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框架梁1的鋼筋怎麼分布的
一、KL1(1)集中標注中2?25;5?20,是樑上部配置2根HRB335級直徑25的通長筋,梁下部配置5根HRB335級直徑20的通長筋。
二、原位標注中6φ25 4/2是梁支座上部縱筋,6根25分兩排放置,上一排為4φ25(4φ25中包含了集中標注中的2?25通長筋「角筋」),下一排為2φ25的意思。
三、最後那個N2φ20表示梁的兩個側面共配置2根HRB335級直徑20的受扭縱向鋼筋(N),每側各配置1根HRB335級直徑20。
圖集中標注有誤:
「∅」不是鋼筋符號,是代表鋼筋直徑的符號。這樣就不知鋼筋種類了。
2.直徑「100」不管是什麼種類鋼筋,直徑「100」做箍筋不可能!且無直徑「100」的鋼筋,又漏了幾肢箍注寫!(2)或(4),根本無法施工。
3.N2φ20,這梁高有700,每側只配置1根HRB335級直徑20鋼筋?它的梁腹板高度是多少?所以圖紙或書中例題,標註失誤了!
當集中標注中的某項數值不適用於梁的某部位時,則將該項數值原位標注。
4.2.4 梁原位標注的內容規定如下:
梁支座上部縱筋,該部位含通長筋在內的所有縱筋:
(1)當上部縱筋多於一排時,用斜線「/」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
KL1(1)300×700表示第1號框架梁,1跨,寬300mm,高700mm。
∅100@100/200,可能是Φ10@100/200。是則表示箍筋為HRB300鋼筋,直徑為10,加密區間距為100,非加密區間距為200,漏了注寫幾肢箍(不知幾肢箍)。
2?25;5?20表示樑上部配置2根HRB335級直徑25的通長筋,梁下部配置5根HRB335級直徑20的通長筋。
N2?20表示梁的兩個側面共配置2根HRB335級直徑20的受扭縱向鋼筋,每側各配置1根HRB335級直徑20的受扭縱向鋼筋。
② 梁內鋼筋布置原則是什麼
梁內鋼筋布置原則:
1.梁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當梁高h≥300mm時,不應小於10mm;當梁高h<300mm時,不應小於8mm。
2.梁縱向受力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對上部鋼筋不應小於30mm和1.5d(d為鋼筋的最大直徑);對下部鋼筋不應小於25mm和d。梁的下部縱向鋼筋配置多於兩層時,兩層以上鋼筋水平方向的中距應比下面兩層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層鋼筋之間的凈間距不應小於25mm和d。
3.簡支梁和連續梁簡支端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las,應符合下列規定;當梁中混凝土能擔負全部剪力時,las≥5d;當梁端剪力大於混凝土擔負能力時,對帶肋鋼筋las≥12d,對光圓鋼筋las≥15d。
當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至梁端尚不足las時,應採取在鋼筋上加焊錨固鋼板或將鋼筋焊接在梁端預埋件上等有效錨固措施。
4.框架梁或連續梁的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或中間支座范圍。該鋼筋節點或支座邊緣伸向跨中的截斷位置應滿足受彎承載力與錨固要求。
框架梁或連續梁下部縱向鋼筋在中間節點或中間支座處應滿足下列錨固要求:
(1)當計算中不利用該鋼筋強度時,其伸入節點或支座的錨固長度las≥12d(帶肋鋼筋)、15d(光圓鋼筋);
(2)當計算中充分利用該鋼筋的抗拉強度時,下部縱向鋼筋應錨固在節點或支座內,此時可採用直線錨固形式,其錨固長度不應小於la;也可採用帶90°彎折的錨固形式,其錨固長度不應小於0.41a;下部縱向鋼筋也可伸過節點或支座范圍,並在梁中彎矩較小處設置搭接接頭,其搭接長度不應小於ll。
(a)節點中的直線錨固;(b)節點中的彎折錨固;(c)節點或支座范圍外的搭接
5.框架樑上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層端節點的錨固長度,當採用直線錨固形式時不應小於la,且伸過柱中心線不宜小於5d(d為樑上部縱向鋼筋的直徑)。當柱截面尺寸不足時,樑上部縱向鋼筋應伸至節點對邊並向下彎折,其包含彎弧段在內的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於0.4la,包含彎弧段在內的豎直投影長度應為15d。
框架梁下部縱向鋼筋在端節點處的錨固要求與中間節點處的錨固要求相同。
6.在懸臂梁中,應有不少於兩根上部鋼筋伸至懸臂梁外端,並向下彎折不小於12d;其餘鋼筋不應在梁的上部截斷,而應按規定的彎起點位置向下彎折,錨固在梁的下邊。
7.當梁端實際受到部分約束但按簡支計算時,應在支座區上部設置縱向構造鋼筋,其截面面積不應小於梁跨中下部縱向受力鋼筋計算所需截面面積的1/4,且不應少於兩根,該縱向構造鋼筋自支座邊緣向跨內伸出的長度不應小於0.2l0(l0為該跨的計算跨度)。
8.沿梁截面周邊布置的受扭縱向鋼筋的間距不應大於200mm和梁截面短邊長度;除應在梁截面四角設置受扭縱向鋼筋外,其餘受扭縱向鋼筋宜沿截面周邊均勻對稱布置。受扭鋼筋應按受拉鋼筋錨固在支座內。
③ L形梁主鋼筋怎樣搭接
如果轉角處沒有支座的話,主筋就不能夠在轉角處搭接或焊接,所有的主筋百分版之五十錯開,權都在兩側跨中1/3范圍內搭接接長,或者焊接,如果再仔細點,下筋在支座1/4處搭接,上筋在跨中1/3處搭接,均錯開35D,其實只要避開轉角處斷筋就可以,這樣的梁應該是承重不大的,不然設計者是會考慮加支座的, 如果兩側梁鋼筋直徑不同時,就採用較大值,
④ 圈樑L型T型要加什麼樣的鋼筋
設計結構總說明裡應該有啊。
你應該指的是構造要求,沒有的話,按G101圖集來做。
不太好描述,T字形和L字形都要加角筋,T字型兩個方向都加,上下各兩根。L 字形共兩根,上下各一根。
⑤ GTJ2018中L形梁怎麼設置鋼筋
和直形梁同樣設置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