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筏板基礎雙層雙向鋼筋,上下排鋼筋怎麼固定,哪裡有說明
1、雙層雙向的鋼筋固定屬於現場施工措施,設計圖紙中不會表示;
2、現場固定內網片鋼筋的構件為馬鐙筋,形狀容參看圖集,直徑與網片筋直徑相同,梅花形布置,用於分隔兩層鋼筋,防止鋼筋疊壓,只要是板類構件(筏板、樓層板、屋面板、樓梯板等)均需要馬鐙筋;
3、經驗豐富的施工單位,在做預算時已經將馬鐙筋的重量計算在內,經驗一般的施工單位或紙上談兵的預算人員可能會漏算,對於大型筏板,馬鐙筋的重量不可小覷,漏算即虧損。
⑵ 筏板基礎鋼筋綁扎要求
筏板基礎鋼筋綁扎應設計要求及相關圖集、規范進行綁扎,其間距應滿足設計要求;專
筏板基礎鋼屬筋為上下雙層雙向鋼筋網片,當設計無說明時,底板鋼筋位置按照「底部鋼筋,短跨鋼筋置於下排,長跨鋼筋置於上排;上部鋼筋,短跨鋼筋置於上排,長跨鋼筋置於下排」進行布置,且每個交叉點處均應採用綁絲綁扎牢固。
鋼筋綁扎時,其鋼筋保護層厚度應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
當綁紮上層鋼筋網片之前應在上下層鋼筋網片之前布設馬凳架立筋作為上層鋼筋網片的支撐骨架,馬凳架立筋設置詳見下圖:
⑶ 基礎筏板厚度1.5米,25的鋼筋雙層雙向,支撐使用哪種方式多粗的鋼筋是先綁上層鋼筋還是先綁構造柱
你說的支撐是指鋼筋支撐嗎?如果是就用25的鋼筋比較合適。應該採用焊接的方式,注意考慮三角形穩定性的作業。肯定先綁上層鋼筋,在綁柱鋼筋。
⑷ 雙層雙向鋼筋布置規范
在布置雙層雙向鋼筋時,板底部的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下部,長向的放在上面;對於面層鋼筋,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最上面,長向鋼筋在短向鋼筋的下面。一般設置了雙層雙向鋼筋就可以不設置板負筋。
(4)雙層雙向筏板鋼筋怎麼綁擴展閱讀:
鋼筋的公稱直徑為8-50毫米,推薦採用的直徑為8、12、16、20、25、32、40毫米。鋼種: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應力。
變形鋼筋由於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較大的粘結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鋼筋廣泛用於各種建築結構。特別是大型、重型、輕型薄壁和高層建築結構。
鋼筋的檢驗首先要檢查鋼筋的標牌號及質量證明書;其次要做外觀檢查,從每批鋼筋中抽取5% ,檢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紋、創傷和疊層,鋼筋表面的凸塊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於所在部位的允許和偏差,鋼筋每一米彎曲度不應大於四米。
接下來力學性能試驗,每批若小於60噸則從中抽取2根,每根截取兩段,分別做拉伸和冷彎試驗。在截取試件時應除去鋼筋兩端100-500MM,在截取試件大於60噸還需在取相應的鋼筋。如果一項試驗結果不符合要求,則從同一批中另取雙倍數量的試樣做各項試驗。
如仍有一個試樣不合格則該批鋼筋為不合格,熱軋鋼筋在加工過程中發生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機械性能顯著不正常等現象,應進行化學成分分析和其它專項檢驗。
⑸ 筏板基礎鋼筋如何布置
基礎底板頂面短向鋼筋在上層,長向鋼筋在下層;基礎底板底面短向鋼筋在下層,長向鋼筋在上層;方便記憶,就記成筏形基礎板鋼筋為「短向鋼筋夾長向鋼筋」,象夾芯餅一樣,長的在中間,短的在兩面。
筏板基礎的鋼筋通常為雙層雙向鋼筋,對於上皮鋼筋,一般長向鋼筋為底筋,短向鋼筋為麵筋;下皮鋼筋則是相反,長向鋼筋在上,短向鋼筋在下。雙層雙向鋼筋交叉垂直擺放底筋和麵筋。
(5)雙層雙向筏板鋼筋怎麼綁擴展閱讀:
盡量使建築物重心與筏基平面的形心重合。筏基邊緣宜外挑,挑出寬度應由地基條件、建築物場地條件、柱距及柱荷載大小、使地基反力與建築物重心重合或盡量減少偏心等因素綜合確定,一般情況下,挑出寬度為邊跨柱距的1/4~1/3。
筏板基礎的厚度由抗沖切和抗剪強度確定,同時要滿足抗滲要求,局部柱距及柱荷載較大時,可在柱下板底加墩或設置暗梁且配置抗沖切箍筋,來增加板的局部抗剪切能力,避免因少數柱而將整個筏板加厚。除強度驗算控制外,還要求筏板基礎有較強的整體剛度。
一般經驗是筏板的厚度按地面上樓層數估算,每層約需板厚50mm~80mm。本工程塔樓地上21層,筏板厚度為1100mm;部分軸力較大的柱,柱下板底加墩,柱墩厚度為1600mm。
⑹ 筏板基礎鋼筋布置
筏板鋼筋布置,對下層鋼筋,若是雙向板,一般哪根鋼筋在下,哪根在下,不特別受限制。對於單向板,受力筋在下,附筋在上。對於上層鋼筋,跟下層相反。需要注意的是,保護層的厚度,鋼筋搭接及端部鋼筋的錨固。
筏板基礎的鋼筋通常為雙層雙向鋼筋,對於上皮鋼筋,一般長向鋼筋為底筋,短向鋼筋為麵筋;下皮鋼筋則是相反,長向鋼筋在上,短向鋼筋在下。雙層雙向鋼筋交叉垂直擺放底筋和麵筋。
注意事項:
1、注意把柱下獨立基礎或者條形基礎全部用聯系梁聯系起來,所以筏板基礎上很多上部結構要以預埋鋼筋的形式來施工。
2、獨立柱、基礎剪力牆、樓梯結構等鋼筋都要在筏板上錨固生根,需要充分理解圖紙,把鋼筋准確錨入筏板。
3、還有一點特別注意,如果是剪力牆結構或框架結構,在水平施工縫上要留止水鋼板,止水鋼板也是鋼筋安裝的一部分,這也是重要環節,一定注意。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筏板
⑺ 關於板、筏板雙層雙向鋼筋綁扎順序的疑問
不知你學過結構力學沒有?如果懂得力學,這個問題就好解決了。這種規定僅僅用在矩形板長寬不同的時候。當矩形洞口尺寸長寬比是1:2時,結構受力(向下的壓力)後,短邊鋼筋受力彎矩是長邊鋼筋的8倍。這個道理也很明顯,如果有一條深溝,寬2m,長4m,你用木板搭橋過去,自然會將木板搭在2m方向更安全,不會將木板搭在4m長度方向,那很危險。
(板的下部)短邊鋼筋在下,就是把鋼筋用在受力大的方向。使短邊鋼筋靠近外緣,受力才好。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設計師用在短邊的鋼筋間距較密,直徑較大,長邊鋼筋間距較大,鋼筋較細。
如果板的兩邊長度相差不大,就怎麼放鋼筋都行。
剛才說的是板的下部鋼筋。對於板的上部鋼筋(雙層雙向鋼筋),上部鋼筋中段受壓,所以剛好相反,板的上部鋼筋,短邊在上。
這里說的的一般的情況,如果板是基礎板,受力情況剛好相反,板下部短邊鋼筋就要放在上邊了。
只要懂點力學常識,就明白了。
⑻ 筏板基礎雙層鋼筋網片 上下兩層之間是怎麼連接的
馬蹬鋼筋撐起得,屬於措施筋,清單是不計算的,但是定額一點得考慮,一個幾萬平米地下室的筏板馬蹬鋼筋起碼幾十噸。
⑼ 筏板基礎鋼筋綁扎規范
您好,你的問題,我之前好像也遇到過,以下是我原來的解決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幫助到你,若有錯誤,還望見諒!一、筏板基礎鋼遲前帶筋為上下雙層雙向鋼筋網悔桐片,當設計無說明時,底板鋼筋位置按照「底部鋼筋,短跨鋼筋置於下排,長跨鋼筋置於上排;上部鋼筋,短跨鋼筋置於上排,長跨鋼筋置於下排」碼蘆進行布置,且每個交叉點處均應採用綁絲綁扎牢固。二、直徑小於等於Ф16的鋼筋一般採用綁扎搭接方式連接;直徑大於Ф16的螺紋鋼筋一般採用機械連接。 接頭位置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在同一根鋼筋上宜少設接頭。三、受力鋼筋接著的位置應相互錯開,當採用機械接頭時,在任一35d且不小於500mm區段內,和當採用綁扎搭接接頭時,在任一1.3倍搭接長度的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應符合下表要求: 四、框架柱插筋應按照機械連接考慮。筏板基礎和上返梁受力鋼筋全部採用機械連接。縱向鋼筋的錨固長度、搭接長度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五、受力鋼筋焊接或搭接接頭位置應正確,底部貫通筋軸網l0/3(包括l0/3,l0為左跨和右跨之較大值)范圍內為貫通縱筋連接區,頂部在柱網l0/4范圍內為頂部貫通縱筋連接區。六、綁扎電梯井及基礎鋼筋時,因受力原因,下層鋼筋,長向鋼筋綁扎在下,短向鋼筋在上,上層鋼筋正好相反。七、牆、柱插筋伸至筏板底層筋上邊,平直段長度200㎜,在筏板內部按間距不大於500㎜且不少於兩道水平分布筋(或箍筋)與主筋綁扎,其中柱箍為非復合箍;在筏板頂面以上二分之一牆身水平分布筋(或箍筋)間距綁扎第一道水平筋或箍筋。參考資料:網路——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非常感謝您的耐心觀看,如有幫助請採納,祝生活愉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