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受拉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與哪些因素有關主、次梁交界處應當設置什麼鋼筋其包括哪兩種
鋼筋的錨固長度和抗震烈度、抗震等級、混凝土強度等級、鋼筋強度等級等因素有關。
主次梁交界處應設置抗剪鋼筋,抗剪鋼筋包括彎起鋼筋和箍筋局部加密兩種形式。
『貳』 主次梁交接處的附加箍筋有什麼作用
一般的鋼筋混凝土書上都有的么,次梁傳力給主梁的時候不是以集中力傳的么,然後由於次梁高度一般比主梁低,使得集中力在主梁梁腹中間的位置,主梁截面成了上部受拉,下部受壓,沖切的效果使得次梁底以下的主梁梁腹上出現八字形的裂縫,這樣在主次梁交界處設置附加箍筋或者吊筋都能限制次裂縫的發展了 查看原帖>>
『叄』 在主次梁交接處,主梁中為什麼要設置吊筋或附加箍筋
因為主次梁交接處是應力最集中的地方,尤其是次梁對主梁產生的剪力,設置吊筋或附加箍筋都是為了抵抗剪力。
『肆』 主次梁相交處在主樑上應設置什麼鋼筋以承受次梁作用於主梁截面高度范圍內的集
主次梁相交,在主樑上應設置附加箍筋或附加箍筋加附加吊筋,次承受次梁作用於主樑上的集中荷載。
具體構造見16G101一1第88頁。
『伍』 為什麼在主次梁相交處在主梁中需設置附加橫向鋼筋附加橫向鋼筋有哪幾種
次梁把板上的荷載傳遞給主梁是以集中荷載方式作用在主次梁相交處,在那裡應力線密版集而稍稍遠一點卻權很稀鬆,因為擁擠而混亂,應力合成、分解復雜,容易在混凝土局部出現過大的拉應力,這是最不利的,是潛在的危險。然而,這其中的詳細規律也是難於弄清楚的,為此只能設置構造措施以預防,1、在主梁下部設置吊筋;2、在主樑上次梁左右設置箍筋。計算及構造見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第9.2.1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