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查記錄表怎麼填寫
填偏差值(即:實測值-設計值),偏差值需滿足規范要求。
⑵ 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方法
1、檢驗范圍:
由業主、監理與我部共同選定,本工程確定梁、板類構件為主要檢驗對象。
2、檢驗數量的確定:
對粱板類構件,各抽取構件數量的2%且不少於5個進行,抽取的構件中懸挑構件的比例不小於50%.
粱、板的每一跨作為一個單元構件計取。
3、檢驗方法:
採用非破損方法進行檢驗,檢測儀器必須經過計量檢驗,以保證檢測誤差不大於1㎜.選定的梁的全部縱向鋼筋都進行檢驗,選定的板抽取6根縱向受力鋼筋進行檢驗。為防止正負誤差的抵消,對每根鋼筋,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測量一點。對懸挑結構,選擇距離支座500㎜處檢測,對非懸挑結構,上鐵在距離支座1000㎜處檢測,不得在柱、梁接頭處檢測。
4、允許偏差:
梁、板為±3㎜;
5、驗收方法及合格判定:
A)梁、旅運板的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分別進行驗收。
B)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為90%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測結果判定為合格。
C)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合格點率小於90%但不小於80%時,則配鎮穗再抽取相同數量的構件進行檢驗,當按照兩次抽樣總和計算的合格點率為90%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判為合格培卜。
D)每次抽樣檢驗結果中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均不得大於6.3.4條規定的1.5倍。
E)每次抽樣檢驗結果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均不得大於6.3.4條規定的1.5倍。
6、檢驗計劃:
抽檢部位待檢測時同監理(甲方)現場隨機確定。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⑶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方法
鋼筋保護層厚度採用鋼筋探測儀進行檢測。
檢測前,應對鋼筋探測儀進行預熱和調零,調零時探頭應遠離金屬物體。進行檢測前,宜結合設計資料了解鋼筋布置狀況。檢測時,應避開鋼筋接頭和綁絲,先對被測鋼筋進行初步定位。
將探頭有規律的在檢測面上移動,直至儀器顯示接受信號最強或保護厚度值最小時,此時探頭中心線與鋼筋軸線基本重合,即可讀出鋼筋保護層厚度。
(3)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查記錄怎麼做擴展閱讀:
檢測時注意事項:
1、檢測前應根據檢測結構件所採用的混凝土,對電磁感應法鋼筋探測儀進行校準。
2、在檢測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儀器是否偏離初始狀態並及時進行調零。
3、檢測時,檢測結果通常受鄰近的鋼筋影響,因此要正確的設置各項參數。
4、鋼筋位置確定後,設定鋼筋探測儀量程范圍及鋼筋公稱直徑,沿被測鋼筋軸線選擇相鄰影響較小的位置,並應避開鋼筋接頭和綁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保護層厚度
⑷ 結構實體檢測中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
結構實體檢測中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方法:
1.鋼筋保護層檢測工作一般應至少2人並做好細致的原始記錄。
2.鋼筋保護層檢測一般採用非破損檢測,使用鋼筋保護層檢測儀器,檢測精度符合相關要求,一般檢測精度<1mm。還可以採用局部破損的檢測方法,使用打孔機械打出孔洞用捲尺進行實測,一般是對非破損檢測進行驗證。
3.鋼筋保護層檢測主要對板、梁構件進行厚度檢測。
⑸ 鋼筋保護層檢查記錄這個表怎樣填寫
我給你上傳一個圖片看看,它這個表格裡面合格率不是100%,本人建議填寫全部合格的測試結果,最後填寫100%合格。
⑹ 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
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一般是在結構構件完成後進行,這時候被檢驗的結構構件已經脫模完畢。由於脫模後觀察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表面,已經看不到鋼筋保護層的厚度,因此對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可以採用非破損或局部破損方法,也可以採用非破損方法並用局部破損方法校準。下面是中達咨詢帶來的關於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的主要內容介紹以供參考。
當採用非破損方法檢驗時,所使用的檢測儀器應當經過計量檢驗,檢測的方法應符合相應的規程要求。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檢測誤差不應大於1mm。
當採用局部破損方法檢驗時,可以採用手錘輕擊鋼釺的方法,為了使混凝土表面只遭受最低限度的傷害,要求鋼釺前端的釺尖必須鋒利,不能直接使用手錘敲擊混凝土的手段。檢驗完成後應立即用水泥砂漿將釺孔封堵。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結構部位,需要施工企業同監理(業主)根據結構構件的重要性在檢驗前共同確定。構件檢驗的數量,對梁類、板類構件,應各抽取構件數量的2%,且不少於5個構件進行檢驗,當有懸挑構件時,抽取的構件中懸挑梁類、板類構件所佔比例均不宜小於50%。
對選定的梁類構件,應對全部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對選定的板類構件,應抽取不少於6根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對每根鋼筋,應在鋼筋保護層厚度可能對構件承載力或耐久性有顯著影響的、有代表性的部位測量1點。由於樑柱節點處鋼筋過於密集,檢驗的確存在著困難,在抽取鋼筋進行檢驗時可以避開。
鋼筋混凝土結構完成後,檢驗縱向鋼筋保護層的厚度,可以使用允許偏差的方法判斷保護層是否在允許偏差之內配渣。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鋼筋保護層經過檢驗是否合格是以以下的條件為依據的:
(1)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結果應判為合格。
(2)當全部鋼筋保叢賣稿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率小於90%但不小於80%,可再抽取相同數量的構件進行檢驗,當按兩次抽樣和計算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滲孝結果仍應判為合格。
(3)每次抽檢結果中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均不應大於允許偏差的1.5倍。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⑺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操作步驟
第9.2.2條處於一類環境且由工廠生產的預制構件,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於時,其保護層厚度可按本規范表9.2.1中規定減少5mm,但預應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處於二類環境且由工廠生產的預制構件,當表面採取有效保護措施時,保護層厚度可按本規范表9.2.1中一類環境數值取用。
預制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端頭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0mm;預制肋形板主肋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應按梁的數值取用。
第9.2.3條板、牆、殼中分布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本規范表9.2.1中相應數值減10mm,且不應小於10mm;梁、柱中箍筋和構造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
第9.2.4條當梁、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於40mm時,應對保護層採取有效的防裂構造措施。
處於二、三類環境中的懸臂板,其上表面應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
第9.2.5條對有防火要求的建築物,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要求。
處於四、五類環境中的建築物,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要求。
第10.1.2條國家標准 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規定必須對重要部位進行結構實體檢驗,主要檢驗混凝土強度和鋼筋保護層厚度。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需要對重要構件,特別是懸挑梁和板構件,以及易發生鋼筋位移、易露筋的部位,採用非破損(用先進的鋼筋保護層厚度測定儀)或局部破損的方法檢驗。此時,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對梁類構件為-7~+10mm;對板類構件為-5~+8mm。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為 90%及以上時為合格。當合格點率小於 90%,但不小於 80%,可再抽取相同數量的構件檢驗,當兩次抽減總和計算的合格點率為 90%及以上時才能判為合格。且每次抽樣結果中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均不應大於允許偏差的1.5倍。
⑻ 鋼筋保護層厚度實測值如何記錄
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規定:
當全回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答驗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結果應判為合格;
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小於90%但不小於80%,可再抽取相同數量的構件進行檢驗;
當按兩次抽樣總和計算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結果仍應判為合格(意思是即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佔90%以上時,檢驗結果為合格;合格點率在80%~90%之間時,加倍抽樣檢測,兩次抽樣合格點率在90%以上時,工程合格。否則檢驗結果為不合格。
具體可以參考《建築結構檢測技術標准》(GB/T50344-2004)中表3.3.14 規定。);每次抽樣檢驗結果中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均不應大於相關規定允許偏差的1.5倍。
⑼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方法
鋼筋保護層
厚度
檢測
答:《混凝土結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50204—2002(2010版)
一、
鋼筋
安裝中有表5.5.2(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和檢查方法)。其要檢查(不是檢測)項目中,有
受力鋼筋
保護層厚度
允許偏差
基礎
±10mm,柱、梁±5mm,板、牆、殼±3mm。其註:2
表中梁類、板類
構件
上部
縱向受力鋼筋
保護層厚合格點率應達到90%及以上,且不得超過
表中
數值
的1.5倍
尺寸偏差
。
二、
結構
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
只允許檢查梁類構件和板類構件。
E.0.4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時,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的允許偏差,對梁類構件﹢10mm,
﹣7mm,對板類構件﹢8mm,﹣5mm。
E.0.5
對梁類、板類構件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應分進行驗收。
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結果應判為合格;
2、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小於90%但不小80%,可再抽取相同構件進行檢驗;當按兩次抽樣總和計算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結果仍應判為合格;
3、每次抽樣檢驗結果中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均不應大於本附錄
E.0.4
條規定允許偏差的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