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筋符號發音
鋼筋符號φ發音為拼音fai。φ是希臘小寫字母,左上角的彎是開口的;而用作符號時,通常會寫作 ,變了一個縮小了的大寫Φ的形狀。
不等邊角鋼。
(kg/m)
w= 0.00785 ×[d (b+b – d )+0.215 (r2 – 2 r 2 )]。
b= 長邊寬。
b= 短邊寬。
d= 邊厚。
r= 內弧半徑。
r= 端弧半徑。
求30 mm ×20mm ×4mm 不等邊角鋼的每m 重量。從冶金產品目錄中查出30 ×20 ×4 不等邊角鋼的r 為3.5 ,r 為1.2 ,則每m 重量= 0.00785 ×[4 ×(30+20 – 4 )+0.215 ×(3.52 – 2 ×1.2 2 )]=1.46kg。
(1)鋼筋里的間距怎麼讀擴展閱讀:
鋼筋彎鉤或彎曲:
①鋼筋彎鉤。形式有三種,分別為半圓彎鉤、直彎鉤及斜彎鉤。鋼筋彎曲後,彎曲處內皮收縮、外皮延伸、軸線長度不變,彎曲處形成圓弧,彎起後尺寸不大於下料尺寸,應考慮彎曲調整值。
鋼筋彎心直徑為2.5d,平直部分為3d。鋼筋彎鉤增加長度的理論計算值:對轉半圓彎鉤為6.25d,對直彎鉤為3.5d,對斜彎鉤為4.9d。
②彎起鋼筋。中間部位彎折處的彎曲直徑D,不小於鋼筋直徑的5倍。
③箍筋。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箍筋調整,即為彎鉤增加長度和彎曲調整值兩項之差或和,根據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內包尺寸而定。
④鋼筋下料長度應根據構件尺寸、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彎曲調整值和彎鉤增加長度等規定綜合考慮。
② 在鋼筋圖紙中@這個符號怎麼讀
此處的@中文意為等(間)距;如Φ12@200,讀作直徑12鋼筋按等(間)距200mm布置,或讀成12鋼筋按(直徑)中(心)間距200(mm)布置。
③ 鋼筋間距是什麼意思
鋼筋間距的意思是指單根鋼筋形心之間距離,凈距一般會特別說明,凈距一般在考慮構造時候才會提到,比如最小凈距是為保證握裹力,有時要考慮施工因素等。
例如:
板受力鋼筋的排距指底排筋與上排筋(若有)或負彎矩鋼筋間的距離。
柱受力鋼筋的間距指同側鋼筋之間的距離,柱受力鋼筋的排距指不同側鋼筋之間的距離。
梁受力鋼筋的間距是平行於水平面的某排鋼筋中主筋之間的距離,排距是上下不同排鋼筋之間的距離。
牆受力鋼筋的間距、排距確定相當於雙層板配筋豎立起來,同一鋼筋幫扎網中豎向或水平鋼筋之間的距離為間距,不同鋼筋幫扎網之間的距離是排距。
(3)鋼筋里的間距怎麼讀擴展閱讀
鋼筋間距的計算:
1、承受鋼筋長度為板的長度(或寬度)減去保護層厚度在加兩端各一個彎鉤長度。
2、受力鋼筋根數應為板的有效配筋范圍長度除以鋼筋間距加1,出現小數無論是否大於0.5均應進位。
3、負筋彎鉤(直鉤)長度一般取板厚減去鋼筋保護層厚度。
鋼筋的綁扎應該符合以下的規定:
1、鋼筋的交點須用鐵絲扎牢。
2、板和牆的鋼筋網片,另須在中間部分的相交點可相間隔交錯的扎牢,但要保證受力鋼筋不發生位移。雙向受力鋼筋網片,須全部扎牢。
3、梁和柱的鋼筋,除了設計有要求外,箍筋應於受力筋垂直設置。
4、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樑或墊梁時,主梁的鋼筋在上。
④ 圖中鋼筋標注怎麼讀
讀的話,照著讀就可以啦,關鍵是要搞清楚它的意思
集中標註:
屋面框架梁編號(跨數)尺寸
箍筋3級鋼直徑8間距200,加密區100(四肢箍)
貫通筋
腰筋
梁頂標高
⑤ 這個鋼筋表示怎麼讀啊
Φ 8/10@200 ;Φ ---- 讀「弗來愛」(拼音 fai)或源讀phi:大寫Φ,小寫φ,是第二十一個希臘字母。此處 φ:表示鋼筋等級Q235外形為光園、 8、10mm為鋼筋公稱直徑: @:相等中心距符號;即相鄰鋼筋的中心距200mm;一般工程上讀作:一級園鋼Φ 8、Ф10 間隔/中到中200mm間距布置。
⑥ 圖上的鋼筋怎麼讀
2根直徑8的三級鋼筋,間距50厘米。2是鋼筋的根數,符號是鋼筋的級別,8是鋼筋的直徑,@500是鋼筋的間距表示。望採納
⑦ 這個鋼筋表示怎麼讀啊
Φ
8/10@200
;Φ
----
讀「弗愛」(拼音
fai)或讀phi:大寫Φ,小寫φ,是第二十一個希臘字母。此處
φ:表示鋼筋等級Q235外形為光園、
8、10mm為鋼筋公稱直徑:
@:相等中心距符號;即相鄰鋼筋的中心距200mm;一般工程上讀作:一級園鋼Φ
8、Ф10
間隔/中到中200mm間距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