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合理布置鋼筋機械接頭
(一)鋼筋的可焊性Ⅱ級鋼筋的焊接性能較Ⅰ級鋼筋為差。本合同段工程鋼筋級別為Ⅰ、Ⅱ級,符合焊接要求。(二)對焊工藝閃光對焊可以分為連續閃光焊、預熱閃光焊和閃光—預熱—閃光焊等三種工藝,根據鋼筋品種、直徑和所用焊機功率等選用。1、 連續閃光焊連續閃光焊焊接工藝過程包括:連續閃光和頂鍛過程。其操作方法為:⑴先閉合一次電路,使兩鋼筋端面輕微接觸,促使鋼筋間隙中產生閃光,接著徐徐移動鋼筋,使兩鋼筋端面仍保持輕微接觸,形成連續閃光過程。閃光過程應當穩定強烈,以防焊口金屬氧化。⑵當閃光達到規定程度後(燒平端面,閃掉雜質,熱至溶化),即可以適當壓力迅速進行頂鍛擠壓。頂鍛過程應快速有力,以保證焊口閉合良好和使接頭處產生適當的鍛粗變形。先帶電頂鍛,再無電頂鍛到一定長度,焊接接頭即告完成。⑶適用條件連續閃光焊所能焊接的最大鋼筋直徑見下表:焊機容量(KVA) 鋼筋級別 鋼筋直徑(mm)150 Ⅰ級 25 Ⅱ級 28100 Ⅰ級 20 Ⅱ級 1875 Ⅰ級 16 Ⅱ級 142、預熱閃光焊預熱閃光焊即在連續閃光焊前增加一次預熱過程,以擴大焊接熱影響區。工藝過程包括:預熱、閃光和頂鍛過程。其操作方法為:⑴先閉合電源,然後使兩鋼筋端面交替分開,使其間隙發生斷續閃光來實現預熱,或使兩鋼筋端面一直緊密接觸用脈沖電流產生電阻熱(不閃光)來實現預熱。預熱過程要充分,頻率要適當,以保證熱影響區的塑性。⑵閃光和頂鍛過程與連續閃光焊相同。⑶適用條件:鋼筋直徑較粗時。3、閃光——預熱——閃光焊閃光——預熱——閃光焊即在預熱閃光焊前加一次閃光過程,使不平整的鋼筋端面燒化平整,使預熱均勻。工藝過程包括:一次閃光、預熱、二次閃光和頂鍛過程。操作方法為:⑴連續閃光,使鋼筋端部閃平。⑵其餘過程與預熱閃光焊相同。⑶適用條件:鋼筋直徑較粗時。4、焊接工藝的選定根據本標段橋涵鋼筋的種類及規格,對以上三種焊接工藝進行綜合評定後,選用連續閃光焊進行本標段橋涵鋼筋焊接。鋼筋焊接在攪拌站鋼筋加工場統一進行。(三)對焊參數1、調伸長度調伸長度是指焊接前,兩鋼筋端部從電極鉗口伸出的長度。調伸長度的選擇與鋼筋品種和直徑有關,應使接頭區域獲得均勻加熱,並使鋼筋頂鍛時不發生旁彎。調伸長度取值:Ⅰ級鋼筋為0.75~1.25d,Ⅱ級鋼筋為1.0~1.5d(d為鋼筋直徑);直徑小的鋼筋宜取較大的系數值。2、閃光流量與閃光速度閃光流量是指在閃光過程中,閃出金屬所消耗的鋼筋長度。閃光流量的選擇,應使閃光結束時,鋼筋端部都能均勻加熱,並達到足夠的溫度。閃光流量的取值:連續閃光焊為兩鋼筋切斷時嚴重壓傷部分之和,另加8mm;預熱閃光焊為8~10mm;閃光—預熱—閃光焊的一次閃光為兩鋼筋切斷時嚴重壓傷部分之和,二次閃光為8~10mm(直徑大的鋼筋取大值)。閃光速度由慢到快,開始時近於零,而後約1mm/s,終止時達1.5~2mm/s。鋼筋越粗,所需閃光流量越大,閃光速度則隨之降低。3、預熱流量與預熱頻率預熱流量的取值:預熱閃光焊為4~7mm,閃光—預熱—閃光焊為2~7mm(直徑大的鋼筋取大值)。預熱頻率取值:對Ⅰ級鋼筋宜取高些,Ⅱ級鋼筋宜適中(1~2次/s),以擴大接頭處加熱范圍,減少溫度梯度。4、頂鍛流量、頂鍛速度與頂鍛壓力頂鍛流量的選擇,應使鋼筋焊口完全密合並產生一定的塑性變形。頂鍛流量宜取4~6.5mm,級別高或直徑大的鋼筋取大值。頂鍛速度越大越好,特別是在頂鍛開始的0.1秒內,應將鋼筋壓縮2~3mm,使焊口迅速閉合不致氧化,而後斷電,並以6mm/s的速度繼續頂鍛至終止。頂鍛壓力隨鋼筋直徑增大而增加,應足以將全部的融化金屬從接頭擠出,而且還要使臨近接頭處(約10mm)的金屬產生適當的塑性變形。5、變壓器級次鋼筋級別高或直徑大,變壓器級次要高。焊接時如火花過大並有強烈聲響,應降低變壓器級次;當電壓降低5%左右時,應提高變壓器級次1級。六、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1、對焊前應檢查焊機各部件和接地情況,調整變壓器級次,開放冷卻水,合上電閘。2、當調換焊工或更換鋼筋級別和直徑時,應按規定製作六個試樣,作冷彎和拉力試驗合格後,才能成批焊接。3、焊接前,應將鋼筋端頭15cm范圍內的鐵銹、污物等清除干凈,以免在夾具和鋼筋間因接觸不良而引起「打火」。4、鋼筋端頭應保持順直,如有彎曲必須調直或切除,並使兩鋼筋處在同一軸線上,其最大偏差不得超過0.
我認為如何合理布置鋼筋機械接頭非常復雜,我都這么辛苦作答了,給個最佳答案把,謝謝啦! 煤矸石粉碎機
㈡ 鋼筋工如何布置鋼筋
一 、樑柱(牆)鋼筋放置順序
1、施工要點
當梁與柱或牆側平時,梁該側主筋置於柱或牆豎向縱筋之內。
2、質量要求
鋼筋型號長度應准確無誤,鋼筋需妥善固定綁扎牢固確保位置正確保護層厚度符合規范,混凝土澆築應有專人檢查修整。
3、做法詳圖
4、效果圖
二、主次梁鋼筋放置順序
1、施工要點
框架結構中,次樑上下主筋置於主樑上下主筋之上,框架連梁的上下主筋置於框架主梁的上下主筋之上
2、質量要求
鋼筋型號長度應准確無誤,鋼筋需妥善固定綁扎牢固確保位置正確保護層厚度符合規范,混凝土澆築應有專人檢查修整。
三、做法詳圖
四、效果圖
三、底(頂)板鋼筋放置順序
1、施工要點
兩向鋼筋交叉時,基礎底板及樓板短跨方向上部主筋宜放置於長跨方向主筋之上,短跨方向下部主筋置於長跨方向下部主筋之下。
2、質量要求
鋼筋型號長度應准確無誤,鋼筋需妥善固定綁扎牢固確保位置正確保護層厚度符合規范,混凝土澆築應有專人檢查修整。
3、做法詳圖
4、效果圖
四、搭接接頭相互錯開
1、施工要點
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宜相互錯開。綁扎搭接接頭中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小於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25mm。搭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L1(L1為搭接長度),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對梁類、板類及牆類構件,不宜大於25%;
(2)對柱類構件,不宜大於50%
(3)當工程中確定有必要增大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應大於50%;對其他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
2、質量要求
鋼筋型號數量位置符合設計要求,間距搭接及保護層厚度符合規范要求,混凝土澆築應有專人檢查修整。
㈢ 誰做過鋼筋拉伸實驗 那個標准試件一個人怎麼夾到機器里
鋼筋拉伸哪有標准試件,都是截好的待檢試件,首先確定好夾具是否在鋼筋直徑范圍內,然後調整橫樑上下,正好鋼筋兩頭夾得到10cm左右,加緊上頭,有螺紋要加緊橫紋,然後再加緊下面,開拉
㈣ 鋼筋拉伸試驗時夾具位置
鋼筋拉伸試驗時,兩夾具間距不能小於150毫米在《公路工程試驗檢測技術與標准規范應用》中找「公路工程鋼材試驗」
㈤ 建築施工鋼筋綁扎過程中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如何做鋼筋成品保護
建築施工鋼筋綁扎過程中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如何做鋼筋成品保護?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以供參考。
一、鋼筋施工工藝流程及施工操作要點
1、工藝流程
場地清理→彈線→剪力牆暗柱主筋連接→柱、牆鋼筋綁扎→梁鋼筋綁扎→板鋼筋綁扎→清理驗收。
2、鋼筋下料完成後,做好預檢工作,核對鋼筋的級別,型號、形狀、尺寸及數量是否與加工配料單相同。
3、剪力牆暗柱主筋連接:12㎜≤直徑≤18㎜的鋼筋採用電渣壓力焊連接,接頭位臵錯開50%,上下層接頭間距大於35d,且大於等於500mm。接頭距板距離大於等於500mm。
電渣壓力焊流程:檢查設備、電源→鋼筋端頭制備→安裝焊接夾具和鋼筋→安防焊劑罐、填裝焊劑→施焊→回收焊劑→卸下夾具。
焊接前將鋼筋端部的120mm范圍內的鐵銹、雜質刷凈,焊葯經250℃烘烤。焊接夾具的上下鉗口須夾緊上、下鋼筋;鋼筋一經夾緊,不得晃動。上下兩根鋼筋焊接時,軸線必須在同一條直線上。引燃電弧後,先進行電弧過程,然後加快上鋼筋的下送速度,使鋼筋端面與液態渣池接觸,轉變為電渣過程,最後在斷電的同時,迅速下壓上鋼筋,擠出熔化金屬和熔渣。接頭焊接完畢,稍作間歇方可回收焊劑和卸下焊接夾具,敲去渣殼後,四周焊包凸出鋼筋表面的高度不得小於4mm。
綁扎箍筋: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先將箍筋套在從底板伸出的插筋上。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劃箍筋間距線。按已劃好的箍筋位臵線,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綁扎。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的彎鉤疊合處應沿柱子豎筋交錯布臵,並綁扎牢固。保護層塑料墊卡卡在柱豎筋外皮上,以保證主筋保護層厚度准確。
4、牆鋼筋綁扎
綁扎順序:清理彈線→清理牆脊晌余體豎向立筋→連接豎向筋→畫水平筋線→綁扎水平筋→綁扎預留洞的加固鋼筋→謹讓綁扎牆體雙層拉鉤與支撐筋→掛好塑料墊塊→驗收。
牆體鋼筋採用搭接連接,牆體鋼筋拉筋為C6,600mm*600mm梅花形設臵。鋼筋搭接長度中心及兩端要進行綁扎,綁絲尾扣必須用手壓向牆內。牆體雙排筋綁好拉筋與支撐筋,保持牆體鋼筋位臵正確。牆體安裝完畢,對伸出的豎向筋應進行修整,並予以固定,澆築砼時設專人看管,確保澆築後鋼筋位臵正確。為確保牆體鋼筋骨架垂直,豎向立筋綁扎時必須吊垂直後再綁扎水平筋,並搭好專用腳手架,不得站在牆體鋼筋上操作。
5、梁、板鋼筋綁扎
綁扎順序:放梁位臵線→支梁底模→合梁側模、樓板平台模板支設→穿梁縱向受力筋→畫箍筋位臵→綁扎箍筋→畫樓板鋼筋位臵線→綁扎樓板下筋(插入安裝預埋)→墊馬凳、綁扎樓板上筋。
5.1梁鋼筋綁扎
先穿梁的下部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放上部鋼筋,然後套好箍筋;在主筋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隔一定間距將上部鋼筋與箍筋綁扎牢固;調整箍筋間距使間距符合設計要求,逐個綁牢,短、長向同時配合進行。梁端第一個箍筋應設臵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mm處。梁與柱交接處箍筋應加密,加密區長度為1.5h(h為梁高)。樑柱節點處,由於梁筋穿在柱筋內側,導致梁筋保護層加大,應採用漸變箍筋,漸變長度一般為600mm,以保證箍筋與梁筋緊密綁扎到位。受力筋為雙排時,可用短鋼筋墊在兩層鋼筋之間。梁主筋接頭位臵為:上筋在跨中1/3范圍內,下筋在距支座1/3范圍內。主、次梁相交處及樑上起柱處,在主梁內附加吊筋。懸挑梁主筋內伸長度不小於1.5倍的懸挑長度與內跨跨度1/3之較大值。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應墊墊塊,墊塊厚度等於主筋保護層厚度,間距800mm。
5.2、板鋼筋綁扎:
清理模板上面的雜物,用墨斗在模板櫻滾上彈好主筋,分布筋間距線,從梁邊50mm開始。按劃好的間距,先擺放受力主筋、後放分布筋。預埋件、電線管、預留孔等及時配合安裝。板筋綁扎時除外圍兩根筋的相交點應全部綁扎外,其餘各點可交錯綁扎(雙向板相交點須全部綁扎)。如板為雙層鋼筋,兩層筋之間須加鋼筋馬凳,以確保上部鋼筋的位臵。負彎矩鋼筋每個相交點均要綁扎。在鋼筋的下面墊好砂漿墊塊,間距1000㎜。
二、鋼筋成品保護
1、剪力牆、柱鋼筋綁扎後,不準踩踏。
2、板上、下層鋼筋綁扎時,支撐馬鐙要綁牢固,防止操作時踩變形。
3、安裝電線管,暖線管或其他設施時,嚴禁隨意割斷和移動鋼筋。
4、樓板的受力鋼筋、負彎矩鋼筋綁好後,不準在上面踩踏行走。澆築混凝土時應採用專用的澆築跳板,並派鋼筋工專門負責修理,保證負彎矩筋位臵的正確性。
5、模板內面塗隔離劑時不要污染鋼筋。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㈥ 求鋼筋的所有接
分成三種,綁扎,焊接,機械連接。
綁扎搭接是指兩根鋼筋相互有一定的重疊長度,用鐵絲綁扎的連接方法,適用於較小直徑的鋼筋連接。一般用於混凝土內的加強筋網,經緯均勻排列,不用焊接,只須鐵絲固定。
鋼筋焊接分為壓焊和熔焊兩種形式。壓焊包括閃光對焊、電阻點焊和氣壓焊;熔焊包括電弧焊和電渣壓力焊。此外,鋼筋與預埋件T形接頭的焊接應採用埋弧壓力焊,也可用電弧焊或穿孔塞焊,但焊接電流不宜大,以防燒傷鋼筋。
閃光對焊廣泛用於鋼筋連接及預應力鋼筋與螺絲端桿的焊接。熱軋鋼筋的焊接宜優先用閃光對焊。
鋼筋閃光對焊(是利用對焊機使兩段鋼筋接觸,通過低電壓的強電流,待鋼筋被加熱到一定溫度變軟後,進行軸向加壓頂鍛,形成對焊接頭。
鋼筋閃光對焊工藝常用的有連續閃光焊、預熱閃光焊和閃光—預熱—閃光焊
電弧焊
電弧焊是利用弧焊機使焊條與焊件之間產生高溫,電弧使焊條和電弧燃燒范圍內的焊件熔化,待其凝固便形成焊縫或接頭,電弧焊廣泛用於鋼筋接頭、鋼筋骨架焊接、裝配式結構接頭的焊接、鋼筋與鋼板的焊接及各種鋼結構焊接。 鋼筋電弧焊的接頭形式有:搭接焊接頭(單面焊縫或雙面焊縫)、幫條焊接頭(單面焊縫或雙面焊縫)、剖口焊接頭(平焊或立焊)和熔槽幫條焊接頭。
a)搭接焊;b)幫條焊;c)立焊的剖口焊;d)平焊的剖口焊
焊接接頭質量檢查除外觀外,亦需抽樣作拉伸試驗。如對焊接質量有懷疑或發現異常情況,還可進行非破損檢驗(X射線、γ射線、超聲波探傷等)。
電渣壓力焊
電渣壓力焊在施工中多用於現澆混凝土結構構件內豎向或斜向(傾斜度在4:1的范圍內)鋼筋的焊接接長。電渣壓力焊有自動和手工電渣壓力焊兩類。與電弧焊比較,它工效高、成本低,可進行豎向連接,故在工程中應用較普遍。
進行電渣壓力焊宜用合適焊接變壓器。夾具(圖3-9)需靈巧,上下鉗口同心,保證上下鋼筋的軸線最大偏移不得大於0.1d,同時也不得大於2mm。
焊接時,先將鋼筋端部約120mm范圍內的鐵銹除盡,將夾具夾牢在下部鋼筋上,並將上部鋼筋扶直夾牢於活動電極中。自動電渣壓力焊時還在上下鋼筋間放置引弧用的鋼絲圈等。再裝上葯盒,裝滿焊葯,接通電路,用手柄使電弧引燃(引弧)。然後穩定一定時間,使之形成渣池並使鋼筋熔化(穩弧),隨著鋼筋的熔化,用手柄使上部鋼筋緩緩下送。當穩弧達到規定時間後,在斷電同時用手柄進行加壓頂鍛(頂鍛),以排除夾渣和氣泡,形成接頭。待冷卻一定時間後,即拆除葯盒、回收焊葯、拆除夾具和清除焊渣。引弧、穩弧、頂鍛三個過程連續進行。
電阻點焊
電阻點焊主要用於小直徑鋼筋的交叉連接,如用來焊接近年來推廣應用的鋼筋網片、鋼筋骨架等。它的生產效率高、節約材料,應用廣泛。電阻點焊的工作原理是,當鋼筋交叉點焊時,接觸點只有一點,且接觸電阻較大,在接觸的瞬間,電流產生的全部熱量都集中在一點上,因而使金屬受熱而熔化,同時在電極加壓下使焊點金屬得到焊合,原理下圖所示。
電阻點焊不同直徑鋼筋時,如較小鋼筋的直徑小於10mm,大小鋼筋直徑之比不宜大於3;如較小鋼筋的直徑為12mm或14mm時,大小鋼筋直徑之比則不宜大於2。應根據較小直徑的鋼筋選擇焊接工藝參數。
焊點應進行外觀檢查和強度試驗。熱軋鋼筋的焊點應進行抗剪試驗。冷加工鋼筋的焊點除進行抗剪試驗外,還應進行拉伸試驗。
氣壓焊
氣壓焊接鋼筋是利用乙炔-氧混合氣體燃燒的高溫火焰對已有初始壓力的兩根鋼筋端面接合處加熱,使鋼筋端部產生塑性變形,並促使鋼筋端面的金屬原子互相擴散,當鋼筋加熱到約1250~1350℃(相當於鋼材熔點的0.80~0.90倍)時進行加壓頂鍛,使鋼筋焊接在一起。
鋼筋氣壓焊接屬於熱壓焊。在焊接加熱過程中,加熱溫度只為鋼材熔點的0.8~0.9倍,且加熱時間較短,所以不會出現鋼筋材質劣化傾向。另外,它設備輕巧、使用靈活、效率高、節省電能、焊接成本低,可進行全方位(豎向、水平和斜向)焊接。所以在我國逐步得到推廣。
氣壓焊接設備(右圖)主要包括加熱系統與加壓系統兩部分。
加熱系統中加熱能源是氧和乙炔。用流量計來控制氧和乙炔的輸入量,焊接不同直徑的鋼筋要求不同的流量。加熱器用來將氧和乙炔混合後,從噴火嘴噴出火焰加熱鋼筋,要求火焰能均勻加熱鋼筋,有足夠的溫度和功率並安全可靠。
加壓系統中的壓力源為電動油泵,使加壓頂鍛的壓力平穩。壓接器是氣壓焊的主要設備之一,要求它能准確、方便地將兩根鋼筋固定在同一軸線上,並將油泵產生的壓力均勻地傳遞給鋼筋達到焊接目的。
氣壓焊接的鋼筋要用砂輪切割機斷料,要求端面與鋼筋軸線垂直。焊接前應打磨鋼筋端面,清除氧化層和污物,使之現出金屬光澤,並即噴塗一薄層焊接活化劑保護端面不再氧化。
鋼筋機械連接技術是一項新型鋼筋連接工藝,被稱為繼綁扎、電焊之後的「第三代鋼筋接頭」,具有接頭強度高於鋼筋母材、速度比電焊快5倍、無污染、節省鋼材20%等優點。
目前,市場上常用的鋼筋機械連接接頭類型如下:
一、 套筒擠壓連接接頭:通過擠壓力使連接件鋼套筒塑性變形與帶肋鋼筋緊密咬合形成的接頭。有兩種形式,徑向擠壓連接和軸向擠壓連接。由於軸向擠壓連接現場施工不方便及接頭質量不夠穩定,沒有得到推廣;而徑向擠壓連接技術,連接接頭得到了大面積推廣使用。現在工程中使用的套筒擠壓連接接頭,都是徑向擠壓連接。由於其優良的質量,套筒擠壓連接接頭在我國從二十世紀90年代初至今被廣泛應用於建築工程中。
二、 錐螺紋連接接頭:通過鋼筋端頭特製的錐形螺紋和連接件錐形螺紋咬合形成的接頭。錐螺紋連接技術的誕生克服了套筒擠壓連接技術存在的不足。錐螺紋絲頭完全是提前預制,現場
連接佔用工期短,現場只需用力矩扳手操作,不需搬動設備和拉扯電線,深受各施工單位的好評。但是錐螺紋連接接頭質量不夠穩定。由於加工螺紋的小徑削弱了母材的橫截面積,從而降低了接頭強度,一般只能達到母材實際抗拉強度的85~95%。我國的錐螺紋連接技術和國外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螺距單一,從直徑16~40mm鋼筋採用螺距都為2.5mm,而2.5mm螺距最適合於直徑22mm鋼筋的連接,太粗或太細鋼筋連接的強度都不理想,尤其是直徑為36mm,40mm鋼筋的錐螺紋連接,很難達到母材實際抗拉強度的0.9倍。許多生產單位自稱達到鋼筋母材標准強度,是利用了鋼筋母材超強的性能,即鋼筋實際抗拉強度大於鋼筋抗拉強度的標准值。由於錐螺紋連接技術具有施工速度快、接頭成本低的特點,自二十世紀90年代初推廣以來也得到了較大范圍的推廣使用,但由於存在的缺陷較大,逐漸被直螺紋連接接頭所代替。 三、 直螺紋連接接頭
等強度直螺紋連接接頭是二十世紀90年代鋼筋連接的國際最新潮流,接頭質量穩定可靠,連接強度高,可與套筒擠壓連接接頭相媲美,而且又具有錐螺紋接頭施工方便、速度快的特點,因此直螺紋連接技術的出現給鋼筋連接技術帶來了質的飛躍。目前我國直螺紋連接技術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出現了多種直螺紋連接形式。
直螺紋連接接頭主要有鐓粗直螺紋連接接頭和滾壓直螺紋連接接頭。這兩種工藝採用不同的加工方式,增強鋼筋端頭螺紋的承載能力,達到接頭與鋼筋母材等強的目的。
㈦ 施工現場的鋼筋如何堆放
1、分規格、品來種、批次、生產源廠家分別堆放,防止混用,便於萬一需要復試或退場不會搞亂;
2、有標識,除了標注規格、品種、批次、生產廠家等材質的基本數據外,還應標注「合格」、「已送試」、「不合格」等內容,防止誤用;
3、鋼筋對方應離地,不發生泥土污染,不浸在水中,有條件的應做架子,鋼筋分層上架。
㈧ 鋼筋擺放順序
鋼筋一般採用下墊上蓋,以防止雨雪浸濕鋼筋導致生銹。 堆放鋼筋的場地要堅實平整,在場地基層上用混凝土硬化或用碎石硬化,並從中間向兩邊設排水坡度,避免基層出現積水。堆放時鋼筋下面要墊墊木或砌地壟牆,墊木或地壟牆厚(高度)不應小於200mm,間距1500mm,以防止鋼筋銹蝕和污染。
2、原材堆放
鋼筋原材進入現場後,按照地上結構階段性施工平面圖的位置分規格、分型號進行堆放,不能為了卸料方便而隨意亂放。
2.1成品鋼筋堆放:堆放場地要平整,不得直接放置在地面。將加工成型的鋼筋分區、分部、分層、分段和構件名稱按號碼順序堆放,堆放整齊,不得隨意亂放,同部位鋼筋或同一構件要堆放在一起,保證施工方便。
2.2鋼筋標識:鋼筋原材及成品鋼筋堆放場地必須設有明顯標識牌,鋼筋原材標識牌上應註明鋼筋進場時間、受檢狀態、鋼筋規格、長度、產地等;成品鋼筋標識牌上應註明使用部位、鋼筋規格、鋼筋簡圖、加工製作人及受檢狀態。
㈨ 板的鋼筋有哪些如何放置
板鋼筋位置上分為麵筋和底筋。功能上主要分為受力筋、跨板受力筋、跨板負筋、支專座負筋、分布筋、抗裂筋屬、溫度筋等。
也有直接雙層雙向布置的鋼筋。就是面層底層,雙向布置。一般情況下如果不是的話,就是底層雙向,面層用支座負筋。支座負筋同時搭配分布筋,負筋伸不到的地方布置溫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