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柱是鋼筋是如何錨入梁的有經驗的進!
根據規范要求,梁可錨入柱,柱也可錨入梁(錨入板中也可)。但一般情況下是梁錨回入柱,因抗震要求答是強柱若梁。至於你說的應該錨入柱上多根梁中的哪根梁,一般沒有明確要求,只要保證滿足規范要求的錨固長度就可以了。當然習慣是柱子主筋90度彎鉤後應順著梁的長度方向錨入,不然錨固長度一般達不到規范要求。
『貳』 柱子鋼筋構造要求與施工要點與梁鋼筋構造要求有什麼不同 框架梁鋼筋錨固長度相關規定
梁:水平承重構件
柱:是豎向承重構件
先大致的說鋼筋的連接.
KJL:上部縱筋在跨中回1/3段內連接、下部在支座處錨答固
KZ:在某層中,除了下部樓地板表面和上部梁或板底面段不能連接外,跨中其他區域都能搭接
「該段為≥1/6凈層高、≥500mm、≥柱邊長取最大值」
錨固:
KJL:上部縱筋錨固伸到支座(柱)內,一般為≥0.4Lae+15倍d彎錨,如果能直錨就直錨Lae。
下部筋伸到支座內≥0.4Lae+15d彎錨或直錨Lae
KZ:下部錨入基礎底部+15d的彎鉤(具體看是什麼基礎)
中間的柱:上部做12d的彎鉤收頭。角柱:外側筋錨入屋面框架梁中長度為1.5lae,內側12d。
我也是翻圖集找的,一般不是專業的記不住。建議你也去買幾本圖集看看,最後希望樓主採納 謝謝!
『叄』 建築施工中鋼筋梁入柱和柱入梁有什麼區別,分別都用在哪些情況下,和怎麼進行施工
建築施工中鋼筋梁入柱是非常常見的,就是柱比梁寬,梁鋼筋直接插入柱子中,柱入梁有是比較少見的,是指梁比柱寬,即樑上起柱,或梁下設置拉桿。
『肆』 柱包梁和梁包柱有什麼區別
1、在基礎上是梁包柱,在上部結構中是柱包梁,因為在上部結構中,柱要承受梁傳遞過來的上部荷載所以是柱包梁,而在基礎中則是相反,所以是梁包柱。
2、在砌體房屋牆體的規定部位,按構造配筋,並按先砌牆後澆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順序製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稱為混凝土構造柱,簡稱構造柱(建築圖紙里符號為-GZ)。
3、圈樑是指在房屋的基礎上部的連續的鋼筋混凝土梁也叫地圈樑(DQL);而在牆體上部,緊挨樓板的鋼筋混凝土梁叫上圈樑。
4、框架柱就是在框架結構中承受梁和板傳來的荷載,並將荷載傳給基礎,是主要的豎向受力構件。需要通過計算配筋。
5、架梁(KL)是指兩端與框架柱(KZ)相連的梁,或者兩端與剪力牆相連但跨高比不小於5的梁。現在結構設計中,對於框架梁還有另一種觀點,即需要參與抗震的梁。
(4)柱子鋼筋入梁為什麼有什麼區別6擴展閱讀:
計算要點和構造特點:
1.主梁除承受自重外,主要承受由次梁傳來的集中荷載。為簡化計算,主梁自重可折算成集中荷載計算。
2.與次梁相同,主梁跨中截面按T型截面計算,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計算。
3.主梁支座處,次梁與主梁支座負鋼筋相互交叉,使主梁負筋位置下移,計算主梁負筋時,單排筋h0=h-(50~60)mm,雙排筋h0=h-(70~80)mm。
4.主梁是重要構件,通常按彈性理論計算,不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
5.主梁的受力鋼筋的彎起和切斷原則上應按彎矩包絡圖確定。
6.在次梁與主梁相交處,次梁頂部在負彎矩作用下發生裂縫,集中荷載只能通過次梁的受壓區傳至主梁的腹部。這種效應約在集中荷載作用點兩側各0.5~0.6倍梁高范圍內,可引起主拉破壞斜裂縫。
為防止這種破壞,在主梁兩側設置附加橫向鋼筋,位於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圍內的集中荷載應全部由附加橫向鋼筋(吊筋、箍筋)承擔。附加橫向鋼筋應布置在長度為S=2h1+3b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