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圈樑鋼筋轉角處做法 建築小知識
1、圈樑轉角處,在外牆直角處,外側鋼筋連續通過,內側錨入相鄰圈樑內一個錨固長度(Lae)(如果設計有轉角加筋時,斜箍筋另計)丁字轉角按橫向圈樑主筋錨入縱向圈樑內一個錨固長度,(轉角斜加筋另計) 能長計算,總長減兩個保護層,然後按每8米計算一個搭接,(看當地定額規定的鋼筋搭接長度要求)
2、鋼筋在拐角處是斷開的,但是要延長錨伸過去,然後還要加4跟構造鋼筋起到連接和加強4根鋼筋的作用。
3、圈樑主要作用是提高房屋空間剛度、增加建築物的整體性,提高磚石砌體的抗剪、抗拉強度,其實圈樑就像水桶外邊的抱箍。
4、非抗震設防區,圈樑的主要作用是加強砌體結構房屋的整體剛度,防止由於地基的不均勻沉降或較大振動荷載等對房屋的不得影響。
5、在地震區,圈樑的主要作用有:增強縱、橫牆的連結,提高房屋整體性;作為樓蓋的邊緣構件,提高樓蓋的水平剛度;減小牆的自由長度,提高牆體的穩定性;限制牆體斜裂縫的開展和延伸,提高牆體的抗剪強度;減輕地震時地基不均勻沉降對房屋的影響。
B. 剪力牆轉角水平筋做法
剪力牆轉角都有邊緣構件(如『轉角牆』),牆的水平分布筋始終應包圍在邊緣構件的豎向鋼筋和牆身的豎向分布鋼筋且形成可靠封閉的,和邊緣構件的箍筋平豎向面。這里所謂的可靠封閉包含著轉角陰角的構造是末端深入到對邊彎折15d。
(2)轉角牆位置鋼筋如何處理擴展閱讀:
剪力牆平面布置:
剪力牆結構中全部豎向荷載和水平力都由鋼筋混凝土牆承受,所以剪力牆應沿平面主要軸線方向布置。
1、矩形、L形、T形平面時,剪力牆沿兩個正交的主軸方向布置;
2、三角形及Y形平面可沿三個方向布置;
3、正多邊形、圓形和弧形平面,則可沿徑向及環向布置。
單片剪力牆的長度不宜過大,長度很大的剪力牆,剛度很大將使結構的周期過短,地震力太大不經濟;
剪力牆以處於受彎工作狀態時,才能有足夠的延性,故剪力牆應當是高細的,如果剪力牆太長時,將形成低寬剪力牆,就會易受剪破壞,剪力牆呈脆性,不利於抗震。
故同一軸線上的連續剪力牆過長時,應用樓板或小連梁分成若干個牆段,每個牆段的高寬比應不小於2。每個牆段可以是單片牆,小開口牆或聯肢牆。
每個牆肢的寬度不宜大於8m,以保證牆肢是由受彎承載力控制,和充分發揮豎向分布筋的作用。內力計算時,牆段之間的樓板或弱連梁不考慮其作用,每個牆段作為一片獨立剪力牆計算。
C. 牆體轉角處鋼筋如何綁扎
1.牆(包括水塔壁、煙囪筒身、池壁等)的垂直鋼筋每段長度不宜超過4m(鋼筋直徑≤12mm)或6m(直徑>12mm),水平鋼筋每段長度不宜超過8m,以利綁扎。
2.牆的鋼筋網綁扎同基礎,鋼筋的彎鉤應朝向混凝土內。
3.採用雙層鋼筋網時,在兩層鋼筋間應設置撐鐵,以固定鋼筋間距。撐鐵可用直徑6~10mm的鋼筋製成,長度等於兩層網片的凈距(圖9-118),間距約為1m,相互錯開排列。
圖9-118
牆鋼筋的撐鐵
1-鋼筋網;2-撐鐵
4.牆的鋼筋,可在基礎鋼筋綁扎之後澆築混凝土前插入基礎內。
5.牆鋼筋的綁扎,也應在模板安裝前進行。
D. 地下室外牆(剪力牆擋土牆)在轉角處水平鋼筋如何錨固
按一定的方向用鑽孔穿透弱面深入到完整岩體內,插入預應力錨索(鋼筋),然後版用水泥將孔固結起來,形成具有一權定抗拉能力的結構即可。
此外,對拱壩壩肩不穩定岩體的處理,還可以採用其他支擋辦法,如抗滑樁、擋土牆、支撐柱等。還應特別強調,地下水往往是導致基礎失穩的主要因素,在設置工程處理措施時,應充分考慮到防滲排水的作用。
鑽錨固孔時,應根據設計要求和圍岩情況,確定孔的位置。錨桿孔距誤差不宜超過150ram,預應力錨索孔距誤差不宜超過。預應力錨索的鑽孔軸線與設計軸線的偏差角不應大於3°。
(4)轉角牆位置鋼筋如何處理擴展閱讀:
錨固按結構形式分為抗滑樁、錨洞、噴錨支護及預應力錨固(錨索)四類。其中,噴錨支護是噴混凝土支護、錨桿支護、噴混凝土與錨桿支護、鋼筋網的統稱。噴錨支護是在岩石開挖後,緊隨開挖面,立即噴混凝土,必要時加設錨桿和鋼筋網以穩定岩石。
錨固技術在岩土工程中的應用范圍很廣。除了用於加固地下建築物、基坑圍護等臨時性錨桿外,還在許多工程中用作永久性的加固措施;如穩定開挖的邊坡、防止壩體、橋台、和輸電鐵塔的傾覆,煙囪及橋基的加固,隧道襯砌加固,抵抗船塢浮托力。
E. 做擋土牆轉角處鋼筋的做法謝謝!有什麼依據
11G101-1 第77頁
F. 無暗柱剪力牆轉角處部位水平筋如何錨固
水平筋插入暗柱筋內側,插入部分夠錨固長度即可。
如果牆肢平面外有單側梁擱置並且擱置點無暗柱,由於剪力牆不考慮承擔平面外彎矩,所以在此梁位置宜設置暗柱以承擔平面外彎矩。
牆根據受力特點可以分為承重牆和剪力牆,前者以承受豎向荷載為主,如砌體牆;後者以承受水平荷載為主。在抗震設防區,水平荷載主要由水平地震作用產生。
(6)轉角牆位置鋼筋如何處理擴展閱讀:
在連肢牆中,如果洞口開的再大一些,使得牆肢剛度較弱、連梁剛度相對較強時,剪力牆的受力特性已接近框架。由於剪力牆的厚度較框架結構樑柱的寬度要小一些。
短肢剪力牆結構的抗震薄弱部位是建築平面外邊緣的角部處的牆肢,當有扭轉效應時,會加劇已有的翹曲變形,使其牆肢首先開裂,應加強其抗震構造措施,如減小軸壓比,增大縱筋和箍筋的配筋率。
高層結構中的連梁是一個耗能構件,在短肢剪力牆結構中,牆肢剛度相對減小,連接各牆肢間的梁已類似普通框架梁,而不同於一般剪力牆間的連梁,不應在計算的總體信息中將連梁的剛度大幅下調,使其設計內力降低。
應按普通框架梁要求,控制砼壓區高度,其梁端負彎矩鋼筋可由塑性調幅70~80%解決。按強剪弱彎、強柱弱梁的延性要求進行計算, 剪力牆的計算。
G. .16G101-1《平法圖集》中剪力牆水平鋼筋在轉角處設置方法有哪些
有三種。
第一種:兩牆相交,牆水平分布筋在單位配筋量小的牆暗柱范圍之外錯開搭接1.2LaE。
第二種:兩牆相交,兩牆單位配筋量相同,兩牆的牆水平分布筋在暗柱范圍之外錯開搭接1.2LaE。
第三種:兩牆相交,兩牆的牆水平分布筋在進入暗柱伸到暗柱對邊彎折搭接0.8LaE。
H. 剪力牆轉角處沒有暗柱,鋼筋該如何布置,是否和有暗柱一樣布置
約束邊緣構件沿牆肢的長度應取牆肢截面高度的 1/4;需要和暗柱一樣布置。
一、二級抗震等級筒體角部的邊緣構件應按下列要求加強:底部加強部位,約束邊緣構件沿牆肢的長度應取牆肢截面高度的 1/4,且約束邊緣構件范圍內應全部採用箍筋。底部加強部位以上的全高范圍內宜按本規范轉角牆設置約束邊緣構件,約束邊緣構件沿牆肢的長度仍取牆截面高度的 1/4。
部分框支剪力牆結構中,一、二級抗震等級落地剪力牆的底部加強部位及以上一層剪力牆的兩端應按本規范的規定設置符合約束邊緣構件要求的翼牆或端性,且洞口兩側應設置約束邊緣構件;不落地的剪力牆,應在底部加強部位及以上一層剪力牆的牆肢兩端設置約束邊緣構件。
(8)轉角牆位置鋼筋如何處理擴展閱讀:
剪力牆結構設置的相關要求規定:
1、剪力牆以處於受彎工作狀態時,才能有足夠的延性,故剪力牆應當是高細的,如果剪力牆太長時,將形成低寬剪力牆,就會由受剪破壞,剪力牆呈脆性,不利於抗震。
2、故同一軸線上的連續剪力牆過長時,應用樓板或小連梁分成若干個牆段,每個牆段的高寬比應不小於2。
3、每個牆肢的寬度不宜大於8m,以保證牆肢是由受彎承載力控制,和充分發揮豎向分布筋的作用。內力計算時,牆段之間的樓板或弱連梁不考慮其作用,每個牆段作為一片獨立剪力牆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