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筋的伸長率
鋼局戚做筋在最大拉力下的總伸長率不應小於9%。
原始標距的伸長與原始標距之比的百分率。伸長率是表示材料均勻變形或穩定變形的重要參數。
兼作伸長率試驗的試件桐衡,心在試件中央標出標距長度(如200mm)。標距線應細而清晰。標距長度的誤差:硬線為±0.20mm;軟線為±0.50mm。
(1)鋼筋伸長率有什麼意義擴展閱讀:
將試件的斷口對齊擠緊,測量並記錄拉伸後的標距長度。若斷口離標志線小於20mm,或發生在標距長度似外且仲長率未達到要求時.應易取試件重新試驗。
金屬導體製品的重要機械性能指標,是關系產品優劣仔辯和能承受外力大小的重要標志,抗拉強度及伸長率的大小與材料性質、加工方法和熱處理條件有關。以裸電線或裸導體為例進行伸長率試驗。
⑵ 什麼是鋼筋的伸長率和冷彎性能伸長率反應了鋼筋的什麼性能
冷彎性能指鋼筋在常溫下能承受彎曲而不破裂性能;
伸長率指受外力(拉力)作用斷裂時,鋼筋伸長的長度與原來長度的百分比。
伸長率反應了鋼筋的塑形性能
⑶ 鋼材的屈服程度,屈強比和斷後伸長率等技術指標對鋼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具有那些技術經濟意義
鋼材的屈服強度、抄屈強比以及斷後伸長率是鋼材的主要技術指標。屈服強度反應的是鋼材的強度,可以在多少力作用下而不發生屈服。屈強比反應的是抗拉強度與屈服強度的關系,實則反應鋼材的延性指標。斷後伸長率則主要反應鋼材的變形能力,體現延性。這些指標對於承重鋼結構來說是具有明確的要求的。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對鋼筋材料有類似的要求和規定。
⑷ 鋼筋的伸長率反映了鋼筋的什麼性能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鋼筋的機械性能通過試驗來測定,測量鋼筋質量標準的機械性能有屈服點、抗拉強度、伸長率,冷彎性能等指標。
伸長率是應力一應變曲線中試件被拉斷時的最大應變值,又稱延伸率,它是衡量鋼筋塑性的一個指標,與抗拉強度一樣,也是鋼筋機械性能中必不可少的保證項目。
伸長率的計算,是鋼筋在拉力作用下斷裂時,被拉長的那部分長度占原長的百分比。把試件斷裂的兩段拼起來,可量得斷裂後標距段長L1(見圖1-6),減去標距原長L0就是塑性變形值,此值與原長的比率用δ表示,即伸長率δ值越大,表明鋼材的塑性越好。伸長率與標距有關,對熱軋鋼筋的標距取試件直徑的10倍長度作為測量的標准,其伸長率以δ10表示。對於鋼絲取標距長度為100mm作為測最檢驗的標准,以δ100表示。對於鋼絞線則為δ200。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為國家標准, GB 50010—2010中:
11.2.3按一、二、三級抗震等級設計的框架和斜撐構件,其縱向受力普通鋼筋應符合下列要求:
1 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於1.25;
2 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標准值的比值不應大於1.30
3 鋼筋最大拉力下的總伸長率實測值不應小於9%。
條文說明中有明確的解釋:
11.2.3對按一、二、三級抗震等級設計的各類框架構件(包括斜撐構件),要求縱向受力鋼筋檢驗所得的抗拉強度實測值(即實測最大強度值)與受拉屈服強度的比值(強屈比)不小於1.25,目的是使結構某部位出現較大塑性變形或塑性鉸後,鋼筋在大變形條件下具有必要的強度潛力,保證構件的基本抗震承載力;要求鋼筋受拉屈服強度實測值與鋼筋的受拉強度標准值的比值(屈強比)不應大於1.3,主要是為了保證「強柱弱梁」、「強剪弱彎」設計要求的效果不致因鋼筋屈服強度離散性過大而受到干擾;鋼筋最大力下的總伸長率不應小於9%,主要為了保證在抗震大變形條件下,鋼筋具有足夠的塑性變形能力。
因此,伸長率是是衡量鋼筋塑性的一個指標。
⑸ 什麼是鋼筋的伸長率和冷彎性能
冷彎性能指鋼筋在常溫下能承受彎曲而不破裂性能;
伸長率指受外力(拉力)作用斷裂時,鋼筋伸長的長度與原來長度的百分比。
伸長率反應了鋼筋的塑形性能
⑹ 伸長率和沖擊韌性大小說明了鋼材的什麼性質
伸長率δ是衡量鋼材塑性的指標,它的數值越大,表示鋼材塑性越好。良好的塑性,可將結構上的應力(超過屈服點的應力)重分布,從而避免結構過早破壞。 沖擊韌度指標的實際意義在於揭示材料的變脆傾向
⑺ 什麼是鋼筋的屈服強度、抗拉強度、伸長率
關於鋼筋的力學性質:
1、屈服強度:是鋼筋開始喪失對變形的抵抗能力,並開始版產生大量塑性權變形時所對應的應力。(屈服強度是作為鋼材抗力的重要指標)
2、抗拉強度:指材料在外力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壞的能力。(抗拉性能是鋼材的重要性能)
3、伸長率δ:指金屬材料受外力(拉力)作用斷裂時,試件伸長的長度與原來長度的百分比,它表示鋼材塑性變形能力。(伸長率是衡量鋼材塑性的一個指標。它的數值越大,表示鋼材的塑性越好)
總結:屈服點、抗拉強度、伸長率的關系:
屈服強度是結構設計時的取值依據,表示鋼材在正常工作承受的應力不超過屈服強度。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的比值稱為屈服比,它反應鋼材的利用率和使用中安全可靠度;伸長率表示鋼材塑性變形能力。剛材在使用中,為避免正常受力時在缺陷處產生應力集中脆斷,要求塑性良好,即有一定的伸長率,可以使缺陷處超過屈服強度時,隨著發生塑性變形。使應力重分布,而避免鋼材提早破壞。同時常溫下將鋼材加工成一定形狀,也要求鋼材又有一定的塑性,但伸長率不能過大,否則會使鋼材在使用中超過允許的變形值。
學材料時剛學過,順便也復習一下,也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⑻ 什麼是鋼筋的伸長率
鋼筋伸長率:
鋼筋在做抗拉實驗時,式樣斷裂後,其斷面標距部分所增長的內長度與式樣容初始長度的百分比,稱為伸長率。用符號δ表示。伸長率反應了材料塑性的大小,伸長率越大,塑性越大。
指金屬材料受外力(拉力)作用斷裂時,試棒伸長的長度與原來長度的百分比,伸長率按試棒長度的不同分為:短試棒求得的伸長率,代號為δ5,試棒的標距等於5倍直徑,長試棒求得的伸長率,代號為δ10,試棒的標距等於10倍直徑,其中標距為用來測定試樣應變或長度變化的試樣部分原始長度。
是指在拉力作用下,密封材料硬化體的伸長量占原來長度的百分率(%)。彈性恢復率是指密封材料硬化體產生的變形能否完全恢復的程度(%)。伸長率越大,且彈性恢復率越大,表明密封材料的變形適應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