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柱子鋼筋偏位處理參照哪本規范,常規的處理方法。偏位多少可以打彎,偏位多少以上要求植筋
柱鋼筋偏位處理
放完線,,把鋼筋搞好放好的線中
如果柱鋼筋偏位,應在頂板內鋼筋綁扎後適時調整容,如果頂板打完灰後,柱鋼筋還偏位,應在放完線後,按1:6比例調整到位,必要時可將柱根處頂板混凝土向下剔剔。
柱鋼筋偏位尚在柱框范圍線內,可以在與水平結構的端部稍做彎曲調整過來,若比較嚴重,則可以在柱框內相同的延伸線上種植同規格的鋼筋與原偏位鋼筋綁扎搭接
在現場因為梁鋼筋的限制,一般不會偏出柱的范圍,不嚴重的可以機械將其彎至適當位置,嚴重的只有搭接焊了。個人覺得將柱根處往下鑿,作用不是很大,因為:一、不知道開始彎曲的位置,二、樓板已打再鑿難度較大,三、鑿完混凝土後對鋼筋等的處理比較麻煩。其實在施工過程中就應該進行控制,如打柱時在驗收柱的幾何尺寸時應注意柱頂鋼筋有否偏位,綁扎梁的鋼筋時也不應過分彎曲柱縱筋(如果是因為設計所導致應在圖紙會審時提出),且在梁、板混凝土施工前應將柱筋點焊一下最好梁面加個箍筋(特別是底層)。當然如果施工單位做出來的東西老是嚴重偏筋,建議要他們梁、柱節點內按要求做柱箍筋。
⑵ 在建築施工中如果出現柱子偏位了,怎麼樣處理最合理
柱偏位處理方案
柱是框架結構中最主要的承重構件大多為偏心受壓構件其截面變形能力遠不如以彎曲作用為主的梁。因而要保證柱足夠的承載力和必要的延性具有足夠的抗剪能力在彎曲破壞之前不發生剪切破壞。
一、 柱主筋偏位產生原因
柱軸線放線不準確柱模板搭設支撐不牢柱鋼筋骨架綁扎不牢在節點處樑柱鋼筋交叉梁鋼筋就位時把柱鋼筋擠歪了澆注砼時振動不當把縱筋骨架振松人為踩踏、來回泵管的拖拉等。
二、 柱主筋偏位的安全隱患
柱主筋偏位在工程中常會遇到並容易被忽視認為柱主筋移位對建築物本身沒有多大影響。我們可從兩方面來講它的隱患。
一從施工角度考慮會影響柱子定位和柱模板支設影響局部柱主筋保護層厚度鋼筋易被銹蝕粘結錨固不夠鋼筋不能充分受力。
二從設計要求上講 當樑柱節點柱縱筋順直柱筋能正常工作。當鋼筋折曲時會使柱端受力發生變化從而導致框架結構受力狀況不符合設計設想節點上端處柱彎矩值會增大柱承載能力要求會提高從而難以保證結構安全度 留下隱患。
三、柱主筋偏位的預防
1 、嚴格按鋼筋綁扎工藝標准進行施工鋼筋應綁扎牢固。柱箍筋下料製作的控制製作柱箍筋時,一定要保證箍筋里皮尺寸。搭接部位綁3個扣綁扣不能用同一方向的順扣墊塊採用梅花點式分布。
2、柱插筋插入基礎底板要大於40d鋼筋骨架應符合設計的骨架形狀和尺寸並用箍筋與柱子主筋在錨固入構件上表面焊接固定該處標高上500 mm處綁扎固定底部與底板鋼筋焊接 以固定柱子插筋防止澆築混凝土時鋼筋發生位置偏移。
3、在樓面模板上畫上柱截面邊框尺寸線柱主筋用兩個箍筋分別在樓面標高處和樓面上500 mm處固定根據已放好的柱截面邊框線在緊靠柱主筋骨架四邊用木板條牢固地固定住。
4、澆築混凝土前詳細檢查柱筋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固定措施是否牢固可靠。
5、澆築混凝土時防止振動不當把縱筋骨架振松防止來回泵管的拖拉。並派鋼筋工專門負責修整鋼筋的位置防止柱筋、牆筋偏位。
四、柱主筋偏位的處理方案分析
一、人工調整復位
方法一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規定柱鋼筋保護層厚度按不同環境類型分為20mm50mm。如果沒有偏出保護層把鋼筋的底部先往偏位的反向掰彎再按1 :6的斜度調整到位另加L型的同直徑鋼筋搭接。
方法二
因《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規定牆、柱、梁軸線位置允許偏差為8mm如果偏位超出保護層不大於8mm可以將該柱軸線向偏位側偏移8mm彈線然後再按1 :6的斜度調整到位。
二、加大截面
方法三
當偏位量過大時若加大柱截面尺寸不影響空間布置則加大柱截面尺寸在上一層柱根處調直回原位。
⑶ 建築問題 柱牆鋼筋偏移多大割掉植筋多大調彎鋼筋
沒有這樣的規定,主要看如何操作更合理。一般來說,偏位在2~3倍鋼筋直徑范圍內,可以調彎鋼筋,更大偏位就要重新植筋了。
⑷ 求砌體工程構造柱鋼筋位移允許值,要求有規范依據
位移不的超過10公分。規范來自於砌體工程驗收施工規范22頁。不要忘記給我分呀。
⑸ 鋼筋偏位多少以上需植筋
當箍筋間距不超過100 mm時。
植筋技術只能用於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而不版能用於素混凝土構件。之所以這么規定,主要權是因為鋼筋混凝土中配有箍筋。當箍筋間距不超過100 mm,且箍筋直徑和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能滿足《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的規定時,它能起到防止混凝土劈裂的約束作用。
(5)柱鋼筋偏位多少要植筋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植筋後,一般不允許在所植鋼筋上焊接,如確實需要焊接時,焊點距離基材混凝土表面應大於15d,且應採用冰水浸漬的毛巾包裹植筋外露部分的根部(防止焊接熱量把混凝土燒炸,用於降溫用)。
2、承台圍堰必須牢固,確保在植筋期間不能有水流入承台范圍,承台要保持乾燥。如果不能保障承台乾燥,那此方案不可行。
3、注意天氣變化,植筋施工開始前要查看天氣預報,要確保在植筋施工期間天氣狀況良好,不要在陰雨天氣施工。
4、鋼筋必須按要求除銹,鋼筋表面不能有油漬等雜物。
5、植筋所用的錨固膠必須是合格產品,各項性能指標要符合規范要求。
6、為了保證植筋質量,必須避免第四條中提到的影響植筋質量缺陷的各個因素發生,我們要從工、料、機、工藝、環境以及方法等幾個方面綜合考慮,要做到萬無一失。
⑹ 剪力牆、柱鋼筋錯位300MM怎麼處理
剪力牆、柱鋼筋錯位300MM應該鑿除根部砼保護層,按不大於1:6坡度進行斜彎調整,折彎范圍回箍筋另加密答50%。
對鋼筋偏位可採取以下處理方法:
牆、柱豎向鋼筋偏位20mm以內的,將鋼筋輕微彎斜調整到規定的位置。
牆、柱豎向鋼筋偏位在20mm及以上的,鑿除根部砼保護層,按不大於1:6坡度進行斜彎調整(如圖一),折彎范圍箍筋另加密50%。
牆、柱豎向鋼筋偏位超出50mm的,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0%以上時,可按照同側牆柱豎筋根數構造重新值筋,在不影響使用功能的情況下,在偏移側把剪力牆柱尺寸加寬10~30㎜(應經設計人員及建設單位同意)。
牆、柱豎向鋼筋偏位較大時,應根據專項加固方案拆除原混凝土重新澆築。
⑺ 柱子鋼筋移位應該怎樣處理
如果是向外位移不大的話可以鑿掉一部分砼,鋼筋校正後再綁扎,如果是向里位移就以按1/6向外彎折然後加同級別鋼筋補強。
⑻ 急!!!柱子柱筋嚴重偏位如何補救
1、採用人工調整復位方法:柱主筋偏位沒有超過其保護層厚度20mm時,把鋼筋的底部先往偏位的反向掰彎,再按1:6的斜度調整到位,另加L型的同直徑鋼筋與偏位柱筋點焊或綁扎,作為加強筋。
⑼ 柱插筋偏位的問題
偏位為10~25MM,問題沒有你們想的這么大吧。這種情況,我們一般的處理方法是用大錘把鋼筋錘回原位。但是在監理發現的情況下,才採用從新植筋的方法。位置絕對能保證,樓主放心。
⑽ 柱子鋼筋扁移怎樣處理6分之1是怎麼回事
柱鋼筋偏位一般用折彎處理,具體做法是:沿偏位鋼筋四周鑿除砼,並將之鑿成回一個小坑,然後在坑的答高度范圍內對鋼筋進行糾偏(在坑底把鋼筋向柱內折,到近坑面高度時再把鋼筋向上折成垂直),最後用高一級的砼把坑補滿.
柱子鋼筋糾偏時要注意保證鋼筋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於1/6, 也就是說要使鋼筋 糾偏段的 垂直高度 必須大於或等於 鋼筋水平移位尺寸的6倍.
當柱鋼筋偏位太多,無法採用折彎處理時,則採取植筋.