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鋼筋機械連接見證取樣單怎麼填
表格都一樣。
填寫按每個檢測單位的表格填寫,工程代碼名稱單位人員部位檢測項目材料製作送樣時間用純文字填寫不得有塗改等等,一般填錯了都會有提醒的。
2. 鋼筋機械連接要填什麼資料
鋼筋及預埋件隱蔽驗收記錄、鋼筋接頭檢驗批記錄、焊接及機械連接試驗報告。
3. 鋼筋安裝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怎麼填寫
主要是指歸檔各類工序質量檢驗驗收單,井進行分類,為監理工程師進行質量控制和進行計量工作提供依據。
鋼筋安裝完成之後,在澆築混凝土之前,應進行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其內容包括:
(1)縱向受力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
(2)鋼筋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等;
(3)箍筋、橫向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間距等。
(4)預埋件的規格、數量、位置等。
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前,應提供鋼筋出廠合格證與檢驗報告及進場復驗報告,鋼筋焊接接頭和機械連接接頭力學性能試驗報告。
4. 鋼筋機械連接接頭加工檢查結論怎麼寫
這種一般做成表格的形式
分別寫抽查的根數 絲長 牙數 直徑 套筒長度 擰緊力矩
最後判定是否合格
5. 鋼筋接頭試驗取樣記錄單怎麼填寫
太簡單了,
按上面的項目真接填就行。,
鋼筋型號、廠家之類,真徑,取樣部位,取樣組數,見證的人簽字。
就這些散。按實際寫就行了。
6. 檢驗批容量怎麼填之鋼筋連接檢驗批表格填寫
您好,按復照構件數填寫
檢查制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應少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應少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應少於3面。
檢驗方法:觀察,尺量。
5.4.8 梁、柱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箍筋的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箍筋直徑不應小於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1/4;
2 受拉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於100mm;
3 受壓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於200mm;
4 當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直徑大於25mm時,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外100mm范圍內各設置二個箍筋,其間距宜為50mm。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應少於3件。
檢驗方法:觀察,尺量。
7. 土建鋼筋隱蔽驗收記錄內容怎麼寫
本表適用於鋼筋分項工程鋼筋連接、鋼筋安裝檢驗比。
主控項目
1、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2、檢查數量:按有關規程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接頭力學性能試驗報告。
3、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一般項目
1、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2、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3、受力鋼筋採用機械連接或焊接接頭時,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在受拉區不宜大於50%;
(2)接頭不宜設置在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對等強度高質量機械連接接頭,不應大於50%;
(3)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中,不宜採用焊接接頭;當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時,不應大於50%。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4、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對梁類、板類及牆類構件,不宜大於25%。
(2)對柱類構件,不宜大於50%;
(3)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應大於50%;對其他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
縱向受力鋼筋綁扎搭接頭的最小搭接長度范圍內,應按設計要求配置箍筋。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箍筋直徑不應小於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0.25倍;
(2)受拉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於100mm;
(3)受壓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於200 mm。
(4)當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直徑大於25 mm時,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外100 mm范圍內各設置兩個箍筋,其間距宜為50 mm。
6、檢查數量:同一般項目第3項。
檢驗方法:鋼筋安裝位置允許偏差項目中第1項長、寬用鋼尺檢查,網眼尺寸用鋼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第2、5項用鋼尺檢查;第3項中間距和排距用鋼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取最大值,其餘用鋼尺檢查;第4項用鋼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第6項用鋼尺和塞尺檢查。
8. 鋼筋安裝檢驗批怎麼填寫
主控項目:
a. 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
b. 連接接頭力學性能,按《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 10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 18 的規定抽取鋼筋連接接頭、焊接接頭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應符合規定。
c.鋼筋安裝時,受力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設計要求。
一般項目:
a. 鋼筋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接頭,接頭末端至 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少於鋼筋直徑的10倍。
b. 機械連接、焊接接頭的外觀質量應符合《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 107、《鋼筋焊按及驗 收規程》JGJ 18的規定。
c. 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受力鋼筋接頭宜相互錯開,其同一級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 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
(l)在受拉區不宜大於50﹪;
(2)接頭不宜設置在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對等強度高質 量機械連按接頭,不應大於50﹪;
(3)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中,不宜採用焊接接頭;當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時,不應大於50﹪。
d. 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綁扎接頭宜相互錯開,綁扎接頭中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由小於鋼筋直 徑,且不應小於25mm。同一連接區段內有搭接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接頭面積百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
(1)對梁類、板類及牆類構件,不宜大於25﹪;
(2)對柱類構件,不宜大於50﹪;
(3)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應大於50﹪;對其他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
(4)縱向受力鋼筋綁扎搭接按頭的最小搭接長度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附錄B 的規定。 (l)箍筋直徑不應小於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0.25倍;
e. 在樑柱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區內應按設計要求配置箍筋,當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
(1)箍筋直徑不應小於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0.25倍;
(2)受拉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於100mm;
(3)受壓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於200mm;
(4)當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直徑大於25mm時,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外100mm范圍內各設置兩個箍筋,其間距宜為50mm。
f. 鋼筋安裝位置允許偏差要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