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梁的構造鋼筋怎麼看
首先從梁的分類,再到梁的鋼筋分布最後到梁的鋼筋接頭位置、錨固內長度 變截面處理等,容在這做這個專題也夠說三天的呢,那麼下面就針對普通框架梁給你嘮叨下:
1. 首先要掌握最基本的平法表達方法
2. 拿到梁圖時候還要結合建築和柱圖檢查有無沖突的地方
3. 准備一本G101-1圖集,裡面針對梁的鋼筋表達、接頭位置、錨固長度、深入支座長度等
4. 下面實例表達如下:
框架梁編號15,1跨,梁截面尺寸為200*450
箍筋8mm間距加密區100mm非加密區200mm
上部2根20mm鋼筋,下部3根18mm鋼筋
梁側面4根14mm抗扭筋
左支座2根20mm和1根16mm鋼筋,右支座2根20mm和1根16mm鋼筋
『貳』 請教梁鋼筋圖怎麼看
根據其上直接註明梁代號、斷面尺寸B×H(寬×高)和配筋數值進行計算查看。
平面注寫方式為在梁的平面布置圖上,將不同編號的梁各選一根,在其上直接註明梁代號、斷面尺寸B×H(寬×高)和配筋數值。
梁平法施工圖為在梁的結構平面布置圖上,採用平面注寫方式或截面注寫方式表達的梁配筋圖;施工人員依據平法施工圖及相應的標准構造詳圖進行施工,故為梁平法施工圖。
(2)如何認知梁鋼筋擴展閱讀:
梁鋼筋圖設置要求規定:
1、以工作階段Ⅱ的應力狀態為基礎,假設構件正截面在受力後仍保持平面並與縱軸垂直;混凝土不承擔拉應力,全部拉力由鋼筋承擔;無論混凝土和鋼筋的應力-應變關系都服從胡克定律。
2、由於鋼筋和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很好,故認為它們之間的應變保持一致,鋼筋的應力等於混凝土應力乘以αE,從而鋼筋面積AS可以折算成為混凝土面積αEAS。
3、設計鋼筋混凝土梁時,除了計算其正截面的強度外,還要計算剪力作用下的斜截面強度,以保證其安全。計算梁的抗裂度、裂縫開展寬度和撓度都不能超過容許的限值,以滿足正常使用的要求。
『叄』 梁的鋼筋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麼
一、分布筋
主要出現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鋼筋的上部,與受力鋼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並將板上的荷載分散到受力鋼筋上,同時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縮和溫度變化等原因,在垂直於受力鋼筋方向產生的裂縫.屬於構造鋼筋。
二、受力筋
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鋼筋及抗剪切的起彎筋、吊筋等。
三、箍筋
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拉主鋼筋和受壓區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來固定主鋼筋的位置而使梁內各種鋼筋構成鋼筋骨架的鋼筋。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環形(當然有圓形的和矩形的)鋼筋,是口字形的,將上部和下部的鋼筋固定起來,同時抵抗剪力。
四、貫通筋
是指貫穿於構件整個長度的鋼筋,中間不中斷,當鋼筋過長時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變直徑。
五、架立筋
是樑上部的鋼筋,只起一個結構作用,但在梁的兩端則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負彎距,不能缺少。架立鋼筋設置在梁的受壓區外邊緣兩側,用來固定箍筋和形成鋼筋骨架。如受壓區配有縱向受壓鋼筋時,則可不再配置架立鋼筋。架立鋼筋的直徑與梁的跨度有關。
六、負筋
也叫負彎矩鋼筋。在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中,用來抵抗負彎矩的鋼筋叫做負彎矩鋼筋。負彎矩鋼筋,彎矩的定義是下部受拉為正,而梁板位置的上層鋼筋在支座位置根據受力一般為上部受拉,也就是承受負彎矩,所以叫負彎矩鋼筋。
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鋼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構造鋼筋習慣上也稱為負筋。當梁、板的上部鋼筋通長時,大家也習慣地稱之為上部鋼筋,梁或板的麵筋就是負筋)
七、拉結筋
拉結筋,通過植筋、預埋、綁扎等連接方式,使用鋼筋按照一定的構造要求將後砌體與混凝土構件拉結在一起的鋼筋。
八、腰筋
建築結構中的一種鋼筋構造。腰筋又稱「腹筋」,他的得名是因為他的位置一般位於梁兩側中間部位而得來的,是梁中部構造鋼筋,主要是因為有的梁太高,需要在箍筋中部加條連接筋 (梁側的縱向構造鋼筋實際中又稱為腰筋)。
在梁高450mm,就應沿梁高兩側應設腰筋,所以數量上就不會少於2根。腰筋的直徑最小的直徑為10mm,間距不應大於200mm,同時面積配筋率不應小於百分之0.3,在梁兩側的縱向構造鋼筋(腰筋)之間還要配置拉結鋼筋。
『肆』 怎麼看框架梁鋼筋圖紙
想要很快的了解梁的鋼筋圖紙,就是要知道圖紙上面標示所表達的意思,知道了圖紙上標示所表達的意思後,那麼想要看懂梁的鋼筋圖紙就不是難事了。
一、箍筋表示方法及含義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伍』 梁筋標注怎麼看
1、集中標注KL22(5):集中標注,KL22共五跨;
2、250*600:梁截面寬250,高600;
3、&8@100/200(2):箍筋圓8間距200、加密區間距100,雙肢箍;
4、2&18:樑上鐵2根18;
5、N4&12:中部兩側各2根12;
6、梁頭又標注5&183/2:梁頭標注(如果在樑上部標注)是原位標注,表示樑上部鐵5根18,兩排布置,上排3根,下排2根。
『陸』 梁的標注中怎麼看什麼是上部鋼筋什麼是下部鋼筋
分號前面的是上部鋼筋,分號後面的是下部鋼筋。
鋼筋表面不得允許有裂紋、結疤和折內疊。鋼筋表面允許有容凸塊,但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鋼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於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許偏差。
梁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產生彎曲變形,一側受拉。而另一側受壓。同時通過截面之間的相互錯動傳遞剪力,最終將作用在其上的豎向荷載傳遞至兩邊支座。梁的內力包括了剪力和彎矩。
(6)如何認知梁鋼筋擴展閱讀:
應按鋼筋承載力設計值相等的原則進行,鋼筋代換後應滿足規定的鋼筋間距、錨固長度、最小鋼筋直徑等構造要求。
以高一級鋼筋代換低一級鋼筋時,宜採用改變鋼筋直徑的方法而不宜採用改變鋼筋根數的方法來減少鋼筋截面積。
用同鋼號某直徑鋼筋代替另一種直徑的鋼筋時,其直徑變化范圍不宜超過4mm,變更後鋼筋總截面面積與設計文件規定的截面面積之比不得小於98%或大於103%。
『柒』 梁中各種鋼筋的名稱作用及位置
名稱:縱向受力鋼:梁的上部縱向鋼筋,梁的下部縱向鋼筋,作用;受力。
名稱:橫向鋼筋:彎起鋼筋和箍筋。作用;抗剪。架
名稱:縱向構造鋼筋:架立鋼筋,為使鋼筋構成骨架而設置的。腰筋(構造G、受扭N)當梁腹板高度≥450mm時,設置在梁側面的縱向構造鋼筋,用於加固鋼筋骨架,並承受可能產生的側向力或扭矩。
名稱:主梁中的附加吊筋。在有集中荷載的情況下,採取附加吊筋。但宜優先採用附加箍筋。(所以附加吊筋是附加橫向鋼筋。)
『捌』 房子結構圖梁鋼筋怎樣看
這個鋼筋要參照圖集啊 ,不過主要先做主梁再做次梁,鋼筋呢,一般就是看一排二排還有底筋以及兩邊的構造鋼筋或者抗扭鋼筋,上面圖紙有標注的,例如L(4),意思就是四跨都是這種類型的鋼筋。
如果是錨固的話,加密區的長度是梁高的1.5倍,其他的參照混凝土標號和圖集。
框架梁7,共3跨,寬300mm,高700mm,箍筋為HPB300的直徑10mm的加密區間距100mm,非加密區間距200mm的雙肢箍筋,麵筋為2根HRB400的直徑25的通長鋼筋,梁腰部有4根HRB400的抗扭鋼筋。
在1跨的左支座有2根HRB400的直徑25的支座附加鋼筋,右支座有4根HRB400的直徑25的支座附加鋼筋,一排2根,二排2根,底筋是4根HRB400的直徑25的鋼筋;2、3跨也是這樣看。
(8)如何認知梁鋼筋擴展閱讀:
如果二排與第一排鋼筋規格相同,比如4Φ25,2/2,例如二排與第一排鋼筋規格不相同,
比如2Φ25/2Φ20,即為第一排2根25第二排2根20。當然,如果是通過幾跨的同一道梁,無法用集中標注表示完整,在原位進行標注。
一級鋼8mm直徑間距200,2肢箍 2根14直徑的二級鋼(可能是二級鋼筋符號打不出來,一般是二級的),3根直徑20的二級鋼。
比平面標高高出3.120m,也就是說這根梁要抬高3.1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