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模型數據都輸入完了,怎麼用PKPM畫梁的配筋圖啊
PMCAD模型建好,組裝退出,進入第二步,SATWE接PM生成satwe數據。然後輸入參數計算。計算完以後回在「牆樑柱施工圖」裡面答有一欄梁平法施工圖,自動生成梁圖。
⑵ PKPM樓板手畫鋼筋
截面面積是根據裂縫來的 PKPM考慮到了的,手畫板筋只要你的參數設置正確,是不用修改長度和面積的,現在都有相關軟體參數設置文件,每次把它放在模型根目錄下,就會自動設置參數的。畫結構平面圖里,參數設置好,計算出面積,手畫鋼筋也很快,計算長度按照規范1/4lo即可。
板鋼筋計算公式
一、普通板底筋計算
(一)、底筋長度
底筋長度=凈跨+伸進長度×2+彎鉤×2
1、當板的端支座為框架梁時
底筋長度=凈跨+左右伸進支座長度max(框梁支座寬/2,5d)+彎鉤×2
2、當板的端支座為剪力牆時
底筋長度=凈跨+左右伸進支座長度max(牆支座寬/2,5d)+彎鉤×2
3、當板的端支座為圈樑時
底筋長度=凈跨+左右伸進支座長度max(圈樑支座寬/2,5d)+彎鉤×2
4、當板的端支座為砌體牆時
底筋長度=凈跨+左右伸進支座長度max(120,板厚)+彎鉤×2
(二)、 底筋根數
情況一:底筋根數=(凈跨-50mm×2)/板筋間距+1
情況二:底筋根數=(凈跨-保護層×2)/板筋間距+1
情況三:底筋根數=(凈跨+保護層×2+左梁角筋1/2直徑+右梁角筋1/2直徑-板筋間距)/板筋間距+1
二、麵筋計算
(一)、端支座負筋
1、端支座負筋長度
端支座負筋長度=錨入長度+彎鉤+板內凈尺寸+彎折長度
情況一:錨入支座長度=錨固長度LaE
(1)、當彎折長度=板厚-保護層×2時,
端支座負筋長度=(錨固長度LaE+彎鉤)+(板內凈長)+(板厚-保護層×2)
(2)、當彎折長度=板厚-保護層時,
端支座負筋長度=(錨固長度LaE+彎鉤)+(板內凈長)+(板厚-保護層)
情況二:錨入支座長度=0.4La+15d
(1)、當彎折長度=板厚-保護層×2時,
端支座負筋長度=(0.4La+15d+彎鉤)+(板內凈長)+(板厚-保護層×2)
(2)、當彎折長度=板厚-保護層時,
端支座負筋長度=(0.4La+15d+彎鉤)+(板內凈長)+(板厚-保護層)
2、板端負筋根數
情況一:負筋根數=(凈跨-50mm×2)/板筋間距+1
情況二:負筋根數=(凈跨-保護層×2)/板筋間距+1
情況三:負筋根數=(凈跨+保護層×2+左梁角筋1/2直徑+右梁角筋1/2直徑-板筋間距)/板筋間距+1
(二)、端支座負筋分布筋
1、端支座負筋分布筋長度
情況一:分布筋和負筋參差150mm
(1)、分布筋帶彎鉤
分布筋長度=軸線(或凈跨)長度-負筋標注長度×2+150mm×2+彎鉤×2
(2)、分布筋不帶彎鉤
分布筋長度=軸線(或凈跨)長度-負筋標注長度×2+150mm×2
情況二:分布筋=軸線長度
(1)、分布筋帶彎鉤
分布筋長度=軸線長度+彎鉤×2
(2)、分布筋不帶彎鉤
分布筋長度=軸線長度
2、端支座負筋分布筋根數
情況一: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板內凈尺寸/分布筋間距(向上取整)
情況二: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板內凈尺寸/分布筋間距+1(向上取整)
(三)、中間支座負筋
1、中間支座負筋長度
中間支座負筋長度=標注長度+彎折長度×2
情況一:當彎折長度=板厚-保護層×2時,
中間支座負筋長度=標注長度+(板厚-保護層×2)×2
情況二:當彎折長度=板厚-保護層時,
中間支座負筋長度=標注長度+(板厚-保護層)×2
2、中間支座負筋根數
情況一:中間支座負筋根數=(凈跨-50mm×2)/板筋間距+1
情況二:中間支座負筋根數=(凈跨-保護層×2)/板筋間距+1
情況三:中間支座負筋根數=(凈跨+保護層×2+左梁角筋1/2直徑+右梁角筋1/2直徑-板筋間距)/板筋間距+1
(四)、中間支座負筋分布筋
1、中間支座負筋分布筋長度
情況一:分布筋和負筋參差150mm
(1)、分布筋帶彎鉤
分布筋長度=軸線(或凈跨)長度-負筋標注長度×2+150mm×2+彎鉤×2
(2)、分布筋不帶彎鉤
分布筋長度=軸線(或凈跨)長度-負筋標注長度×2+150mm×2
情況二:分布筋=軸線長度
(1)、分布筋帶彎鉤
分布筋長度=軸線長度+彎鉤×2
(2)、分布筋不帶彎鉤
分布筋長度=軸線長度
2、中間支座負筋分布筋根數
情況一:根數=布筋范圍/間距
中間支座負筋分布筋根數=(布筋范圍1/分布筋間距)+(布筋范圍2/分布筋間距)(向上取整)
情況二:根數=布筋范圍/間距+1
中間支座負筋分布筋根數=(布筋范圍1/分布筋間距+1)+(布筋范圍2/分布筋間距+1)(向上取整)
三、溫度筋
為了防止板受熱脹冷縮而產生裂縫,通常在板的上部負筋中間位置布置溫度筋。
1、溫度筋長度
當負筋標注到支座中心線時,
溫度筋長度=兩支座中心線長度-負筋標注長度×2+參差長度150×2+彎鉤×2
2、溫度筋根數
當負筋標注到支座中心線時,
溫度筋根數=(兩支座中心線長度-負筋標注長度×2)/溫度筋間距-1
四、純懸挑板的鋼筋計算
(一)、純懸挑板的上部鋼筋計算
1、上部受力鋼筋長度
上部受力鋼筋長度=懸挑板凈跨XBK+錨固長度LaE+(板厚h-保護層)
2、上部受力鋼筋根數
上部受力鋼筋根數=(懸挑板長度L -保護層×2)/上部受力鋼筋間距+1
3、上部分布筋長度
上部分布筋長度=(懸挑板長度L -保護層×2)+彎鉤×2(或不加彎鉤)
4、上部分布筋根數
上部分布筋根數=(懸挑板凈跨XBK -保護層)/分布筋間距
(一)、純懸挑板的下部鋼筋計算
1、下部構造鋼筋長度
下部構造鋼筋長度=(懸挑板凈跨XBK-保護層)+max(支座寬/2,12d)+彎鉤×2(二級鋼筋不加彎鉤)
2、下部構造鋼筋根數
下部構造鋼筋根數=(懸挑板長度L -保護層×2)/下部構造鋼筋間距+1
3、下部分布筋長度
下部分布筋長度=(懸挑板長度L -保護層×2)+彎鉤×2(或不加彎鉤)
4、下部分布筋根數
下部分布筋根數=(懸挑板凈跨XBK -保護層)/分布筋間距
⑶ 怎麼根據pkpm裡面板的面積配筋板底與板頂的鋼筋怎麼配
1、根據pkpm繪制板施工圖進入PMCAD→畫結構平面圖。
⑷ 如何根據PKPM梁配筋驗算圖進行配筋
這里的8-0-8全是cm²的單位,相當於800mm²。一根20的鋼筋時314mm²,三根是900多(大於800,),滿足。
箍筋的話內0.5-0.5。網上容還有好多的,自己可以搜下。實在不懂,我可以發一個給你。
⑸ PKPM使用步驟
1、在PKPM的主界面上,選擇自然層配筋包絡進入。
⑹ PKPM鋼筋數據在哪裡設置
直接在結構/STAT-S模塊中進行工程量統計,統計之前需進行SATWE結構計算。
在PMCAD中的「畫結構平面圖」模塊中可進行混凝土樓板的鋼筋量統計;
操作步驟:首先進行計算參數設置,然後進行樓板計算,接著進入「樓板鋼筋」模塊逐間布筋/房間歸並/自動歸並/重畫鋼筋,最後畫鋼筋表,在此表中有鋼筋總重量數值。
在「牆樑柱施工圖」模塊中可進行混凝土梁、柱鋼筋量的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