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剪力牆豎向鋼筋標注φ(10+8)@100怎麼配置
剪力牆豎向鋼筋標注φ(10+8)@100,指的是配置直徑10mm的鋼筋間距是內200mm,直徑8mm的鋼筋間距是200mm,兩容種鋼筋一隔一的間距布置。
剪力牆牆身豎向鋼筋
1、首層牆身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身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身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牆身豎向鋼筋根數=牆凈長/間距+1(牆身豎向鋼筋從暗柱、端柱邊 50mm 開始布 置)。
4、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豎向筋在洞口上下兩邊截斷,分別橫向彎折 15d。
2. 剪力牆鋼筋標注
Q1,1#剪力牆抄,有兩個牆肢,長1500、990。牆厚(bw)沒有標注。1#剪力牆有兩個約束邊緣構件,YBZ3是端部暗柱、YBZ1是轉角牆。邊緣構件的配筋應查找牆柱大樣表;牆肢的配筋及預留洞沒有交代清楚!
3. 鋼筋平法標注問題(剪力牆)
就是,剪力牆裡面鋼筋標號為HPB400級,直徑為12和16mm,一排三根,按照間距150滿布
4. 剪力牆豎向鋼筋分布圖紙上怎麼表示
剪力牆的受力就像一根豎放的懸臂梁,豎向鋼筋相當於梁縱向受力鋼筋,而橫向鋼筋相當於梁箍筋,常規做法應該是橫向鋼筋在外。
而上面那位所說的情況也很有道理,但是應該是地下室頂板作為上部結構嵌固端時才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此地下室剪力牆受力不再是純彎曲變形,而有特別大的剪切變形,故而將豎向鋼筋放在外側。
當底層需要大空間時,採用框架結構支撐上部剪力牆,就形成框支剪力牆。在地震區,不容許採用純粹的框支剪力牆結構。
如果洞口開的再大一些,使得牆肢剛度較弱、連梁剛度相對較強時,剪力牆的受力特性已接近框架。由於剪力牆的厚度較框架結構樑柱的寬度要小一些。
(4)剪力牆鋼筋如何標注擴展閱讀:
由於短肢剪力牆結構相對於普通剪力牆結構其抗側剛度相對較小,設計時宜布置適當數量的長牆,或利用電梯,樓梯間形成剛度較大的內筒,以避免設防烈度下結構產生大的變形,同時也形成兩道抗震設防。
短肢剪力牆結構的抗震薄弱部位是建築平面外邊緣的角部處的牆肢,當有扭轉效應時,會加劇已有的翹曲變形,使其牆肢首先開裂,應加強其抗震構造措施,如減小軸壓比,增大縱筋和箍筋的配筋率。
高層短肢剪力牆結構在水平力作用下,呈現整體彎曲變形為主,底部外圍小牆肢承受較大的豎向荷載和扭轉剪力,由一些模型試驗反映出外周邊牆肢開裂,因而對外周邊牆肢應加大厚度和配筋量,加強小牆肢的延性抗震性能。
5. 剪力牆鋼筋怎麼手算
鋼筋的計算很簡單,因為量很多就顯得很麻煩。
首先你要明確你計算的鋼筋種類有多少,比如水平筋、箍筋等,然後一個個的算。
先要挑出一根的長度,計算不同鋼筋有不同的公式;另外要計算其根數,然後相乘就是長度,然後根據重量表換算成噸數,鋼筋就計算完畢了。
鋼筋的內外上下影響的是單根鋼筋的長度,其餘的沒有什麼。
6. 剪力牆水平和縱向鋼筋標注的意思
Φ10/Φ8@200與(Φ10+Φ8)@200的意思同,表示Φ10與Φ8相間隔擺放,逢鋼筋版間距為200mm;
Φ10@權200+Φ8@200也表示Φ10與Φ8相間隔擺放,但逢鋼筋間距就是100mm.
但Φ10/Φ8@200與(Φ10+Φ8)@200的表達不是標準的,有些模糊不準確,而Φ10@200+Φ8@200表達是准確的、唯一解釋的。
7. 剪力牆的鋼筋標注表示的是什麼呀
不是剪力牆,是板的配筋表示。b是板的底層鋼筋。t是指板的上層鋼筋。
8. 鋼筋的平法標注
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⑶ φ8@200(2)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8)剪力牆鋼筋如何標注擴展閱讀:
設計流程:設計結構體系—〉結構分析(力學分析)—〉結構施工圖設計。
結構設計是一種是商品,有使用價值,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分為創造性勞動和重復性勞動(非創造性勞動)。由結構工程師完成創造性設計部分(創造性勞動),節點構造、節點外構造不是結構工程師的勞動成果,是抄的規范。(註:節點構造是算不出來的,是由研究人員試驗出來的。)
傳統的單構件正投影表示方法將創造性勞動和非創造性勞動混在一起,節點內構造和節點外構造的設計屬於重復性勞動(非創造性勞動)。
基於此產生了結構標准化、構造標准化的思路,用數字化、符號化的表示方法即平面整體表示方法表示創造性設計。平面整體設計方法,含表示方法和標准圖兩部分。節點構造標准化後,施工公司的勞動量加大。
剪力牆平法
(1) 約束邊緣構件的箍筋大,構造邊緣構件的箍筋小。當剪力牆的暗柱很長時,剪力牆水平筋和箍筋伸至剪力牆端部,除非設計者註明。剪力牆水平筋伸入端柱一個錨長即可(端柱計算參照框架柱)。
(2) 剪力牆最頂層的梁為牆頂連梁,箍筋箍到牆身里。剪力牆的水平層肯定放在外側,豎向筋放在內側。
(3) 暗梁箍筋:剪力牆豎向筋和暗梁箍筋在同一層面上。框架梁順到剪力牆中,形成邊框梁BKL。
(4) 交*暗撐箍筋根據標注和構造要求,暗撐為半個牆厚,牆薄時採用交*鋼筋。柱鋼筋盡量用粗的,粱鋼筋不要用太粗的。
(5) 洞口加強鋼筋和剪力牆水平鋼筋:水平鋼筋扣柱加強縱鋼筋,不要將加強筋放在外邊;豎向鋼筋扣柱加強橫鋼筋。洞口加強筋放在剪力牆水平、縱向鋼筋的內側。洞口補強暗梁400高,為箍筋的中到中的尺寸(計算時需加2個箍筋直徑),寬度同暗梁寬。剪力牆縱筋錨入補強暗梁,為剛性條帶,形成一完整封邊。
(6) 連梁:用於剪力牆上的一種梁,分樓層連梁(樓面連梁)和屋面連梁(牆頂連梁)。連梁和連系梁不搭界,平法中不採用連系梁。
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余熱處理鋼筋:熱軋後立即穿水,進行表面控製冷卻,然後利用芯部余熱自身完成回火處理所得的成品鋼筋。
帶肋鋼筋:表面通常帶有兩條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的鋼筋。
月牙肋鋼筋:橫肋的縱截面呈月牙形,且與縱肋不相交的鋼筋。
縱肋:平行於鋼筋軸線的均勻連續肋。
橫肋:與縱肋不平行的其他肋。
帶肋鋼筋的公稱直徑:與鋼筋的公稱橫截面積相等的圓的直徑。
帶肋鋼筋的相對肋面積:橫肋在與鋼筋軸線垂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積與鋼筋公稱周長和橫肋間距的乘積之比。
鋼筋加工一般要經過四道工序:鋼筋除銹;鋼筋調直;鋼筋切斷;鋼筋成型。
當鋼筋接頭採用直螺紋或圓錐螺紋連接時,還要增加鋼筋端頭鐓粗和螺紋加工工序。鋼筋配料與代換鋼筋代換
(1)以另一種鋼號或直徑的鋼筋代替設計文件中規定的鋼筋時,應遵守以下規定:
應按鋼筋承載力設計值相等的原則進行,鋼筋代換後應滿足規定的鋼筋間距、錨固長度、最小鋼筋直徑等構造要求。
以高一級鋼筋代換低一級鋼筋時,宜採用改變鋼筋直徑的方法而不宜採用改變鋼筋根數的方法來減少鋼筋截面積。
(2)用同鋼號某直徑鋼筋代替另一種直徑的鋼筋時,其直徑變化范圍不宜超過4mm,變更後鋼筋總截面面積與設計文件規定的截面面積之比不得小於98%或大於103%。
(3)設計主筋採取同鋼號的鋼筋代換時,應保持間距不變,可以用直徑比設計鋼筋直徑大一級和小一級的兩種型號鋼筋間隔配置代換。
9. 剪力牆水平和縱向鋼筋標注的意思
都是一個意思,沒有區別。
根據部位的不同,水平筋的放置也不同。一般地下室擋土牆回豎向筋在外側,水答平筋在內側;地面以上的則反過來,水平筋在外側,豎向筋在內側。最根本的一個原則是根據不同的受力情況定的,即受力筋放在外側。地下室剪力牆主要是受土的側阻力受彎,而地上主要是受地震剪力,所以受力不同,放置位置也就不同。
其實鋼筋放置內外側的問題,還是力學問題,主要看哪個因素是控制因素。地上部分的剪力牆,豎向鋼筋一般都是構造配筋,而水平筋因為抗裂的原因,在相同鋼筋量的情況下,放外側對結構會更有利;對於地下結構,放內側和外側都有,如果地下室較長,水平抗裂也可能起控製作用,這個時候就看是水平抗裂還是擋土哪個起控製作用,如果按純彎和水土分算擋土牆時,可以考慮地下室的水平筋也放外側。
10. 剪力牆水平分布筋這樣標注怎麼理解
2 表示2排,剪力牆內外兩個面,每面一排;
10或者8/10表示鋼筋直徑
@200表示間距,間距200
8/10表示一根8然後一根10再然後1根8,交替布置,8和10的間距也是@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