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獨立柱基礎鋼筋綁扎施工要點
一,施工要點:
1、柱、牆體的主筋在綁扎前,應先找正主筋位置,在板侍笑拆筋及梁鋼筋在焊接定位箍筋,並將柱、牆的鋼筋與定位箍筋進行焊接固定,防止發生鋼筋偏位。
2、柱、牆上部應綁扎3道箍筋或牆體水平分布筋,確保鋼老棗筋間距及垂直度符合規范要求。箍筋應與主要受力鋼筋垂直綁扎,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方向錯開設置。
3、各受力鋼筋之間的綁扎接頭位置應錯開,從任一綁扎接頭中心至搭接長度的1.3倍區段范圍內,有綁扎接頭的受力鋼筋面積占鋼筋總截面面積百分比應符合,受拉區不超過25%,受壓區不超過50%。
二,施工要求
1、鋼筋在安裝前,首先核對梁鋼筋的鋼號、直徑、形狀、尺寸和數量是否與料單、藍圖相符。
2、梁鋼筋的綁扎應確保主筋、箍筋的綁紮根數及間距,不得漏筋。
3、梁主筋應按規范要求進行錯位焊接,焊接接長應大於10d,焊接位置應符合規范要求。
4、在梁側模板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
② 鋼筋的綁扎有幾種方法分別是怎樣的
鋼筋綁扎有4種方法,具體如下:
一、板鋼筋綁扎
1、工藝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畫線→綁板下受力筋→綁負彎矩鋼筋
2、清理模板上面的雜物,用粉筆在模板上劃好主筋,分布筋間距。
3、按劃好的間距,先擺放受力主筋、後放分布筋。預埋件、電線管、預留孔等及時配合安裝。雙向受力板,短方向鋼筋在下,長方向鋼筋在上。
4、在現澆板中有板帶梁時,應先綁板帶梁鋼筋,再擺放板鋼筋。
5、綁扎板筋時一般用順扣或八字扣,除外圍兩根筋的相交點應全部綁扎外,其餘各點可交錯綁扎(雙向板相交點須全部綁扎)。如板為雙層鋼筋,兩層筋之間須加鋼筋馬凳,以確保上部鋼筋的位置。負彎矩鋼筋每個相交點均要綁扎。
6、在鋼筋的下面墊好砂漿墊塊,間距1.5m。墊塊的厚度等於保護層厚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板的保護層厚度應為15㎜,鋼筋搭接長度與搭接位置的要求與前面所述梁相同。
二、樓梯鋼筋綁扎
1、工藝流程:劃位置線→ 綁梯板底主筋→綁梯板負筋筋
2、在樓梯底板上劃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線。
3、根據設計圖紙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綁扎主筋後綁扎分布筋,每個交點均應綁扎。如有樓梯梁時,先綁梁後綁板筋。板筋要錨固到梁內。
4、底板筋綁完,再綁扎梯板負筋鋼筋。主筋、負筋數量和位置均要符合設計要求。
三、柱子鋼筋綁扎工藝
1、 工藝流程:豎向受力筋連接→畫箍筋間距線→套柱箍筋→綁箍筋
2、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3、畫箍筋間距線: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劃箍筋間距線。
4、套柱箍筋: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先箍筋套在下層伸的搭接筋上,然後立柱子鋼筋,在搭接長度內,綁扣不少於3個,綁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採用光圓鋼筋搭接時,角部彎鉤應與模板成45°,中間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90°角。
四、梁鋼筋綁扎
1、工藝流程:模內綁扎:畫主次梁箍筋間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層縱筋→穿次梁底層縱筋並與箍筋固定→穿主樑上層縱向架立筋→按箍筋間距綁扎→穿次樑上層縱向鋼筋→按箍筋間距綁扎。
模外綁扎:畫箍筋間距→ 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鋪橫桿數根→穿主梁下層縱筋→穿次梁下層鋼筋→穿主樑上層鋼筋→按箍筋間距綁扎→穿次樑上層縱筋→按箍筋間距綁扎→抽出橫桿落骨架於模板內。
2、在梁側模板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
3、先穿主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穿次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並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間距將架立筋與箍筋綁扎牢固;調整箍筋間距使間距符合設計要求,綁架立筋,再綁主筋,主次梁同時配合進行。
4、框架樑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
5、綁樑上部縱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綁扎。
(2)鋼筋工怎麼做綁快擴展閱讀:
鋼筋綁扎前的質量驗收:
1、按設計要求和規范檢查已加工好的鋼筋規格、形狀尺寸、數量是否正確。
2、檢查牆柱鋼筋上的混凝土浮漿或其他污染是否清理干凈。
3、做好抄平放線工作,註明水平標高,彈出柱(暗柱)、門窗洞口、地梁、牆的外皮尺寸線及軸線控制線。
4、根據彈線,檢查鋼筋是否有偏位現象,若有偏位距離小於鋼筋直徑d,將偏位鋼筋按圖所示調整到正確位置,若偏位大於鋼精直徑d,則需報設計處理。
5、檢查牆柱豎向鋼筋露出部分接頭相錯距離是否滿足要求。
6、逐個檢查鋼筋電渣壓力焊和鋼筋直螺紋的接頭質量,若發現有不合格接頭,切掉重焊。
③ 鋼筋工經驗技巧竅門集錦一
鋼筋工經驗技巧竅門集錦
在國家尚未取締大小包工頭制度之前,或者在三五七年之內取消不幹凈,此文說不定還有點用處。等取消之後,此文一半內容還是可以借鑒的,畢竟是經驗之談。
一.簽約
不看到圖紙,不察看施工場地,不了解工人食宿環境,千萬不能盲目簽約,無論你的甲方說得怎樣天花亂墜,也無論給你的工價有多高,都不可輕信之,務必要親自實地考察,掌握第一手資料與真實情況,方可做出決定。不然,輕者賺不到錢,嚴重者連本上倉。
二.審圖
本人積30年鋼筋施工之經驗,用過數個地區的圖紙,從中發現,不管是哪兒設計的圖紙,在鋼筋這一塊,或多或少的都有毛病,在幹活之前,你必須把這些毛病事先找出來,在圖紙會審時與設計師探討清楚,得到准確的答復後,才好乾活,不然的話,你在幹活中變來變去,你的麻煩就大了,損失是在所難免的。
三.監理
尊重監理是人所共知的常識,服從監理也是合情合理的事,監理大致分為3種,1.年紀偏大人格較高,認真本分不索不要,2.不管你活兒幹得怎樣,他拐彎抹角的暗示索要,3.嚴格監管,同時暗示索要。對於1.對人家必須畢恭畢敬,但是你活必須得干好,要95%以上的符合規范;對於2.處理好關系是當務之急,你甘當鐵公雞,他雞蛋里就是挑骨頭,你把鋼筋綉出陪消花兒來,也是埋入混凝土中,得多花多少工時費細擺弄?還不如滿足之日子好過,但是切記,太糊弄大勁兒了出現質量事故對誰都不是好事,在不偷工減料的前提下,鋼筋直徑間距尺寸長短,怎麼也得差一不二的才行。對於3.人之常情吧,恭敬不如從命,從命不如恭敬,關系和質量哪個都不能少。
還有4呢,有的監理是監理公司廉價雇來的,鋼筋技術方面太多的不懂,101圖集不會看,常常詢問鋼筋工怎麼回事,這時,你一定得虛心告之加耐心恭維,因為他有權管你,哥們處好了,有機會人家也可能提攜咱一 把。
四.場地
場地寬敞當然沒的說,一遇場地狹窄,鋼筋活兒就沒法干,鋼筋半成品如同中葯鋪,得有個地方擺放,沒地方放,就得壓撂,用時干著急翻不出來,窩工耽誤事不說,不能提前製作,綁扎時又人手不夠,要白扔銀子的。沒有場地的窩工,很有可能把你那點利潤吃光,解決辦法,事先跟老闆說好,允許用腳手架管臨時組裝「連匡型半成品鋼筋存放架」,見本人的專述文章,此問題便迎刃而解。
五.管理
如用計時工,作息時間一般是早5點到中午11點半,下午1點到晚7點半,工人每天工作12~~14小時是極其正常的,千萬別學我非得讓自己的工人干10小時就下班惹得全工地的領導們惱怒,結果還減少自己的收入,經驗告訴咱此路不通。對於批量的手工或機械加工的作業,時間一長使人膩歪,採用計件工資是個好辦法,還能制裁那些耍滑的工人,如果你經驗豐富,能把半天的工作量估准,是用小包工的分工方式,工人完活就下班,工人也樂意干,但要虧碰看住質量和工具設備,工人圖快,最易忽視質量,加速磨損工具,疲勞使壞機器。
還有一點,班組管理的「人心」也是相當要緊的,對於親信中的骨幹分子,暗中獎勵促使他能起帶頭作用;天熱時,給工人們買點冷飲或水果吃,時不時的請工人們上頓飯店,增進感情,完全大有必要。
六.算圖
說到鋼筋翻樣,鋼筋工的技術水平全部體現在此,這里充滿了竅門與絕招。首先,6冊101圖集從1到6,必須得熟練精通,否則寸步難行,其次,若想求精,用好電腦必不可少,把常用的鋼筋混凝土構件,自己沒事時製作好模塊,用時往裡一套,很快就算出量來,基本上不用液晶計算器,很快拿出蘆空知施工簡圖和鋼筋配料表單,用於工人生產。看我說得輕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吶。
七.調直
鋼筋調直機,大家都知道,一般是用3個人幹活,一個人把開關,兩個人輪換扯著已被調直的鋼筋走,一根鋼筋可走出30米到60米,越長扯筋的人越挨累,可竅門不在於此,而是只用一個人幹活,做一個溜子,如是鐵的長度可在25~30米,用槽鋼做,如是木頭的,長度僅在10~20米,用長條木板邊上釘木方,讓已調直的鋼筋在溜子中自由滑行,到一定長度,操作者便停車剪斷,每夠10或15根,便打成捆,滑到溜子下邊。下料時成捆拽,怎麼樣,提高工效3倍,節省2人,如何?
八.下料
現在沒人使用克子和鐵鋸了,砂輪切割機也很少使用,工地都是以鋼筋切斷機為主,那麼,鋼筋切斷機你用好了么?常見的做法是,就地擺放鋼筋切斷機,或者在切斷機下面墊上一兩層磚或木方木板,在切斷機的一側,釘一條大板,十多米長,下料時當做定尺,你不認為這種古老的方法太落後太笨拙了嗎?的缺點是隔斷了通道,且人幹活太貓腰容易疲勞。
現在告訴你我的竅門:用粗鋼管或槽鋼加粗鋼筋或角鋼焊制 一個支架,高約30多公分,放在切斷機下面,卡住切斷機的腳輪,把切斷機墊高,使人幹活時不貓腰,以減少疲勞強度,另做四至五個鐵板凳,體積60多公分見方,凳子面用鐵板,四條腿用鋼筋焊成,可隨便搬動,沿切斷機兩側擺放,把要切斷的料放在上面,在凳面上劃切斷線,試試吧,效益可觀著呢。
九.成型
手工成型的大小扳子,基本下崗了,全被鋼筋彎曲機和彎箍機所取代,可是,鋼筋彎曲機這玩藝兒你用好了么?各處工地看一看,在鋼筋彎曲機一側釘著老寬一排大板,長度大概有6~7米,上面放著一堆等待成型的鋼筋,你不認為這種古老的方法太落後太笨拙了嗎?的缺點是隔斷了通道,拿料費勁不便操作。
現在告訴你我的竅門:用粗鋼筋焊3個鐵支架放在彎曲機前後,一個小短支架放在彎曲機左邊,都與彎曲機一邊高,上面擺放待成型的鋼筋,成型時,只要兩個人便可操作,一個人在後面把鉤,一個人一手找長短一手把開關,比鋪大板效率提高N倍,嗯,試試吧。
十.柱子
只要塔吊能吊得動,預綁骨架現場安裝是最省工的竅門,。如果人爬柱子綁,費工又危險,實在不可取,復合箍筋的內箍不好套,你可以做成單個的拉鉤,綁時用纏扣,也省不少事,101-1圖集上也允許。
柱梢的保護層,用直徑18或20的短鋼筋頭綁在箍筋外面控制,可防止在樓層以上出現柱子歪的現象。這是一個不可告人的絕招,不可外傳。
十一.大梁
預綁安裝是發展方向,都上去現場綁扎,太浪費時間了,也推遲下道工序作業,一般的連續梁,均在柱子中搭接,這就好辦,你完全可以預綁成段,但不綁扎扁擔筋和腰筋,扁擔筋處的箍筋,可用直徑6~8鋼筋頭綁在箍筋外面,使其立直,把梁安裝在模板上面,底下墊上木方,等梁安裝完後,再穿綁扁擔筋連接成整體,最後穿綁腰筋掛拉鉤,對於柱子處的加密箍筋,可事先焊成箍筋籠子,注意此箍筋籠的箍筋尺寸要大一兩公分,套在柱子上,與梁同時降落,怎麼樣,又先進一步吧。
十二.樓板
綁扎底層主筋岡,不畫間距線光憑眼睛看的做法,純粹是糊弄日本鬼子,本人絕不贊成,經驗再多眼睛再好使也代替不了尺子,只能叫作野蠻施工野蠻綁筋。對於密集的鋼筋網可以綁梅花扣,但邊上必須得綁兩行全扣,竅門在於扣筋,綁好的扣筋必須得不怕有人在上邊踩踏,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多用十字支撐,本人另有文章專述。除非老闆怕費料那就沒轍了,其實根本不費料,用的都是鋼筋頭焊制的,
若想綁扎板的鋼筋進度快,如果老闆同意,扣筋預綁成片安裝是不過的法子,長度選在2.5~3米,能用電焊多焊幾點,防止變形。浪費一些6毫米分布筋,老闆不心疼就能實現。
十三.樓梯
樓梯扣筋可以事先做好,但是樓梯跑的主筋是不能事先做好的,任憑你的主筋算得再准,也無法保證和支完模板的尺寸相吻合,都得實際量尺才能下料成型,樓梯梁事先預綁安裝是常事,但是別忘了,用25鋼筋短頭綁在骨架的下邊把保護層事先墊好,也是一個絕招,還有,樓梯的扣筋必須得能禁得住走人踩踏,辦法是在扣筋下面墊上十字支撐,如果扣筋被踩扁,說明你這鋼筋工的手藝不精。
十四.預綁
鋼筋工離不開預綁,你用什麼預綁支架呢,有用案子堂上兩根粗鋼筋伸出一塊當支架;有用3根鋼筋頭焊一點做成三角支架,這些方法都不太方便吧,告訴你我的竅門,用一根鋼筋彎曲成型做成支架,下料長度4.5米,直徑18或20或22均可,永久使用,極其方便順手,一個工地有8個這樣的預綁支架就能周轉開。這種支架的樣式,上頭看像似個7字,下面是個口字,焊不焊都行,用扎絲綁緊就可以用了。如果焊的話,用鋼筋頭就可以做成。
十五.切刀
切扎絲,有用砂輪切割機切的,用時扎手劃手,有用縫紉的剪子剪的,都太笨了吧,去鐵匠爐,只拿一個買現成的切紙刀作為樣品,讓他照樣給加工一個便是了,別忘了里邊可是有彈簧的喲。
十六.弧圓
不是圓弧,弧是弧形鋼筋,圓是圓形鋼筋,直徑14以上批量的成型,以前用手工扳子底盤一點一點的趕著擐,不好玩兒吧,又累又慢又不準,你就沒想一想,用鋼筋彎曲機一次成活嗎,只是在擋鐵處插上兩個卡樁,外加兩個調整套筒,就搞定了。去廢鐵收購部買兩塊鐵花一點車床加工費也值啊。
十七.螺旋
有誰做過樁鋼筋及圓柱鋼筋,有內環有外環,內環用直徑12鋼筋彎圓焊口,用彎曲機成型又快又省勁,外環用直徑6或8鋼筋連續旋轉彎成連環,有人手工做,弄個轆轆頭,工人搖啊搖的,不累么,大熱的天,真要命啊,兩三個人操作,太慢了。
利用鋼筋彎曲機,按照轉盤的尺寸加工個芯子,上面鑽孔,在擋鐵上固定兩三個導輪,開動彎曲機,加工直徑6的螺旋箍筋一次3根,加工8的螺旋箍筋一次2根,初次研製成功,由一人操作,與手工比較,提高工效24倍,真是「竅門可地跑,就看你找不找」。
④ 在工地干鋼筋工綁鋼筋有什麼技巧嗎可以綁的又快又好
現澆框架結構鋼筋綁扎工藝標准
范圍
本工藝標准適用於多層工業及民用建築現澆框架、框架-剪力牆結構鋼筋綁扎工程。
施工准備
2.1 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 鋼筋:應有出廠合格證、按規定作力學性能復試。當加工過程中發生脆斷等特殊情況,還需作化學成分檢驗。鋼筋應無老銹及油污。
2.1.2 成型鋼筋:必須符合配料單的規格、尺寸、形狀、數量,並應有加工出廠合格證。
2.1.3 鐵絲:可採用20~22號鐵絲(火燒絲)或鍍鋅鐵絲(鉛絲)。鐵絲切斷長度要滿足使用要求。
2.1.4 墊塊:用水泥砂漿製成,50mm見方,厚度同保護層,破塊內預埋20~22號火燒絲。或用塑料卡、拉筋、支撐筋。
2.1.5 主要機具:鋼筋鉤子、撬棍、扳子、綁扎架、鋼絲刷子、手推車、粉筆、尺子等。
2.2 作業條件:
2.2.1 鋼筋進場後應檢查是否有出廠證明、復試報告,並按施工平面圖中指定的位置,按規格、使用部位、編號分別加墊木堆放。
2.2.2 鋼筋綁扎前,應檢查有無銹蝕,除銹之後再運至綁扎部位。
2.2.3 熟悉圖紙、按設計要求檢查已加工好的鋼筋規格、形狀、數量是否正確。
2.2.4 做好抄平放線工作,彈好水平標高線,柱、牆外皮尺寸線。
2.2.5 根據彈好的外皮尺寸線,檢查下層預留搭接鋼筋的位置、數量、長度,如不符合要求時,應進行處理。綁扎前先整理調直下層伸出的搭接筋,並將銹蝕、水泥砂漿等污垢清除干凈。
2.2.6 根據標高檢查下層伸出搭接筋處的混凝土表面標高(柱頂、牆頂)是否符合圖紙要求,如有鬆散不實之處,要剔除並清理干凈。
2.2.7 模板安裝完並辦理預檢,將模板內雜物清理干凈。
2.2.8 按要求搭好腳手架。
2.2.9 根據設計圖紙及工藝標准要求,向班組進行技術交底。
操作工藝
3.1 綁柱子鋼筋:
3.1.1 工藝流程:
套柱箍筋 → 搭接綁扎豎向受力筋 → 畫箍筋間距線 → 綁箍筋
3.1.2 套柱箍筋: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先將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後立柱子鋼筋,在搭接長度內,綁扣不少於3個,綁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採用光圓鋼筋搭接時,角部彎鉤應與模板成45°,中間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90°角。
3.1.3 搭接綁扎豎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之後,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應按表4-10採用。
受拉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
表4-10
混凝土強度等級
C20 C25 C30
1 Ⅰ級鋼筋 35d 30d 25d
2 Ⅱ級鋼筋 (月牙型) 45d 40d 35d
3 Ⅲ級鋼筋 (月牙型) 55d 50d 45d
註: 1. 當Ⅰ、Ⅱ級鋼筋d>25mm時,其搭接長度應按表中數值增加5d。
2. 當螺紋鋼筋直徑≤25mm時,其受拉鋼筋的搭接長度按表中數值減少5d 採用。
3. 任何情況下搭接長度均不小於300mm。綁扎接頭的位置應相互錯開。從任一綁扎接頭中心到搭接長度的1.3倍區段范圍內,有綁扎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百分率:受拉區不得超過25%;受壓區不得超過50%。當採用焊接接頭時,從任一焊接接頭中心至長度為鋼筋直徑35倍且不小於500mm的區段內,有接頭鋼筋面積占鋼筋總面積百分率:受拉區不宜超過50%;受壓區不限制。
3.1.4 畫箍筋間距線: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劃箍筋間距線。
3.1.5 柱箍筋綁扎
3.1.5.1 按已劃好的箍筋位置線,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綁扎,宜採用纏扣綁扎,如圖 4-19。
3.1.5.2 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處與主筋交點均要綁扎,主筋與箍筋非轉角部分的相交點成梅花交錯綁扎。
3.1.5.3 箍筋的彎鉤疊合處應沿柱子豎筋交錯布置,並綁扎牢固,見圖 4-20。
3.1.5.4 有抗震要求的地區,柱箍筋端頭應彎成135°,平直部分長度不小於10d(d為箍筋直徑)。如箍筋採用90°搭接,搭接處應焊接,焊縫長度單面焊縫不小於5d。
3.1.5.5 柱上下兩端箍筋應加密,加密區長度及加密區內箍筋間距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如設計要求箍筋設拉筋時,拉筋應鉤住箍筋。
3.1.5.6 柱筋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規范要求,主筋外皮為25mm,墊塊應綁在柱豎筋外皮上,間距一般1000mm,(或用塑料卡卡在外豎筋上)以保證主筋保護層厚度准確。當柱截面尺寸有變化時,柱應在板內彎折,彎後的尺寸要符合設計要求。
3.2 綁剪力牆鋼筋:
3.2.1 工藝流程:
立2~4根豎筋 → 畫水平障距 → 綁定位橫筋 → 綁其餘橫筋 → 綁其餘橫豎筋
3.2.2 立2~4根豎筋:將豎筋與下層伸出的搭接筋綁扎,在豎筋上畫好水平筋分檔標志,在下部及齊胸處綁兩根橫筋定位,並在橫筋上畫好豎筋分檔標志,接著綁其餘豎筋,最後再綁其餘橫筋。橫筋在豎筋裡面或外面應符合設計要求。
3.2.3 豎筋與伸出搭接筋的搭接處需綁3根水平筋,其搭接長度及位置均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按表4-11施工。
混凝土強度等級
C20 C25 C30
1 Ⅰ級鋼筋 35d 30d 25d
2 Ⅱ級鋼筋 (月牙型) 45d 40d 35d
3 Ⅲ級鋼筋 (月牙型) 55d 50d 45d
3.2.4 剪力牆筋應逐點綁扎,雙排鋼筋之間應綁拉筋或支撐筋,其縱橫間距不大於600mm,鋼筋外皮綁扎墊塊或用塑料卡。
3.2.5 剪刀牆與框架柱連接處,剪力牆的水平橫筋應錨固到框架柱內,其錨固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如先澆築柱混凝土後綁剪刀牆筋時,柱內要預留連接筋或柱內預埋鐵件,待柱拆模綁牆筋時作為連接用。其預留長度應符合設計或規范的規定。
3.2.6 剪力牆水平筋在兩端頭、轉角、十位元組點、聯梁等部位的錨固長度以及洞口周圍加固筋等,均應符合設計抗震要求。
3.2.7 合模後對伸出的豎向鋼筋應進行修整,宜在搭接處綁一道橫筋定位,澆築混凝土時應有專人看管,澆築後再次調整以保證鋼筋位置的准確。
3.3 梁鋼筋綁扎:
3.3.1 工藝流程:
模內綁扎: 畫主次梁箍筋間距 → 放主梁次梁箍筋 → 穿主梁底層縱筋及彎起筋 → 穿次梁底層縱筋並與箍筋固定 → 穿主樑上層縱向架立筋 → 按箍筋間距綁扎 → 穿次樑上層縱向鋼筋 → 按箍筋間距綁扎
模外綁扎(先在梁模板上口綁紮成型後再入模內):
畫箍盤間距 → 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鋪橫桿數根 → 在橫桿上面放箍筋 → 穿主梁下層縱筋 → 穿次梁下層鋼筋 → 穿主樑上層鋼筋 → 按箍筋間距綁扎 → 穿次樑上層縱筋 → 按箍筋間距綁扎
3.3.2 在梁側模板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
3.3.3 先穿主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穿次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並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間距將架立筋與箍筋綁扎牢固;調整箍筋間距使問距符合設計要求,綁架立筋,再綁主筋,主次梁同時配合進行。
3.3.4 框架樑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框架梁縱向鋼筋在端節點內的錨固長度也要符合設計要求。
3.3.5 綁樑上部縱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綁扎。
3.3.6 箍筋在疊合處的彎鉤,在梁中應交錯綁扎,箍筋彎鉤為135°,平直部分長度為10d,如做成封閉箍時,單面焊縫長度為5d。
3.3.7 梁端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mm處。梁端與柱交接處箍筋應加密,其間距與加密區長度均要符合設計要求。
3.3.8 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應墊墊塊(或塑料卡),保證保護層的厚度。受力筋為雙排時,可用短鋼筋墊在兩層鋼筋之間,鋼筋排距應符合設計要求。
3.3.9 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鋼筋直徑等於或大於22mm時,宜採用焊接接頭,小於22mm時,可採用綁扎接頭,搭接長度要符合規范的規定。搭接長度末端與鋼筋彎折處的距離,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受拉區域內Ⅰ級鋼筋綁扎接頭的末端應做彎鉤(Ⅱ級鋼筋可不做彎鉤),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扎牢。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當採用綁扎搭接接頭時,在規定搭接長度的任一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
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百分率,受拉區不大於50%。
3.4 板鋼筋綁扎:
3.4.1 工藝流程:
清理模板 → 模板上畫線 → 綁板下受力筋 → 綁負彎短鋼筋
3.4.2 清理模板上面的雜物,用粉筆在模板上劃好主筋,分布筋間距。
3.4.3 按劃好的間距,先擺放受力主筋、後放分布筋。預埋件、電線管、預留孔等及時配合安裝。
3.4.4 在現澆板中有板帶梁時,應先綁板帶梁鋼筋,再擺放板鋼筋。
3.4.5 綁扎板筋時一般用順扣或八字扣,除外圍兩根筋的相交點應全部綁扎外,其餘各點可交錯綁扎(雙向板相交點須全部綁扎)。如板為雙層鋼筋,兩層筋之間須加鋼筋馬凳,以確保上部鋼筋的位置。負彎矩鋼筋每個相交點均要綁扎。
3.4.6 在鋼筋的下面墊好砂漿墊塊,間距1.5m。墊塊的厚度等於保護層厚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板的保護層厚度應為15mm,鋼筋搭接長度與搭接位置的要求與前面所述梁相同。
3.5 樓梯鋼筋綁扎:
3.5.1 工藝流程:劃位置線 → 綁主筋 → 綁分布筋 → 綁踏步筋
3.5.2 在樓梯底板上劃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線。
3.5.3 根據設計圖紙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綁扎主筋後綁扎分布筋,每個交點均應綁扎。如有樓梯梁時,先綁梁後綁板筋。板筋要錨固到梁內。
3.5.4 底板筋綁完,待踏步模板吊綁支好後,再綁扎踏步鋼筋。主筋接頭數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
質量標准
4.1 保證項目:
4.1.1 鋼筋的品種和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
4.1.2 鋼筋的表面必須清潔。帶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經除銹後仍留有麻點的鋼筋,嚴禁按原規格使用。鋼筋表面應保持清潔。
4.l.3 鋼筋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錨固長度、接頭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4.1.4 鋼筋對焊接頭的機械性能結果,必須符合鋼筋焊接及驗收的專門規定。
4.2 基本項目:
4.2.1 缺扣、松扣的數量不超過綁扣數的10%,且不應集戶。
4.2.2 彎鉤的朝向應正確,綁扎接頭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搭接長度不小於規定值。
4.2.3 箍筋的間距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有抗震要求時,彎鉤角度為135°,彎鉤平直長度為10d。
4.2.4 鋼筋對焊接頭,Ⅰ、Ⅱ、Ⅲ級鋼筋無燒傷和橫向裂紋,焊包均勻。對焊接頭處彎折不大於4°,對焊接頭處鋼筋軸線的偏移不大於0.1d,且不大於2rnm。
4.3 允許偏差項目,見表4-12。
成品保護
5.1 柱子鋼筋綁扎後,不準踩踏。
5.2 樓板的彎起鋼筋、負彎矩鋼筋綁好後,不準在上面踩踏行走。澆築混凝土時派鋼筋工專門負責修理,保證負彎矩筋位置的正確性。
5.3 綁扎鋼筋時禁止碰動預埋件及洞口模板。
5.4 鋼模板內面塗隔離劑時不要污染鋼筋。
5.5 安裝電線管、暖衛管線或其他設施時,不得任意切斷和移動鋼筋。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 澆築混凝土前檢查鋼筋位置是否正確,振搗混凝土時防止碰動鋼筋,澆完混凝土後立即修整甩筋的位置,防止柱筋、牆筋位移。
6.2 梁鋼筋骨架尺寸小於設計尺寸:配製箍筋時應按內皮尺寸計算。
現澆框架鋼筋綁扎允許偏差 表4-12
項次 項 目 允許偏差 (mm) 檢 驗 方 法
1 網的長度、寬度 ±10 尺量檢查
2 網眼尺寸 ±20 尺量連續三檔,取其最大值
3 骨架的寬度、高度 ±5
4 骨架的長度 ±10
5 間距 ±10
6 排距 ±5
7 綁扎箍筋、構造筋間距 ±20 尺量連續三檔,取其最大值
8 鋼筋彎起點位移 20
中心線位移 5
水平高差 +3 -0 尺量檢查
梁、柱 ±5
牆板 ±3
6.3 梁、柱核心區箍筋應加密,熟悉圖紙按要求施工。
6.4 箍筋末端應彎成135°,平直部分長度為10d。
6.5 梁主筋進支座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彎起鋼筋位置應准確。
6.6 板的彎起鋼筋和負彎矩鋼筋位置應准確,施工時不應踩到下面。
6.7 綁板的鋼筋時用尺桿劃線,綁扎時隨時找正調直,防止板筋不順直,位置不準。
6.8 綁豎向受力筋時要吊正,搭接部位綁3個扣,綁扣不能用同一方向的順扣。層高超過4m時,搭架子進行綁扎,並採取措施固定鋼筋,防止柱、牆鋼筋骨架不垂直。
6.9 在鋼筋配料加工時要注意,端頭有對焊接頭時,要避開搭接范圍,防止綁扎接頭內混入對焊接頭。
⑤ 鋼筋工:鋼筋綁扎有幾種方法
鋼筋綁扎方法
鋼筋綁扎就是將兩根鋼筋的交叉點用扎絲扎牢。綁扎的回方法根據各地習慣不答同而各異。最常用的是一面順扣操作法。
這綁扎法的特點是:操作簡便、工效高,通用性強,扎點比較牢靠,適於鋼筋網、架各部位的綁扎。
一面順扣操作法的步驟是,首先將已切斷的小股扎絲在中間彎折180度,以左手便握為宜。在綁扎時,右手抽出一根扎絲,將彎折處扳彎90度後,左手將彎折部分穿過鋼筋扎點的底部,手拿扎絲鉤鉤住紮絲扣,食指壓在鉤前部,緊靠扎絲開口端,順時針旋轉23圈,即完成一個結點的綁扎。在操作時,要注意扎絲扣伸過鋼筋扎點底部不要過長,並用扎絲鉤扣緊,這樣不但扎點扣得緊,而且綁扎速度也快。
採用一面順扣法綁扎鋼筋網、架時,每個扎點的絲扣方不能順著一個方向,應交叉進行。這樣才能使綁扎的鋼筋網、架整體性好,不易變形。
鋼筋綁扎方法除一面順扣法外,還有十字花扣、反十字扣、兜扣、反十字纏扣、兜扣加纏、套扣等。這些方法可根據各地習慣和綁扎部位要求進行選擇。
來源於問問我建築網
⑥ 怎樣快速學扎鋼筋
如果說你想的是會翻樣,那買個廣聯達,或者E翻樣,你只要會操作這兩個軟體,基本上你就可以跟人說我會翻樣了,但是,如果說你想的是要精,沒有捷徑可以走的,如果你所謂的零基礎是連圖紙都不會看的話,我的建議是別學。如果真想學,我說說我所理解的精:
1,基礎的能夠把圖紙上的所有信息反應到配料單上面,清晰有條理,哪些先做哪些後做一定程度上要在配料單上反映出來,以便於鋼筋加工場製作,便於現場綁扎。
2,進階,鋼筋翻樣只能講究不能將就,講究的是你寫的每一個數字都是有依據的,分兩方面來講,一方面你需要知道你翻樣寫出來的形狀,數字是根據哪一本圖集,或者規范,在監理,項目施工方,或者下面的代班人員問起來的時候至少你要能回答出個所以然來:另外一個方面就涉及到下料尺寸的長短,鋼筋的連接位置上面的考慮即不能給自己增加工作量,又要滿足規范要求,還要便於現場製作,更要考慮是否好綁扎,有些時候留給你的餘地之少。。。。(MD,都是都是淚)
3,其實最重要的不是技術上面的東西,本來鋼筋翻樣就是一個低技術含量的工種,最重要的是你能否承受住壓力,在你對的時候,那是你的本分,在你錯了的時候你就是千古罪人,返工的時候,綁扎小老闆不願意,加工場小班組不願意,l大老闆不願意,其實這些大部分時候也就是口頭上說幾句,但長此以往,就沒有長此以往了,更要命的是,監理發現錯了,罰款,項目公司發現錯了,浪費材料,罰款,這樣的情況誰來負責,翻樣的人是付不起這個責任的,我們這邊一個項目二十幾萬平方,幾百工人,相信我,你就是最特別的那個,你就是整個工地為數不多的一個工地就只有一個人的工種,沒人為你分擔的。
..........................................................................................................................................................................
下面才是你要的步驟,會綁扎,會代班才能會翻樣,我所認識的所有翻樣人員裡面,基本上所有人都是從最基層的工人干起來的,可能有例外,但我沒有見過。如果說你要的是哪些圖集,以下:11G101系列、16G101系列,記住是系列,但是並不是說這幾本看了就會了,這幾本看了僅僅是基本原理知道了,我現在常備的還包括混泥土結構設計規范,高層建築物設計規程,抗震建築物設計規范,人防地下室設計規范......,預備這些的用處就是以防萬一,萬一圖集上查不出來的或者表述不明確的,只能追本溯源往設計規范上面找,百分之百有。現在的圖集編輯和03G那時候的陳青來完全是天上地下,現在的圖集編輯都是從03G曾曾減減,其他時候紙上談兵。
⑦ 鋼筋工在綁扎鋼筋時需要掌握哪些要點
(1)在綁扎鋼筋前,應抄按設襲計圖紙規定的鋼筋間距劃線,以確保鋼筋位置准確,間距一致。
(2)板中受力鋼筋應擺在分布鋼筋的下面,而懸臂板中受力鋼筋應擺在分布鋼筋的上面,以確保構件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受力鋼筋和分布鋼筋的位置往往容易擺錯,必須引起注意。
(3)在基礎鋼筋中,有時要預留柱子插筋。留設方法,應先取三隻箍筋將插筋綁成短骨架,底腳應與基礎網筋扎牢。
⑧ 樓梯鋼筋綁扎流程
1、扎絲規格
綁扎鋼筋用的扎絲,有鍍鋅鉛絲和火燒鐵絲兩種。一般用鍍鋅鉛絲為多。但在鉛絲緊缺的情況下,也可以採用細鐵絲,經過火燒後變軟,所以又叫火燒鐵絲。扎絲常用規格有18~22號。當綁扎鋼筋直徑在12毫米以下時,宜用22號扎絲;在12~25毫米時,宜用20號扎絲,在25毫米以上時,宜用18號扎絲。扎絲的長度不宜太長,也不宜過短。長了會造成浪費,短了會不便操作。扎絲出頭長度一般為了能使扎絲鉤擰2—3轉後,再留10毫米左右為宜。扎絲長度可參考表4—2,由於扎絲往往是成盤供應的,習慣上都是按每盤周長的幾分之一來切斷,因此切斷長度只需與表4—2中數值基本相符就可以了。
2、綁扎方法
鋼筋綁扎就是將兩根鋼筋的交叉點用扎絲扎牢。綁扎的方法根據各地習慣不同而各異。最常用的是一面順扣操作法。這綁扎法的特點是:操作簡便、工效高,通用性強,扎點比較牢靠,適於鋼筋網、架各部位的綁扎。
一面順扣操作法的步驟是,首先將已切斷的小股扎絲在中間彎折180度,以左手便握為宜。在綁扎時,右手抽出一根扎絲,將彎折處扳彎90度後,左手將彎折部分穿過鋼筋扎點的底部,手拿扎絲鉤鉤住紮絲扣,食指壓在鉤前部,緊靠扎絲開口端,順時針旋轉2~3圈,即完成一個結點的綁扎。在操作時,要注意扎絲扣伸過鋼筋扎點底部不要過長,並用扎絲鉤扣緊,這樣不但扎點扣得緊,而且綁扎速度也快。
採用一面順扣法綁扎鋼筋網、架時,每個扎點的絲扣方,不能順著一個方向,應交叉進行。這樣才能使綁扎的鋼筋網、架整體性好,不易變形。鋼筋綁扎方法除一面順扣法外,還有十字花扣、反十字扣、兜扣、反十字纏扣、兜扣加纏、套扣等。這些方法可根據各地習慣和綁扎部位要求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