工圖及相應的標准構造詳圖進行施工。
(1)板鋼筋怎麼看擴展閱讀:
板筋結構是板、筋的有效組合,但板筋優化不是板、梁優化的簡單疊加。由於連接方式不同,板筋結構分為兩大類。優化時,需要對其類型進行判別,並進行有針對性建模;同類型的板筋結構中,不同位置的承載板,分為拉壓板、彎板及混合板三種情況,需要選用不同的中間變數。
梁、板、實體三種單元共存的模型中,應使自由度、優化變數滿足協調條件。板筋優化牽扯到尺寸、形狀、拓撲三方面內容,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選擇准則法、規劃法或混合法。對於大型板筋結構,針對有限元模型進行優化時,需要保證演算法的穩定性。
在考慮板筋參與梁端抗彎的同時,應注意參與受力板筋的錨固問題和板內與梁垂直方向橫向鋼筋的設置問題,以保證縱向板筋能有效的參與梁端抗彎。
❷ 建築板筋圖怎麼看
根據其上直接註明梁代號、斷面尺寸B×H(寬×高)和配筋數值進行查看。內
平面注寫方式為在梁容的平面布置圖上,將不同編號的梁各選一根,在其上直接註明梁代號、斷面尺寸B×H(寬×高)和配筋數值。
梁平法施工圖為在梁的結構平面布置圖上,採用平面注寫方式或截面注寫方式表達的梁配筋圖;施工人員依據平法施工圖及相應的標准構造詳圖進行施工,為梁平法施工圖。
(2)板鋼筋怎麼看擴展閱讀:
板筋的設置要求規定:
1、在考慮板筋參與梁端抗彎的同時,應注意參與受力板筋的錨固問題和板內與梁垂直方向橫向鋼筋的設置問題,以保證縱向板筋能有效的參與梁端抗彎。
2、對框架端節點來說,當直交邊梁的抗彎和抗扭剛度與縱梁相比不相差太多,在端節點處仍然可以取梁每側六倍板厚作為板的有效寬度;但如果直交邊梁剛度偏弱,則板的有效寬度取值應相應減少。
3、優化時,需要對其類型進行判別,並進行有針對性建模;同類型的板筋結構中,不同位置的承載板,分為拉壓板、彎板及混合板三種情況,需要選用不同的中間變數。
❸ 建築 板的配筋 怎麼看 (有圖)
1、 在我們單位板配筋不是通過算出的結果導到tssd中畫的,而是單獨用理正工具箱對每一塊板進行計算。原因是考慮到沉板會造成板周邊支座條件發生變化,由固接變為鉸接(這個判斷標準是當兩塊板的沉降差超過30mm時),配筋會變大,而PKPM比較難實現沉板因此會造成沉板的配筋偏小造成計算失真。所以對於跨度比較大、支座條件與PKPM不同或形狀怪異的異形板需要用理正工具箱單獨計算配筋。計算時板長取軸線之間的距離。
2、 板的配筋一般只需要畫支座負筋即可,板的底筋一般是在說明中標明雙向拉通。對於支座負筋的長度取板短跨方向(凈長)的四分之一,再加上其到梁邊線的距離。對於板厚的取值問題,根據廣東省高規角板板厚取120mm,並且雙層雙向配置板筋。而對於高層住宅中的樓梯和電梯井附近處板塊,考慮到管線的埋設取150的板厚,並且雙層雙向拉通。
3、 對於異形板處出現的陽角要另外加配鋼筋畫大樣(圖紙沒帶回來,不記得加配多少了,囧)。對於由梁懸挑出來的板,懸挑方向的板麵筋要通長布置。
4、 在計算的過程中都是選擇塑性板的模式來算,這樣相對於彈性板而言會比較省鋼筋,但是這里要注意的是,在計算衛生間時要採用彈性板的模型來計算,因為衛生間是不允許出現裂縫的,而且裂縫限值為0.2mm。
❹ 關於施工圖紙中樓板鋼筋配置怎麼看
紅框內是未註明,紅框內非陰影區按第一條寫的來上鐵三級鋼直徑8個的間距200、下鐵內三級鋼直徑8個的容間距200雙向拉通,陰影區為三級鋼直徑8個的間距200雙層雙向拉通布置,上下鐵一樣;H=120mm這是板厚、700.800.1100這是支座負筋
雙層雙向拉通鋼筋:就多塊板而言,相鄰的幾塊板板厚,標高和配筋都一樣時,鋼筋是可以拉通布置的,可以雙層雙向拉通鋼筋。H=120mm這是板厚、700.800.1100這是支座負筋
你去看看圖集什麼的 有視頻教程
沒看完整圖紙,這兩張圖我理解的是這樣,如有錯誤希望各位老師指出
❺ 板的配筋圖怎麼看 鋼筋怎麼分
按老平法,直鉤復的是負筋(上鐵)制,斜鉤或彎鉤的是正筋(下鐵)。
按新平法,只畫負筋(直線或直鉤)。正筋用文字表述。
也有時候全用文字表述
比如
h=xxx(板厚)
T(top)/上鐵/負筋
:xxx(通長布置)
B(bottom)/下鐵/正筋:xxx
❻ 要怎麼看樓板鋼筋
樓板抄的鋼筋辨別:
現澆板中,下面(一般離底模板15-20毫米)的鋼筋是受力鋼筋,上邊帶兩個直角彎的是負筋;伸入支座(牆或是梁)上的鋼筋叫支座筋,受力筋有時不伸入支座,但支座筋肯定是受力筋。
軟體中,貫穿整塊板或多塊板的板鋼筋稱為受力筋,底層的稱底筋,面層的稱麵筋。貫穿一塊或多塊板並伸入相鄰板內一部分的面層板鋼筋稱為跨板受力筋。 板負筋則為板支座筋,其中,一端錨入支座(即梁或砼牆),另一端伸入板內一定長度的面層板筋稱單邊板負筋;騎跨在支座上,兩端伸入板內一定長度的面層板鋼筋稱雙邊板負筋。 跨板受力筋與板負筋的「屬性編輯」里,均有「分布筋」屬性欄,可用於輸入板分布筋的鋼筋信息。 板分布筋是用於固定板負筋、跨板受力筋,使其鋼筋間距保持相同。分布筋指的是與板負筋、跨板受力筋垂直分布的鋼筋。 受力筋中的底筋、麵筋,因其是雙向布置(即互相垂直布置),可以保證鋼筋之間相互平行,所以不需要分布筋。
❼ 板的鋼筋如何看是上部筋還是下部筋
在施工圖中,用向上和向左表示下鐵,向下和向右表示上鐵,並按照單雙向板結合實際情況分為滿布上鐵和支座上鐵(取受力方向跨度的1/4)
❽ 在圖紙上怎麼樣區分板的鋼筋是上部還是下部鋼筋
用想像,把圖紙上板水平放置,板的上部的鋼筋叫上部鋼筋,板下部分的鋼筋叫下部鋼筋。
在板里,上部鋼筋和下部鋼筋受力不同;
板上部的鋼筋起抗壓、抗剪和構造作用;
板下部的鋼筋是主筋,起抗和抗剪拉作用;
板除了上部鋼筋和下部鋼筋外,還有與其垂直的構造鋼筋和架立筋。
(架立筋起把兩層鋼筋支起來的作用)
(8)板鋼筋怎麼看擴展閱讀:
梁與板的鋼筋布置:
1、縱向受力鋼筋出現雙層或多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15mm的短鋼筋,如縱向鋼筋直徑大於25mm時,短鋼筋直徑規格與縱向鋼筋相同規格。
2、箍筋的接頭應交錯設置,並與兩根架立筋綁扎,懸臂挑梁則箍筋接頭在下,其餘做法與柱相同。梁主筋外角處與箍筋應滿扎,其餘可梅花點綁扎。
3、板的鋼筋網綁扎與基礎相同,雙向板鋼筋交叉點應滿綁。應注意板上部的負鋼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別是雨蓬、挑檐、陽台等懸臂板,要嚴格控制負筋位置及高度。
4、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在中層,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樑或墊梁時,主梁鋼筋在上。
5、樓板鋼筋的彎起點,如加工廠(場)在加工沒有起彎時,設計圖紙又無特殊註明的,可按以下規定彎起鋼筋,板的邊跨支座按跨度1/10L為彎起點。板的中跨及連續多跨可按支座中線1/6L為彎起點。
6、框架梁節點處鋼筋穿插十分稠密時,應注意梁頂面主筋間的凈間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築混凝土之需要。
7、鋼筋的綁扎接頭應符合下列規定:
7.1、搭接長度的末端距鋼筋彎折處,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
7.2、受拉區域內,Ⅰ級鋼筋綁扎接頭的末端應做彎鉤,Ⅱ級鋼筋可不做彎鉤。
7.3、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7.4、受拉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符合結構設計要求。
7.5、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結構設計要求。
7.6、板筋綁扎前須先按設計圖要求間距彈線,按線綁扎,控制質量。
7.7、為了保證鋼筋位置的正確,根據設計要求,板筋採用鋼筋馬凳縱橫@600予以支撐。
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光圓鋼筋實際上就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變形鋼筋是表面帶肋的鋼筋,通常帶有2道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橫肋的外形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種。用公稱直徑的毫米數表示。變形鋼筋的公稱直徑相當於橫截面相等的光圓鋼筋的公稱直徑。
鋼筋的公稱直徑為8-50毫米,推薦採用的直徑為8、12、16、20、25、32、40毫米。鋼種: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
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應力。變形鋼筋由於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較大的粘結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鋼筋廣泛用於各種建築結構。特別是大型、重型、輕型薄壁和高層建築結構。
鋼筋按力學性能分:Ⅰ級鋼筋(300/420級);Ⅱ級鋼筋(335/455級);Ⅲ級鋼筋(400/540)和Ⅳ級鋼筋(500/630)。
鋼筋按生產工藝分: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
鋼筋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
❾ 鋼筋圖紙怎麼看
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一、 樑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時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2, 下部鋼筋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鋼筋為2φ12, 下部鋼筋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4Φ25, 下部鋼筋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5, 下部鋼筋為5Φ25。
二、 樑上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樑上支座處)
⑴ 2Φ20 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三、 梁腰中鋼筋表示方法:
⑴G2φ12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四、 梁下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內。
⑵ 6Φ25 2/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兩排筋,上排筋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長布置。
(9)板鋼筋怎麼看擴展閱讀: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光圓鋼筋實際上就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變形鋼筋是表面帶肋的鋼筋,通常帶有2道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橫肋的外形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種。用公稱直徑的毫米數表示。
變形鋼筋的公稱直徑相當於橫截面相等的光圓鋼筋的公稱直徑。鋼筋的公稱直徑為8-50毫米,推薦採用的直徑為8、12、16、20、25、32、40毫米。鋼種: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應力。
變形鋼筋由於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較大的粘結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鋼筋廣泛用於各種建築結構。特別是大型、重型、輕型薄壁和高層建築結構。
鋼筋的檢驗與鋼筋接頭的工藝檢驗:
鋼筋的檢驗首先要檢查鋼筋的標牌號及質量證明書;其次要做外觀檢查,從每批鋼筋中抽取5% ,檢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紋、創傷和疊層,鋼筋表面的凸塊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於所在部位的允許和偏差,鋼筋每一米彎曲度不應大於四米;接下來力學性能試驗,每批若小於60噸則從中抽取2根,每根截取兩段,分別做拉伸和冷彎試驗。
在截取試件時應除去鋼筋兩端100-500MM,在截取試件大於60噸還需在取相應的鋼筋。如果一項試驗結果不符合要求,則從同一批中另取雙倍數量的試樣做各項試驗。如仍有一個試樣不合格則該批鋼筋為不合格,熱軋鋼筋在加工過程中發生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機械性能顯著不正常等現象,應進行化學成分分析和其它專項檢驗。
成品
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余熱處理鋼筋:熱軋後立即穿水,進行表面控製冷卻,然後利用芯部余熱自身完成回火處理所得的成品鋼筋。
帶肋鋼筋:表面通常帶有兩條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的鋼筋。
月牙肋鋼筋:橫肋的縱截面呈月牙形,且與縱肋不相交的鋼筋。
縱肋:平行於鋼筋軸線的均勻連續肋。
橫肋:與縱肋不平行的其他肋。
帶肋鋼筋的公稱直徑:與鋼筋的公稱橫截面積相等的圓的直徑。
帶肋鋼筋的相對肋面積:橫肋在與鋼筋軸線垂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積與鋼筋公稱周長和橫肋間距的乘積之比。
❿ 板鋼筋傳統標注怎麼看
正對圖紙看(數字軸豎直、字母軸水平);
粗實線方塊為柱,雙細實線為梁,中央細點畫線為軸線,標有數字的是尺寸,以毫米為單位(mm);
粗實線條是鋼筋,這是180°彎鉤的,Φ代表光圓鋼HPB300級;
彎鉤朝上、朝左的是板底筋,90°彎折朝下、朝右的是麵筋;
鋼筋上注的是直徑、間距。例如Φ10@100是直徑10毫米、間距100毫米的短向底筋,應緊貼保護層放,長向底筋Φ10@150隨後放。又如Φ8@150,是直徑8毫米、間距150毫米的麵筋。麵筋緊貼上部保護層,麵筋下放分布筋。分布筋的直徑、間距不在圖上,應看說明。
設計流程:設計結構體系—〉結構分析(力學分析)—〉結構施工圖設計。
結構設計是一種是商品,有使用價值,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分為創造性勞動和重復性勞動(非創造性勞動)。由結構工程師完成創造性設計部分(創造性勞動),節點構造、節點外構造不是結構工程師的勞動成果,是抄的規范。(註:節點構造是算不出來的,是由研究人員試驗出來的。)
傳統的單構件正投影表示方法將創造性勞動和非創造性勞動混在一起,節點內構造和節點外構造的設計屬於重復性勞動(非創造性勞動)。
基於此產生了結構標准化、構造標准化的思路,用數字化、符號化的表示方法即平面整體表示方法表示創造性設計。平面整體設計方法,含表示方法和標准圖兩部分。節點構造標准化後,施工公司的勞動量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