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畫好廣聯達鋼筋算量怎麼把03G101的計算規則修改成11G101
您好:11G與03G在軟體中是復不支持制互相轉換的。
當你使用2166或2167版本新建工程時,在規則選擇時會給出不可以轉換的提示。原因是:兩者變化太大。轉不了了。變化不僅表現在節點計算上,而且表現在構件上。例如03G是有「地框梁、基礎連梁」,在11G里全沒了。而11G圖集中又新增了「基台梁、基礎聯系梁」 試想如果你用03畫一個地框梁,如果轉到11G里會發生什麼?所以不能轉化。
唯一的辦法,先導入到圖形,再從圖形導鋼筋,但是鋼筋信息,全都沒有了。
⑵ GJT2018計算匯總時檢查出鋼筋錯誤,但是鋼筋會出工程量而土建不會顯示工程量是什麼原因
如果是這樣,肯定是要刪除再重新布置的。有時候我都遇到過構件布置了,卻計算不出鋼筋工程量的情況。
人家卻說,軟體是死的,人是活的,呵呵……
⑶ 板面鋼筋算量時應該注意的點都有
注意的問題:
1、箍筋計算按照凈跨算;
2、梁的支座不計算箍筋 ;
3、計算通長鋼(貫通筋)的時候梁的一端有柱那還有一端是牆的話鋼筋需要錨固 ;
4、錨固的長度與支座的寬度有關系,兩端不一定長度相等 ;
5、箍筋計算按照凈跨-50*2計算 ;
6、關於梁中架立筋\構造腰筋\抗扭腰筋的連接長度,是一般人容易出錯的一個問題:梁中架立筋和構造腰筋的連接長度不論什麼梁一律是15D,抗扭腰筋的方式同梁中主筋一樣,遵守受力主筋的連接規范;
7、主梁箍筋的加密長度問題,一般人只知道是梁高的1.5倍,此識有誤.實際是,一級抗震結構,主梁箍筋加密長度是梁高的2.0倍,二三四級抗震結構,才是梁高的1.5倍。
⑷ 廣聯達鋼筋算量計算規則弄錯了怎麼辦
如果是11G和16G弄錯就有點麻煩,只要慢慢調整或者重做了。
如果是其他的規則,調整一下就好了。
⑸ 鋼筋對量常見問題
鋼筋對量,就是甲乙雙方的算量人員相互對比自個兒所計算出來的鋼筋數量,找出不同點,查出差別的原因所在,究竟多在哪裡或者少在哪裡,最終達成一致結果,使之合法合理。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來有針對性地對呢?!
方案與實際不一致情況
如基礎底板支架與樓板馬凳問題,這是老大難問題,每個項目都會遇到。
如有些省市的定額對支架和馬凳有詳細的規定和計算規則,這樣較好處理。但有些地區沒有這方面的規定,這樣一來支架和馬凳就成為了爭議點。馬凳沒定額可依,可根據施工組織設計方案。但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其實做得很不規范,有些施工單位也在方案上大做文章,實際做法與方案其實不是一回事。如方案設計是直徑25的鋼筋支架,實際可能採用直徑20的鋼筋。
設計與施工不一致情況
設計與施工不一致的情況較多,有些是無意中形成的,有的是有意為之,有的是因為施工難度大而自行取消了,有的是因為故意偷工減料。
如有的項目結構設計總說明要求在砌體牆的轉角和交接處、門洞口兩側、牆端部等設置構造柱,但施工單位沒在這些部位設置構造柱,我認為這不是鋼筋工程量的問題,而是結構安全問題。
構造柱必須計量,沒設置構造柱的牆必須返工重做,因為這不僅僅是涉及構造柱造價問題,而是住宅樓的結構安全和抗震性能問題,這是個重大問題。
還有設計規定牆垛長度小於200cm就則採用鋼筋混凝土柱形式與混凝土牆整體澆搗,內設置直徑8間距離200的鋼筋,施工單位也沒按總說明做。這個用砌體和用混凝土區別不大,施工單位用混凝土一次性澆搗反而好做,節省人工。
定額規則不詳問題
如混凝土穿牆螺桿試驗鋼筋是否計量,定額確實是語言不詳,模模糊糊。
實際對量中沒統一的做法和口徑,一般是這樣操作:地下室外牆和人防牆穿牆螺桿需要計量,因為它一次性消耗在混凝土牆內,而其他部位的穿牆螺桿可以重復使用,所以不給計量,定額內有螺桿消耗量,不能再計算,否則,存在重復計算。
有些施工單位提出試驗鋼筋重量計入鋼筋總量內。定額中有試驗費,但試驗鋼筋不在試驗費內,這是施工單位的一種不可回收的消耗,這個試驗鋼筋一般都送給了試驗站了,累積的量是一筆不小數字。至於究竟該不該算,仍無解,一般都不計取,很少有施工單位提出這個要求。
規范理解不一致問題
鋼筋計量和對量過程中,涉及規范理解問題佔到一半以上,對總量的影響最大,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的部分,一個鋼筋翻樣的專業能力主要體現對理解的深度和廣度上,是鋼筋翻樣的核心競爭力,它需要深厚基礎。
如受過系統的專業教育和訓練,同時又需要一個不斷研究和不斷積累的過程,還需要其他方面的知識儲備,有完善知識結構,它是個綜合素質要求很高的職業,真正好的鋼筋翻樣是需要長期沉澱,不是能操作軟體就可笑傲江湖。
如地下車庫頂框架梁是否作屋面框架梁亦存在著分歧。
獨立地下室,即上下不貫通,無上部結構,那麼,不管設計師是否標注KL還是WKL,一律作屋面框架梁處理,計量時不以具體標注為准,而是以構件所在部位和受力原理為准。
獨立地下室頂梁受力與屋面框架梁的受力原理相同。50cm的覆土不屬於結構構件,且一般是鬆土,與框架梁沒形成整體,對框架梁無壓製作用或壓製作用不明顯,與貫通的框架柱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⑹ 廣聯達鋼筋算量 手上有個項目,別墅鋼筋結算,算下來指標偏高,柱樑板節點都沒問題,現在想調低一點,
計算規則,以及節點計算的布置,獨立基礎如果邊長大於2.5,鋼筋應該計算0.9,具體看看圖集,鋼筋的搭接錨固等等,這些方面都可以調整,調整的好就可以降低鋼筋,另外看看梁的原位標注畫的有沒有問題。一般來說別墅的鋼筋指標會比一般的項目指標偏高。
⑺ 廣聯達中樓板措施鋼筋計算錯誤怎麼處理
廣聯達鋼筋抽樣暗柱里,柱類型設置錯誤對標准層沒有影響,最後一層會有影響。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鋼筋抽樣基本方法:1、上部貫通筋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2、端支座負筋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3、下部鋼筋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4、腰筋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5、拉筋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6、箍筋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7、吊筋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夾角=60°≤800mm夾角=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