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鋼筋上鐵和下鐵什麼意思
你好,鋼筋上鐵和下鐵是現場施工員的說法,
術語應該是上部筋和下就是下部受力筋。
具體來講,上鐵就是上層鋼筋,或者是上部負彎距筋。
下鐵就是下部受力筋。對於梁筋是下部受拉抗彎鋼筋。
㈡ 鋼筋b字打頭和T字當頭有,集中標示原為不同,怎麼出分上下鐵
1、梁鋼筋如果採用B開頭,則表示梁的下層鋼筋,以T開頭,表示上層鋼筋。
2、集中標注和原位內標注不同,容則按原位標注優先。
3、如果鋼筋標注在梁的上側則表示梁的上層鋼筋按原位標注,如果下沒有標注則按集中標注做。同理,如果標注在下側,那麼表示梁的下層鋼筋按原位標注做,上層沒有原位標注則按集中標注做。
㈢ 梁的標注中怎麼看什麼是上部鋼筋什麼是下部鋼筋
分號前面的是上部鋼筋,分號後面的是下部鋼筋。
鋼筋表面不得允許有裂紋、結疤和折內疊。鋼筋表面允許有容凸塊,但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鋼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於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許偏差。
梁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產生彎曲變形,一側受拉。而另一側受壓。同時通過截面之間的相互錯動傳遞剪力,最終將作用在其上的豎向荷載傳遞至兩邊支座。梁的內力包括了剪力和彎矩。
(3)鋼筋怎麼區分上層上鐵擴展閱讀:
應按鋼筋承載力設計值相等的原則進行,鋼筋代換後應滿足規定的鋼筋間距、錨固長度、最小鋼筋直徑等構造要求。
以高一級鋼筋代換低一級鋼筋時,宜採用改變鋼筋直徑的方法而不宜採用改變鋼筋根數的方法來減少鋼筋截面積。
用同鋼號某直徑鋼筋代替另一種直徑的鋼筋時,其直徑變化范圍不宜超過4mm,變更後鋼筋總截面面積與設計文件規定的截面面積之比不得小於98%或大於103%。
㈣ 鋼筋上鐵和下鐵什麼意思
鋼筋上鐵就是上部鋼筋,下鐵就是下部鋼筋。
工程圖紙中的鋼筋標識:
一、樑上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樑上支座處):
1、2Φ20——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不知,用於雙肢箍。
2、2Φ20+(4Φ12)——2Φ20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3、 6Φ25 4/2——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4. 2Φ22+2Φ22——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二、梁下部鋼筋表示方法:
1、4Φ25——只有一排主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內。
2、6Φ25 2/4——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下排筋為4Φ25。
3、6Φ25(-2)/4——有兩排鋼筋,上排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4、2Φ25+3Φ22(-3)/5Φ25——有兩排筋,上排筋為5根。2Φ25升入支座,3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長布置。
(4)鋼筋怎麼區分上層上鐵擴展閱讀
鋼筋現如今被廣泛應用於任何建築上,為人類的進步取得了更好的證據。
配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按其作用可分為下列幾種:
1、受力筋
承受拉、壓應力的鋼筋。
2、箍筋
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於梁和柱內。
3、架立筋
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
4、分布筋
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5、其它
因構件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構造筋。如腰筋、預埋錨固筋、預應力筋,環等。
鋼筋的綁扎應該符合以下的規定:
1、鋼筋的交點須用鐵絲扎牢。
2、板和牆的鋼筋網片,另須在中間部分的相交點可相間隔交錯的扎牢,但要保證受力鋼筋不發生位移。雙向受力鋼筋網片,須全部扎牢。
3、梁和柱的鋼筋,除了設計有要求外,箍筋應於受力筋垂直設置。
4、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樑或墊梁時,主梁的鋼筋在上。
㈤ 圖紙上,樓板的上下鋼筋如何區分
一、方向不同:
上部鋼筋彎鉤朝向是向右和向下,下部鋼筋的朝向是專向左和向上。
二、布置方法不屬同:
1、下排鋼筋:短跨的鋼筋布置在下部,長跨的布置在上部。
2、上排鋼筋:短跨在上面,長跨的在下面。
(5)鋼筋怎麼區分上層上鐵擴展閱讀
樓板鋼筋是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光圓鋼筋實際上就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變形鋼筋是表面帶肋的鋼筋,通常帶有2道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橫肋的外形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種。
㈥ 怎沒區分板鋼筋的上下布置
方法如下抄:
1、板的兩個方向襲,有長短之分時,短向鋼筋在下,長向鋼筋在上。只是一層鋼筋的話,短向在下,長向在上,負筋放在樑上。
2、如果是雙層鋼筋,下層鋼筋就把短向放下、長向放上,上層鋼筋就把長向方下、短下放上。
3、如果是地下室底板鋼筋就全部反過來,因為底板受力形式和樓板受力形式是反的。
4、上部鋼筋彎鉤朝向是向右和向下,下部鋼筋的朝向是向左和向上。
5、下排鋼筋:短跨的鋼筋布置在下部,長跨的布置在上部。上排鋼筋:短跨在上面,長跨的在下面。
(6)鋼筋怎麼區分上層上鐵擴展閱讀:
鋼筋加工製作要求:
鋼筋加工製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復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對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
經過這兩道檢查後,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制合格後方可成批製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鋼筋代換時,必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材料性能,嚴格遵守現行鋼筋砼設計規范的各種規定,並不得以等面積的高強度鋼筋代換低強度的鋼筋。
㈦ 如何分辨梁的上下排鋼筋 在圖紙上是怎麼標注的
一、上下排鋼筋的區分
1、方向不同
(1)上部鋼筋彎鉤朝向是:向右和向下。
(2)下部鋼筋的朝向是:向左和向上。
2、布置方法不同
(1)下排鋼筋
短跨的鋼筋布置在下部,長跨的布置在上部。
(2)上排鋼筋
短跨在上面,長跨的在下面。
二、在圖紙上的標注方法
1、平面圖中集中標注
平面圖中集中標注的:前面是上筋,後面是下筋,以符號「;」區分。
2、按字母區分
如果帶字母BT的:B是下筋,T是上筋。
樑上下筋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2, 下部鋼筋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鋼筋為2Φ12, 下部鋼筋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4Φ25, 下部鋼筋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5, 下部鋼筋為5Φ25。
樑上部筋
說明:標在樑上支座處
⑴ 2Φ20 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㈧ 新手鋼筋工架梁的時候怎麼能快速的分辨出哪個是上鐵下鐵二排三排 頭排梁頭配筋底鐵
如果想要快速分出梁鋼筋的擺設位置,首先要明白鋼筋的型號,弄清楚每個鋼筋半成版品的型號是什麼權,這是新手鋼筋工所必備的認識。
梁鋼筋上部筋包括通長筋和負彎矩筋(就是俗話說的上鐵),梁底部筋主要是通長筋和梁端錨固段筋(也就是俗話說的下鐵或底鐵)。樑上部通長筋和下部通長筋是無法通過外形分別的,只能對圖紙中梁鋼筋型號熟悉才能分別出屬於哪部分的鋼筋。而樑上部負彎矩筋為只有一端彎折的鋼筋,長度大概有本跨梁的三分之一長,這是頭排鐵,而二排鐵形狀與頭排鐵一樣,不過長度比頭排鐵短一些,同樣,三排鐵比二排鐵短一些。對比一下長度就可以分別出頭排鐵、二排鐵、三排鐵。而底鐵中的梁端錨固段鋼筋也是只有一端彎折的鋼筋形狀,這種鋼筋是在長度無法足夠的情況下,進行焊接段的鋼筋,長度與上部負彎矩筋也不多,所以不能通過形狀來判斷,只能知道具體型號才能分辨出。
㈨ 板的鋼筋如何看是上部筋還是下部筋
在施工圖中,用向上和向左表示下鐵,向下和向右表示上鐵,並按照單雙向板結合實際情況分為滿布上鐵和支座上鐵(取受力方向跨度的1/4)
㈩ 建築中上鐵和下鐵以及中鐵是什麼意思
這個是地方抄俗語:上鐵是指上層襲鋼筋,下鐵就是底層鋼筋。配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按其作用可分為下列幾種:
受力筋—承受拉、壓應力的鋼筋。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於梁和柱內。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
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其它—因構件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構造筋。如腰筋、預埋錨固筋、預應力筋,環等。
(10)鋼筋怎麼區分上層上鐵擴展閱讀:
建築用黑色和有色金屬材料以及它們與其他材料所組成的復合材料的統稱。建築用金屬材料是構成土木工程物質基礎的四大類材料(鋼材、水泥混凝土、木材、塑料)之一。
在鋼鐵流通行業,建築鋼材如無特殊說明,一般指建築類鋼材中使用量最大的線材以及螺紋鋼。針對此塊精英人才,也是目前我國最稀缺的,收納鋼材人材較多的有鋼鐵人才網,是鋼鐵行業人才的一個專業性招聘、求職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