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板式筏板基礎雙層雙向鋼筋,上部雙層跟下部雙層鋼筋是什麼樣的受力,為什麼短向鋼筋都在最外側!
應該是長跨在下,短跨在上。長跨方向與地面接觸多,受地基反力大。長跨放到下面去受力,短跨放上面。
哪長哪短看圖紙,一般有梁有柱都算板的支座,支座間就是跨
2. 鋪設板筋時,為什麼下部鋼筋短向鋼筋在下長向在上,上部短向鋼筋在上而長向鋼筋在下
根據力學計算,當長寬比=1∶2時,四邊都是支座的板,短邊鋼筋受力是長邊鋼筋的8倍,版即,板受力主要權由短邊鋼筋承受。當有一個長方形的深坑,你用木板搭跳板,肯定將木板順短邊放,才安全。所有預制多空板,都是順房間的短邊放置的,為了安全。這就是為什麼混凝土板鋼筋短邊鋼筋在下的道理。短邊鋼筋在下,充分發揮鋼筋作用。
相反,板的上部鋼筋放置方向和下部鋼筋放置位置相反,也是這個道理,主要受壓鋼筋。
基礎梁,基礎板短邊鋼筋放置位置與板上部短邊鋼筋一樣。
3. 雙層雙向的樓板短跨鋼筋均在外側設置,長跨鋼筋在內側設置,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短跨鋼筋板底鋼筋布置在長向鋼筋下面,板面鋼筋布置在長向鋼筋上面。
4. 雙層雙向的樓板短跨鋼筋均在外側設置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底筋短的先放
麵筋短的後放
盡量靠近混凝土的外側 理論上受力比較好
5. 筏板基礎底板下部鋼筋長向鋼筋在下還是短向鋼筋在下
短向鋼筋在下。一般遵循「短長長短」的原則,下部鋼筋短向在下長向在上,上回部筋反之。
筏板基礎施工答,混凝土澆築完畢,應灑水養護的時間為(底板混凝土為抗滲混凝土,養護周期不少於14天)。
筏板基礎也屬於擴展基礎的一種,一般用於高層框架、框剪、剪力牆結構,當採用條形基礎不能滿足地基承載力要求時,或當建築物要求基礎有足夠剛度以調節不均勻沉降。
筏板基礎分為梁板式筏板基礎和平板式筏板基礎。
(5)板為什麼短向鋼筋位於外側擴展閱讀
筏板基礎的選型
筏板基礎的選型影根據工程地質、上部結構體系、柱距、荷載大小以及施工條件等因素確定。
筏板基礎適用范圍
平板式基礎一般用於荷載不很大,柱網較均勻且間距較小的情況;
梁板式基礎多用於荷載很大的情況。
這類基礎整體性好,抗彎剛度大,可充分利用地基載力,調整上部結構的不均勻荷載和地基的不均勻沉降。適用於土質較軟弱、不均勻,上部荷載很大的情況,在高層建築和橫牆較密集的多層建築基礎工程中被廣泛應用。
6. 板鋼筋位置
標准層板鋼筋雙層雙向的話,短跨方向的鋼筋在外側(上層雙向的在上側,下雙向的在下正確
筏板的鋼筋錯誤的,與普通的板相比較僅僅是受力方向不同而已,受力還是短向在外側。筏板的受力模式沒有那麼簡單,主要看你是什麼類型的筏板基礎
7. 單向板短鋼筋放在長鋼筋外,有規范依據么
單向板,板底短鋼筋放在長鋼筋下面,板面短鋼筋放在長鋼筋上面。
規范已規定(因為按里、外或上部、下部說法,板底與板面恰恰是相反的,所以規范是按受力與構造鋼筋來區分較簡潔,明白,科學)當按單向板設計時,沿短邊方向受力(短邊布置受力鋼筋),沿長邊方向布置構造鋼筋(垂直於受力的方向布置分布鋼筋)。
9.1.1 混凝土板按下列原則進行計算:
1 兩對邊支承的板應按單向板計算;
2 四邊支承的板應按下列規定計算:
1)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不大於 2.0 時,應按雙向板計算;
2)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大於 2. 0,但小於 3. 0時,宜按雙向板計算;
3)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不小於 3.0 時,宜按沿短邊方向受力的單向板計算,並應沿長邊方向布置構造鋼筋。
9.1. 7 當按單向板設計時,應在垂直於受力的方向布置分布鋼筋,單位寬度上的配筋不宜小於單位寬度上的受力鋼筋的 15%,且配筋率不宜小於 0.15% ;分布鋼筋直徑不宜小於 6mm,間距不宜大於 250mm;當集中荷載較大時,分布鋼筋的配筋面積尚應增加,且間距不宜大於 200mm當有實踐經驗或可靠措施時,預制單向板的分布鋼筋可不受本條的限制。
在實際施工中就可分上部、下部了,如16G101-1中單(雙)向板配筋示意,直接解答了題之問(圖集標准構造詳圖的設計依據是規范)。
8. 板跨長度將短跨方向的鋼筋置於板厚外側,怎樣理解
通長從設計的時候要考慮上部跨中負彎矩的作用,雖然理論上沒有跨中負彎矩,但是考慮回現場答的施工實際情況(支模、施工時人為因素等等),上部也有配置鋼筋。布置雙向鋼筋的時候,短跨是計算跨度,也就是主受力方向(當然這也要取決於板的長寬比,當長寬比接近於1:1的時候,雙向配筋是差不多的),因此主受力筋應當配置在外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