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填充牆拉結筋規范
1、一般設置於磚牆與砼構件交接的部位,通常情況下沿牆按照高500mm的間距每排兩根,升入磚牆內1000mm,其鋼筋一般採用預留或化學植筋的形似來滿足要求。
2、設置在砌體水平灰縫中鋼筋的錨固長度不宜小於50d,且其水平或垂直彎折段的長度不宜小於20d和150mm;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於55d。
3、設置在砌體水平灰縫內的鋼筋,應居中置於灰縫中。砌體外露面砂漿保護層的厚度不應小於15mm。
要求: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砌體填充牆,適宜與柱脫開或採用柔性連接,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1、填充牆在平面和豎向的布置,宜均勻對稱,宜避免形成薄弱層或短柱;
2、砌體的砂漿強度等級不應低於M5;實心塊體的強度等級不宜低於MU2.5,空心塊體的強度等級不宜低於MU3.5;牆頂應與框架梁密切結合;
3、填充牆應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600mm 設2φ6 拉筋,拉筋伸入牆內的長度,6、7 度時宜沿牆全長貫通,8、9度時應全長貫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拉結筋
2. 填充牆拉結鋼筋長度規定
《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2)
5.2.4 非抗震設防及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7度地區的臨時間斷處,當不能留斜槎時,除轉角處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須做成凸槎。留直槎處應加設拉結鋼筋,拉結鋼筋的數量為每120mm牆厚放置1Φ6拉結鋼筋(120mm厚牆放置2Φ6拉結鋼筋),間距沿牆高不應超過500mm;埋入長度從留槎處算起每邊均不應小於500mm,對抗震設防烈度6度、7度的地區,不應小於1000mm;末端應有90º彎鉤。
《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2001
8.2.8
6 磚砌體與構造柱的連接處應砌成馬牙槎,並應沿牆高每隔500mm設2根6拉結鋼筋,且每邊伸入牆內不宜小於600mm。
3. 砌體工程中填充牆拉結鋼筋埋設長度怎麼規定
當填充牆與框架採用不脫開的方法時,拉結鋼筋伸入填充牆長度不宜小於內700mm,且拉結鋼筋應容錯開截斷,相距不宜小於200mm。
《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11,6.3.4條,第2款,第1點:
條文說明:
4. 10 牆體構造鋼筋.的設置要求.如構造鋼筋.腰帶鋼筋的設置。
設置方法:
一般設計圖紙中構造柱配筋為4根三級或二級12的鋼筋,一級8間距專200mm箍筋。對屬於填充牆當牆長大於5m時可在牆中設置構造柱,也可以沿門窗洞口設置。
構造鋼筋圖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按照構造需要設置的鋼筋,相對於受力鋼筋而言。構造鋼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維護、拉結,分布作用。
5. 填充牆構造柱上部預埋鋼筋需要設置幾根,規格多少
填充復牆構造柱上部預埋鋼筋的規制格和根數按設計要求,就是圖紙設計的構造柱鋼筋的規格和根數,大部分圖紙填充牆構造柱是選用圖集中的構造柱。
預埋的構造柱鋼筋埋入混凝土中的長度要滿足錨固長度要求,外露長度要滿足鋼筋搭接長度要求。
要按圖紙或圖集的要求提前預埋,盡量避免後植筋,如果局部忘記預埋或局部預埋的鋼筋質量不合格,可以採取後植筋的措施進行補救,但要取得設計部門的同意,同時按《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中的要求現場抽樣檢測,檢測合格後才能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6. 填充牆構造柱鋼筋大小有何要求
縱向鋼筋宜採用4根12;箍筋間距不宜大於250mm,且在柱上下端應適當加密;設防烈度≥8度時縱向鋼筋宜採用4根14;箍筋間距不宜大於2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