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條型基礎梁鋼筋搭接位置有何要求
基礎梁和主體梁鋼筋連接的位置正好相反,基礎梁下部鋼筋接頭位置應在跨中1/3范圍內,上專部鋼筋屬接頭位置應在支座1/3范圍內。
正彎矩梁的凈跨度中段下部三分之一是受拉最大部位,越靠近跨中受拉力越大;凈跨度距支座的三分之一區段內是受剪最大部位而且越靠近支座受剪力越大;凈跨度下部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之間靠近支座這兩小段受拉力最小受剪力也最小,所以這里被確定為連接區。
(1)梁鋼筋連接區在什麼部位擴展閱讀
關於搭接位置,各種構件各有各的要求,不可一概而論。有些重要構件,當受力縱筋直徑超過規定值,16或22或25或28時,就不允許綁扎搭接而只許機械連接,甚至不允許出現連接點。
作為鋼筋工,最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知曉鋼筋在各構件中各部位的物理作用,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起受拉作用,其次起受剪作用,受剪其實是受拉的一種變形,再次起受扭作用。鋼筋的接頭,是這根鋼筋的薄弱點,往壞處想,便是危險點或者是事故點,所以要格外加小心,要注意,要把這個不良點放在不吃勁的地方。
❷ 建築中梁鋼筋的搭接方法及搭接區域
一般上部通長筋在距支座1/3范圍內搭接, 底部通長筋在跨中1/3處搭接。
鋼筋綁扎搭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倍搭接長度,凡搭接接頭中點位於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搭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
同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搭接接頭面積面分率對梁、板、牆類構件不宜大於25%,對柱類構件不宜大於50%,綁扎搭接接頭中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小於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25mm。
搭接區域主要有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笳的綁扎搭接接頭宜相互錯開。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連接區段長度為1.3 倍搭接長度,凡搭接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搭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
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該區段內有連接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
不同直徑鋼筋搭接時,需按較小鋼筋直徑計算搭接長度及接頭面積百分率。同一構件縱向受力鋼筋直徑不同時,按較大直徑計算連接區段長度。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內的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大於50%。
並筋採用綁扎搭接連接時,應按每根單筋錯開搭接的方式連接。接頭百分率應桉同一連接區段內所有的單根鋼筋計算。並筋中鋼筋的搭接長度應桉單筋分別計算。
(2)梁鋼筋連接區在什麼部位擴展閱讀:
鋼筋的搭接注意事項
1、鋼筋在安裝前,首先核對梁鋼筋的鋼號、直徑、形狀、尺寸和數量是否與料單、藍圖相符
2、梁鋼筋的綁扎應確保主筋、箍筋的綁紮根數及間距,不得漏筋。
3、梁主筋應按規范要求進行錯位焊接,焊接接長應大於10d,焊接位置應符合規范要求。
4、在梁側模板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
5、先穿主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穿次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並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間距將架立筋與箍筋綁扎牢固。
調整箍筋間距使間距符合設計要求,綁架立筋,再綁主筋,主次同時配合進行。次樑上部縱向鋼筋應放在主樑上部縱向鋼筋之上,為了保證次梁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將主樑上部鋼鞘降低一個次樑上部主筋直徑的距離加以解決。
❸ 梁鋼筋的焊接接頭位置該怎麼分布
梁中鋼筋的焊接接頭位置應該設置在構件受力較小處。
1、接頭不宜設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范圍內。
2、接頭不應該集中,要盡量錯開位置,讓薄弱環節分散開來。
3、單跨梁板的下部縱向受力筋接頭不宜設在跨中1/2范圍內;
4、連續梁板的縱向受力筋接頭,上部負彎矩筋應設在跨中附近,下部主筋應設在支座處。
不同的接頭的位置略有不同
1、焊接接頭:鋼筋焊接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且不得小於500mm。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內的縱向受力鋼筋的焊接接頭面積百分率,對縱向受拉鋼筋接頭,不宜大於50%,縱向受壓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受限制。
2、機械連接接頭:鋼筋機械連接的連接區段長度按35d計算(d為被連接鋼筋中的較大直徑),同一連接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應符合下列規定:
(1)接頭宜設置在結構構件受拉鋼筋應力較小的部位,當需要在高應力部位設置接頭時,在同一連接區段內Ⅲ級接頭的接頭百分率不應大於25%;Ⅱ級接頭的接頭百分率不應大於50%;Ⅰ級接頭的接頭率可不受限制。
(2)接頭宜避開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應採用Ⅰ級接頭或Ⅱ級接頭,且接頭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3)受拉鋼筋應力較小的部位或縱向受壓鋼筋,接頭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3)梁鋼筋連接區在什麼部位擴展閱讀:
梁鋼筋安裝方法
1、梁鋼筋的綁扎應遵循先框架梁後非框架梁,先主梁後次梁,先綁扎低跨梁,後綁扎高跨梁。
2、先自下而上穿好梁鋼筋並在梁主筋上畫出箍筋間距,套梁箍筋,再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
3、綁樑上部縱向筋的箍筋,用套扣法綁扎。箍筋在疊合處的彎鉤,在梁中應交錯綁扎。梁端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mm處。梁端與柱交接處箍筋應加密,其間距與加密區長度均要符合設計要求。
4、節點處鋼筋穿插十分稠密時,應特別注意梁頂面主筋間的凈距要有30mm,以主筋間的最小凈距要求。
5、主筋為雙層時,可用水泥預制條墊在兩層鋼筋之間,水泥預制條排距應≥ 1.5m且不少於2根。
6、 安裝墊塊:在主、次梁箍筋與主筋的交叉點處下墊大理石墊塊 ,墊塊的間距不應超過800mm,梁側邊採用塑料墊塊,縱橫間距不超過1000mm 。
7、梁鋼筋綁扎時應防止水電管線將鋼筋抬起或壓下,且梁鋼筋未驗收合格前應防止防雷接地將其端部或主、次梁相交處焊牢。
❹ 地梁和框架梁鋼筋的連接區域分別在哪
基礎梁JL或JCL上部鋼筋鏈接區在凈跨靠近支座處四分之一內,下部在凈跨的跨中三分之一范圍內連接。框架梁則相反,上部鏈接區應在凈跨的三分之一范圍內,下部進入支座滿足錨固長度即可..
❺ 梁鋼筋的焊接接頭位置該怎麼分布
梁中鋼筋的焊接接頭位置設置:
鋼筋在混凝土梁中主要承受拉力,鋼筋接頭是鋼筋受力時的薄弱環節,鋼筋的接頭應設置在構件受力較小處。
1、單跨梁板的下部縱向受力筋接頭不宜設在跨中1/2范圍內;
2、連續梁板的縱向受力筋接頭,上部負彎矩筋應設在跨中附近,下部主筋應設在支座處。但對滿堂基礎底板,因其彎矩圖和樓板方向相反,鋼筋的接頭位置也應相反,即上部鋼筋應在支座處,下部鋼筋則在跨中。
3、鋼筋接頭不宜設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范圍內。
4、鋼筋接頭不應該集中,要盡量錯開位置,讓薄弱環節分散開來。
(1)焊接接頭:鋼筋焊接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且不得小於500mm。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內的縱向受力鋼筋的焊接接頭面積百分率,對縱向受拉鋼筋接頭,不宜大於50%,縱向受壓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受限制。
(2)機械連接接頭:鋼筋機械連接的連接區段長度按35d計算(d為被連接鋼筋中的較大直徑),同一連接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應符合下列規定:
a、接頭宜設置在結構構件受拉鋼筋應力較小的部位,當需要在高應力部位設置接頭時,在同一連接區段內Ⅲ級接頭的接頭百分率不應大於25%;Ⅱ級接頭的接頭百分率不應大於50%;Ⅰ級接頭的接頭率可不受限制。
b、接頭宜避開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應採用Ⅰ級接頭或Ⅱ級接頭,且接頭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c、受拉鋼筋應力較小的部位或縱向受壓鋼筋,接頭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對重要構件,施工單位應根據所供應鋼筋的實際長度,在施工前先翻樣出鋼筋的接頭布置圖,才能確保接頭位置符合上述要求。
❻ 鋼筋接頭一般應該在框架梁的什麼位置
框架梁的上部支座鋼筋在凈跨的1/3處接頭,從柱邊算起。下部鋼筋在支座處接頭,也是從柱邊算起,且一般不允許在跨中的任何位置接頭。可以看03G101-1的55頁~60頁。
相關信息:
框架梁(KL)是指兩端與框架柱(KZ)相連的梁,或者兩端與剪力牆相連但跨高比不小於5的梁。現在結構設計中,對於框架梁還有另一種觀點,即需要參與抗震的梁。純框架結構隨著高層建築的興起而越來越少見,而剪力牆結構中的框架梁主要則是參與抗震的梁。
(6)梁鋼筋連接區在什麼部位擴展閱讀:
框架結構
由梁和柱連接而成的,樑柱交接處的框架節點應為鋼結構成雙向樑柱抗側力體系。剛接即梁的兩端與框架柱(KZ)固定相連。
框架梁的作用除了直接承受樓屋蓋的荷載並將其傳遞給框架柱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根,就是它和框架柱剛接形成樑柱抗側力體系,共同抵抗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等水平方向的力。
據建築材料的不同,框架結構可分為:混凝土結構框架、鋼框架、鋼-混凝土(也稱鋼骨混凝土)框架。即可以採用鋼筋混凝土、建築鋼材或者鋼-混凝土(組合)製作框架梁或框架柱。
對於鋼筋混凝土結構,根據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准《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程》JGJ3-2010第7.1.3條規定,兩端與剪力牆剛接相連但跨高比不小於5的連梁宜按照框架梁設計。
根據現行國標《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第6.1.1條規定,在地震地區,框架結構適宜建造高度與當地的設防烈度有關。由於框架結構的抗側移能力相對剪力牆結構較低,框架結構的適宜建造高度比剪力牆結構較低,高層建築較少採用純框架結構。
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當受拉鋼筋的直徑d>25mm及受壓鋼筋直徑d>28mm時候,不宜採用綁扎搭接接頭(2010版新《混規》對這兩個數據作出了更嚴格的要求,舊規范定的是:28mm和32mm)
鋼筋的搭接長度一般是指鋼筋綁扎連接的搭接長度,也有是不嚴格的指鋼筋焊接的焊縫長度。
❼ 框架梁面受力鋼筋搭接點應設置在什麼位置
框架梁面受力鋼筋搭接點應設置在什麼位置?
答:您看圖:框架梁面受力鋼筋搭接點版應設置在梁凈跨值權中間1/3區段內。
第一圖,若通長筋,直徑相同,毎根鋼筋只有一個搭接接頭的話,也要設置在梁凈跨值中間1/3區段內。
❽ 鋼筋框架樑上部和下部主筋應該搭接在什麼部位
1、上部筋可以搭接跨度3等分的跨中段內。下部筋不可搭接焊接、機械連接的接頭,放在跨度的三分之一處。
2、框架梁鋼筋搭接位置:一般在圖紙沒有特別註明的情況下,地樑上下鋼筋搭接位置是與框架樑上下鋼筋搭接位置一樣的。但也有設計者根框架樑上下部縱筋的。
3、搭接位置以及搭接長度:
搭接位置:上部鋼筋在凈跨度的中部1/3跨范圍內。禁止支座內、加密區內;
梁下部鋼筋搭接位置:框架梁的梁下面鋼筋搭接規定:見11G101—1第79頁,抗震樓層框架梁KL縱向。
(8)梁鋼筋連接區在什麼部位擴展閱讀
1、框架梁的梁下面鋼筋搭接規定:框架梁的梁下面鋼筋一般都是要求錨入柱子內的不讓在梁中間搭接。
2、框架梁鋼筋的搭接問題:上部鋼筋搭接位置應在跨中三分之一凈跨范圍內,下部應在支座四分之一凈跨范圍內。
3、框架樑上部鋼筋搭接位置規范:要求錯開搭接,綁扎不小於36倍D,雙面焊不小於5倍D,單面焊接不小於10D,錯開最少25公分。
4、基礎聯系梁的搭接位置是同基礎梁。因為受力與基礎梁類似。
❾ 鋼筋的連接位置是哪裡
梁其下部鋼筋一般在距支座處1/3梁跨范圍內連接,上部鋼筋在跨中1/3范圍內連接。
柱子在距柱上下端1/6柱高范圍外連接。柱根處在距柱下端1/3柱高范圍以外連接。
詳細做法見11G101-1 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