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看板筋配筋圖
板縱筋如果沒有在其上面注寫是上部還是下部鋼筋時,看鋼筋彎鉤彎折方向;
①打開圖紙,按正常位置看,彎鉤彎折方向向上,說明是下部鋼筋;鋼筋放在下面彎鉤朝天空;
②然後從圖紙右側觀看,彎鉤指向,從右到左,即背離我們,則該鋼筋也為下部鋼筋;
③從右邊觀看,鋼筋彎鉤指向我們,說明是上部鋼筋;
④如果鋼筋彎鉤朝下,那肯定是上部鋼筋;
⑤上部鋼筋網,由兩個方向鋼筋相互垂直形成;一般短方向是最外側鋼筋,即放在最上面;
⑥板下部鋼筋網也是短方向鋼筋是最外側,即在板底部最下面。
梁平法施工圖是在梁的結構平面布置圖上,採用平面注寫方式或截面注寫方式表達的梁配筋圖;施工人員依據平法施工圖及相應的標准構造詳圖進行施工。
(1)板配筋有哪些鋼筋擴展閱讀:
板筋結構是板、筋的有效組合,但板筋優化不是板、梁優化的簡單疊加。由於連接方式不同,板筋結構分為兩大類。優化時,需要對其類型進行判別,並進行有針對性建模;同類型的板筋結構中,不同位置的承載板,分為拉壓板、彎板及混合板三種情況,需要選用不同的中間變數。
梁、板、實體三種單元共存的模型中,應使自由度、優化變數滿足協調條件。板筋優化牽扯到尺寸、形狀、拓撲三方面內容,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選擇准則法、規劃法或混合法。對於大型板筋結構,針對有限元模型進行優化時,需要保證演算法的穩定性。
在考慮板筋參與梁端抗彎的同時,應注意參與受力板筋的錨固問題和板內與梁垂直方向橫向鋼筋的設置問題,以保證縱向板筋能有效的參與梁端抗彎。
⑵ 框架結構板的配筋有什麼規范要求
9 結構構件的基本規定
9.1 板
(Ⅰ)基本規定
9.1.1 混凝土板按下列原則進行計算:
1 兩對邊支承的板應按單向板計算;
2 四邊支承的板應按下列規定計算:
1)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不大於2.0時,應按雙向板計算;
2)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大於2.0,但小於3.0時,宜按雙向板計算;
3)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不小於3.0時,宜按沿短邊方向受力的單向板計算,並應沿長邊方向布置構造鋼筋。
9.1.2 現澆混凝土板的尺寸宜符合下列規定:
1 板的跨厚比:鋼筋混凝土單向板不大於30,雙向板不大於40;無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於35,無梁支承的無柱帽板不大於30。預應力板可適當增加;當板的荷載、跨度較大時宜適當減小。
2 現澆鋼筋混凝土板的厚度不應小於表9.1.2規定的數值。
9.1.3 板中受力鋼筋的間距,當板厚不大於150mm時不宜大於200mm 當板厚大於150mm時不宜大於板厚的1.5倍,且不宜大於250mm。
9.1.4 採用分離式配筋的多跨板,板底鋼筋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負彎矩鋼筋向跨內延伸的長度應根據負彎矩圖確定,並滿足鋼筋錨固的要求。
簡支板或連續板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5倍,且宜伸過支座中心線。當連續板內溫度、收縮應力較大時,伸入支座的長度宜適當增加。
9.1.5 現澆混凝土空心樓板的體積空心率不宜大於50%。
採用箱型內孔時,頂板厚度不應小於肋間凈距的1/15且不應小於50mm。當底板配置受力鋼筋時,其厚度不應小於50mm。內孔間肋寬與內孔高度比不宜小於1/4,且肋寬不應小於60mm,對預應力板不應小於80mm。
採用管型內孔時,孔頂、孔底板厚均不應小於40mm,肋寬與內孔徑之比不宜小於1/5,且肋寬不應小於50mm,對預應力板不應小於60mm。
(Ⅱ)構造配筋
9.1.6 按簡支邊或非受力邊設計的現澆混凝土板,當與混凝土梁、牆整體澆築或嵌固在砌體牆內時,應設置板面構造鋼筋,並符合下列要求:
1 鋼筋直徑不宜小於8mm,間距不宜大於200mm,且單位寬度內的配筋面積不宜小於跨中相應方向板底鋼筋截面面積的1/3。與混凝土梁、混凝土牆整體澆築單向板的非受力方向,鋼筋截面面積尚不宜小於受力方向跨中板底鋼筋截面面積的1/3。
2 鋼筋從混凝土梁邊、柱邊、牆邊伸入板內的長度不宜小於l0/4,砌體牆支座處鋼筋伸入板邊的長度不宜小於l0/7,其中計算跨度l0對單向板按受力方向考慮,對雙向板按短邊方向考慮。
3 在樓板角部,宜沿兩個方向正交、斜向平行或放射狀布置附加鋼筋。
4 鋼筋應在梁內、牆內或柱內可靠錨固。
9.1.7 當按單向板設計時,應在垂直於受力的方向布置分布鋼筋,單位寬度上的配筋不宜小於單位寬度上的受力鋼筋的15%,且配筋率不宜小於0.15%;分布鋼筋直徑不宜小於6mm,間距不宜大於250mm;當集中荷載較大時,分布鋼筋的配筋面積尚應增加,且間距不宜大於200mm。
當有實踐經驗或可靠措施時,預制單向板的分布鋼筋可不受本條的限制。
9.1.8 在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現澆板區域,應在板的表面雙向配置防裂構造鋼筋。配筋率均不宜小於0.10%,間距不宜大於200mm。防裂構造鋼筋可利用原有鋼筋貫通布置,也可另行設置鋼筋並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
樓板平面的瓶頸部位宜適當增加板厚和配筋。沿板的洞邊、凹角部位宜加配防裂構造鋼筋,並採取可靠的錨固措施。
9.1.9 混凝土厚板及卧置於地基上的基礎筏板,當板的厚度大於2m時,除應沿板的上、下表面布置的縱、橫方向鋼筋外,尚宜在板厚度不超過1m范圍內設置與板面平行的構造鋼筋網片,網片鋼筋直徑不宜小於12mm,縱橫方向的間距不宜大於300mm。
9.1.10 當混凝土板的厚度不小於150mm時,對板的無支承邊的端部,宜設置U形構造鋼筋並與板頂、板底的鋼筋搭接,搭接長度不宜小於U形構造鋼筋直徑的15倍且不宜小於200mm;
也可採用板面、板底鋼筋分別向下、上彎折搭接的形式。
(Ⅲ)板柱結構
9.1.11 混凝土板中配置抗沖切箍筋或彎起鋼筋時,應符合下列構造要求:
1 板的厚度不應小於150mm;
2 按計算所需的箍筋及相應的架立鋼筋應配置在與45°沖切破壞錐面相交的范圍內,且從集中荷載作用面或柱截面邊緣向外的分布長度不應小於1.5h0(圖9.1.11a);箍筋直徑不應小於6mm,且應做成封閉式,間距不應大於h0/3,且不應大於100m。
3 按計算所需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可根據板的厚度在30°~45°之間選取;彎起鋼筋的傾斜段應與沖切破壞錐面相交(圖9.1.11b),其交點應在集中荷載作用面或柱截面邊緣以外(1/2~2/3)h的范圍內。彎起鋼筋直徑不宜小於12mm,且每一方向不宜少於3根。
9.1.12 板柱節點可採用帶柱帽或托板的結構形式。板柱節點的形狀、尺寸應包容45°的沖切破壞錐體,並應滿足受沖切承載力的要求。
柱帽的高度不應小於板的厚度h;托板的厚度不應小於h/4。
柱帽或托板在平面兩個方向上的尺寸均不宜小於同方向上柱截面寬度b與4h的和(圖9.1.12)。
⑶ 建築 板的配筋 怎麼看 (有圖)
1、 在我們單位板配筋不是通過算出的結果導到tssd中畫的,而是單獨用理正工具箱對每一塊板進行計算。原因是考慮到沉板會造成板周邊支座條件發生變化,由固接變為鉸接(這個判斷標準是當兩塊板的沉降差超過30mm時),配筋會變大,而PKPM比較難實現沉板因此會造成沉板的配筋偏小造成計算失真。所以對於跨度比較大、支座條件與PKPM不同或形狀怪異的異形板需要用理正工具箱單獨計算配筋。計算時板長取軸線之間的距離。
2、 板的配筋一般只需要畫支座負筋即可,板的底筋一般是在說明中標明雙向拉通。對於支座負筋的長度取板短跨方向(凈長)的四分之一,再加上其到梁邊線的距離。對於板厚的取值問題,根據廣東省高規角板板厚取120mm,並且雙層雙向配置板筋。而對於高層住宅中的樓梯和電梯井附近處板塊,考慮到管線的埋設取150的板厚,並且雙層雙向拉通。
3、 對於異形板處出現的陽角要另外加配鋼筋畫大樣(圖紙沒帶回來,不記得加配多少了,囧)。對於由梁懸挑出來的板,懸挑方向的板麵筋要通長布置。
4、 在計算的過程中都是選擇塑性板的模式來算,這樣相對於彈性板而言會比較省鋼筋,但是這里要注意的是,在計算衛生間時要採用彈性板的模型來計算,因為衛生間是不允許出現裂縫的,而且裂縫限值為0.2mm。
⑷ 鋼筋混凝土板的配筋構造有哪些鋼筋
分布鋼筋、抗裂鋼筋、支撐鋼筋、溫度應力筋、放射鋼筋(拐角處)
⑸ 板面鋼筋有哪些
一、受力筋:主要用來承受拉力。懸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構件的受力鋼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
二、分布鋼筋:它主要用來使作用在板面荷載能均勻地傳遞給受力鋼筋;抵抗四溫度變化和混凝土收縮在垂直於板跨方向所產生的拉應力。
三、構造鋼筋:為了避免板受力後,在支座上部出現裂縫,通常是在這些部們上部配置受拉鋼筋,這種鋼筋稱為負筋。
配筋混凝土的收縮徐變均小於素混凝土的收縮徐變。當配筋率較低時,其對收縮徐變的影響較小,在工程應用中,可以按素混凝土來對待;當配筋率較高時,其對收縮徐變的減小作用需進行具體的試驗研究。
(5)板配筋有哪些鋼筋擴展閱讀:
板面鋼筋綁扎規范以及要求。
一、 將基礎墊層清掃干凈,用石筆和墨斗在上面彈放鋼筋位置線。
二、 按鋼筋位置線布放基礎鋼筋。
三、綁扎鋼筋。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應每點綁扎牢。
四、大底板採用雙層鋼筋網時,在上層鋼筋網下面應設置鋼筋撐腳或混凝土撐腳,以保證鋼筋位置正確,鋼筋撐腳下應墊在下征鋼筋網上。
五、鋼筋的彎鉤應朝上,不要倒向一邊;雙鋼筋網的上層鋼筋彎鉤應朝下。
六、獨立基礎、為雙向彎曲,其底面短向的鋼筋應放在長向鋼筋的上面。
七、現澆柱與基礎連用的插筋,其箍筋應比柱的箍筋小一個柱筋直徑,以便連接。箍筋的位置一定要綁扎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軸線偏移。
八、基礎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40mm,當無墊層時不應小於700mm。
⑹ 板配筋,受力筋和負筋怎麼區別
板的負筋,是承受支座負彎矩的,垂直於板邊鋪設,分布筋是構造鋼筋平行於板邊內鋪設,這兩種鋼筋容都在板頂,受力鋼筋在板底承受跨中彎矩,雙向布置。
板負筋,是在板四周支座處才有的,在板的面上,它是用於板的負彎矩。 板受力筋,是整個板布置,鋼筋是錨入梁或者砼牆內,板受力筋又分為麵筋和底筋, 如果圖紙上說板是雙層雙向鋼筋,那就是指板的麵筋和底筋, 如果只是底筋,那麼在四周支座處就有負筋存在《負筋下有分布鋼筋,這樣負筋和分布筋形成鋼筋網片》,板受力筋的麵筋和底筋都是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布置。
⑺ 普通鋼筋混凝土整體板的配筋特點有哪些,為何這樣配筋
現澆鋼筋混凝土樓(屋)面板除按計算配置縱向受力鋼筋外,還應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簡稱《混凝土規范》)的規定配置必要的構造鋼筋和分布鋼筋。合理配置鋼筋混凝土板的構造鋼筋和分布鋼筋,不僅有利於保證樓(屋)面板的正常使用,也有利於提高混凝土板的耐久性。
鋼筋混凝土板的構造鋼筋主要是指:1)板簡支邊的上部構造負筋;2)單向板的受力鋼筋與梁平行時,沿梁方向布置的與梁垂直的上部構造負筋;3)控制板溫度、收縮裂縫的構造鋼筋。
合理布置構造鋼筋,就是要按《混凝土規范》的要求限制構造鋼筋的最小直徑、最大間距,保證構造鋼筋有必要的配筋面積。比如上述第1,2
項的板上部構造負筋,按規范要求,其直徑不宜小於8mm,間距不宜大於200mm,配筋面積不宜小於受力鋼筋面積的三分之一。筆者認為,此構造負筋的配筋率也不宜小於該方向板截面面積的0.15%。否則,當板的受力鋼筋的配筋率小於0.45%時,會出現板支座上部構造負筋的截面面積反而小於分布鋼筋面積的不合理現象。
對「配筋面積不宜小於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三分之一」有兩種不同的理解:1)不論受力鋼筋和構造鋼筋是否採用同一強度等級的鋼筋,一律將受力鋼筋面積除3
作為構造鋼筋的配筋面積;2)當受力鋼筋的強度等級高於構造鋼筋時,將受力鋼筋的面積換算成與構造鋼筋強度等級相同的鋼筋的面積,然後除以3
作為構造鋼筋的配筋面積。顯然,後一種構造鋼筋的配筋方法較合理。
控制板溫度、收縮裂縫的構造鋼筋,按規范要求其間距為150~200mm,縱橫兩個方向的最少配筋面積不宜小於板截面面積的0.1%;主要是在板的未配筋表面配置。已配置鋼筋的部位,只要板的上、下表面縱橫兩個方向配筋率均不小於0.1%,可不配置溫度、收縮鋼筋。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另配的溫度、收縮鋼筋應與已配的鋼筋按受拉要求搭接。
鋼筋混凝土板的分布鋼筋,主要是指:1)單向板兩對邊支承板,長短邊之比≥3
的四邊支承板)底面
處垂直於受力鋼筋的分布鋼筋;2)垂直於板支座上部負筋的分布鋼筋;3)2<長短邊之比<3
的四邊支承板,宜按雙向板計算配筋;當按單向板計算配筋時垂直於板底受力鋼筋的分布鋼筋。
長短邊之比<2
的板應按雙向板計算配筋。
當鋼筋混凝土板按單向板設計時,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鋼筋外,尚應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鋼筋。
單位長度上分布鋼筋的截面面積不宜小於單位寬度上受力鋼筋的15%,且不宜小於該方向板截面面積0.15%;分布鋼筋的間距不宜大於250mm,直徑不宜小於6mm;對集中荷載較大的情況,分布鋼筋的截面
面積應適當增加,其間距不宜大於200mm。
當地下室外牆按單向板(以樓板和基礎底板為支承點的單跨、雙跨或多跨板)計算牆的豎向受力鋼筋配筋時,除牆的豎向受力鋼筋應滿足計算和最小配筋要求外,牆的水平分布筋也應滿足受彎構件最小配筋
率要求,而且牆的水平分布筋的強度等級應與牆的豎向受力鋼筋相同。
⑻ 單向板里一般配有哪些配筋這些鋼筋主要有什麼作用
主鋼筋:布置在板的受拉區,承受拉應力。
分布鋼筋:垂直於主鋼筋布置,將集中荷載分布到板受力鋼筋上;抵抗因收縮及溫度變化在垂直於板垮方向上所產生的應力;澆築混凝土石保持受力鋼筋的規定間距。
⑼ 板的配筋應該包括哪些部分
板的配筋應復該包括這些部分:制
1板厚一般取80,100,120、140、160、180四種尺寸或120、150、180三種尺寸。
2盡量用二級鋼包括直徑φ10(目前供貨較少)的二級鋼,直徑≥12的受力鋼筋,除吊鉤外,不得採用一級鋼。
3鋼筋宜大直徑大間距,但間距不大於200,間距盡量用200。(一般跨度小於6.6米的板的裂縫均可滿足要求)。
4跨度小於2米的板上部鋼筋不必斷開,鋼筋也可不畫,僅說明鋼筋為雙向雙排φ8
@
200。板上下鋼筋間距宜相等,直徑可不同,但鋼筋直徑類型也不宜過多。
5頂層及考慮抗裂時板上筋可不斷,或50%連通,較大處附加鋼筋,拉通筋均應按受拉搭接鋼筋。
6板配筋相同時,僅標出板號即可。一般可將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編為一個板號,將不相同的上部筋畫在圖上。
⑽ 屋面板配筋的溫度筋是什麼與普通鋼筋有什麼區別,鋼筋符號是什麼
鋼筋的符號是φ。溫度筋是指可利用原有鋼筋貫通布置(與板負筋搭接),也可另行設置構造鋼筋網,並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
兩者區別如下:
一、特點不同
1、鋼筋: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變形鋼筋是表面帶肋的鋼筋,通常帶有2道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橫肋的外形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種。
2、溫度筋:在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現澆板區域內,應在板表面雙向配置防裂構造鋼筋,配筋率不小於0.10%,間距也不宜大於200mm。
二、規定不同
1、鋼筋:鋼筋的公稱直徑為8-50毫米,推薦採用的直徑為8、12、16、20、25、32、40毫米。鋼種: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應力。
2、溫度筋:為了防止溫差較大而設置的防裂措施。抗溫度筋自身及其與受力主筋搭接長度為LI ,抗裂構造鋼筋自身其與受力主筋搭接長度依據16G-101。
三、作用不同
1、鋼筋:形鋼筋由於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較大的粘結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鋼筋廣泛用於各種建築結構。特別是大型、重型、輕型薄壁和高層建築結構。
2、溫度筋:防裂構造鋼筋可利用原有鋼筋貫通配置,也可另行設置鋼筋並於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